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产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产业研究 >

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与选择

2014-02-11 16:08 来源:xdsyzzs.com 发布:侯冰清 阅读:

侯冰清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商丘市作为中西部东向对接东部地区的桥头堡,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分析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困难,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六个方面的对策,给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性、资源性和承接地的选择。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区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地区,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过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升级,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商丘市作为中西部东向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的桥头堡已成为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因此,探究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对于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特别是商丘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1.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商丘市根据 “优化环境,外引内联,四面辐射,梯次发展”的战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加强产业集聚区等承接载体建设,突出主导产业培育,先后引进了诸如香雪海、华美冷柜、意大利乔治白、安踏鞋业、富士康培训基地一大批知名企业,已成为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沿和优势地区。特别是产业基础较好、特色鲜明的永城、民权和中心城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成绩斐然。永城市,近年来在煤化工、铝加工、食品等行业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市);民权县,近年来充分利用产业基础,承接20多家大型制冷企业入驻(如香雪海,海尔等),倾心打造中国制冷基地;中心城区凭借区位优势和完备的基础设施,承接一大批现代物流、医药化工、铝加工、纺织、电子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为商丘市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1)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优势。商丘市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两纵两横经济带的四大交汇城市之一,是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与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市。(2良好的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优势。京九、陇海铁路和正在建设的徐兰、商杭高铁在商丘形成双十字交汇,高速公路四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拥有河南煤化工和神火集团两大知名煤化工企业;农业资源丰富,棉、油、畜等农产品产量均居中原经济区前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旅游资源丰富,开发生产文化旅游资源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人力资源丰富,有剩余劳动力430万,居中原经济区之首。3)周围200多公里辐射总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环境的改善,该地区巨大消费市场将日益显现。

3.承接产业转移的不足和困难

1)离“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目标仍有差距,承接的龙头型、基地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少。(2)作为主要承接载体的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承载能力较弱,园区的路网、电力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产品检验检测、物流配送、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不完善。(3)投资环境亟待改善。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推诿扯皮、手续繁琐、层层卡拿时有发生。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懂管理、懂技术的人力资源匮乏,高水平的科研人员稀少,职业培训机构水平不高。(4)产业转移动力不足,产业区域粘性较强。(5)承接地之间竞争激烈。与商丘具有类似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地区都在积极创造条件承接产业转移,在与苏北、鲁南、皖北同类地区的竞争博弈中,商丘的比较优势不强,在省内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1. 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源动力

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应立足于自身现有的比较优势,重点培养经济发展的内生力。商丘市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形成传统优势产业。因此要充分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劳动力成本、交通、市场需求等优势,挖掘商贸和物流潜力,发挥政府对相关专业市场、行业的规划引导作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构建区位竞争新优势。同时,要积极提升产业竞争要素的质量和层次,实现从依赖要素禀赋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向依赖区域创新和技术变革的高级竞争要素的转变。

2.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

1)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强力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企业的信息、融资、营销成本。(2)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强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和更多的资源。要针对产业转移中产权、利益、土地等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提高司法效率。(3)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把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培养各类技术工人结合起来。依靠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产业转移的体制和机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营销人才和技术工人,吸引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回流。(4)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引进产业的可行性、市场前景评估分析制度,提高产业引入的门槛,有选择、有步骤的引进产业。

3.加强承接载体建设,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1)加强商丘新区和11个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支持产业集聚区根据特色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从地区和行业两个方面积极规划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作用。(3)发挥产业链在招商引资中的整体作用,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利用产业链来承接转移产业;以配套产业引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配套产业。(3)国家对农业主产区的土地、生态实行的是最严格的管控政策,因此在进行载体建设时必须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4.依靠国家发展战略,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引进产业必须和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要对承接产业转移进行整体规划,将各个产业尤其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的布局勾画出一个基本的框架,排出各集聚区支持发展和限制发展的产业序列。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认真执行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5.转变招商方式,实现招商的如饥似渴到挑肥拣瘦的转变

调整和弱化在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中的招商引资目标,转变招商方式和手段,降低招商引资的行政成本。变政府主导招商为环境招商、市场招商、企业招商。围绕 “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进行招商,重点承接龙头型、基地型和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低能耗、生态环保项目,把不符合产业政策和非生态环保的项目拒之门外。

6. 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建立分工协作机制

苏北、鲁南、皖北和本省豫东南地区,具有类似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淮海经济区协作平台,建立区域内承接产业转移的分工协作机制,引导产业向区域内大规模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积极争取省内资金、政策和项目,化边沿为前沿,成为河南省和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选择

1.行业性选

从引进境外、省外资金的行业分布现状,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区域产业布局的定位和资源、人力、区位等比较优势分析,商丘市应把现代物流、农副产品加工、食品、纺织、医药化工、煤化工、超硬材料、交通运输、房地产、文化旅游、批发和零售等行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同时创造条件积极承接高新技术行业和先进制造业。限制或严禁承接水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

2.资源性选择

商丘作为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国家主功能区划为农业主产区,土地、环保实行的是最严格管控政策。因此农业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资源密集型行业应作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同时随着区域发展水平提升、农村土地流转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也是承接的重点。

3.承接地选择

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承接区域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心城区,无论从产业基础、经济实力,还是从引资现状、发展规划来看,中心城区应作为首选之地,中心城区重点承接物流商贸、食品加工、节能与环保设备、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电子信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低能耗、低污染产业。第二层次是永城市和民权县,永城市应依托河南煤化工、神火两个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承接煤化工及其铝加工的关联行业,凭借中国面粉城品牌积极承接食品加工业;民权在承接制冷及其相关联产业上提高规模,形成制冷及其相关行业产业集群,把民权打造成中国制冷产业基地。第三层次是目前规划建立的11个产业集聚区,各个集聚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这些产业集聚区应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统一布局和内在潜力,积极承接机械制造、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化工、超硬材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承接高新技术产业,把产业集聚区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参考文献

[1]羊绍武.产业转移战略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吴晓军,赵海东.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当代财经,20046:96-99.

[3]李晓西.东部产业转移趋势与承接机遇[J].中国国情国力,2009(2)4-8.

[4]商丘市统计局.2012年商丘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商丘日报,2012-3-264.

[5]河南省人民政府.商丘市建设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总体方案[N].商丘日报,2012-8-17(1).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