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浅析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地区参与PPP项目所面临的风险

2016-06-18 22:26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月含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结合实际,分析在中东欧市场参与PPP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寻求应对措施,减少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东欧、PPP、风险

一、中东欧市场背景概述

2012年,中国与中东欧16个国家建立了总理会晤机制,每年举办一次。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沿线中东欧国家包括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等16个。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政策,中国企业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日益广泛而深入。

二、PPP概念简介

1 PPP的概念

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发挥各自的优势力量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2 PPP项目广泛应用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把公共部门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转变为监督者,使其脱离不熟悉的建筑、生产等事务,转而投入到更熟悉的监督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有助于节约成本。当公共部门把精力花费在不熟悉的领域时,会带来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的多重增加,而将此工作转嫁到具有丰富经验的私人部门,会降低一系列不必要的成本。并且将私人部门的资金引入到过去政府资金支持的生产建设中,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3)有助于降低风险。PPP项目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更为合理的分配风险,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体风险。

4)有助于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当私人部门承担起公共产品和服务生产者的角色,公共部门转型为监督者,为了维持长久的合作关系,私人部门会尽可能的提高产品质量。

5)有助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吸收对方的优势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形成长期的互惠互利关系,提高各自的水平和效率,促进社会整体发展。

3 PPP在中东欧发展的时代背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PPP这种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的应用,欧洲更是处于领先地位。

人们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日益增加,这就迫使国家更加重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而中东欧地区虽然向市场经济转型已十余年,但刚度过了衰败的经济危机时期,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这就与政府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目的发生了矛盾。在此前提下,私人部门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在中东欧地区参与PPP项目的主要风险

1 政治风险

1)政党更替风险

中东欧国家政体多数为议会制,定期进行选举,而不同政党的执政方针、政策目标都不尽相同,很容易导致意见不统一、决策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当项目推动遇到执政党更替,政党之争把工程项目作为攻击的手段时,则有可能影响项目的预期目标、走向和可行性,会使投资人遭受巨大损失。

2)政策变更风险

政策变更风险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为政策的变化影响了项目的进展或预期收益。当项目受到政策变更的影响时,多数是由于当地政策法规不透明公开、不连续或者政府对于项目情况不够了解,缺乏经验。朝令夕改会对项目的推动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难以预料和防范。因此当遇到一国的政策不稳定时,私人部门就将在其他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或者更高的回报率来抵御政策的高风险,这势必造成项目成本进一步提高,不利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

3)政府信用风险

政府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政府不履行或者拒绝按合同约定履行其责任和义务给私人部门和项目带来的危害。而中东欧地区自2008年以来受到金融危机的持续打击,普遍存在高债务高赤字的情况,而由于内需不足,对政府的偿债能力更是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中东欧地区的国家信用风险较高,在参与项目过程中必须着重考虑项目所在国的财政状况,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

4)腐败的风险

受到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中东欧地区国家经济形势普遍差强人意,企业在此情况下想要获得更高的利润,就要面临严重的压力和困难,而有些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采用不道德的手段,投机取巧、行贿受贿,助长了腐败之气。在中东欧个别国家,主管公共产品的部门官员可能由于党派竞争而产生频繁更换的现象,更有甚者,为了在位期间获得更多的利益,借政府采购之名实私人敛财之事,非常不利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作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更要避免走此类“捷径”,维护好中国品牌。

2、法律风险

1)法律变更的风险

一般情况,一国的法律会随着国际形势和社会发展而变化,但是工程所在国的法律变更可能对项目带来重大不利影响。中东欧大部分国家法治并不完善,在经济复苏期相关法律变更时有发生。很多国家并没有健全的PPP法律体系,摸着石头过河,而PPP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往往较长,在这个过程中遇到法律变更的机率大大提升,因此,私人部门在参与PPP项目时往往也会采用提高投资收益率的形式抵御此类风险,无形中造成了项目推动的阻碍。所以一国稳定、可预期的法律体系在国际项目的实施中极为重要。

2)法律偏向性风险

对于大部分中东欧国家,为了保护本土企业的发展,会对国际工程承包商制定重重法律障碍,而此类壁垒可能会贯穿整个项目周期。例如,在塞尔维亚一般会要求承揽项目的国际承包商必须达到一定比例的本土元素,在选择分包商时首选当地分包商。对于本国劳动者更是有诸多法律保护,以斯洛文尼亚为例,对于解除劳动合同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只有满足法律规定的少数几种情况才可以解除劳务合同关系。在中东欧地区失业率普遍较高,当地政府往往制定了非常苛刻的解约条件以及较高的国际劳务引进标准。以马其顿为例,政府对外国务工人员控制严格,劳动力市场不对外籍人员开放,几乎没有国际劳工,并且民众对外来务工也普遍持反对态度。

3、合同风险

PPP项目一般签署的将是特许经营合同。在确定中标人后,中标人凭借特许经营合同进行融资,融资后合同方生效,在运营养护期也将按照合同进行经营和维护,特许经营协议对于整个项目的风险管控都至关重要。而在中东欧地区,部分国家习惯性采用自己拟定的合同版本,不具有国际上的参考性,而且PPP项目又不具有通用的合同范本,这就要求私人部门在投标阶段严把合同关,通过合同来降低整个项目的风险。

4、融资风险

PPP项目的融资过程是要在招标阶段确定中标人后,政府与中标人签署特许经营协议,然后中标人凭此协议与融资机构达成一致完成项目融资,融资完成后特许经营协议才会生效。如果中标人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融资,那么合同将宣布无效,并取消中标人的资格,还会面临没收投标保函的风险。所以当私人部门参与PPP项目时要充分考虑融资的难易程度以便把握合理的融资期,抵御此类风险。

5 建设风险

1)技术风险

对于PPP项目,技术风险不仅仅影响工程项目的保时、保质的完成,还包括建设后在运营期的运营及养护,如果质量不过关会大大增加后期的维修和养护成本,从而降低了投资回报,这就要求私人部门在建设期严守质量关卡,同时在中东欧地区普遍采用欧洲标准,与中国标准存在一定区别,还要注意由于标准的不同所带来的成本的上升。

2)分包管理风险

由于大部分中东欧国家都存在对本土企业保护的现象,对于国际工程项目都要求包含一定比例的当地元素,这对于国际承包商及运营商来讲就要增大分包的属地化比例,从而提高了分包管理风险。

6、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主要来源于特许经营期内项目的财务收益达不到预期。引起此类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出现同类竞争项目、公共部门的补贴政策发生变化、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市场需求的变化等都会引起收益的不稳定,带来运营风险。以收费高速公路为例,如果出现了替代道路,那么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就会被分流,降低了收入。所以私人部门在参与PPP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在运营过程中通过创新等手段增加收入或降低成本,来控制运营风险。

7、其他风险

1)汇率风险

目前大部分中东欧国家都加入了欧盟或者欧元区,但是仍有部分国家沿用本国货币,这就增加了交易的币种,出现汇率风险,而汇率风险对项目的影响远大于利率风险。在私人部门参与项目过程中,往往选择融资成本最低的融资渠道,忽视币种配比问题,由此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可以选择提高回报率的方式或者在合同中明确汇率风险的分担方式,还可以选择合同固定汇率或者远期合约、期权、掉期等对冲工具来抵御此类风险。

2)宗教习俗风险

中东欧地区国家都有其各自所信仰的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对于项目所在国的宗教和习俗要有充分的了解,对于宗教信仰和节日要充分的尊重,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造成对项目的延误或纠纷。

四、结束语

在“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战略指导下,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PPP模式作为较新型、具有推广意义的项目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摸清风险点,对于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市场占领先机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