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从数字货币看货币发展

2020-12-22 18:51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闻雁 宁波财经学院

摘要:数字货币具有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加快全球化进程、推动国际合作以及创造新兴业态、开拓新兴领域市场等优势。但与此同时,数字货币也面临着监管困难、对设备和支持技术高度依赖等劣势和挑战。目前,数字货币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安全保障可期,传统货币形式与数字货币多元并存的格局正在形成。从数字货币看货币的未来发展,货币要实现良性发展,信用是生命,有效监管是保障,不同类型货币的并存与规范流通则是货币发展应遵循的基本伦理。

关键词:数字货币;信用;监管;多元并存;规范流通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形态嵌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几千年来,人类货币从以物换物的贝壳皮毛等原始形式起步,经由贵金属为代表的实物货币,逐渐过渡到信用货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货币应运而生。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法定虚拟货币,相较于支付宝等作为支付方式即法定货币的信息化过程存在的电子货币,数字货币计算复杂、模型精密,与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息息相关,具有极高的安全稳定性。2008年,世界上第一种数字货币——比特币——在密码学的可编程货币原理上被发明。根据coinmarketcap.com统计,截至201910月底,全球共有3047种数字货币,其中比特币的市值最大,1350亿美元,占全球数字货币总市值的60%以上。[1]

一、用SWOT分析法了解数字货币

(一)数字货币的优势

与实物货币、电子货币等需要占用空间和依靠第三方进行支付的货币形式相比,数字货币可以极大地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数字货币是点对点的交易,可以从汇款方直接发给收款人,而不需要通过第三方来进行,因此不会产生额外的手续费,也不受限于货币数量,总体上成本低廉。运行数字密码所采用的区块链技术是密码技术、P2P网络通信技术、共识验证技术等各种高端技术的融合,区块链技术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其所存储的信息对于所有的参与者而言完全公开、共享,但这些信息是通过数字加密技术保存的,只有持有私钥的成员才能够获得解读权限,因此已获存储的信息不可更改,信用度很高。另外,在数字货币的交易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有同等的权利查看交易数据,不需要通过中心化机构来处理数据,这又大大提高了交易速度。例如,由美国旧金山Ripple Labs公司开发的瑞波币在其提供的境外转账服务中,因其省去了银行通过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对交易的审核时间,交易时间由原本的一至三天缩减至几秒钟[2]

(二)数字货币的劣势

数字货币去中心化的特点导致监管非常困难。数字货币的发行主体不唯一,理论上人人都可发行,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数字货币以非国家央行发行的没有政府信用保证、不受相关健全法律保护的私人数字货币为主。而去中心化中点对点的交易模式避开了交易中第三方的监管,使得交易无中介、无监管化。数字货币交易的匿名性导致交易无法追踪,若出现不法分子利用虚拟货币进行金融诈骗,数字货币较弱的监管能力也无法有效阻止违法行为及寻找犯罪成员。[3]截止2017514日,臭名昭著的勒索病毒事件已经波及了150多个国家的100000逾家机构,受害人数超过200000人。[4]勒索病毒事件是黑客入侵电脑,电脑中的文件被病毒控制无法打开,犯罪者强迫被害者通过用购买价值高达600美金的比特币来交付赎金的方式将文件解密。受限于数字货币难追踪、难监管的弱点,想要通过查找接受比特币的不法分子破案收效甚微。这一事例充分印证了数字货币监管困难、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的劣势。

(三)数字货币带来的机遇

目前,全球多国都十分重视推进数字货币的相关工作。瑞典、法国、韩国等多国在有序进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技术审查、业务流程分析、咨询、封闭测试等技术准备。数字货币作为新兴高科技电子替换货币,会给全世界带来大量的机遇。一是有效加快全球化进程,推动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往往涉及多国货币,但长期合作的固定机构能够处理的货币类型有限,这些缺点都在限制全球化的发展。而数字货币的技术支持可以创立和发行全球范围通用的线上操作数字货币。[5]如全球知名社交网络Facebook领衔发行的的全球性加密数字货币Libra、摩根大通发行的JPM Coin,都是这种货币的代表。二是创造新的业态、开拓新兴领域市场。未来随着数字货币在生活中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在国际贸易、跨境支付、电子商务中所占比重也会加大,智能支付体系、金融平台、网络安全维护等领域的市场前景都会更加广阔。[6]新的业态将不断产生,惠及更多人群。三是推动共享金融的发展。作为法定货币的信息化过程存在的电子货币或银行系统的远程交易、转账汇款等,费用高而效率值相对较低,其效能一直以来颇为人们所质疑。一般认为,未来的数字货币交易将有望改写这一交易场景,因为数字货币交易不再需要第三方中介机构介入和提供服务,就有望实现实时到账功能,而且,数字货币还有望在应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实现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各类现代化技术的对接、互嵌、交融,一方面节省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从而整体上同时实现使用成本的降低和服务及工作效能的提升,这是符合“经济”本义与成本效益分析原理的,对共享金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也值得期待。

(四)数字货币面临的挑战

在所有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鲜花与荆棘丛生。数字货币在拥有诸多优势的同时,客观上也面临一些技术和人文方面亟待克服的困难和挑战。首先,作为一种基于密码学原理的货币,数字货币在发行和成长转型中对设备和支持技术的要求很高。要想让数字货币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从中央政府的数字货币存储系统到各大银行的交易设备、从实际市场商家的收款方式到网络软硬件技术支持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实现技术突破。[7]其次,数字货币的发展必然导致金融业对人工需求的减少,将有大量金融业从业人员面临失业和转岗的风险。第三,数字货币除了带给人们方便、快捷、高效等正向作用,也一直存在欺诈行为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情况,这需要各国有关部门克服技术障碍、对数字货币实行有效监管。第四,与此相对应的,发行数字货币的各国央行都必须慎重思考其在数字世界中的恰当的角色定位并不折不扣地践行,正如瑞典央行在测试该国数字货币电子克朗(e-krona)之前所宣称的:央行的任务是促进安全和有效的支付系统。安全和有效是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的前提,如果不能得到支付系统的有效支持,安全问题得不到完美的解决,则数字货币前景堪忧。

二、数字货币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我国央行自2014年起就已着手研究数字货币(DC/EP)。数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发行区别于私人数字货币、属于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目前已取得较大突破,局部可圈可点,整体成效显著。

(一)发展势头迅猛

目前,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技术准备较为充分,条件趋于成熟。由人民银行牵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联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参与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项目即将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不夸张地说,在全球数字货币的时代赛道上,中国跑在前列,并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8]

(二)安全保障可期

数字货币的安全问题虽然已经引起多国央行的高度重视和扎实研究、推进,但不可否认,仍然关山险阻、障碍重重。与很多国家通常由私人机构发布数字货币不同,我国在数字货币领域注重顶层设计,致力于发行风险可控、稳定性高的国家法定数字货币。因此,我国即将发行的数字货币除了拥有一般传统货币的合法功能外,还有政府信用的支持,具有充足的法律保障,出现像比特币、莱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中的欺诈情况的概率较小。同时,我国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力度十分强大。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使用“商业银行—央行”的双层架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需要在央行缴纳保证金并获得信用后再向他人投放,在实际使用上的目标是达成“双隔离支付”,即实现双方的交易设备即使在网络断开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点对点的形式完成支付。因此,我国的数字货币总体安全可控有保障。

(三)多元货币格局正在形成

数字货币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在我国,数字货币并不会完全取代现金的使用,未来或将形成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并存共生、互融互通的格局。原因有二:一是数字货币的使用尚存一些技术壁垒,如设备、技术、使用者心理方面的约束等。二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会分层现象客观存在,大都市、年轻人对数字货币的接纳度很高,但老年群体、偏远地区人群、传统偏好人士等则可能更倾向于现金支付方式,基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理念,这一点将得到足充分的理解、接纳和保障。

三、货币发展前瞻

从最古老的实物货币到现如今的数字货币,人类所使用的货币形式的发展突飞猛进,货币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未来不可限量。总体而言,货币的良性发展仍然必须遵循如下规则:

(一)信用仍是货币良性发展的生命

从货币产生的原理看,商品在生产、交换的过程中产生了一般等价物,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即为货币。早期的货币以实物的形式面世,后来为方便交易而出现了由私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再然后,由国家统一发行法定货币。无论是实物、私人银行券还是国家法定货币,都与金银等“等价物”直接或间接挂钩,换言之,金银与货币之间实际上存在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兑换关系。正是基于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货币逐渐脱离了金银的束缚,成了信用货币,法定货币拥有信用背书的价值尺度功能和流通、支付职能。著名的美国金融分析师考夫曼曾在其著作《货币和市场》中特别强调:“货币很重要,但信用更重要。”货币具有公共信用,信用在短期内大幅扩张、超过历史均值就被认为存在金融风险,失去信用的货币等同于废纸,这一点已经被无数货币贬值的事实所证明。特别是2018年的委内瑞拉,通胀率竟达到了惊人的130060%,其货币“玻利瓦尔”完全失信、失活,彻底失去价值,不少地区重现以物易物场景。由此而言,信用与货币可以说是绝对不能分离的一体两面,一旦分离,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价值便也不复存在。当然,随着技术的显著进步,经济加速增长的过程允许一定程度的信用扩张。但货币始终是以信用为基础的,数字货币首先是货币,具备货币的基本属性和主要职能,因此,信用同样是数字货币的生命,也是货币良性发展的生命。我国以法定货币定位数字货币,应当也有这种考虑在内。

(二)监管是货币良性发展的保障

众所周知,由国家信用机构发行的货币,其规范性、稳定性、合法性更强,在交易中比使用私人发行货币安全系数高、也更值得信赖。但纵观国际社会,由私人发行、缺乏足够信用保障的数字货币并不鲜见。因此,国家对数字货币的有效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且必须被提上备忘日程。[9]各国应在国际法的框架内探索、出台并实施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力求在数字货币发行之初就杜绝监管漏洞,实行货币使用的规范化、法制化、可控化,以此有效减少不法投机分子的欺诈行为,保障数字货币的良性发展。在我国,对数字货币的有效监管作为一个重要论题一直得到高度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探讨。一是对数字货币本身的监管。由于数字货币本质上是一段去介质化的数字信息,理论和技术上均存在被复制、篡改、伪造的可能,因此,数字货币需要具备一系列的防范能力。为此,需要大力探索数字货币独特而科学的验证方法和防护系统,避免数字货币在生成和使用过程中被恶意篡改,以保护数字货币的信用值和使用者的财产安全。二是对数字货币发行机构的监管。在我国,数字货币由央行在双层投放体系下投放,有关方面对其安全性已经有较为充分的考量,如专门设计的数字货币投放系统设定,规定投放数字货币前需先向中心管理系统(如中央银行)发送货币生成请求,当货币生成请求符合校验规则时才获得相对应的发送额度凭证。但客观上仍然不能彻底排除数字货币超发的可能。从这个角度看,如何避免发行机构超额投放数字货币、抑制超发冲动等,将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值得探讨的论题。[10]

(三)不同类型货币的并存与规范流通是货币良性发展的基本伦理

有学者认为,人类社会目前正处于向以新材料、5G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跨越的阶段。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出现不同特点、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士多代并存的局面。相应地,从纸硬币、电子支付方式到数字货币,现行流通和即将闪亮登场的每一种货币及其支付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对应着一定的受众群体和生活方式,有鉴于此,数字货币的发展应抑制“一统天下”、独步市场的技术冲动,不能用数字货币一刀切地取代传统货币,而应当适当保留其他货币形式,建立多种货币形式共存的基本伦理,给非数字货币及其使用者留下足够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货币在性质、适用人群、使用方式等方面确实各有特色和优长,因此,还应坚持不懈地探索不同币种之间的合理区隔和深层关系,同时不断优化相互之间的流通和转换规则,建立起一套既科学、规范又合理、方便的币种兑换体系和机制。

从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到信息时代的数字货币,货币演变的过程以及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漫长而曲折,自然货币、人工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交子、现代纸硬币、支票、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等各种货币形式时而并存、不断演化,而且演化的进程不会中断,仍将继续。但归根结底,货币的本质都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这种特殊的契约关系又具体体现为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五大职能。从数字货币看货币发展,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货币起着不可取代的根本性和基础性作用,现代经济体系中尤然;无论货币形式如何演变,货币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职能并未改变,因此一些有关货币流通和使用的基本伦理和规则亦应保持恒定。

参考文献:

[1]孙宝文,王智慧,赵胤钘.虚拟货币的运行机理与性质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0):52-59.

[2]高克州,杨秀霞,李思存.新时代金融发展背景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流通路径

研究——基于法定货币形态变化的比较分析[J].征信,2019,37(10):88-92.

[3]李新尚,黄炎.数字货币及监管展望[J].时代金融,2018(32):11.

[4]郑爽.“勒索病毒”事件对我国数字货币监管的启示[J].中国信用卡,2017(08):43-44.

[5]邹平座.对脸书Libra及未来数字货币的思考与应对[J].中国经济时报.2019-08-21.

[6]黄峤濛.数字货币时代, 机遇和挑战在哪里?[J].金卡工程,2016(11):52-55.

[7]王巧.数字货币兴起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8(05):136-137.

[8]王涛.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将颠覆什么?[J].中外管理,2019(11):72-74.

[9]张宸瑄.非传统电子货币的威胁及启示[J].科技风,2020(04):228.

[10]辛继召.拆解中国版数字货币. https://www.sohu.com/a/390651159_475952.21世纪经济报道,2020.04.19.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