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国际贸易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国际贸易 >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2014-12-18 21:49 来源:xdsyzzs.com 发布:XdSy 阅读:

王晗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摘要: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贸出口较少受到世界贸易规则的限制,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外贸出口水平。然而,一些国家为了实施贸易保护而设置了环境保护措施,以避免国内经济受到进口产品的冲击。对于中国而言,这种环境保护已经成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限制国外的产品和服务的手段,即为绿色贸易壁垒。本文就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绿色壁垒;外贸出口;影响;对策

一、引言

绿色壁垒,又被称为“环境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属于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它的产生,是基于自然环境保护,将全球可持续发展融入到各国贸易措施中,形成战略性贸易发展措施,原始动机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也必须注意到,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为了谋求本国的经济利益,往往会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关注人类健康为由,对造成污染环境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国际贸易活动以禁止而制定环境法规及相应的标准,保护本国贸易,同时也对贸易业形成了制度性障碍。

二、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源及意义

(一)产生的根源

外贸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产生于二十世纪80 年代,作为外贸出口的环境保护标准,其是将贸易壁垒建立在有限资源的保护上,并以保护人民健康为名,借口保护生态资源,保护国内环境和生态的多样性而设置的环境保护法规,以对国外贸易准入以限制或者禁止。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所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最深。

1.经济环境影响

2007年金融危机使西方国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特别是美国,美元持续贬值导致国内贸易受到冲击,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为了削弱国外贸易对本国产业的冲击,便开始寻求新的贸易壁垒。

2. 政治环境影响

世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一种理念被渗入到各个领域。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态度日渐高涨,已经由口号转化为行动,一些绿色环境保护组织以及团体经过发展壮大,已经在社会中颇具影响力,并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力量,这些组织成员的言论以及行为不仅对政府制定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政党的政治地位以及领导人的政治生涯都会受到影响。

3.社会环境影响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发展本国的经济。但是,经济的增长也为社会带来了一些负担,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崛起,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的同时却因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而将人们带入了环境危机。人们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关注自身的健康已经成为各国人民高度关注的问题,并已经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

(二)绿色壁垒的现实意义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的一些发达国家往往会将世界贸易组织中被允许使用的绿色壁垒作为手段,占有科学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以求得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对于绿色贸易壁垒运用,都是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民众健康的基础上,出于保护本国产品以及本国产业的目的,以歧视他国商品贸易的态度,阻挠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公平竞争。为了有效地限制国外商品进入到国内市场而制定了严格的基础规范,并以立法的形式强制执行。绿色壁垒存在于国际贸易中,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也存在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现象。但是,绿色壁垒的存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与目前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相符合,不仅保护了动物、植物以及生态环境,而且也保护了人类自身。

三、绿色壁垒对中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一)对中国的贸易出口市场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享受着低关税的待遇。

中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欧盟国家、日本等等,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也成为了中国的贸易伙伴,这些国家的贸易出口额占有中国出口总额的80%左右,它们多数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同时也是“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已经制定了极强的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国在产业发展进程中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对环境保护产业却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所出口的产品很难符合经济发达国家所制定的绿色标准。对于贸易出口方面,经济发达国家会利用自身所具备的环保优势制定条件苛刻的环保标准,就会使很多国家的产品因无法达到该国家所制定的绿色标准而受到排挤。中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出口经营的经济效益有所降低

受到绿色环保标准的影响,非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将处于弱势地位。中国所出口的产品中,多数为非绿色产品,因此也会受到不小的冲击。为了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采用了绿色化管理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包括产品的检验、测算、认证和包装等等,这些都要耗费大量的费用,致使出口产品的成本提升,相应地,出口经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会有所下降。当然,绿色壁垒也正推动着中国的社会经济和出口贸易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工业发展阶段,受到绿色浪潮的冲击,就要理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可见,绿色壁垒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的一定影响,是暂时性的,中国将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地提高绿色经济意识,探索环境保护发展之路,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发展带来长效机制。中国的环境保护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如果积极地吸收先进环境保护技术,与自身的优势资源相结合,可以推动中国呈现出跨越式经济发展态势。同时,绿色壁垒是一把“双刃剑”,中国要成为这场绿色浪潮中的赢家,就要敢于面对各种挑战,及时地抓住发展机遇,提倡清洁生产,促进文明消费,塑造起良好的国际形象,以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

(三)对外贸易出口损失逐年增大

一些国家实施绿色壁垒,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贸易保护主义的作用,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绿色壁垒将环境保护与贸易相结合,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贸易,而且其中所添加的主观因素越来越多,导致绿色壁垒的贸易障碍日渐突出、愈演愈烈。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几年,由于贸易出口遭到绿色壁垒,仅仅2002年一年,出口贸易损失就已经超过了70亿美元。目前为止,虽然中国的出口产品加大了绿色环保技术,但依然没有避开各种绿色壁垒的限制。

四、应对绿色贸易影响中国外贸出口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绿色核算体系

为适应绿色经济发展需要,中国设立了绿色会计,但是,无论是绿色会计理论还是应用实际,都处于起步阶段,与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有很大差距。为了降低贸易出口成本,中国就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对于绿色会计体系进行研究,降低不可更新、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避免环境过度利用,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将环境保护以核算的方式体现出来,将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量化为价格,这不仅可以控制资源消耗量,而且还能够对所消耗的环境资源以有效补偿。

(二)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管理职能

要加速绿色产业的发展,就要将政府宏观调控的管理职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为了能使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更为具有执行力和持久性,就要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当中,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将以经济、法律和行政为手段绿色产业发展机制建立起来,将由外围的系列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建立起来,制定财税、信贷优惠政策,以绿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并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不断地健全职能。

(三)建立绿色壁垒的研究咨询机构

要应对绿色壁垒,就要将该项研究上升到学术层次,组建专门的研究机构。该机构主要从事绿色技术壁垒的研究,对比国内外进出口产品标准所存在的不同,不仅要着力于研究绿色壁垒的现状,还要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技术性应对措施;要建立贸易壁垒的动态数据库,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法律法规纳入其中,并建立信息咨询网络,以使出口贸易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绿色壁垒信息,并获得各种咨询服务。

五、结语:

综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出口所受到的阻挠越来越小,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角色。但是,非关税壁垒却成为了中国贸易出口的新的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中国的贸易出口以限制,严重影响了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妨碍了中国国际市场的扩宽。为了打破经济发达国家所设置的绿色壁垒,促进中国外贸事业的发展,中国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并建立相应的专业性机构,做好环境外交工作。

参考文献:

[1]高尚、张鼎.环境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0603

[2]徐争辉.关于我国外贸出口受阻绿色壁垒的若干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3]魏君英.绿色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01

[4]Koki Arai. Recent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antitrust policy regar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J].New YorkAntitrust Blueetin2001.4603

[5]Nico Heerink. Policy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griculture[M].ISEE.1996

[6]袁冬梅、刘建江、张显春.论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608

[7]谌玲.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224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