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城市经济圈辐射效应下城镇区域空间演变进程影响分析

2015-08-06 21:15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慧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创新创业项目: 2014年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410378032)“城市经济圈辐射效应下城镇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进程影响分析”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国内经济圈的发展势头迅猛,伴随新一轮经济改革,逐渐崛起的中部城市也在积极扩大自己在区域内的经济影响力。本文以合肥经济圈为例,结合当下合芜蚌高新技术实验区及承接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建设,主要分析合肥经济圈由三心到五心,由点及面,在未来将形成两轴、五带、五心、多级联动发展的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并探讨了这一进程中影响圈内结构演变的宏微观因素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活动的变化。

关键词:城市经济圈   辐射效应  区域经济  空间结构 

一、城市经济圈辐射范围的基本界定

1、 城市经济圈中外研究综述

任何经济活动不管是经济或非经济的人类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空间,在研究经济圈辐射效应时,首先就讨论地区的经济圈区域范围进行基本界定。综合国内外学者有关著作及研究,我们基本可以概括出城市经济圈的基本内涵。经济圈城市的雏形最早出现在美国,当时称之为“大都区”,20世纪50年代,都市圈这一术语最早由日本提出:时间跨度单位为一天、中心城市的某些服务能够涉及到邻近城镇、区域间货物和人口流通量较大、中心城市需达到10万人以上的规模[1]。 在国内,早在1995年学者顾朝林在所著的《中国城镇体系研究》提出了“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增长力强的几个中心城市能带动地缘接近且结构异质的区域,实现共同发展,并且在某一空间内能具有影响控制力,推进一体化的有机网络形成[2]。蒋晓岚、孔令刚更简洁地概括了城市经济圈的概念,城市经济圈乃是依托经济引力强,并能组织协调区外经济活动的城市为核心, 地理位置靠近,具有内聚力的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所构成的,且经济辐射力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3]。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在经济一体化关系中,核心城市扮演着资源集合区(劳动力,资金)和“高级循环”的组织领导身份,形成联系密切的经济网。                   

2、  合肥经济圈的最新路径规划选择

十二五规划以来,合肥辐射范围由最初的四市向东纳入滁州,在罗宣、吴云的引力模型的研究中,采用区域经济学中威尔逊模型对城市之间资源吸引力进行测度,巢湖市(行政区划后撤地级市划归合肥管辖)、六安、滁州和淮南与合肥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依次排在前四位,占据第5 和第6位分别是蚌埠市与芜湖市。按经济资源综合实力得分测算出合肥市的经济辐射半径约为202. 68 公里 [4]。 由此说明了,合肥作为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半径已远超出了六安市和淮南市,与离合肥公路里程的远近相关,核心区与周边城镇联系强度呈正相关,但受其他城市资源强度的影响比如交通通达度,经济互补性等,辐射范围不完全由空间距离所决定,合肥市超过200公里的经济辐射半径能够说明经济辐射范围甚至可以向东拓展到芜湖、宣城,北向沿交通干道可以扩展到蚌埠,宿州等市。合肥经济圈选择纳入一体化结构发展的城市可以同时考虑“东向延伸达江,北上扩展至淮”的路线方针。

二、两轴、五心、多级带动的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1、聚集、扩散、一体化形成三步走

城市经济圈空间演化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在初期形成发展中,聚集效力明显,增长点聚集形成核心-外围区,以佩鲁的增长极模型为基础,聚集效益的存在和地域间创新能力的差异,使得不同强度的经济往往会首先聚集在某个增长点上,按照不同规律往外扩散,再通过支配效应对其他地区施加影响,最终对整个地区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5]。合肥对邻近城镇的要素、劳务的需求及创新科技产品的供给实现扩散效应,而圈内其他城市为合肥的发展提供能源、资金、劳动力等加剧了区域差异,不平衡机制中合肥占据支配地位与其他受支配周边区域城市组成完整的核心——外围结构的经济圈系统。

第二阶段,在中期扩展的典型过程中,空间结构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分散化延伸,第三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中肥西果蔬业,巢湖养殖业等逐渐转向市场导向型,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其中,职业构成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合肥周围越来越多的乡村地域和人口参与到城市的社会分工中或转入非农产业部门,这样,受农村非农化力量驱动、四通八达且不规则的交通线路、建设用地比重的增加都导致了在城乡要素的混合地带形成边缘区,也就是麦吉于上个世纪80年代所提的DESAK0AT 区域 ,最具代表性的合肥经济圈的边缘区就是滨湖新区第三代新城的新建,这一发展走廊是合肥与巢湖融合的通道,使合肥在更多领域与南京形成合作与竞争的局势。

第三阶段,除了中心城市蔓延扩散外,按照轴向发展的规律,强调放射状交通线路作用,随着15条地铁线路贯穿合肥主城区,到2020年合肥将打造城际一小时通勤区和生活圈。另外,合肥还将建设5条市域轨道线路,沿着交通干线这条轴线来发展, 交易效率高、成本低,促进了合肥与副中心的交互联系,加速了一体化进程。

2、五大产业带,江淮两轴,合芜蚌“强强”联动发展

根据赫希曼的空间一体化理论,合肥作为增长极的力量壮大,辐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当周边具有良好工业基础的城市如芜湖、蚌埠自身的实力增长,与核心城市的横向纵向关联日益密切,在高度化经济技术融合互补后,那么经济圈所囊括的地区将会由最初的三心淮南中心城区,六安中心城区,滁州中心城区扩大为五心的空间格局。也就是说,芜湖和蚌埠纳入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范围将成为未来空间结构演变的趋势。

12014年合肥经济圈一核五心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城市

生产总值(亿元)

三大产业结构

城镇化率

战略新兴产业产值(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合肥

5157.97

5.0:55.739.3

69.10%

2687.03

5385.17

29348

14407

 

淮南

789.3

8.8:57.7:33.8

67.90%

76.6

755.3

26267

10547

 

六安

1086.3

20.3:47.5:31.9

41.44%

 

1003.8

20610

8287

 

滁州

1184.8

18.4:53.4:28.1

47.80%

421.9

1248.2

22091

9171

 

蚌埠

1108.44

16.4:51.6:6.32

50.91%

320.72

1244.2

24147

10511

 

芜湖

2307.9

5.9:65.7:28.4

60.70%

1510

2392.6

27384

14606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2015年统计年鉴》及各市统计公报整理所得

根据表1可知,合肥2014年全年生产总值(GDP5157.97亿元,占全省的40%以上,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69.6万人,人均GDP67394元。与2009年发展初期相比,GDP增长了145.36%,人口规模也由491.43万人达到特大级城市的标准,城镇化率超过60%以上。作为创新高地,仅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GDP52.1%,对全市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3%,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中部创新城市和工业大市。芜湖经过近10年的飞速发展,经济实力稳步攀升,居省内第二,2014年全市GDP2307.9亿元,占安徽省生产总值的11.069%,城镇化率突破60%R&D值投入50.6亿,创新能力第一二三工业结构比例呈明显的波峰状,其中第二产业比重达65.7%,固定资产投资也较大,处于工业建设的中期建设鼎盛期时期,是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蚌埠靠铁路运输发展起来交通枢纽城市,是皖北六市的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188.44亿,城镇化率仅次于合肥和芜湖达50.9%R&D资金投入强度为0.59%,全市工业化率达45%。高新区战略创新产值超过300亿,增速居省内第二,并成功创建国家级(硅基)新材料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结合推进的皖江城市带二期建设和合芜蚌自主创新配套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肥经济圈将以淮河为北带,长江为南带,努力发展合肥、蚌埠、芜湖作为安徽省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三角”区域的整体规划全方位统筹考虑安徽省南北差异,三大强市联动协作,由合肥全局调控,芜湖巩固皖南优势中心地位,加强与安庆,铜陵的经济联系。蚌埠扩大区域力量,带动阜阳、亳州等边远落后地区的经济,引领皖北走出发展瓶颈。

三、合肥经济圈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及效应分析

1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微宏观因素

微观层面上:(1)区域内各市要素的流动阻力大。不同的附着力要素有的对自然环境要求差异较大,淮南的矿产,六安的旅游资源基本上无法自由流动,有的流动性强的因素受客观如交通,地方习俗等方面的制约也有可能流动不畅,因此不同区域之间自然禀赋的分异便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推引。如淮南的煤炭采掘与能源电化,合肥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核心产业,产业工序紧密相关,只有扩大规模,实现企业的单位成本实现规模报酬递减,才能提高经济效率。(3)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一旦形成创新中心,它自身的力量是不会被轻易消亡的,也将难以转移。经济圈内合肥市不论是从人才还是科技方面实力较强而其他城市相对较弱。高新技术企业从绝对数来看多达800多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3.6%

宏观层面上:(1)相对地理位置及与核心区的空间距离,六安、淮南、桐城、芜湖、滁州、蚌埠离合肥的公路里程分别为79106108123146162公里[6]。只要存在空间距离,运输货物、劳务等就不可避免会产生运输成本。新鲜果蔬或农副产品空间上的生产地与消费市场相分离时,更要付出因空间成本而付出的额外成本(储存产品)。(2)受到地方政府政策及国家宏观规划的影响。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并全国范围内设立省级国家级经开区,7年以来,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值的比重基本都40%以上,为地区经济创收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2  空间效应基本分析

2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提升

合肥主要以资本技术核心,选准发展技术型和创新型为主导产业,非主导产业应于之相协调配套,形成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由轻纺工业向机械装备,化工业,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合理转换。合肥的产业结构比重由2008年的5.252.642.22014年调整为5.0:55.739.3,第一产业比重变动较小,虽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2.9个百分点,但与第三产业的比例不失衡。

从区域方面经济辐射力将由三大副中心扩大到蚌埠和芜湖,各大城市确定各自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实现最优配置。淮南作为华东煤炭工业建设区,重点发展煤电化,建设能源城;大别山孕育了六安具有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桐城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历史底蕴,在人文景观及传统制造业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合芜蚌高新技术产业园将经济联系紧的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聚集在一起,由于技术的溢出效应,企业间可以相互学习交流,进行资源整合,完善产业链,同时也能共享基础设施和辅助行业提供的服务,发挥公共产品的最大效益。

 2.2  推进半扇形经济联系,产业转移东向拓展

突出建设东向重点城市密集区,一方面将巢湖,滁州作为东大门,以现有的产业集群或工业园区为载体,联合招商重点承接来自长三角的服务型项目外迁企业,更好地接壤南京经济圈和上海经贸区。另一方面,半扇面的两端,芜湖应当充分发挥长江天然通道和沿江港口城市的优势,建立起在沿江区域内的影响力,为打造皖江城市带的主心骨城市做好硬件准备;蚌埠要抓住新阶段发展机遇,重新定位城市方向,寻求下一个生命周期的新出路。

合肥聚集省内90%左右的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创新科研为指向标,强化带动全省技术能力的进步。加快扩大产业接受规模,进而了提升经济圈金融、社会服务业,物流,商贸等服务结构和规模,转为生产服务主导型。同时加大对合芜蚌实验区、芜湖高新区、桐城经开区等一批皖江园区建设的政策优惠,创造与长三角地区接轨的先头部队。

2.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交通信息一体化网络形成 

交通是开放、联系外界的桥梁,一个城市的交通网密集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决定了进和出产品、劳务、文化交流的壁垒、开展对外贸易的难易程度及物流业的运送发达度。目前,合肥力投94.4亿统筹建设市郊基础交通公共服务设施,骨干路线15条地铁工程的动工开建,经济圈全域交通体系一体化进程加快。随着公路建设的扩大,经济圈范围内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之间融合性及经济联系密度加强,同时也提高了城乡的通勤性和通达性。为打造1小时城际通勤圈和生活圈,在铁路方面将构建“521横”合肥经济圈城际铁路网;在高速方面将在主国道上增加7条国道线,拉近省际与圈内边远区的空间距离,争取在2050年实现半通行;水航方面芜湖公铁路通用长江大桥,合肥新桥机场等重点项目也在实施。提升铁路、共享航空、连通水运,多方位建设全面性、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参考文献   

[1]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科学出版社,2003,4:91-92

[2]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01-206

[3]蒋晓岚、孔令刚.城市经济圈产业整合的条件和路径---以合肥经济圈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08,(7):31-34

[4]罗宣,吴云.基于引力模型的合肥经济圈空间结构的研究[J]对外经贸.2012,2:75-78

[5]江璐璐、师兼友.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及省会城市经济辐射力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6):41-42

[16]郑路.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文献综述[J]知识经济. 2012,(11):10-10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