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广角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广角 >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食盐业发展情况分析

2015-08-23 21:41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郑嘉琳 西南财经大学

摘要:中国盐业历史悠久, 且深刻影响国计民生,但长期以来受食盐专营制度的影响发展缓慢, 社会各界也不断呼吁盐改,党和国家虽数度提出改革但很多不了了之,直到近年出台的新政策拉开食盐专营的破冰之旅的帷幕。

而本文将基于SCP范式对我国盐业在专营体制下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尝试从中总结食盐专营制度的利弊,同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食盐业、食盐专营制度、SCP范式

一、我国盐业的SCP范式分析

以下将从中国盐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并且会围绕中国盐业的特性来选取合适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中国盐业在三个方面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中国食盐业市场结构

本文从中国盐业市场形态、集中度、进入壁垒几个方面来描述中国盐业市场结构并找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中国食盐业市场形态

因我国实行食盐专营制度,导致盐业产销分离,中国盐业总公司不仅代行国家盐业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盐业协会的计划、指标调控分配权力,并垄断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食)盐、盐化产品的销售。

此外全国大多数省(市、区)盐业公司都实行省、市、县盐业公司垂直管理,各个不同地区的盐业市场存在着进入限制,各省市间盐业市场又是封闭的。

2、行业垄断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食盐专营权授予中国盐业总公司,同时,诸多省、自治区、市、县设立本辖区内的盐业公司,负责实施本地的食盐专营权。盐业总公司在食盐专营中的食盐批发环节具有排除盐业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参与竞争的垄断地位,而各个不同地区的盐业公司则在本区域内具有独一无二的垄断地位。食盐的生产只能由定点生产企业生产,而生产多少和为谁生产(如何销售)等基本经济问题,制盐企业自身却无权决定,致使生产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而仅仅成为一个简单的生产车间,被动地接收行政管理部门的计划安排。相反,盐业公司(或盐务局)不仅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和下达,还负责碘盐的储运、包装和销售,在这样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运行机制下,把市场主体的完整生产经营链条人为地割裂开来,将制盐企业禁锢于生产环节,不能直接获悉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只能按计划指标盲目而简单地生产单一的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得不被动地接受加碘食盐,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需要加碘食盐,但在这种食盐强制加碘的情况下,消费者却别无选择。同时,由于制盐企业垄断食盐生产,在行政区域内没有竞争对手,只产不销的企业不能直接面向消费者,因此,缺乏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多元化盐产品的动力,自然就不可能产生市场竞争压力和风险意识,由此造成企业不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进行新产品开发或技术研发,由此造成我国食盐行业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3、进出入壁垒

我国食盐业的进出壁垒主要是各省市地方进出壁垒,因为我国食盐业由省(直辖市、自治区)盐业公司负责本地盐产品的购、销管理和多品种盐的开发、经营。省以下的各市、县的盐业经营单位一般为盐业公司和支公司,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盐产品的购、销管理和多品种盐的开发、经营工作, 隶属市、县轻工局,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盐业主管机构负责管理本区域内的食盐专营工作。各省、市和县级盐业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的盐业工作,因此其他地区规模较大的食盐生产企业大多本地产本地销,不能进入其他省市,没有办法扩大市场,在食盐专营制度下异地买盐被罚钱这种荒诞的闹剧在国内时有发生,也证明了省市之间的壁垒之大。

4、中国食盐业市场结构总述

我国的盐业企业或公司有四千个左右,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仅有100个,而且大多数都是小企业,谈不上规模经济,在食盐专营制度下只有少数的制盐企业占据了食盐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而切地区间的限制很大,市场封闭,造成市场结构极不平衡,制约了食盐产业的竞争发展,造成食盐业发展效率低、创新少的结果。

(二)中国食盐业市场行为

1、定价行为

2009年出台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提高食盐出厂()价格的通知》规定,各地区每吨碘盐出厂价格(含税)最高583元,批发价格(含税)最高668元,然而在生活中我们所购买的各企业所产400g一包的盐价格在23元左右,换算后即每吨销售价约6250元左右;也就是说,从出厂价到销售价,食盐的价格涨了约9倍。

根据《食盐价格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规定,现食盐专营制度下的食盐企业的销售定价显然不符合规定。这充分反映出垄断市场下食盐定价偏高,食盐企业存在暴利空间,使得餐饮行业、调料制造业、居民生活等的成本增高。

2、兼并行为

因食盐专营制度下中盐的特殊地位,在我国食盐市场主要是中盐总公司对各地方盐企的兼并,在全国各省市都分布有中盐的子公司,大多为横向兼并,近年来纵向兼并增多。但中盐的兼并行为是在食盐专营制度下诞生的畸形兼并,它仅仅是单纯扩大规模,虽然提高了市场支配力量,但并没有带来规模经济的效益,被兼并的地方盐企虽然有了央企撑腰但同时也丧失了自主性,仅听从指令计划生产、销售,缺失创新,这种盲目扩张并不利于我国盐业的健康发展。

(三)中国盐业市场绩效

    本文从食盐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结构效率来论述,其中食盐产业作为各盐企盐产业的一部分,因未找到食盐产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故由盐产业总体的资源配置效率来侧面反映食盐产业的资源配效率。

1、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为反映盐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选区各主要盐企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指标来衡量。因净资产收益率为扣除负债后计算所得,本人觉得比税后资本收益率能更好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中盐净资产收益率09年为5.66%10年为5.79%,其他主要盐企净资产收益率如下图:

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1)利润率对比分析

中盐因特殊性可以很大程度上代表整个盐业市场的利润率,故拿中盐作为参照,其他主要盐企除兰太实业外都与中盐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差甚远,且由折线图也可看到我国盐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趋势都不同,像南风化工、盐湖钾肥严重偏离平均水平,这些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盐业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2、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中盐作为行业龙头,是盐业市场超过经济规模的大企业,食盐业虽然存在暴利空间但我国盐企的绩效任然很低,从数据可以看到,中盐2012年营收达到273亿元,但利润仅有2.2亿,利润率不足1%,甚至2013年前三季度亏损超过4.2亿元。截至20139月底,中盐总营业收入达204.07亿元,比上年同期仅增加9.79亿,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为亏损,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额为4.28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1.51亿元,获政府财政补贴2.36亿。从过去近10年数据看,处于垄断地位的中盐利润规模并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亏损,需要依靠财政补贴维持生存,可以猜测我国食盐业可能因为专营体制而导致食盐业虽然有暴利但并没有符合市场实际需要,此外盐企除了食盐业外不合理的投资其他产业也是盐企绩效差的原因之一。

二、促进我国食盐业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1)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低。我国制盐工业仍主要以单一的制盐业为主, 资源利用率很低,企业利润率也很低,甚至常有亏损,现阶段我国开发的盐品种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难以创造市场需求。

2)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制盐工业产业以中盐领头的大企业霸占大部分市场,其余百家盐业公司集中度低, 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实力弱的落后状态,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应当鼓励有实力的盐企兼并重组小、散企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3)改变经营方式,提高制盐技术。我国大多数制盐企业装备相对落后, 产品品种少, 劳动率低下。大中型海盐企业的机械化率仅达到60%, 而国外达到90% 以上,难以支持盐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4)改变管理体制。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盐业公司都与行使盐业行政管理职能的盐务局合二为一, 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以及腐败现象,应当政企严格分开,分离中盐的“生产者”和“监管者”双重身份。

5)根据我国国情,食盐专营虽有种种弊端,即使取消也要保障合格碘盐的销售,同时也提供其他食盐品种, 供市场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曾绍伦.食盐专营及盐业管理模式比较研究[A].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中盐集团守着暴利巨亏:盲目扩张 经营模式畸形》——央广网,2014428

[3]葛文明.海湖盐与化工中国盐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海湖盐与化工,19942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