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宏观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宏观经济 >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与未来走向

2016-08-08 21:4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许彩慧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经济学部

摘要: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化发展程度低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结构性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发生复杂变化,如今中国到了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针对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对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内容、方式和路径采取更细致、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才能充分激发出城乡关系和谐发展的新活力,逐步实现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本文在梳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路,以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为契机,锐意变革,将农村发展重要机遇期变成黄金发展期。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元经济体制;城乡关系

城乡一体化不仅是结构性问题,还涉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等诸多深层次问题,注定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城市与乡村所构建起来的社会,是一个多线程的复杂社会,每一个线头都连着诸多问题,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有多丰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就有多艰难。但通过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理顺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可以释放更多改革红利,释放更多的经济增长潜力。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城市和农村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各具特色的系统,但这两个系统并不是互相独立和隔离的。相反,城市与农村是互为开放的系统,在生产要素、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上,城市与乡村是一个互相开发、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有机整体。我国政府对城乡一体化内涵解读为三方面,第一,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中国城乡关系打破分割的状态,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三者融合互动,统筹谋划。第二,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第三,是城市生态系统与乡村生态系统互为开放、融合、有机的整体。促进城乡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个方面共同推进。这是全面的一体化,是与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的一体化,五位一体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乡开放、城乡融合、城乡共享的一体化。

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应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与农村一起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推进城乡一体化,政府须用全局眼光、系统思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的协同式作用,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经济发展、要素流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户籍制度、农民工子女上学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项目、市场环境等方面形成具体支撑,只有建立起来科学长效机制,才能最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机制问题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既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发展利益格局的调整,新利益分配关系的确立就是对原有利益关系的破除,必将会受到二元结构下既得利益者的制约。二元结构在经济发展、要素流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等方方面面形成的城乡壁垒,阻碍了户籍制度、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关系调整、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障等关系国计民生大问题的改革,必须破除。归根到底,我们所追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更相适应的一体化。

   (二)土地问题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城乡土地权利与市场存在明显分割。城乡之间的土地存在两种差别,不仅土地所有制不同,而且权利也不平等。在所有制上,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农村集体土地具有的权能低于城市国有土地。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对集体土地所有权概念不明确,行权意识差。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三大问题。第一,在发展权上,国家垄断了城镇建设用地一级市场,土地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镇、从集体向国有转换所产生的增值收益归国家所有,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财政交织在一起,对土地增值收益依赖严重。第二,在流转权上,城乡土地二级市场发育程度差异较大。第三,在用益物权上,没有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视作用益物权进行保护,土地资源浪费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同时存在。

    (三)劳动力问题

我国现今已跨过“刘易斯第一拐点”,在“刘易斯第二拐点”到来之前,将继续释放农业剩余劳动力。制约城乡劳动力要素平等交换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这也是今天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还会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从效率角度讲,如果不能大幅度提高新成长劳动力的教育水平,二元结构调整将会遭遇人力资本瓶颈。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经过培训的现代农民完全可以将黄沙变黄金。舒尔茨对农业问题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来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必须提高农民使用新生产要素的素质,提高农民素质,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对农民进行教育投资。通过向农民的教育来提高农民素质,进而提高农民利用新生产要素的能力,“把人力资本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舒尔茨关于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思考,对破解今天城乡二元体制具有重要启示。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不能离开农村实际,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未雨绸缪,政府要有更大的作为,政策有更大的支持力度。

    三、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

重大历史事件的价值,在拉开时空距离后,我们对其分析的会更加透彻。对今天的中国而言,这些历史经验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从我国战略制定层面上看,城乡一体化战略需要通盘考虑,这关系到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关系到从经济到社会文化观念的变革,关系到我国居民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转型。

   (一)城乡二元体制初步破除

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六大期间,城乡二元体制的部分领域开始破除。与改革开放前城乡二元结构在各领域全面强化相比,初步破除阶段使得二元体制在不同领域有进有退,差异较大,例如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农产品流通市场化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但是也在部分领域强化,城乡土地权能加剧。可以看出,我国开始在破除二元体制做出努力。

   (二)城乡二元体制系统破除、全面破除、真正破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由此确立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历史方向和根本原则,我国开始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可谓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的历史性转变,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历史布局的深化,是我国农村发展战略内容与实质的深化,更是我国政府执政理念、战略思维的深化。

制定出一个好政策,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政策,我国城乡一体化最终成效的实现,就在这一步一步的脚印中。城乡协调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城乡一体化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城乡一体化这样的治理难题,无论政府还是基层单位,要用好战略思维,把握主动权,增强体制机制的执行力度,方能达到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才能真正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这样的路虽然难走,却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正途。

   四、推进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理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处理好当前热点事件是治标,最终还要治本。

  (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出现,是我国长期实施重工轻农制度安排的结果,强调优先发展工业再发展农业,通过牺牲农业来实现工业化。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先生就强调乡村文明并不与都市文明相对立,两者“不相矛盾,而相沟通相调和”,完全可以“农业工业结合为均宜的发展。”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中要避免简单化思维,必须瓦解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壁垒,在经济发展、要素流动、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形成全面综合改革,否则就不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从源头上涉及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才能克服各种掣肘因素。

   (二)城乡双轮驱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社会矛盾往往集中在最基层。中国目前有58万个行政村,270多万个自然村,32千多个乡镇,6亿多农民,即使城镇化率很高也仍有很多人生活在农村。未来中国村庄是什么样,向哪里走去,直接关系到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几亿在农村生活的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城乡一体化的质量和效益,将是政府制定政策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新制度在全国推广,新一轮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完全可以局部突破,一部分地方领跑;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城市与乡村完全可以良性互动。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模式,区分不同空间的城乡一体化目标。大城市带动,大城市反哺能力强,带动大农村发展,例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小城镇推动,其造血能力强 ,例如苏南、浙江等地区;政府拉动,整合能力强,例如成渝地区。先由地方统筹,实现区域城乡一体,最后联动全国,国家统筹,实现全国城乡一体。

   (三)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动力

 城乡一体化的改革之难,不仅仅难在触动既得利益的制度设计,也难在以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逻辑作为改革的思想支撑。但是,再难的问题也要解决,毕竟,城乡一体化改革关乎农村社会发展的未来。城乡一体化需要一个过程,急不得。不过,急不得,却也等不得。当前,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制度、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已经具备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现实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改革者进,为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城乡一体化这项重要制度的改革创新,既要有完备的顶层设计,又需要做好化解各项风险的准备,从人民群众利益、国家利益出发。农村向城市过渡这一过程正在爬坡过坎,城镇化率水平不断提高将是新常态,改革不止步,发展不停顿,告别传统二元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必然是长久的选择。城乡一体化中最基本的体制机制就是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这是治本之策。由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按经济规律来办事,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城乡要素实现平等交换,农民手里掌握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农产品等基本要素,应该跟城镇居民一样获得大体相等的报酬,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但是单纯依靠市场也不行,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四)产业融合是城乡一体化的支点

    城乡发展一体化,最关键的还是产业发展,以产业来带动城乡发展互动,这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农村可借机转型,在一体化进程中做出理性选择,城市也应善于借势,形成新的发展路径,将重要机遇期变成黄金发展期,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中必须坚持的辨证方法。首先,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在的就业和增收能力,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把传统农业改造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六次产业化进而支撑现代化农村发展,促进城发展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其次,打破城乡区域之间的壁垒,加快城乡间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流动和重组,加大城乡之间的联系,重构城乡区域空间结构。最后,农业主动吸收现代工业化成果,延长产业链,工业部门进行技术创新以现代高新工业技术支持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元》[M].中国发展出版社.2-33

[4]蔡昉.《中国刘易斯拐点远未终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9.3

[5]厉以宁.《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关键何在》[N].文汇报.2008.03.2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