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基于浏阳市粮食主产型的农业合作社调查

2015-11-23 14:4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张凡 湖南农业大学

摘要:本文绕开前人基于价格因素对粮农收益的影响研究,从供给角度中的产量因素出发,运用半对数模型将粮食产量和粮食生产成本之间的影响进行度量分析,具体用对数关系解释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运用EViews软件对粮食产量和粮食收益进行回归分析,从弹性系数和净收益的角度解释了两者之间的线性影响度,通过利润最大化原则预测了粮农的最优产量,最后对粮食成本、产量、收益三者进行统一分析计量,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粮食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对策,旨在从产量因素和成本因素上突破农民种粮收益的瓶颈,从而促进粮食的高效持续生产。

关键词:粮食产量;粮食生产成本;粮食收益;半对数模型;预期收益

引言

近年来,我国工业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传统农业的发展相对薄弱,尤其是粮食问题日益显著,目前国家政策开始向传统农业倾斜,中央一号文件也把三农问题列为首位,关于粮食的生产和收益问题成为目前研究三农问题的关键,粮食的稳定高效生产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因此,对于粮食问题的相关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曾福生认为分析和找出影响粮食生产收益的关键因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赵玻认为确保粮食生产总量的增加,可以增加种粮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扩大种粮农民的购买力,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龙方认为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同时又是政治问题。从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状况来看,应该更多地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和考虑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以求以合理的成本谋求粮食安全收益的最大化。于保平认为中国粮食生产模式在转型过程中,生产成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生产成本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中,曾经占有主要部分的传统生产要素使用数量相对减少,所占比重逐步降低;二是与石油相关的现代化生产要素比重越来越大,逐步取代传统生产要素而占据主要部分;三是粮食生产成本和价格,逐步朝着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方向发展。马晓河认为现阶段,要高度重视价格对农业增收的积极作用,科学处理好控制通货膨胀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国家应该通过允许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和增加补贴,让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其生产成本的增长速度。张江丽认为制约粮食增产潜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粮食播种面积波动和下降、粮田基础设施和水利配套建设缺位、粮食生产力布局和耕作栽培制度不合理以及科技潜力发挥不够等。S. Bala Ravi认为通过参与式研究干预措施来提高粮食生产率和盈利能力,有利于增强粮食安全和建立农作物多元价值链,从而可以提高贫困家庭关于农作物的收入。David D. Mkwambisi从农业中的都市农业角度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实现整体有效性的都市农业需要一个双管齐下的政策方法一个是目标贫困妇女扩展和开发项目支持;另一个是支持富裕农民增加与都市农业有关的就业机会。

从上述研究结果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于粮食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数是对粮食的重要性,粮食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分析,而很少利用数据模型将粮食生产的关联因素量化分析。基于此,笔者对湖南省岳阳县农村的农户种粮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选择了具体的方法和模型,列出了具体的函数类型和函数关系式进行计量分析,同时从经济学中的弹性系数和净收益角度对粮食成本,收益和产量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度量分析,以期从产量因素出发,全面分析粮农收益的影响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选取和模型的构建

()影响因素的选取

    为了更好地考察粮食生产的相关影响因素,笔者参考已有研究和调查数据,选取调查区域的早稻和晚稻数据共同进行研究,考虑到当地农户早晚稻的产量和和生产成本随时间变动的趋势基本平稳,我们选取早稻和晚稻的平均数据计量分析。

   1、粮食生产成本

影响粮食生产成本变动的因素有很多,笔者选取了三大主要成本,第一是生产成本中的固定资本的消耗,包括收割、耕种和治虫费用。这三种费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的农村有显性的差距,但是因为调查涉及的农村较多,每个农村只选取几个代表数据,因此我们不考虑将此类数据标准化;第二是人工成本,包括雇工和自家劳动投入。计算公式为(早稻每亩用工数*劳动力单价+晚稻每亩用工数*劳动力单价)/2,由于农业工作时间零散,工作长度不稳定,我们采取化零为整的思想统一人工成本;第三是流动资产的消耗,包括农药、化肥、良种、农膜和其他原材料费用。

2、粮食产量

    笔者扣除了粮食生产成本的重复计算和环境因素影响,为了便于以下的EViews模型分析,采用公式粮食产量=亩产量*亩数,将粮食产量的差距拉大,并且统一粮食产量的计量单位为斤。

3、粮食收益

     粮食收益在此做为最关键的分析变量,属于因变量,直接受产量因素和生产成本的影响,选取的变量包括生产性收益和补贴性收益。其中生产性收益=销售量*价格。其中销售量不必然等于产量。补贴性收益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

  ()模型的构建

    此次调查的影响因素均是2011年度,属于同一年份不同农村的截面数据。经过反复验证,笔者认为在回归分析中,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成本和产量进行分析可以使数据拟合得更好,而对产量和收益的关系采用一元的对数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计量模型如下:

                      C=β0+β1X+u

                   Y=α0+α1lnX+ε

其中因变量Y是粮农总收益,因变量C是粮食生产成本,自变量X是粮食总产量。

三、实证分析

()模型参数分析

    长期以来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下,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目标未必一致。“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基于此,我们用EViews软件对增产和增收做回归分析,得到了如下成本和产量以及收益和产量的关系(这里的产量X、成本C、收益Y均是标准化之后的早晚稻的亩平均),与研究假设一致,成本和产量成一元线性关系,产量与收益成对数关系。具体模型如下:

              Y=-38977.08+5410.310*lnX    (R2=0.88)

              C=114.0822+1.282273*X      (R2=0.967561)

基于浏阳市粮食主产型的农业合作社调查-公式1

但是收益率却并不高。即农户通过单纯出于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而大规模推行规模经营的政策显然是不可取的。对农户而言,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并不单单只是为了降低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或是增加农产品产量,降低成本、增加农产品产量只是增加收益的一种手段而已,增加经营的收益才是最终目的。如果单位产品成本没有降低,甚至有所提高了,但总的纯收益增加,农民还是愿意继续扩大规模的。笔者对固定粮食产量下,农民的种粮效益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期收益图如下:

基于浏阳市粮食主产型的农业合作社调查-公式2

可知在95%的置信度下,农户的收益预测区间为(3349.3453 7137.0031)按亩产量为800斤来算,五亩地4000斤的产量,农民的收益区间大致是3350---7137元,由此知亩平均收益为670---1427.4元,符合笔者调查数据的结论。

四、结论与建议

()经回归分析知粮食的成本与产量为凸函数,且较为敏感,因此农户必须在控制好成本下才能得到最大化利益。若生产规模较小,单位成本过高,这对农民增收是不利的,必须降低单位成本,采用适度规模经营,根据上文的利润最大化统计,农户种植5.3亩为最理想的经营状态。

()虽然粮食的生产成本包括三个方面,但是总的来说,产量对三者的综合作用表现较为均衡,因此,要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不能光考虑单个成本的减少,要考虑全因素的作用。

()经分析,收益与产量严格正相关,但是波动幅度不大。要使农户的收益增加幅度提高,除了考虑产量之外,还必须考虑其他一些外生因素的共同作用及与产量发挥协同作用。

()农户的部分收益是来自补贴的,虽然产量对于补贴作用不是十分明显,但是补贴也是随产量相关,因此改善补贴政策对农户的收益提高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在调查过程中,考虑到农户的补贴都是经信用社发放,因此提高信用社工作效率,可以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曾福生,戴鹏. 粮食生产收益影响因素贡献率测度与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01): 66-76.

[2]赵玻,辰马信男. 论保护中国农民种粮积极性[J].经济学家,2005(03):43-49.

[3]龙方,苏李.中国粮食安全的成本与收益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08):  63-67.

[4]于保平,陈健鹏.中国粮食生产成本收益与价格分析[J].中国发展评论(中文版),2009(03):3038.

[5]马晓河.中国农业收益与生产成本变动的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05):     4-11,56.

[6]张江丽,解沛,戴小枫.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 6):1-5.

[7]S.Bala Ravi;M.S. Swaminathan .Enhancing food and income security of rural families through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value addition of regional staple food grains[J].Quality Assurance and Safety of Crops & Foods ,2012(03).

[8]David D.Mkwambisi;Evan D.G.Fraser;Andy J.Dougill .Urban agriculture and poverty  

reduction: Evaluating how food production in cities contributes to food security, employmentand income in Malawi[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11(02).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