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产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产业研究 >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状况

2015-08-21 22:07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崔素霞  宿方萍  济南大学

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不同行业体现了不同的就业特征,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本文认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高校专业设置、转变大学生就业意识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大学生就业;济南市

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全国高校的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据统计,2011年到2014年,我国毕业生人数增长84.3%2014年全国毕业生达到史上最多的727万人,迎来“更难就业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我国整体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当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所谓的“就业鸿沟”:一是用人单位在择人、用人时出现“用工荒”、“一人难求”,二是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又“就业难”、“一岗难求” 。[1]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带动劳动力和技术结构的变化,促进新的劳动就业与产业的结合,同时教育结构的优化也为就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优势,形成互动的因果关系。[2]大学生作为就业主力军,其就业问题也受到产业结构变化与升级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市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产业结构变动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到1983年。该时期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增加,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呈小幅度波动状态;第二个阶段是1983年到2000年,在该阶段,三次产业的比重发生显著变化,第三产业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而第一产业的比重整体处于下降趋势,且2000年以后仍处于下降状态,第二产业的比重出也在缓慢下降。在该阶段,济南市将产业结构调整纳入战略调整阶段,产业值由原本的“二、一、三”调整为现在的“二、三、一”格局;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以来,产业结构形成“三、二、一”格局。第三产业在2000年到2006年缓慢下降后又显著上升的趋势,第二产业的变动状况正好与第三产业相反,先是在2000年到2006年缓慢上升后显著下降,第三产业自2000年以来处于持续下降趋势。2012年以来,三次产业形成明显的“三、二、一”格局。

济南市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基本与产业结构趋向高度化演进的规律基本相符合,可见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括很多新兴行业,起步较晚,在吸纳较多劳动力的同时,也给就业人员特别是大学生毕业生造成了较大的就业压力。

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自改革开放后,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济南市三次产业中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1995年为分界点,就业结构由“一、二、三”转变为“三、二、一”模式,整体变化形势如图2所示。

图2 1980年-2012年济南市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构成(%)

2 1980-2012年济南市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构成(%

注:数据来源于《济南市统计年鉴》

从三次产业就业状况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明显处于下降趋势,由1980年的63.1%下降到2012年的19.6%,下降了40多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约1.3个百分点。济南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下降,也形成了较大的就业竞争,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了就业压力;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先是上升后是基本趋于稳定,就业比重在31%左右,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济南市在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调整的政策;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则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1980年,济南市第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仅为13%,经过30多年的发展,第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47.9%,上升了接近3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个百分点。2000年以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愈来愈强,也吸引了众多大学毕业生,同时加大了就业竞争。

济南市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来看,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相对稳定,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体现了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的同时,也为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方向和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借鉴意见。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结构的特征

大学毕业生作为就业的主力军,其就业状况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试图以近几年济南市法人单位各行业就业情况为基础(并选取就业人数变动较大的行业作为 重点),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下济南市大学生就业情况。

济南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比重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

2009

2010

2011

2012

第一产业

农、 林、 牧、 渔业

0.07%

0.07%

0.11%

0.08%

第二产业

(部分)

制造业

29.12%

30.11%

28.29%

28.54%

建筑业

18.16%

18.59%

17.57%

19.28%

第三产业

(部分)

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5.49%

5.31%

5.31%

5.33%

批发和零售业

12.19%

10.92%

13.60%

14.44%

教育

5.60%

5.91%

5.53%

5.2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6.18%

6.48%

5.97%

4.78%

注:数据来源于《济南市统计年鉴》 ,本表统计口径为全部法人单位, 包括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各行业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失业情况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2009-2012年各行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就业比重偏高的是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持续偏低,大学生在第一产业的就业的将受到影响;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比重稍高,但作为产业发展成长期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等行业中可以退出,大学生在第二产业的就业将保持小幅度增加的态势;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但是目前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是很乐观,究其原因是很多第三产业处于兴起的发展阶段,很多行业还不被大学生或其他就业人员的认可,招聘人才困难。

以上分析是基于济南市近几年经济保持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得出。不论2008年的经济危机还是近几年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政府采取特殊的就业政策,高校依据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进行专业调整等措施,将会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政策建议

1. 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协调发展三次产业。

产业结构升级是就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换的过程,济南市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即向知识密集型发展。应加大技术支持,注重高新农业发展,并加快第二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 [3]政府需根据经济发展的方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2.以产业经济发展为基础,实现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结构的统一。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基地,人才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后备力量。高校需要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适当调整专业结构,在保证提供企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是互动的关系,高校作为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需要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结构,保证符合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律。

3.以产业经济发展背景为依托,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针对当前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和观念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适当转变就业观念。目前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市场需求有所失衡,因此以社会、政府、高校为导向,大学生个人转变求职观念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光红,亓晓庆. 嬗变、现状与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跟踪调研(19822012)[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64-70.

[2]王颖,倪超. 中国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性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6:79-84.

[3]张红霞,赵黎明,曹惠. 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对策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0,03:109-112.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