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广角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广角 >

基于物联网环境下中小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研究

2017-12-22 20:58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李逦 辽宁行政学院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课题,编号:L15BSH002,题目:云环境下城市智慧社区的应用研究。

摘要: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形态的社区,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国外不少发达国家开始建设智慧社区,并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智慧社区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对我国智慧社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社区;中小城市;城市服务和管理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无处不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技术、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感知技术将物物相连,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浪潮。智慧社区是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概念,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城市建设中,极大地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对推动我国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

智慧城市是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相结合起来的产物,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用来感测、分析、管理城市的民生、环保、工商、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信息,并对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对城市的智慧管理和运营。现如今,城镇化发展迅速,全国不少地区的日渐突显出“城市病”。为了解决城市发展问题,优化城市各项资源,科学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城市,对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将是未来世界城市发展方向。

智慧社区是在智慧城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将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城市社区建设中,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便捷、安全、高效、舒适、人性化的居住环境。智慧社区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医院、智能商店、家庭护理、食品药品管理、个人健康、路网监控等众多领域,建设目标为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比如,一个城市社区可能出现停水停电等与民生相关的问题,智慧社区的管理人员无需像传统社区居委会在公告栏或者住宅楼下写告示和通知,只需要通过社区的管理系统,将信息群发给相关小区居民,即可将信息通知到居民,使其了解停水停电情况,让居民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居民营造一个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目前我国的上海、北京、江苏、山东等省市已经相继进行了智慧社区的探索和建设。如山东省枣庄智慧社区,为枣庄市内的商家、物业、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安全、快捷的生活金融、商品交易以及物业管理等网络信息平台,通过此类信息平台,就能及时掌握社区咨询、物业管理、金融银行、商家等服务,解决城市居民的吃喝玩乐等生活需求。

二、中小城市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智慧社区的理念不清晰

智慧社区是近几年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理念,所以很多地方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部门,可能不是很了解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社区如何建设,建设目标是什么,建设标准怎么制定等等问题。因此,在大力发展智慧社区的同时,也要加强人们对智慧社区理念的认知和学习。

(二)技术不成熟

物联网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实践经验不足,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大数据技术挖掘广度还没有达到商用级别。国内目前三网融合水平较低,出现供应商为了各自的利益,强行占据社区的宽带业务等弊端;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国的城市基础软件开发能力比较弱,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按照智慧社区的相关理念,智慧社区需要大量的传感器、信息软件相互配合,确保智能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流畅性。但是我国中小城市目前的信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社区网络信号差,无法实现网络的有效连接。

(三)能源消耗过大

智慧社区需要依托强大的信息传输主干网和大量的传感器设备,以采集数据信息,并通过控制设备进行反馈调节。这些设备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在国家当前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下,城市如何在实现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又能做到降低能耗,让社区的服务器、路由器、光纤网络、传感器、控制器等电子设备减少电力的损耗,是当下智慧社区发展的难题。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危险性。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一些网络黑客利用系统漏洞,很容易攻击用户个人计算机和系统,从而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给用户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目前国内的物联网技术不是很成熟,产业基础薄弱,很多城市在推进智慧社区时,大量使用国外的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和设备,而智能社区涉及的金融、交通、社会管理、能源等重要信息极易通过这些设备泄漏出去,从而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并且,目前国家还没出台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标准、工艺标准、安全标准等,所以政府主管部门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很容易导致国家重要信息的外泄,危害到国家安全。

(五)后期运营维护管理问题

智能社区不仅需要硬件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软件信息平台,比如社区的人口信息系统、社区医院的管理系统、社区民政信息管理系统、社区安全防护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开发、数据采集、运营管理、设备维护、系统更新等工作由哪些部门负责管理,哪些部门负责监督,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所以很容易造成城市社区管理的混乱。

三、在物联网环境下中小城市如何建设智慧社区

(一)以人为本,按需建设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具体化,也是智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智慧社区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智慧社区在响应居民需求的同时,应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根据不同社区发展的差异,制定更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城市的经济水平不同、城市发展进程不同,所以在建设智慧社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社区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完全模仿或者照搬国内外的样板工程进行建设。比如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社区,就要考虑到养老服务、家庭医生等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方便、人性化的服务。智慧社区的主体是人,建设智慧社区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二)尽快制定行业标准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城市在进行智慧社区建设,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可能造成城市网络孤岛,导致管理系统平台不兼容,给城市管理带来负担。因此,应该组织行业专家、技术骨干、互联网等信息管理人员,以国际标准或者高于国际标准,尽快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标准,比如智慧城市智能硬件的接口标准、大型数据库采集、存储以及管理标准、信息技术的标准等等,便于网络信息系统升级,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并结合本地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三)完善智慧社区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

物联网快速发展,但是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却远远落后于物联网的发展,所以无法对物联网技术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早在2013年,国务院和工信部就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要尽快实现物联网在社会经济重要领域的应用,突破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制定一批物联网发展所需的基础标准、关键技术标准,促进社会经济的智能化发展。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8000亿元,但是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全面的物联网行业标准。

(四)积极引进物联网技术人才

智慧社区的智能家居、智能商店、家庭医生、智能交通系统等等,需要大量的系统开发、管理和维护人才。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等方面远远低于大城市,优秀的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各地政府应制定人才发展战略计划,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更要留住人才,可以就户口、买房、福利待遇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优惠吸引和留住技术人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为初级技术人员制定一定的晋升机制,激发他们工作热情,也可以定期组织培训或者派遣相关的技术骨干到高校或者其他城市进行进修学习,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

(五)先试点后推广

由于每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城市经济水平不同,中小城市推进智慧社区的时候,可以先选择城市中发展比较好的几个社区进行试点建设。在试点过程中,如果出现一定的误区或偏差,工作人员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为后续的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一定的方向,避免重蹈覆辙。根据不同地区居民的工作生活特点,定制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类型居民的生活需求,在智慧社区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建设方案,在城市社区中全面推广。

四、结束语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新的浪潮。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是时代和社会赋予城市管理者的使命。因此,各级政府首先要认识到智慧社区的概念,并按照国家顶层设计要求进行规划,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张海航.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发展,2016,160(6):83-86.

[2]益智,曹凯杰.中国中小城市安全监管现状分析及优化治理路径研究——基于"六合一"智慧城市安全监管平台[J].中国发展,2016,16(4):14-18.

[3]李占荣.智慧讷河:中小城市智能化建设[J].中国测绘,2015,(2):34-37.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