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广角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广角 >

中国颜色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2019-06-26 21:48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姜雅茜  李莉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 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定额专项-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NHFZ20180122/007);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定额专项校内教改(NHFZ20180087/040)。

摘要:中国颜色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化的呈现,在影视作品的剧情传达、人物性格塑造和风格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中国颜色在影视作品中的传承与创新应用,挖掘这种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下文化作品传播中的独特作用与无穷魅力。

关键词:中国颜色;影视作品;文化传播

中国颜色,有一句成语形容得很好——五颜六色。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而艳丽或花样繁多。 “五颜”指金、银、铜、铁、锡五颜或为童颜、红颜、粉颜、龙颜、鹤颜。“六色”指三元色和三间色,即红、黄、蓝和橙、绿、紫或为喜色、怒色、哀色、忧色、愁色、伤色。这个成语不仅道尽了中国颜色的多彩多样,更重要的是包含着中国颜色的属性、特征与功能:元色的类型,元色与间色之分,以及中国颜色通情达性的沟通功能。

一、自成体系的中国颜色

成语中提到了两种元色的构成体系:红、黄、蓝三种自然元色,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元色。中国元色到底是哪几种颜色?除了上述两种说法之外,更广为人知并广泛接受的理论是赤、青、黄、白、黑五元色观。致力于中国色彩研究的黄仁达先生曾在自己所著的《中国颜色》一书中,提到:华夏先民从观察天地运行间,日出日落和时序更迭的自然景色中,得出赤、青、黄、白、黑为滋养宇宙大地色彩的五种基本色调的观念,从而构建出“五色观”色彩理论。而自公元前约11世纪时的周朝开始,中国开始赋予颜色特殊的含义,把色彩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类;其中“正色”即前述的五色,而“间色”则由不同的“正色”以不同的比例调和而成,归属为次要的颜色,故又称为“闲色”。

五色观是与西方建立在科学实证基础上的色彩体系完全不同的色彩界定,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与哲学内涵。赤,或称红、朱、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推崇红色,孔孟主张以色正礼、以礼正色、以义正色、以色正义,因此红色具有忠正、纯真的意思。另外,红色也是我国民间最受欢迎的颜色,有艳丽、喜庆之意。青,是中国独有的颜色定义。青色有萌动、发生、生长的初生、青春之意,亦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后人超越前人的寓意。青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审美意义,具体意象也可以指蓝绿两色。黄,是大地的颜色。所谓的“天玄地黄”,代表天地的黄色和黑色也是尊贵的颜色,秦汉尚黑,汉文帝之后皇族尚黄,并延续下来。白,或称素,有虚静空无之义,也有了衰老、杀伐、死亡的含义。黑,古称墨、乌、皂、玄,又称玄色、玄黑,意蕴微妙不测难以尽言。

二、元色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源于天地人时空共享与互动的五色观也揭示了为什么中国颜色具有通情达性的沟通功能。这种情感交流的功能为书法、绘画、服饰、建筑甚至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借鉴运用,现代的影视艺术也因为中国颜色的加持而有了更丰富的创作空间、更灵活的创作方式和更动人的情感表达。正因如此,中国颜色在影视创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被称为“国师”的张艺谋,对于五元色的应用可谓炉火纯青。张艺谋最钟情的红色就应用在《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等多部电影中,并以红色的传统审美意蕴向全世界的观众介绍中国特有的电影故事。《红高粱》中的红色表现了狂野、自然的人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色表现了礼教的森严和压抑,《英雄》中的红色表现了轰轰烈烈的民族气节和炽热的生命。黑白二色则在《影》这部电影中运用得淋漓尽致。代表日光的白色和代表夜晚的黑色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出更多的涵义,色彩本身因明度不同所带来的极致的对立表现出人物的刚烈与阴鸷、进击与隐忍、真实与虚假。黑白棋子的意象则表现不同权利中心的“博弈”,两种色彩不断的碰撞、转换则为观众打出了激烈的观影节奏。

除此之外,中国颜色在海外也有着很多支持者。《功夫熊猫》的导演马克·奥斯本就是其中一人。影片《功夫熊猫3》的最后关头,导演用极具中国风格的黄色光芒来描绘主人公阿宝获得神力的那一刻,相比于之前反派所代表的阴暗的绿色,黄色更具冲击力,他所体现的神圣、希望和荣耀在决战的最后关头恰到好处的传达到观众的心中。

三、中国颜色在影视作品中的创新使用

“五色”概念从上古文献《尚书·益稷》提出,到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势篇》所记载的“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中国颜色在千百年间不断的荟萃演绎,而在现今的人文社会环境下又有哪些创新,使得中国颜色在普罗大众中更加的流行呢?

(一)元色的创新阐释

五元色的内涵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习惯,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加了新的文化含义和时代的阐述,很多年代和主题的影视作品在五元色的应用上也凸现了这些创新阐释。

《红色恋人》用红色表现革命的勇气和忠诚,传达情感的细腻与动人。《大鱼海棠》中椿身上简式衣裙的红色,土楼里灯笼、春联的红色,万家灯火的红色,大海里遨游的大鱼的红色,灵婆手指的红色,传达的讯息既传统又现代、既忠诚又浪漫、既隐忍又憧憬,呈现出一个意涵斑斓的红色世界。

(二)从元色到间色

在赤、青、黄、白、黑这五色基础上进行调配的月白色、秘色、杏黄、藕合色等都属于次要的“间色”。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的被人遗忘,“闲色”这一称谓可说是名副其实了。在很长的时间里,大部分中国人对于传统的中国颜色保持着和外国人一样的认知,他们常常认为只有那些饱和度和纯度极高的红色、黄色、蓝色才是中国颜色的代表。一些国外的设计师也多次使用大红色,来为自己的设计增加东方味道。

直到《延禧攻略》的横空出世,才让所谓的“莫兰迪色”进入大家的视野。这种以19世界外国画家莫兰迪命名的朦胧的色系,实际上就是中国颜色中的“间色”。与2011年播出的《甄嬛传》相比,同为清宫剧的《延禧攻略》在后宫娘娘们的服饰上都选用饱和度较低的“间色”,例如朱砂色、石黄色、烟色等等,就连皇帝身上的龙袍也基本告别了显眼的明黄色,而是选择了更厚重大气的石黄色。前者更具皇家气势,后者则胜在古韵悠长。《延禧攻略》让观众打开了新视野,这些只能从文物中领悟的“间色”,让大家看到皇室在奢靡之外的典雅与内敛。这和表现英国上层贵族生活的时代剧《唐顿庄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单纯的使用“正色”到大面积使用“间色”,这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改变与创新,它为中国颜色在影视创作中的使用,创造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创新的背后,有很多故事

推动这种创新产生的原因,首先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实施网络文艺创作传播计划,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中华美学精神,推动美学、美德、美文相结合。”在国家大方针的指导下,创作者们有了新的方向和创作的热情。纵观近几年的古装类影视作品,相较于之前都有了不错的进步,在服饰用色,场景布置都有了更细节化、更具东方美感的处理和创新。比如之前在湖南卫视热播的《天盛长歌》,就在场景布置上下足了功夫。楚王宁弈其隐忍克制的性格和不受帝王重视的现状,与楚王府以玄色为主的色调不谋而合,在精细鎏金花纹的衬托下,这种不浮夸的堂皇大气和庄重肃穆,让人看到了东方美感褪去浮华之后的内敛的力量。

国家政策的支持,让创作者看到东方美感背后的深意和更多创新的可能。《延禧攻略》从中国传统颜色入手与当今的审美流行做结合,创造出一阵中国传统色的流行。

国人审美力的提升,追求高级的质感,而不是让人眼花缭乱的色彩。《延禧攻略》、《天盛长歌》等剧恰到好处的抓住了国人对于颜色看法的转变,将其使用在影视剧的创作中,在保证美感的同时,也更好的体现了剧情和节奏。

悠悠千年之后,“元色”的含义越来越有吸引力,“间色”的地位在时代的发展中得到了认可,而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仍有很远的路要走。《延禧攻略》中的中国颜色虽然为大家打开了东方审美的新世界,却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元色”的厚重与丰满能够有更深刻的内容来讲述和烘托,“间色”的典雅和内敛只用来表现类似偶像剧的故事情节未免有些过于浪费。如何让颜色与作品更贴切,如何让颜色表现出更多的情绪,这需要影视剧的创作者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颜色的发展变化,用作品展示中国颜色的独特魅力,成为具有世界范围文化影响力的符号体系。

参考文献:

[1]黄仁达.中国颜色[M].上海:东方出版社,2013.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北京.20171.

[3]王艳文.传统五色体系及含义[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