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

2015-12-08 22:45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璐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杨华宏      长沙县委党校

课题项目:本文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的成果,课题名称:《湖南高职旅游专业对接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课题号:XHB2013028

摘要:湖南旅游资源丰富,以开发特色旅游推动小城镇建设,可为湖南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是一种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共生关系,湖南旅游业的发展的不平衡、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阻碍了二者的协调发展,可以从统一目标,组织协调;完善制度,利益共享;开拓创新,信息协同;产业融合,保护生态等方面来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发展

纵观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其城镇化程度必定很高,可以说,城镇化程度是一个国家旅游业强大的重要前提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视新型城镇化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抓手。在以往的实践中,城镇化主要是靠工业来支撑。但是一些行业产能的过剩、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滞后、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决定了中国城镇化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而要走以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是基础,人口聚集是要件,住宅建设是前提,公共服务设施是核心。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因而,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协调推进,解决的不仅是城镇化的产业支撑问题,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途径。

一、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产城一体化的概念,旅游业作为一种产业,可以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开发。二者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的现代服务业大有作为。

一是旅游业是城镇发展的生产力。旅游业和城镇化的结合是新形势下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城镇是现代旅游的客源地、集散地与目的地,是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大本营,旅游业是城镇的巨大生产力,城镇是旅游的载体,有旅游的城镇就有吸引力,居住人口的收入的增加,城镇化的质量也会提高。发展旅游业可以使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资源流集中,促进产业聚集,增加就业,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城镇因旅游而兴旺,旅游业依托城镇而发展。

二是城镇化和旅游业互相促进。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如果与城镇化能很好契合,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将转变为城镇品牌的竞争力。如发展旅游业需要有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旅游业可以延伸为城镇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城镇旅游,可以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和后劲。旅游业发展使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开发成旅游景区,吸引游客聚集,进而使大量的商业和服务业聚集,同时促进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原有农民成为旅游从业人员,形成农民城镇化居住,最后实现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就地城镇化。

三是二者有共同的属性和特征。旅游业与地域密切关联的,城镇化的发展也要考虑地域状貌,两者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遵守自然、生态、社会、历史的有机协同和匹配。城镇部门和旅游部门应该建立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城镇旅游工作共同推进。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果在旧城镇改造和新城镇建设能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植入旅游基因,赋予旅游内涵,则可以凸显城镇建设风格个性化、功能人性化、建筑景观化,达到城镇文明和旅游发展的和谐共生的状态,这也是也开拓了新型城镇化另一种途径。

二、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对相关数据研究表明,湖南各地旅游业产值与城镇化率呈现正向比例,表明旅游业是一个提高湖南城镇化率的重要手段,同理,城镇化率对于旅游业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贡献,但二者的协调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发展不平衡

湖南省2014年的城镇化率为49.28%,低于全国城镇化率54.77%4个百分点。许多小城镇发展基础薄弱,交通和公共设施差,旅游基础设施缺乏,信息化滞后,限制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全省旅游业和小城镇协同推动发展也不平衡,大多数小城镇的旅游产业都处于起步状态。长株潭区域协同发展状况较好,如长沙区域,依靠强大的财政实力,完善的交通等硬件设施,打造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旅游小城镇,近年来,游客量明显增多,带动性强,开慧、大围山、靖港、铜官窑、丁字、乔口、港口等镇即为例证。张家界、湘西州由于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较成熟,对外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旅游城镇效果明显。而怀化、邵阳、益阳、娄底等湘西南和湘中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旅游资源特色不明显,区域内靠旅游促进城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另外,湖南省旅游产业化水平整体不高。缺乏有本土特色的旅游产品,景点之间交通不便;新颖的旅游文化娱乐项目不多,难以吸引游客进行二次消费。有的地区游客服务中心功能不全,有初宰客杀客的现象。

2、权责不清晰

湖南省的旅游城镇产品同质化问题比较常见,许多旅游名镇以历史文化、古镇民居为主的居多。政府决策对旅游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以及不同区域景点各自为政,模仿成风,导致景点特征趋同,缺乏特色。许多旅游城镇核心产业链不全,更没有达到产业集群的层次,政府组织内部也没有很好的分工协作。如此一来,管理体制的问题导致规划难落实,管理难到位,宣传难统一,形象难塑造,旅游竞争力必然不足。另外,现有湖南旅游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利用国内外资本能力不足,缺乏支撑旅游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旅游高端人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学历层次偏低,整体素质跟不上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的需求。

3、制度的不完善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旅游小城镇未建立旅游行业协会和当地居民参与制度,使旅游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汇聚民智、缺乏民众的有效监督。许多小城镇发展未制定总体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有些制定了规划,也与无法很好地实施。一些地区的旅游景区规划规划设计标准较低,有些开发商受为自身和利益出发,依据自己的意图自行规划设计,忽视了长远发展和长远利益。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建设旅游产业的认识不足。有的认为发展旅游是旅游部门的事;有的认为旅游投入大,见效慢,不如抓工业来得快;有的对市出台的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另外,旅游软环境有待改善。旅游市场监管力度、执法队伍、导游素质、服务质量差等一些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都有待加强和改进。

4、利益相关者不协调

在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中,相关利益者的协调十分重要。湖南省地形多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瑶族乡、侗乡、古镇、梯田等优美的自然风光、温泉休闲度假区、名人伟人故里。这些宝贵的资源是自然和历史沉淀的结果,与周围环境生生相息,融为一体。然而,许多地方没有遵循原来的情境改造城镇,临街商铺充斥道路两旁,现代建筑以新充老,别扭至极,打破了朴实、自然的状态。大多数小城镇规划没有考虑居民的意见,在进行旅游经营活动时也没有实现居民的利益最大化,给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障碍。如“中国第一古商城”——怀化市洪江古商城在开发过程中,部分原居民积极响应政府旅游兴市的号召,搬出了核心景区后大部分人被边缘化。有部分留在古街区中的居民原来宁静悠闲的生活被打扰而又无法参与进来,却常面临着“被参观”的尴尬。另外,一些文物保护力度不够,文化遗产面临严峻挑战。

三、城镇化背景下湖南旅游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要实现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统一目标,组织协调

旅游业与城镇化体系的各组成部分要既协同共生,又自成一体。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统一的战略目标,坚持规划先行,整合区域内不同的资源,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使二者的发展有序统一、目标一致。其次,旅游业与城镇化体系要加强组织协同,要决策协调、分权明确、职能到位。决策者在资源的分配上要进行统一的战略部署,对不同特色旅游城镇确定不同的产业和开发模式,协调旅游城镇的各方利益,杜绝不正当竞争。深入挖掘潜在市场需求与当地城镇旅游资源的契合点,使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能特色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完善制度,利益共享

要建立有关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如通过成立行业协会、明确行业规则,监督旅游企业的运作过程,对违反行业规则的企业实行罚责;建立旅游城镇的环境和文物保护制度体系;制定落实社区居民参与制度,建立一套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维持旅游城镇系统整体的和谐共生。确保旅游产业链企业之间、旅游产业集群内部各成员之间、旅游产业集群与环境之间不各自为政,共同做大蛋糕,共享发展成果。

3、开拓创新,信息协同

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旅游城镇。使旅游企业间能紧密互动,并能快捷地获取创新资源,实现技术和知识等信息共享的新方式。应加大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研发出适销的旅游产品。要重视旅游城镇各层级成员间信息的交流,建立健全旅游专业门户网站、得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加强网络营销,对外统一宣传旅游城镇的形象。同时,还要加强各层级成员间信息的沟通和业务的协调,使整个城镇旅游系统协调有序发展。

4、产业融合,保护生态

只有通过产业融合,产业互补,拉长产业链条,才可能形成产业集聚,最终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如一些相对偏远、落后的小城镇可发动农民种植优质有机水果、发展乡村旅游、采摘体验旅游等,既能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又带动农民就业转型和增收,对周边城镇的发展也将起到促进作用。政府还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交通环境、优化服务设施,对污水、垃圾处理进行严格处理,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出舒适优美的环境,让能让居民和旅游者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参考文献

[1]李柏文.国内外城镇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106

[2]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地理研究,20064

[3]王冬萍等.旅游城市化现象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5

[4]曾博伟.旅游小城镇:城镇化新选择——旅游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5]仲继寿,程开春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型小城镇规划建设——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苜东新区规划实践小城镇建设,20007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