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国际贸易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国际贸易 >

浅谈保护主义之于国际贸易

2016-04-24 21:2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李梦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大致地介绍了保护主义的基本概念以及发展历史,客观地分析了保护主义对于国际贸易的利弊,通过中国深受其害的实证案例,验证了保护主义日益猖獗的发展势头,在国内学者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之上,辩证地提出了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合理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壁垒

一、引言

1973年的石油危机爆发以后,国际贸易中的贸易自由化迅速转向为贸易保护主义,众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竞相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国际贸易中各国的贸易摩擦与日递增,贸易战此起彼伏,保护主义俨然成为国际贸易的巨大绊脚石,对国际贸易的危害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很多国内学者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理论学说及其重大危害均有深刻研究,但是针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所提出的应对方案却相对缺乏,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保护主义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最终旨在为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指出一条光明的前行道路。

二、文献综述

针对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国内许多学者都做出了相关的研究。

我国经济学家王亮亮、苗永旺对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和2008-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由于在危机爆发后可供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和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等方面与大萧条时期存在着不同,国际经济界要防微杜渐,应采取有利措施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而张东云先生则在两国贸易模型的模拟条件下,从外貌乘数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干预下进口量的改变会导致国民均衡收入的变化,并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乘数越大,贸易保护战中则会遭受更大的损失,各国应该及时抛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国家之家应加强协调沟通与协作。

王金南先生表示,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在贸易战中,交易成本大幅增加,竞争和创新也受到抑制,新一轮的贸易战势必加速全世界贸易保护与贸易萎缩的恶性循环。

从以上的文献简述概览中可以看出,目前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对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区别和联系的系统分析;二是缺乏对贸易保护主义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研究;三是对我国频遭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应对措施缺乏探究。

三、重新认识贸易保护主义

(一)贸易保护主义基本概述

所谓的保护主义,就是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判断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根据,一切损害本国利益的人与物,无论其国籍与区域,都将受到本国法律的追究,使其得到该国认为其应有的惩罚,在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中以保护本国产业为出发点的经济政策。贸易保护政策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当时的流派推崇国内货币财富的积累,主张抑制进口,形成贸易顺差。18世纪末19世纪初,贸易保护主义不能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大量从海外市场进口廉价原料的需求,于是自由贸易政策逐渐兴起。然而,19世纪中后期,美德等后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抵制英国的竞争,保护民族工业,仍然奉行对外贸易保护政策。

(二)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发展成新贸易保护主义

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亦可称之为新重商主义政策,在20世纪中后期逐渐兴起,主要表现为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国际经济秩序下世界经济不平衡的结果,同时也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组成的一部分,主要在于通过贸易保护政策,规避多边贸易的条条框框,进而保障本国就业水平,保护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与交换中的主导地位。新贸易保护主义假借保护的名义,实质上带有战略上的进攻性与手段上的欺骗性。

当然,新贸易保护主义是相对传统贸易保护主义来说的,指所有能够阻碍商品在国际间自由流通的新型非关税壁垒,而这些壁垒主要又是由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国家进行设置,而欠缺生产技术与经济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则是深受其害。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与对象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可以集中概括为:

1.绿色壁垒,一些发达国家假借环境保护的名义,加之雄厚的经济与技术基础,制定了一系列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技术的环境质量标准以及苛刻的市场进入条件,将国内市场与产业有效地保护与隔离起来;

2.技术壁垒,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技术基础,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进而形成产品与服务的进入障碍;

3.贸易管理及其他,发达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本国对外贸易,从而改变市场结构与市场环境,用政府的力量来支撑本国产业,带动其战略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

众所周知,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保护对本国经济长足发展与独立自主有重要影响的工业。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各类产业中的重中之重,工业生产力会带动农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他表示,国家应该重点保护本国工业发展,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应予以保护,需要保护的应该是那些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幼稚工业,是那些需要大量投资来拉动且参与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工业。

(四)保护主义的发展规律及未来趋势探索

规律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贸易保护主义当然也不例外。它经常出现在这些时候:当一国经济比较落后或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候;当一国原有的优势面临威胁或即将失去的时候;爆发战争期间。贸易保护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基本呈现交替进行的态势,自由贸易政策的施行期往往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与繁荣阶段,而贸易保护则常见于世界经济的萧条与低谷阶段。

近年来,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从关税壁垒逐渐向非关税壁垒转移,这些非关税措施往往非常灵活与隐蔽,极大地限制了世界贸易总额。除此之外,各国的保护政策也越来越带有强烈的针对性,比如限制工业品的种类与总量,但是对农产品的保护却鲜见松动。保护政策针对的区域也愈发明显,一国往往对本国的直接竞争对手更为苛刻,而对其他国家与地区则适度包容。保护主义俨然已成为国际贸易的巨大绊脚石,并形成下列发展趋势: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涵盖的产业和领域将慢慢扩大。从家电、纺织业扩展到钢铁、汽车、化工等新兴产业,从货物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会逐渐蔓延至新兴市场。从欧盟、美日等传统市场蔓向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

3.各国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名目更加繁多冗杂。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由最初的“各国增加实施的贸易限制和贸易扭曲措施是有限的”形势逐渐过度到“向贸易保护主义严重滑落”的趋势,再进一步演变为“各成员国出台更多限制和扭曲的政策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4.资本保护主义的兴起。资本保护主义表现为本国资金回流,把银行给国外的贷款调回国内以弥补虚拟经济带来的金融断链,在与对外贸易有关的各种投资方面也注重使用本国资本,排斥外国资本。

5.利用多种贸易规则的灵活性模糊地带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四、中国深受贸易保护主义冲击

显然,贸易保护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更剧烈,以我国为例,它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贸易保护主义将不利于我国开拓国际市场,使得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我国出口商品中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商品,科技与质量含量相对较低,而美日等发达国家往往制定高于我国技术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从而大大打击了我国“价廉”商品的出口。其次,贸易保护不利于我国对外投资,严重挫伤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积极性。比如2005年,美国曲解及滥用WTO的国家安全条款,以不利于国家安全为由,阻碍我国中海油集团竞标收购美国尤尼科。

五、结论:保护主义弊大于利,我们要正面迎击

(一)弊大于利的保护主义

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不过我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总体上是弊大于利的,对全球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1.使得经济全球化逆转,已经形成的金融体系、全球性分工体系、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链条断裂,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国家都会受到打击;

2.极大冲击全球贸易,并掀起又一轮贸易战,加剧国际贸易的争端与摩擦;

3.阻碍多边贸易体制下的贸易自由化,多哈回合将久拖不决;

4.贸易保护主义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使众多发展中国家大受打击,进而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产生消极反作用,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恶性循环;

5.带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造成政治动乱和社会动荡,形成新萧条。

(二)正面迎击保护主义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肆虐,我国要积极行动应对挑战,积极抓住有利的契机,全面分析世界经济形势,反思自身不足之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保持平稳客观的心态面对贸易保护,促进本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积极抵制不良风潮,利用政府的信息优势帮助国内产业的升级与发展,鼓励企业联合与协作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借鉴国外经验,采取“谁应诉、谁受益”原则,鼓励涉案企业积极应诉,维护自身权益;建立不同种类的产品的相关行业协会,积极参加国际谈判;此外,还应具体研究运用WTO规则,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及相关保障制度,理智地保护本国企业免受贸易保护主义之害;当然,我国还应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在WTO中积极推动形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充分利用WTO中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优惠待遇及相关优惠条款,发展我国对外贸易。

参考文献:

[1]李文增,李拉.中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J].港口经济,2010,(1).

[2]王金南.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刘品.贸易保护主义与我国的应对措施[A].国际商务研究,2008,(5).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