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互联网+”背景下海南茶产业提升转型思考

2017-03-08 23:04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于澄清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文化”海南茶文化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HNSK[JD]15-22)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 海南正在进行国际旅游岛建设,则势必要提升产业体系,提高海南经济水平总量。互联网新科技与各行各业结合,已成为促进产业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驱动。海南茶产业的提升转型是发展海南省农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部分之一。本文根据国家形势与海南经济发展需要,借助“互联网+”行动政策指导,结合海南省茶产业目前发展现状,对海南茶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海南茶产业的转型提升提供对策。

关键词:茶产业  现代产业化体系 海南茶产业 国际旅游岛建设

一、    “互联网+”与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与平台,使之与各行各业的生产、服务与社会管理等结合起来,使企业生产、服务、管理以及人们生活变得更高效、便利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2014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是中国经济升级的“新引擎”。20153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促进创新创业、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等若干能形成新产业模式的重点领域发展目标任务,并确定了相关支持措施。

产业转型升级,是指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研究、改进及创新,使适应社会发展方向,建立于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目前正日新月异产生变化的经济总格局,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制造中心的发达城市,到内地金融商贸密集圈延伸至东部、南部、西部等各个大小区域城市,已然发展成为一种经济“时髦潮”。每个城市或区域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对传统企业进行革新与升级,提出新的发展战略。作为我国南部资源丰富的海南省,在升级中不可避免地顺迎这股趋势。

二、海南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海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茶叶种植及生产加工现状

海南省目前种植茶园总面积约为3万亩,以国营农垦茶场为主。2008年,茶园共3万亩,2014年茶产量降为1025吨,2015年,仅为793吨。全省茶产业加工厂大小不超过25家,规模以上企业仅5家;据海南经济统计数据显示,海南茶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产量高达8000多吨,自2000年以来,出现大面积下滑,并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海南茶产业目前没有完整的产业链,茶叶生产经营分散,企业普遍生产规模较小,加工设备落后,生产成本高,管理水平低下,质量参差不齐,行业缺乏领军企业;曾经受政策影响的营销冰封至今无法打破,茶农不敢发展茶叶种植,现有企业品牌管理与市场销售的基础软硬件均非常薄弱,产业链条经常出现断裂、分离现象,市场开发与产品营销手段相对落后,本土品牌竞争力不强。其它延伸产业,如茶叶加工、包装等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茶叶产业链各环节弊端众多,工作协调难度大。

2.茶叶市场销售现状

根据《海南经济普查年鉴》数据资料,2004年,海南精制茶叶加工1923吨,销售1657吨,销售额2.4亿;2012年数据为1800吨,产值约1.2亿元; 2014年,产量1025吨,产值约9000万元;2015年,产量793吨,产值6000多万元。海南省茶叶市场总流通量约8000多吨,茶叶流通销售总值7亿元左右。其中出口1000多吨,创外汇约200万美元。海南茶叶销售空间巨大,但自有生产能力不足,从而使得一些企业从福建、云南等地进购茶叶打上海南茶叶产地商标进行销售。

3.茶文化与茶产业人才现状

海南的茶叶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茶文化历史,但真正代表海南本土民族茶文化的形象却无踪可寻,目前海南茶文化缺乏系统整理与宣扬,茶文化与茶产业的密切度不够,无法展现茶与民族文化深切融合的一面。民族茶文化缺乏一个公认的品牌形象,茶文化推广者与茶企业经营者各行其事,没有形成一股合力,茶文化推广与茶产业链也就无法共同促进。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全省从事茶叶及其相关产业人员数量约为2.8万人。主要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及茶叶茶具销售、茶馆服务、茶文化传播、茶艺培训等。目前省内中高职业院校开设茶艺、茶文化课程的只有海南大学、海口经济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均属专业选修课程,其他部分院校在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专业方面虽然有开设茶艺服务课程,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针对职业考证而设的服务技能培训,对茶学、茶艺、茶文化的精髓进行缺乏专业、系统性地传播与宣扬。而其他社会培训机构也主要是针对就业而言的培训,以及部分个人爱好的团体组织临时发起的茶事活动,真正能担负起茶文化传播的人才也是凤毛麟角。

(二)海南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1.政策引导

201558日,国务院出台“电商国八条”提出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中央财政将拿出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201574日,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对农村互联网化指明方向。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海南农业带来发展机遇,海南可以成为中国农业对接世界广袤热带国家的窗口与合作基地,在合作与交流中海南农业可以逐步实现国际化,可以助推海南农产品、农业科技、农业企业、农业装备“走出去”。

2.海南茶叶发展前景

海南地势中高周低,呈凸形,全年阳光雨水充足、年均温度22-27摄氏度,最适宜茶叶种植与生长。早在明朝的《琼台志》中就有记载,水满乡黎族地区有采摘野生大叶茶作为贡茶,据海南热带作物研究所的资料表明:在海南种植茶树,两年可以成园投产,这是我国其他茶区无可比拟的,是我国新兴茶区热带茶树生态最优良的地方。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在参加2016年海南黎族三月三白沙茶叶展览会上说:“在我国,别的地区从土壤环境、气候因素等方面考虑,我都建议他们(指茶业种植者)注重品质,不要再扩大种植面积;而唯独海南,我是要倡导你们大力开发与培育茶叶种植,因为海南有上天给你们的最优质的气候与土壤,这里种的茶叶最生态,品质底子最好。”据资料显示,上世纪九十年代全省拥有茶厂50多家,茶园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干茶8000余吨,主要生产红碎茶,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与地区。

目前中国茶叶销售前景良好,尤其是通过互联网的介入,茶叶电商前途可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互联网对中国茶叶行业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专项咨询报告》分析指出,茶叶转战电商渠道,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成为销量最大的农产品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时,茶叶通过电商渠道的销售总额接近85亿元,比2012年翻了近三倍,增长迅猛;2014年,茶叶的销售总额为113亿元,同比增长达到32.94%,保持高速增长。我国饮茶消费者有4.68亿人,占总人口的36%,人均茶叶消费量为950/年,潜在人群和潜在消费量巨大,茶叶市场前景广阔。

2.海南经济发展的自求性

农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战略定位提出:“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将农业打造成海南经济的“王牌”。

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海南省委、省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市县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抢抓机遇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态势良好,转型升级取得一定进展。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702.8亿元,其中,农业完成增加值855.82亿元,2016年上半年,农业完成增加值507.07亿元,互联网+” 新业态蓬勃发展。全省互联网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7.04亿元。由此可见,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发展升级传统产业,融合先进制造与高新技术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海南省未来产业调整的主要方向。

因此,海南茶叶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所谓的销售渠道受限,也不是种植品种单一,而是全省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茶产业尚未建立起完整、优势的产业链,现存少数茶叶生产加工布局结构雷同、规模偏小。这种局面导致茶叶生产加工上市时间无法合理安排、产品质量难以统一符合相关标准、各自小规模货源运销成本高、生产加工技术得不到提升、无法引进现代化机械加工生产、资金能动力不足等系列问题,从而极大地阻碍了茶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因此,如何引导海南茶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成为突破茶产业发展这一瓶颈的关键措举。

三、“互联网+”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对策

“互联网+”模式结合,为海南传统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拓开了新思路,有效地应用到现代农业中去不仅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务,还将打破传统农业地域受限的弊端,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拓展销售渠道,使产业链中的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实现互动与连接,使其流通呈现顺畅循环;同时也为海南发展绿色生态的现代化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互联网+茶产业”产业链

1.互联网+茶产业生产

在五指山、定安、澄迈等地区建立规模现代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基于互联网及网络一体化茶叶生产环境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测控体系、GPS卫星定位检测以及RS卫星遥感等技术逐步应用至茶叶生产中,实施对茶叶种植、浇灌、估产、采摘、病虫灾害预警等环节的数字化、精准化生产作业管理。其次,通过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将示范基地、龙头企业与广大种植农户信息连接起来,用户们可以在信息交流平台上进行交流提问,由专门的技术人员线上详细解答,广大种植户、中小型加工企业即可通过此平台,获取产品各阶段的科技信息。通过使用QQ、微信、手机APP实现即时交流,促使龙头企业带动其他农户、规模基地引导普通作坊,农业种植散户及行业加工中小型企业和作坊均有样可抄、有规可循,信息实现交流互通,打造现代茶产业生产集群。

2.互联网+产品流通

如根据国家及行业生产、加工质量标准等,构建茶产业信息及产品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二维码等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产品生产加工以及流通销售中的各个环节,对茶产业产品生产加工及服务经营等过程进行信息化、精细化管理。重点解决产品标准化、物流配送、品牌价值及顾客信任等问题,通过扫码识别、网络跟踪、云数据分析计算等,将互联网贯穿整个茶产业,不仅包含营销、流通等产品电商环节,还包括种植农户采购、加工和日常管理,通过全面配套的电子商务体系来保障营销及流通端的产品,减少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降低了供应链的成本,使现代化茶产业朝更加生态、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3.互联网+农机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茶叶生产、加工机械,满足国内外茶叶品质加工需求;通过互联网建立线上咨询、面对面服务、手把手教学的方式,建立机械生产厂家与使用客户群即时沟通平台,向国内外先进生产基地(如日本、福建地区等)学习与模仿,以已经投入使用的地区(如福建建安地区大力推广茶叶机械化为生产)操作借鉴向导,提高全省茶叶生产和科技化和机械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二) “互联网+茶产业”创新模式

1. 互联网+休闲农业

随着文化旅游在全国各地的兴起,茶园观光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与体验的新宠。打造高效益的茶旅观光农业,将为海南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过网络在线服务平台,为广大乡村旅游爱好者提供丰富的资源、有效的服务等信息,实现在线预订、电话或短信预订、WAP平台等服务,满足消费者对农家茶园“吃、住、玩、娱、品、购”等全方位需求。

2.互联网+茶文化

充分挖掘海南本土民族茶文化,树立海南茶文化的品牌形象,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宣传推广,吸引广大茶文化爱好者,建立海南茶文化聚粉模式。集中力量打造差异化海南本土茶叶品牌,根据网络顾客需求,突出海南茶叶亮点,展示海南茶文化特点等,建立如微信、QQ等即时沟通互动平台与专业资讯公共号,将海南茶文化及海南茶叶的特点、优势全方位呈现,并设立粉丝互动与参与,利用口碑相传达到吸粉、聚粉的效果。如互联网禅茶文化品牌——茶人岭,就是借助互联网打造了一个差异化、高价位的专业茶品牌,自2010年成立至今已有   粉丝,年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

3.互联网+农村金融,

互联网+农村金融,不只是指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指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对农村电子商务实现支付更安全、信息中介更便捷、资金渠道更宽、风险系数更低的新模式。具体措施可以在茶叶的主产区(如五指山市),可以尝试通过互联网平台,联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保险机构等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将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的相关信息集中到一个平台上,帮助达成双方信贷协议;另外还可以搭建P2P借贷平台、实现同城O2O; 再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农产品或农场资金众筹、解决农业保险等多方面的金融问题。

4.互联网+人才培养

据不完全统计,海南全省目前从事茶产业人员约为2.8万人,以茶叶销售及茶馆服务人员居多。茶叶生产及加工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大部分在40-65岁之间,加工生产人员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技术力量薄弱; 销售服务人员文化水平为高中以上,但对茶文化专业知识掌握不足,知识面较狭小。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海南茶文化交流社群或微信公众号,通过网络直播视频教学对茶产业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微课线上教学方式,整合各中职、高职院校将茶学、茶艺、茶叶生产加工技能等相关课程对茶产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与教学。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教与学的过程与结果进实监测考核、效果评估等。

四、结论

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指导下,海南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势不可挡,海南茶产业作为海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抓住这次机遇,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利用互联网+农业、电商、物流及金融各方面的结合,以实现茶产业生产、流通及各种创新环节中的高效性。当然,除了迎合国家发展政策以外,还需要地方政府及各级部门出台相关配套措施,调整茶产业结构,升级传统茶叶种植生产; 延伸茶产业链条,培植骨干企业;创新茶文化旅游等产业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和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开放金融借贷及农业资金保险保障;政府与企业强强联合,以点带面,集中发挥园区集聚效应,才能使海南茶产业真正地实现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古小玲,李达敏,海南茶产业发展概况[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8(3):1-4

[2]孙炜,试论现代茶文化的构建与传播[J].安微农业科学,201222

[3]韦明,胡玉贞,何乃昌,海南农垦茶叶产业链现状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2):107-109

[4]胡赛强,安溪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策略[J].贵州茶叶,2010, 37(3):45-49

[5]况昌勋,海南农业如何抓机遇破挑战?.海南日报,2015519

[6]司子强,“互联网+”背景下苏州服装产业供给模式的转变[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63

[7]刘燕彬等,海南热带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2):185-187

[8]陈芬,“互联网+农业”新机遇[J].中国经济信息,201514

[9]严家春,加快海南农垦现代热带农业发展的思考[J].热带农业科学, 2010, 30(9):93-97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