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提升经营业绩的思考

2017-07-05 21:12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杨京 中国人民银行怀化市中心支行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入推进,银行利差不断收窄,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开拓业务,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以国有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如何提升其竞争力和经营业绩,认为应大力提升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经济效益,全面提升利率定价能力,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通过发展中间业务以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压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业绩;思考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呈三个特点:利息收入仍然占主要部分;传统的业务发展方式一时难以转变;利率市场化趋势导致利差的不断收窄。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国内同业间的激烈竞争,还要面对国外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的挑战,这就给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经营业绩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表现在:一是利率市场化趋势导致利差的不断收窄,未来利润空间将会受到很大程度挤压,对银行利润增长产生较大影响,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不可避免地面临利润空间缩小的严峻现实。伴随而来的是利率市场化加大了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定价自主权,大客户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客户会提出存款上浮到顶的需求。通过频繁地在规定的幅度内使用利率自主定价权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来争夺客户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竞争手段,进一步加剧了银行业市场竞争的难度,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同业竞争。此外,在利益驱动下,存款波动性加大,客户会处于逐利目的而重新选择银行存款,利率差异引起存款转移加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随时面临调整分化,对流动性造成不利影响,流动性风险的加大又反过来增加了存款业务利率定价压力,市场竞争与成本控制难以平衡,进而增加利率风险管理的难度。二是大量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开拓其业务范围,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手段、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能够迅速地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严重威胁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三是缺乏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盲目追求资产、负债规模,采取相同的竞争方法、使用相同的经营手段、竞争相同的客户群体,最终削弱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四是日趋严重的不良贷款占比已成为困扰国有商业银行增加盈利的难题。

作为我国银行业的核心支柱,国有商业银行业绩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和运作,而且其发展水平,将会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及国民经济的繁荣产生重大影响,只有业绩更好的商业银行才能够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并且具有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更强的竞争力。为此建议:

一、提高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经济效益

管理体制落后,经营理念陈旧,内在动力不足,业务方向和目标客户趋同,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国有银行经济回报率远远低于股份制银行的原因之一。

(一)确定合适的贷款规模,创新灵活的贷款方式。贷款规模过大,其盈利性增加的同时风险性也相应增加,若贷款规模较小,则盈利能力会下降。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要结合本行的资产数量与质量以及我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和央行的货币政策来确定合适的贷款规模,在有监管的情况下,银行还可尝试通过发行长期刺激债券等提高资产规模。在此基础上,一是加大对企业的贷款额度,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提供合适的贷款模式,全力的支持企业的发展,以此强化盈利能力的基础。二是创新多样化的消费者信贷品种,根据不同消费者贷款需求的不同情况,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要加强对贷款对象的信用监管,并且通过足够的贷款抵押担保来提高风险控制。三是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有效运用资产负债管理手段,形成灵活适应利率不同升降周期的资产负债匹配规模,以确保经营的持续稳定。四是推行积极的流动性缺口管理和资金缺口管理,在银行能够满足客户提存和告贷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现金资产的持有。

(二)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步伐,提高贷款整体收益水平。长久以来,由于人为的利率压制,国有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在贷款发放方面更青睐于规模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而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低,抵质押物不足等原因备受国有商业银行冷落。利率市场化后,客户与银行议价的底气更足,国有商业银行想在对大企业贷款利率谈判上取得优势几乎不可能。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优质大客户的同时,应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贷款利率风险溢价水平较高的中小客户的营销力度,积极发展议价能力相对较强的中小企业和个人非住房贷款业务,不断优化调整贷款产品结构、期限结构和客户结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全面提高存贷款定价水平和议价能力。利率市场化给予国有商业银行更大的存贷款利率定价自主权,储户尤其是大客户将是各家银行争夺的焦点,如何通过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来争夺客户成为商业银行极其重要的竞争手段。对此,商业银行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更多的关注:一是高度关注宏观政策导向和市场利率变化形势,及时应对市场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存贷款定价政策,协调好业务拓展与利率定价的关系,以稳定和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存贷款利率定价水平和议价能力,确保净息差保持在较好水平。二是合理定价贷款。目前我国银行的贷款定价一般都是在央行定价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程度的浮动,各国有商业银行总部在此基础上应制定存贷款定价指导标准供分行及以下分支机构参考,各分支机构要认真落实贷款利率控制计划,努力提高上浮利率贷款占比及利率上浮幅度,减少利率下浮带来的机会损失,促进贷款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均衡增长,提高贷款综合收益。三是加强存款定价管理,关注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定价情况,积极推进存款期限和品种结构的优化,对重点客户实施动态差别定价管理,合理控制付息成本,促进存款规模与成本控制的有效平衡以及存款量价协调发展。

(四)创新存款业务和资本业务等负债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支出已经成为其主要成本,对此,国有商业银行应尽量降低存款成本,一是积极推进存款服务多样化的快速发展,为客户提供更为快捷、方便的综合式服务。二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包括金融新产品的开发、发行中长期债券筹资、国际金融市场筹资等方式引入更多的资本金和资本。三是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管理费用支出。 

二、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很容易受政府干预,其多数的贷款对象都属于大中型国有企业,这就加大了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几率。而且表面上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受到非日常业务过程中进行的一次性不良贷款剥离的影响,但是这并不能够完全的反映出各个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和资产质量变化的情况,以及各自过往的不良贷款走势。所以,国有商业银行要想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保持目前不良贷款总量和不良贷款比率下降的态势,可以从几方面进行:

(一)多方联动,化解不良贷款。一是银行的自身化解,在银行有能力解决自己不良资产的前提条件下来维持自己的正常经营状况,在这种状况下政府机关不要参与其中。二是政府化解,通过将银行不良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使国家政府成为了银行不良资产的所有权人,以达到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目的。三是当银行和政府都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者是政府自身不想解决和承担不良资产时,银行通过将这些不良资产转让或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由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不良资产的清理和化解。

(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利率市场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市场利率变化较快,国有商业银行将面对较大的利率风险。在此情形下,商业银行应及早做好应对措施:一是提高对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及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围绕利率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测与控制四个环节,监测当期利率执行水平以及利率风险状况,重点监测新吸收存款付息成本、新发放各类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及各项贷款利率加权平均浮动幅度。二是提高基层行客户经理风险定价意识和定价谈判能力,使其愿议价、敢议价、巧议价,提高净息差水平和利率风险抵御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利率管理系统,加强对超授权利率的审批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利率执行、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因利率信息操作错误导致的计息错误和利息损失,提高利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发展中间业务以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压力

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金融业务创新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形势下银行利差空间收窄、盈利能力削弱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客户在规避利率风险、获取更高回报方面的要求,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新型金融产品的创新,最大限度地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研发推广新产品、新业务来发展中间业务,调整收入来源结构,加大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减少利差缩小对经营发展、利率波动对银行利润的影响程度。发展中间业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银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化银行的资源配置,拓宽银行的业务领域,而且基本上不占用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具有降低经营成本、增加营业收益的功效,是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开展中间业务还可以转移和缓解风险,衍生金融工具中期货、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都具有转移价格风险的功能,资产证券化可以增强流动性,弥补商业银行的资金缺口,实现金融产品多元化。因此,商业银行应把发展中间业务作为未来创新的重点,实现经营结构和收益结构多元化,扩大盈利空间。  

(一)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应改变提高自身认知,重视中间业务对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性,逐步将中间业务由过去作为吸引客户资金的非商品化手段向商品化盈利的渠道转变,通过低风险中间业务来扩大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兼并和重组以及大中型企业破产和公司化改革等业务,不断扩大创新业务的范围,为社会提供多品种、全方位、更优质规范的金融服务,进而提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和盈利水平。

(二)围绕提高汇兑、结算业务的服务效率,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代理业务的服务种类,扩展业务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回租租赁、经营租赁、杠杆租赁业务以及各种咨询业务,还可利用专业优势和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对企业和个人开展有关资产管理、负债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组合设计和家庭理财等多种咨询服务,由此来推动中间业务创新。

(三)积极寻求资本市场银行业务创新的新突破,加强与证券商的合作,加快发展证券市场银行中间业务,开发并完善网上银行证券业务,提高中间业务在总收入中的比重。

(四)国有商业银行要紧紧把握市场走向,加强投资等资产业务的创新,在不同时间段内根据市场需要打造出最适合当前市场的拳头产品,努力增加各种债券的持有量,促进中间业务如担保、承诺、备付信用证、资产证券化、期权、期货等的发展,使银行资产多样化、分散化,缓解贷款业务发展的压力。

(五)提高负债业务创新的水平,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企业银行和网上银行,推出高品位、多功能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服务,稳定现有的客户群,使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银证保的产品组合创新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发展的主流趋势。

(六)建立科学的新产品定价机制,做好产品的市场调查,对产品的成本,收入建立模型性的分析,计算出金融创新产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努力做到既能保证产品的规模,又能保证银行的收益性。同时要加大创新品种的营销力度,搞好售后服务,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使创新产品逐步形成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效益的支撑点和增长点。

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

(一)优化人员构造。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不断调节自身员工的学历构造,加快银行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使员工能够适应未来的激烈竞争。二是根据业务发展的需求,不断培养引进高技术、高能力人才,并以此带动整体从业人员管理能力的提高,满足银行发展的基本需求。三是优化银行人员结构,通过压缩行政、后勤人员占比,简化可有可无的工作程序,使银行业务和非业务类员工比例达到最合理程度。  

(二)建立自上而下的激励考核机制,以促进员工对各项应对措施的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应自上而下建立一套涉及相关规划、管理和考核的适合业务发展的管理体系,以此激发创造力和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激励考核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设置创新业务考核激励制度,可尝试采用股权激励方式,将银行员工的创新成果和为银行所做出贡献与其自身的利益相挂钩,以达到持续性的激励效果。二是在分配贷款规模时,商业银行可以对贷款定价水平高的行按一定比例给予规模配置倾斜,提高贷款规模创效能力。三是对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高于其他行平均水平、新吸收存款付息成本低于其他行平均水平的行,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营性费用奖励,提高各行议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积极探索尝试把存款付息率、贷款收益率纳入对基层营销部门的业绩考核,把效益、质量、规模与客户经理绩效工资挂钩考核,促使其尽责议价求质量。四是将新发放贷款收益率、下浮利率贷款机会成本率和存款付息率成本等指标纳入行长目标责任考核。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