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广角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广角 >

共享单车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2018-01-24 21:1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樊吉惠芝  秦睿垚  王晔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摘要:自行车作为一种较为便捷的出行工具,在中国人的出行选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时代进步经济发展,2007—2010年由国外兴起的公共单车模式开始引进国内。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OFO为首的互联网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大规模的用户增长也使共享单车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本论文将反映共享单车发展以来产生的问题,同时研究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反映的社会现象,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提出如何控制道德风险。

关键词:共享单车;共有;私有;道德风险

一、引言

随着汽车的增多,不仅加剧了城市的拥堵,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于是无污染的单车出行就成为政府鼓励的一种方式。网约车的发展,解决了人们长途出行的需求,但在“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上,打车不划算,公交、地铁不方便。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单车就成了最合适的选择。

2016年共享经济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于是资本市场开始迅速跟进,一时间,共享单车市场风起云涌,各种不同品牌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极大丰富了出行选择。截至2017年初,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已达到1886万,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预计18年初将达5000万用户规模。大规模的用户增长也使共享单车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本论文将以共享单车企业到目前为止碰到的一些问题为例反映共享单车发展至今产生的道德风险。从使用者的心理角度,通过科学的理论方法提出对策和建议,控制道德风险。

二、共享的单车产生的问题

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获得巨大的发展,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精神文明的发展相对较为迟缓,由此体现出的种种恶劣影响也同时在共享单车的发展中有所体现,主要是一些不良市民和恶意竞争者对单车的恶意破坏。

(一)使用时问题(不爱惜,恶意增加磨损可能,风险规避)

研究者曾见有人目睹了其他人将共享单车的车牌破坏妨碍,之后的使用者使用时,不加以阻止不说,当即有样学样的将自己身下的小黄车的车牌一并破坏。也见过有的家长甚至鼓励自己的儿女将明明白白的写着共享单车的自行车去掉原来那形同虚设的密码锁,骑回家加以私锁变成自己专用的自行车。更有甚者有的小学生以撬锁为荣。他们把自己的车玩坏了,于是从大人那里借了工具,从小黄车上卸零件,装到自己车上。这无疑是给下一代做一个很“酷”的示范:用行动和现实告诉他们,共享精神就是个笑话。

(二)非使用时问题(乱停放)  

随处可以使用,这是共享单车最大的优势所在。不用刻意到固定地点租车,使用完毕也不用刻意将车停放到指定的固定地点,随需随用,用完只需将车停放在可以停放的区域便可。但同样,随用随取的租赁模式要求在城市中任何地点都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可以使用的单车,但这毫无疑问给共享单车企业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

还有一种较为明显的是摩的的市场恶意竞争。自从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后,对于一些交通方式少的地段带来了明面的便利,同时也对非法营运的黑摩的带来了几乎致命的打击。在北京通州地区,一些黑摩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将共享单车损坏或锁起来,让地铁站和公交站的人们别无选择只能乘坐黑摩的。这种恶意竞争毫无疑问影响了了共享单车在部分地区的发展。

三、心理和管理经济两方面分析道德风险

随着共享单车不断改进与创新,其中所蕴含的道德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破坏单车、上私锁等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是:当人们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这种由信息不对称问题引起的道德危机是现如今需要密切关注的。

(一)使用者“私有”与“共有”心理角度分析道德风险

共享经济现如今正遭遇着自出现以来就十分严峻的问题——民众无法从私有经济和共有经济的已有概念中理解共享经济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当今的一部分公民的认知中尚且只有“是我的”和“不是我的”概念,而共享经济正恰巧表示这着两种状态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种中性的,不稳定的状态

毫无疑问,所谓的“共享单车”,从其本质而言,是共享单车公司通过互联网提供的租赁服务,具有高度的竞用性和排他性,不属于公物品,其产权是非常明确容易辨别的。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付费仅仅是购买了其使用权,而所有权仍为公司所有。而“共享单车”的共享之名却又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私有和公有的界限,掩盖了其所有权私有的本质,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有一部分人在使用中将“共享单车”这种租赁产品与纯粹的公共产品相混淆,将使用公共产品时的恶习同样带入共享单车的使用中,如使用中不爱惜或者企图独占甚至恶意破坏等。

这种种恶行层出不穷的同时,国民之间“恶”却往往是会传染的。大人的恶行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让下一代把“恶”当成理所当然。这不仅仅是部分的公民的素质问题了,甚至更有可能牵扯到我们这些年来不断努力进行的道德教育的成败。所以私以为,监管不力的共享单车带来的正面影响虽然有,但是却无法弥补“人心崩塌”这一负面影响所带来的甚至可能是社会倒退的苦果。

与上文所言的问题相比,下面几个虽然同样存在但是其危害性却小了许多。其一城市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染 ,空车和坏车占用道路资源,本就不算富裕的道路资源更加不可多得了。同时本身应该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略却又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其二共享自行车已有案例导致使用者重伤,无论是因其自身质量不过关,还是因存在有素质欠缺的使用者破坏后依旧继续被使用都足以说明共享自行车的安全性有待商榷。其三不少的传统自行车使用者在共享自行车使用者的影响下,被限制了其使用体验。

(二)管理经济理论分析

使用者将共享单车骑到郊外等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个时候使用者不一定还能将车骑回原地,很有可能放在路边或高速公路上,虽然使用者便利了自己,但是对其他使用者来说:占用了单车的使用时间,利用率下降;对企业来说:加大了单车的回收工作,时间成本升高。在他使用这辆单车时这些额外的影响与成本是不曾想到的。这种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搭便车”现象。而这种经济现象产生了负外部性,即当共享单车的使用者进行某个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以上因利益驱使而导致的“搭便车”现象,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更广泛。要想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可以动用法律,启动管理学中的“激励性”机制,鼓励多劳者,淘汰少劳或不劳而获者。但是具体到共享单车的各个问题上,就需要公民意识的觉醒,可以选择在媒体中增加曝光力度,由于每个人的道德底线和看待问题的标准不同,需要我们将人性的负面展现出来,通过舆论的引导,让个人衡量出规范与标准。

从博弈的角度而言,当使用者和提供服务的公司各自选择对自己最佳的方案时,利益的彼此冲突却往往会使双方陷入囚徒困境。从理论上来说,当博弈的次数为有限次的时候,双方都会一直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从而囚徒困境无法得到解决,帕累托最优无法实现。而事实上在现实中所体现的也是如此。一部分人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如“公车私用”等。这无疑是损害了其他使用者以及公司的利益。如果向最坏的结局发展,所有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作出如最开始一小部分人的选择,那么毫无疑问公司会遭受巨大损失。而公司这个时候出于自己的最大利益选择最优选择当然是不再提供服务。这个时候双方达成了一种纳什均衡,也都没有改变的动机,但毫无疑问这个时候双方的利益其实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陷入了囚徒困境。但是幸运的是现目前的发展并没有走向这个方向,但必须说这种风险是存在的。应对这种风险,突破囚徒困境的有效方法是延长双方的合作,将有限次博弈变为无限次博弈,或者至少还有下一次合作的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于对长远利益的考量,双方都不会轻易违约追求短期利益而放弃巨大的长期利益。对于公司而言这要求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让共享单车融入日常生活,增加客户粘性。客户的长期使用无疑降低了道德风险。与此同时,也应当完善奖惩机制,如设立诚信黑名单和对有利于公司运行的行为的奖励机制,这将会改变用户在博弈中的支付矩阵,也同样能够突破囚徒困境。

四、由理论出发解决问题,控制道德风险

(一)公司现有的解决方案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当下存在的道德风险几个市场上的共享自行车品牌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即是通过建立或是已付已存在的信用机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评价,反馈,记录。在短信,push消息的推送中将用户的行为进行告知,从而提醒用户对自己的行为注意。并且几个共享单车的公司已经基本加入了国家发改委建立的信用共享平台,并基本完成了账号实名制的推进,做到了对用户身份的实时可查、事后可查。对于防范共享单车遭到人为破坏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约束作用。但无奈的是,对于未使用单车二队单车进行破坏者,尚且不能通过信用系统进行追查和处罚,仅仅能通过更强的道德约束的机制来完成对共享单车的保护。

(二)政府现有的对应政策

政策限制不仅仅是企业单方面能够解决,同样需要政府做出合理引导。在中央明确提出并重视环保问题的背景下,绿色环保的自行车出行前景光明。而从《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的公开意见征求稿来看,政府对于共享单车的发展呈支持态度。《意见》中明确提到,要求各区级政府编制辖区发展和停放规划,明确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和禁停区域信息;协调推进辖区交通枢纽、公交场站、轨道交通车站、大型商业区、办公区、医院、旅游景区、居住区、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停放区设置和设施建设。政策的规范有利于解决各种实际需求的矛盾冲突,也有利于共享单车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在《意见》中提到的禁停区域,也可以在电子锁+定位装置的基础下通过技术手段予以解决。如设置电子栅栏,在禁止停放区域将无法完成锁车停止计费等。政策限制需要企业与政府双方沟通加以解决,政府合理引导,企业也必须明确自身责任,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也应当负其相应的社会责任。

(三)借由分析现象后得出的理论,根据理论模型提出如下应对措施

现有的研究表明现如今的道德风险多数都是因为人们的逐利性。即可以说当共享单车无法给这部分提供其本来违背道德行为所带来的利益时,我认为这部分的因道德风险而引起的损失无疑能受到有效的控制及弥补。现如今的共享单车产品虽然仅仅在起步阶段,但是因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是一款已经接近的产品,虽说每家公司的产品都略有微小的不同但是其根本属性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在趋近于成熟的产品上进行改进并且做出实质性的改动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将话费大量的成本,并且无法保证其收益。所以从公司制度上来改进是我们措施的出发点。首先我们注意到的是在城市中有许多的共享单车是不能很好的利用的并且这部分的单车遭到破坏或是偷窃的概率更高。而且普遍是在一辆被破坏或是被盗窃后而产生的一系列破坏。这正是“破窗效应”所以我认为共享单车的改进思路应该是让自己的产品在大数据,物联网的技术背景下,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投放。不可因估计投放后有可能发生的损坏而将一部分共享单车进行无效率投放,即大量投放至大规模用户无法触及的区域。使得产品投放的区域有着易被发现,方便使用,人口流动率小但流量大的特点。

五、结语

共享单车行业无疑是新兴行业,但其丰富出行选择、缓解交通压力、使用方便以及绿色环保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行业的前景光明。诚然现目前共享单车行业的问题还有许多,但并非无法解决。同时,政府也在积极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并提供便利。相信共享单车的发展将会惠及更多人,同时也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国磊.浅析共享单车运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7,(09):87-88.

[2]王光荣.共享单车发展问题系统探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2):30-35.

[3]张慧.关于共享单车的道德思考[J].老区建设,2017,(08):37-39.

[4]胡吉亚.共享经济与共享单车[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36(05):8-10.

[5]王桂青,刘泽宇.共享单车的多维辨识及发展过程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7,(04):36-39.

[6]鲁婷.从共享单车看共享精神[J].法制与社会,2017,(09):175-176.

[7]童晗,黎宇.共享单车乱象成因及其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7,(24):166-167+172.

[8]张晓杰.基于博弈论分析的ofo小黄车道德风险问题研究[J].内蒙古统计,2017,(04):39-42.

[9]王梦远.破坏共享单车行为法律责任探讨[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7,19(02):9-14.

[10]陈昊博.共享单车风险防控的法律经济分析[J].农家参谋,2017,(14):199+188.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