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产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产业研究 >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

2015-09-06 23:0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冯宇婷   广西大学商学院

摘要: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城市旅游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影响因素、量化评价和提升策略四个方面回顾了国内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量化评价;提升策略

城市已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城市旅游也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城市旅游增长方式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自然增长、竞争增长和共赢增长。目前城市旅游处于竞争增长阶段,旅游业竞争力的提高成为促进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有必要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

一、城市旅游竞争力概念界定

潘建民等(2004)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绝对概念,将其定义为城市借助自身旅游资源,提供符合旅游发展的经济、文化和制度环境,吸收、配置旅游资源的能力,最终表现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和城市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的学者则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相对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反映竞争力水平。曹宁等(2004)以行政区划的城市为单元界定城市旅游竞争力。聂献忠(2006)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城市旅游业在旅游市场环境中所具有的地位和竞争优势。刘晓萍(2008)将其定义为在城市环境和旅游产业综合作用下的城市旅游企业,在与其它城市竞争时呈现的相对比较优势。

从总体看,当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尚未统一,学术性表述仍较为模糊,但学者对于城市旅游存在竞争力差异化具有很高的共识性。

二、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何小怡(2013)认为“软”环境是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强调政府功能、城市综合发展等因素的作用。傅云新,胡兵等(2012)在实证研究中发现出游能力、旅游接待规模以及旅游效益产出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程度较大。周长春等(2005)和刘中艳等(2015)认为区位条件的不均衡性是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原因,周长春,保继刚还指出形象、政策、交通、住宿等因素也对城市旅游竞争力有影响。

目前,此类研究较为广泛,但深入研究却不为所见,比如各影响因素在影响程度上是否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与研究对象及其所处阶段是否有关?

三、城市旅游竞争力量化研究

1.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学者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所构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也存在差异化。丁蕾等(2006),汪德根(2007),陈晓等(2008),王莉红等(2009)主要从经济、环境、社会和资源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框架,并细化为由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生态环境支持力,旅游社会经济支持力所构成的指标体系,其中汪德根(2007)、陈晓等(2008)、王莉红等(2009)还对旅游潜力竞争力进行探讨,但并没有深入研究如何将竞争潜力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2.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丁蕾等(2006),王莉红等(2009)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中丁蕾等还结合运用熵技术对权系数进行修正。此外,部分学者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对市际旅游竞争力差异进行比较,提出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建议。张争胜等(2005),张河清等(2010)和李鹏升等(2014)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

总的来说,国内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是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且在研究中多采用单年数据,缺乏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变化趋势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

四、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部分学者选取我国广州、西安等主要旅游城市进行研究。伍向阳等(2007)和朱洪端等(2011)在对广州和西安进行实证分析时,提出要从旅游营销、旅游品牌和区域合作入手,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其中,朱洪端还指出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培养旅游人才是提升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单体城市逐步融入城市群,学者开始对区域的城市群进行研究。汪德根(2007)和张河清等(2010)对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区域城市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区域竞合发展是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基本路径。还有的学者则是选取省域内不同城市,郭舒,曹宁(2006)提出辽宁省14市应通过确立城市发展战略、建立战略联盟、进行区域合作等方面以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刘中艳等(2015)也指出要保持城市旅游竞争力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学者多从宏观、中观层面提出策略,主要围绕加强区域合作、改善旅游环境等方面,而对微观层面的旅游企业行为探讨较少,专门进行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系统研究的文献也较少。

五、展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旅游竞争的加剧,有关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也将更为丰富。本文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在未来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1.城市旅游竞争力理论的有机整合。若能在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理论体系,那将更有利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深入研究,也将为城市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

2.定性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在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应进行创新,将目前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会展、旅游购物等因素纳入研究中;在提升策略研究方面,将宏观、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的旅游企业行为三者结合起来,构成三位一体的整合提升体系。

3.量化研究的细致化。在研究对象选取方面,考虑到城市群的不断发展,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的热点;在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可进一步分析各指标影响程度,积极引入新的研究方法,针对性地提出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

4.研究层次的深入化。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应充分挖掘竞争力的持续性以及潜在竞争力。鉴于目前缺乏城市本身纵向比较的研究,因此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动态性研究将可能成为日后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潘建民,黄进.论旅游城市竞争力[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9-12.

[2]曹宁,郭舒.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社会科学家,2004(3)85-88.

[3]聂献忠.城市旅游吸引力结构分析与竞争力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6(1)81-83.

[4]刘晓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经济师,2008(5)19-20.

[5]何小怡.论旅游城市软环境建设——以兴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239-240.

[6]傅云新,胡兵,王烨.中国31省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6):144-149.

[7]周长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78-83.

[8]刘中艳,罗琼.省域城市旅游竞争力测度与评价——以湖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4):186-192.

[9]丁蕾,吴小根,丁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地理,2006(3)511-515.

[10]汪德根.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5)414-418.

[11]陈晓,李悦铮.环渤海主要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研究[J].经济地理,2008(1)158-162.

[12]王莉红,马耀峰.地级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以山西运城、晋中、大同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3)101-106.

[13]闫翠丽,梁留科,刘晓静,王文静.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63-67.

[14]张争胜,周永章.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广东为例[J].资源与市场开发,200521(1)13-16.

[15]张河清,田晓辉,王蕾蕾.区域旅游业竞合发展实证研究——基于珠三角与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5):871-875.

[16]李鹏升,李悦铮,江海旭.沈阳经济区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2)252-256.

[17]伍向阳,朱照宇.广州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及其发展战略[J].热带地理,200727(6):553-557.

[18]朱洪端,张岩.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及发展策略探究[J].旅游纵览,2011(11):16-17.

[19]郭舒,曹宁.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以辽宁省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1)41-43.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