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产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产业研究 >

浅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2018-08-11 21:36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以寨沙侗寨为例

张文静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铜仁职院科研平台立项项目:铜仁市乡村旅游发展与规划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平台项目铜职院发[2017]75号。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振兴是当下不得不思考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铜仁市江口县寨沙侗寨乡村旅游发展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寨沙侗寨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部分村寨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着文化传统的冲击与进一步重建问题,如何使得乡村旅游对接、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加快乡村文化的振兴是当下不得不思考的重要内容。铜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如何抓住时机有效的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与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当前铜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如何真正的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使得乡村文化通过旅游这一载体传承和振兴,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笔者以铜仁市江口县寨沙侗寨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存在问题等,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寨沙侗寨位于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为梵净山脚下的一个侗族村寨,全寨有80余户人家,其中80%左右为侗族人。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依托梵净山发展旅游业的机遇,自2008年开始寨沙侗寨开始了农家乐经营的乡村旅游之路,所有的房屋建筑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按照统一的标准重新建造,开始发展乡村旅游,改变了以前的穷困面貌,建起了以寨门、鼓楼、二层吊脚楼为标志的乡村旅游景点。主要以经营农家乐为主,全寨有64户农家乐,经过几年的发展,寨沙侗寨每年接待游客量持续增长,村民的旅游收入也不断增加,寨沙侗寨发展乡村旅游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已经成为江口县旅游扶贫的成功案例。

江口县寨沙侗寨发展乡村旅游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其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农家乐经营者经营管理知识单薄,经营理念落后。作为农家乐的经营者,部分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落后,在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在大数据已经来临的时代,部分经营者还是靠单纯的顾客口碑的方式赢得顾客,宣传方式单一,不懂得运用互联网营销,即使知道互联网络,但是技术跟不上。调查中与农家乐经营者聊天中,发现他们对自己经营农家乐的营销没有很好地思路,部分人利用美团扩大销售房间的渠道,但是效果不明显。对于互联网络的销售渠道知之甚少,营销理念不够先进。部分经营者因其文化程度低,知识水平不高,对于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技术,难以掌握。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不够,民族文化氛围不浓厚。众所周知,在新的寨沙侗寨建立起来之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被汉化的比较严重,很多侗族文化已经缺失了。经过几年对侗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与重建,寨沙侗寨基本可以看到侗族文化的部分原貌,但是还有些文化传统未能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对侗族文化的传承力度不够。与寨子里的人交谈侗族文化,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侗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对自己的文化没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在寨沙侗寨侗族传统文化知识很多仅仅是表面化的被接受了,没有融入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系统的侗族文化。如,寨沙侗族本民族的语言侗话已经消失。经笔者调查目前寨沙侗寨的侗族人,几乎都不会说侗话。侗族信仰萨玛文化,在侗寨中感受不到浓厚的信仰氛围。日常很少见到侗族服装。他们对于自己的侗族服饰文化了解不多。侗族大歌也只是在游客参观游览时作为表演的情境演唱。作为侗寨标志的鼓楼,平时都是处于闲置状态,对鼓楼的利用不到位等。笔者调查得知,部分农家乐经营者由于种种原因将农家乐租给外地人经营,自己只是收取房租。作为外地人对当地侗族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很难向游客解释清楚侗族的传统文化。缺乏代表侗族传统文化的特色旅游产品和商品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人们不再是为了旅游而旅游,对旅游体验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迈上新的台阶。寨沙侗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不仅仅要配备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对侗族传统文化的振兴。

加强对从事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系统培训。对农家乐经营者不仅仅要进行住宿服务、餐饮服务以及服务礼仪的培训,还需加强对他们经营技术的培训,加强营销观念的更新和技术指导。甚至还需要加强英语销售及服务的指导。寨沙侗寨作为了解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且位于梵净山脚下的地理区位优势不仅仅是中国游客游览的圣地,也是外国友人所青睐的旅游地。因此必须注重双语的营销,对农家乐经营者进行系统的培训。

振兴传统文化,不断创新传承方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人类学学者彭兆荣曾提出“中国的旅游在21世纪初,将迎来一个自然人文并重的旅游时期。”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不仅仅是完成一次吃、住、行、游、购、娱的活动,更加注重的是旅游的体验。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尤其是对异文化的体验,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知,是对传统文化一种分享和传承。寨沙侗寨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将“学来的”部分传统文化真正的融入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得到真正的融和,必须激发文化的内生活力,将侗族传统文化深入到骨子里,真正做到文化自觉。寨沙侗寨乡村旅游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必须激发侗族文化的内生活力,使学来的传统系统的传承,不断提升旅游吸引物的质量和文化内涵。如: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寨沙侗寨发展乡村旅游要将自己做为一个侗族民族文化旅游的精品品牌,要把侗族的语言传承下来,做好民族语言的传承。侗族服饰已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寨沙侗寨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自己的衣服穿在身上,让游客充分感受侗族的服饰文化。将自己的鼓楼是侗族的重要标志,是侗族特有的民族标志和文化符号,也是侗族村寨人们议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寨沙侗寨在发展旅游中应该充分利用,对其代表的文化符号、建筑技艺等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发挥鼓楼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起来,作为人们日常娱乐活动及议事的重要地点。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的体现,是侗族人文化精神的体现和传承,是传统的侗族社会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传唱,让歌声飘扬在寨沙侗寨的上空,培育侗族大歌传承的土壤。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充分利用机遇,深入探索和挖掘侗族的传统文化,开发具有寨沙侗寨侗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商品,将侗族的信仰文化融入到旅游商品中去,开发更多的旅游体验项目让,游客有更多的侗族文化的体验和感受。

参考文献:

[1]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