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产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产业研究 >

云浮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9-08-27 20:55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谢磊1 2

1.云浮市节能监察中心

2.云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摘要:云浮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南药种植基础、工业及技术基础和产业发展机遇,但也存在着产业布局分散、产业协同度不高、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产业配套不足等问题。本文结合云浮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四条产业发展路径设想,并给出了产业发展的五大对策。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产业发展;对策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良好的资源基础,但起步较晚。生物医药产业涵盖了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及生物医药关键装备与原辅料等多个行业,其产业链更是衍生至第一、二、三产业,其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带动效应和协同发展效应。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动能之一,那面对如此可期的发展前景,各地将如何应对才能把握机会,借东风而起,现以云浮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做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借以总结经验,找出发展对策。

一、云浮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基础

云浮市位于两广交界,其气候条件适合药用植物生长,境内有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达到了164670余种,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基础。云浮是传统的南药种植区,南药种植面积达107.66万亩,建成100亩以上南药种植基地50个,被省农业厅授予“广东省现代特色南药试验区”称号,有较强南药种植基础。云浮现有生物医药企业33家,各级企业技术中心近10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已初步建成云浮市健康医药产业园和罗定市中药提取基地两个产业集聚区,在建入园生物医药项目20多家,产业集聚基础正在成形。

(二)产业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生物医药产业,从国家到省市各级政府都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推进,并配套出台了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从政策层面为生物医药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随着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用于保健医疗的开支呈逐年增长的势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013—2017年近5年均保持较高增速。由于我国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居民收入增长,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药品、保健品的需求大幅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市场规模扩大,市场机会增多,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同样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速,2017年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417.19亿元。

二、云浮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产业布局分散

云浮生物医药生产企业涉及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及生物医药关键装备与原辅料等多个行业,每个行业都有几家企业分布,产业布局分散,企业体量较小,未形成规模。产业空间分布也同样分散,目前虽已初步建成云浮市健康医药产业园和罗定市中药提取基地丙个产业集聚地,但在产企业只有三分之一进入园区,而这十来家企业还不完全是分布在两个产业集聚地内,企业空间分布的分散性决定了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尚未形成。

(二)产业协同度不高

云浮生物医药产业布局、企业空间分布的分散性,决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都是自成一体的,企业间的关联性较少、企业间很难形成产业链协同,企业形成集聚最主要的动力来源于对基础设施、能源供应、公共服务等公共品的需求,而非来自于产业内部协同发展需求。

(三)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

云浮拥有丰富的南药资源和成规模化的南药种植基础,但是产业发展多年来都是以中药材种植为主,中药材的深加工及现代中药的发展滞后。种植环节与深度产品开发环节的脱节,不仅影响了种植规模的发展和南药品种选育,还影响了对于中药材的研究开发利用,遏制了产业发展创新动力。

(四)产业配套不足

云浮已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但基础还很薄弱,相关产业配套还远跟不上产业发展需要。云浮现有的两个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才刚刚起步,只有部分企业正式投产,还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处于在建状态,相关基础设施配套也正进行。但产业健康发展需要的配套也不仅仅局限于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更为关键的是和产业发展相关的产业研究、产业孵化、产业人才服务、产业社区服务、营商环境等软设施的打造。就目前云浮的实际来说软设施构建基本处于摸索阶段。

(五)产业人才供给不足

产业发展离不开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特别是具有高知识、高技能的人。云浮南药种植虽然时间长规模大,但是还没有药材栽培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从业人员和相关技术培训人员严重不足,整个产业中从事产业研究、技术研发等专业活动的人员更是缺乏。生物医药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而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撑,生物医药专业人才不足极大影响到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云浮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可选路径设想

(一)高精尖路径

虽然云浮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薄弱,想要快速发展还是有可能的,通过引进研发能力强、高成长性企业能快速的使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但这些企业进驻的要求往往比较高,需要综合评估当地的发展条件。这需要地方政府前期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的科研、投资、人才等配套服务,以满足企业进驻要求,前期各项工作投入巨大,同时前期投入后也可能换不回产业发展预期,不确定性因素多,风险大。

(二)资源禀赋路径

云浮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可选择其自身资源禀赋入手,就是充分利用云浮南药资源,通过做大做强现代中药行业上游的原材料种植和供应环节,一方面利用云浮拥有的气候、地形等利于南药种植的条件和现有种植基础扩大南药种植面积和品种,将云浮建设成南药种植供应基地;另一方面利用云浮地处两广交界,是传统的南药集散地,从南药流通入手,建立覆盖两广辐射全国的南药专业市场,同时利用云浮背靠珠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的区位结合南药资源优势,纾解珠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部分功能,将云浮打造成原料药种植、供应基地,与珠三角建立产业关联协同。

(三)差异化路径

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各地都在争相进行建设,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同质化现象,出现各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思路相同、产业布局相同、技术路径相同、招商引资对象相同等问题,因同质化而形成激烈竞争影响产业正常健康发展。差异化需要打破产业思维惯性,从自身优势出发精准产业定位,寻找产业细分领域。

(四)三产融合路径

云浮是一个山区市,山地面积、丘陵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5%,加之在生态约束、用地约束、财政收入约束等约束条件下传统城镇化及工业化路径不太可能成为云浮跨越发展的路径,云浮发展需另辟蹊径,而三产融合发展就是一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同时三产融合路径也适合云浮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以南药种植为基础的第一产业为生物医药工业企业提供原料,第三产业依托第一产业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第二产业为第三产业提供产品技持。三产融合路径不仅符合云浮的生态功能区定位、同时也利于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云浮跨越发展。

四、云浮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做好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较为成功的长三角、珠三角等的经验来看,良好的政策环境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云浮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无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比较还是和本市其他产业比较,没有完善的产业政策。云浮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融资、人才、税收、用地、用电、创新、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支持,将政策落地,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政府积极介入产业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建立相关产业发展协调机制,适时调整相关政策,降低产业发展风险,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

(二)做好产业发展的载体建设

专业化园区是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做好产业专业园区,一是推进云浮现有生物医药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入园在建企业完工投产。二是加快推进行园区专业化服务水平建设,为入园企业提供相应的融资、科研、人才等专业化服务,让企业能留得住发展的好。三是建设产业孵化基地,吸引、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创业企业,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三)做好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的结合

云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南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在南药资源综合利用上下功夫。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融入文旅资源及理念打造农业综合体,形成以南药种植为主导,融合工业、文化旅游、地产、商贸、康养等多个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将南药种植、原料药加工、药品研发、药品生产、药品流通等环节一并打通的多功能、复合型、创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四)做好产业发展的社会参与

加强生物医药的社会参与,一是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的走出去;二是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进行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专项招商,积极的引进来;三是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产业开发强度;四是要建立产业孵化机制和平台,引导创业者进入,孵化本地高成长企业;五是要建立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帮助企业降低研发、市场等方面的风险,降低产业风险。

(五)做好产业发展的人才和创新供给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产业持续壮大的基础,没有足够的人才和创新供给,产业发展必然受限。生物医药产业更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人才和创新的依赖更加突出。做好人才和创新供给,一是要加强产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和渠道;二是要加强产业人才培育,建立产业人才成长工程,助力企业培育人才;三是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业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四是加强产业创新激励,建立创新风险基金,化解产业创新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巧,董绍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关键因素识别研究[J].河北学刊,2018,38(3).

[2]王冬梅.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2).

[3]张永庆,许志彪.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分工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7,17(5).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