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产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产业研究 >

综试区建设背景下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模式研究

2021-06-10 17:12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张蓓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2018—2019年度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8BEL11)丝路电商发展背景下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模式研究——以东盟区域为例

摘要: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十三五”期间,柳州市政府集中力量突破新能源汽车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提高了柳州汽车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当今 “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只有通过国际视野和全球战略思维来发展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使其获得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产业国际化是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研究背景出发,详细分析了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已取得的成绩和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产业国际化理论,提出了与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匹配的国际化模式

关键词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模式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已经为中国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搭建起了一条“网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优质商品向全世界出售,同时把国外的优质商品引入中国,为世界各地的商人们开启了互联网跨境贸易的大门,这极大地促进了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20188月,国务院批准在广西南宁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旨在让有良好产业带基础,有成熟的电子商务氛围的区域通过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交易,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实现协同发展,打造区域内跨境电商完整的产业链,建立跨境电商生态链,努力推动我国跨境电商高质量的发展。这为地处丝路沿线又毗邻东盟的广西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广西最重要的汽车城柳州打开了国际化发展的大门。

20174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印发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力争经过十年持续努力,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的总目标。该发展计划还提出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加速跨界融合,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由大到强的发展。由此看来,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柳州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在柳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发展指引下,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一、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已取得的成绩

首先,在国内市场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上,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基本形成了由消费市场拉动产品产销,由规模化车型产销带动上游供应链发展的柳州模式,初步实现了新能源全产业链集聚,具备国际化发展潜力;其次,在国外市场的投资、生产和销售上,柳州市贯彻落实国家 “对外开放”发展新理念,践行“走出去”和“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城市发展战略。2016年,成功获批对外投资项目逾10个,中方协议累计投资额逾2.31 亿元。以柳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朝阳科技等为代表的柳州企业,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在越南、印尼、柬埔寨、印度、美国、巴西、荷兰、波兰、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立项投产,足迹遍布亚洲、美洲、欧洲、非洲等几大洲。20177月,投资7亿美元、具备年产12万辆整车能力的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工厂正式投产,主要生产五菱品牌旗下的MPV车型。该项目带动了广西汽车集团等10多家零部件及原材料企业“抱团出海”,在当地建成一条集同步研发、生产制造、对外营销于一体的完整汽车产业链,并促进了印尼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设。从上述成绩中我们不难发现,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化,无论从国内产业基础的实力,还是从当前已经试水的国际化探索行动来看,其产业国际化模式的继续深化发展都有着巨大的空间。

二、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

虽然,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海外作业难度大、融入当地文化困难、本币升值以及日渐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等,尤其是近年来,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的发展将会面临着重重困难。具体表现在:1.柳州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产量比例低,出口量和出口额较小,跟国外产品的互补性不强;2.柳州新能源汽车出口多集中于低端市场。目前柳州新能源汽车出口和海外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这类地区的市场特点为经济欠发达,消费能力不高,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不利于新能源汽车国际化的稳步持续发展3.跨国人员流动引发文化摩擦,不利于业务开展世界各国的宗教信仰、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等方面都与中国国内不同,很容易产生异质文化的摩擦与碰撞,同时在思维理念上的理解差异也容易引发本土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反应,从而影响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4.金融合作和货币结算体系欠缺,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跨境金融活动需求。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机构在世界各国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十分突出,对于贸易往来、跨境投资、国际结算等金融领域的便利化有待提高,目前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跨境金融活动需求;6.政府主导的全局性规划不足,不利于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长远发展。目前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更多是基于市场化尤其是跨国公司的中短期成本——收益考虑,因此很容易形成企业市场化的短期行为与全产业链战略性长期诉求不能有效对接的局面,并导致中长期发展的瓶颈问题;7.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专业人才缺口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需要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通晓周边国家语言的国际化高端人才和创新型技术人才,但柳州培养的相关人才非常少,尚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总而言之,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前景是光明而美好的,但是也面临着重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微观层面的,也有宏观层面的;有依靠企业自身就能处理的,也有必须依托政府主导才能解决的。在企业方面,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品的个性化竞争优势入手,打造产品国际品牌。在政府方面,应把握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济与贸易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增长模式,在处理外需和内需的关系上,采取更加均衡的国际化战略。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模式的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是指,新能源汽车产业内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在实现高度的国际化的同时,产业内主要企业的生产经营已不再以单一或少数国家为基地,开始面向全球,并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国际化生产体系。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

(一)内向国际化

内向国际化是指通过吸引国外跨国公司投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竞争机制,带动本国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它主要有以下两个模式,即以合资方式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竞争机制。这两个模式都是国内新能源车企开展外向国际化活动的前期准备,能够为企业夯实技术基础和国际商务知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二)外向国际化

外向国际化是指一国企业积极向外扩张,把生产和经营等环节延伸至国外,以国内为基础,开辟国外市场和国外原料来源地,在国际市场上开展竞争的过程。如果说内向国际化是“引进来”国外先进技术,那么,外向国际化就是“走出去”直接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外向国际化的模式主要包括:汽车产品出口、在境外建设营销服务网络、海外投资建厂、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参与大规模跨国并购重组,进行国际化经营、与跨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集团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和参与新能源汽车国际标准制定,标准互认等。

四、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模式的选择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得知,产业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同时它又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特别是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紧密相连,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是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一种直接成功或成就。目前而言,柳州的新能源车企虽然初步实现了某些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国际化,但是还没有实现企业国际化;国内市场实现了国际化,但是产业没有实现国际化,所以,柳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得如火如荼,国家、自治区均出台各项政策旨在大力促进其发展。柳州应该凭借这一契机,通过跨境电商方式,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拉动这些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通过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合作,加快发展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把“以政府提供政策与公共资源扶持、企业提供产品及技术支持,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生态环境”的政企联动机制(即“柳州模式”)升级到“柳州模式2.0”, 即通过以在海外投资建立综合性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为主,积极建设当地线上线下营销服务网络,以整车出口和零配件出口为辅,有重点有计划地将柳州新能源汽车推广到世界市场,抢占先机。详细的分析如下:

(一)通过跨境电商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扩大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的出口规模

直接向世界各国出口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是柳州新能源车企的首选战略,因为这种国际化模式所需的前期资金投入较少。比如,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体积小,适合国际快递,完全可以通过跨境电商低成本高效率地出口到世界各国。同时,直接出口汽车产品对企业综合实力的要求较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较小,使得企业比较容易在世界市场上获得短期市场利益,有助于柳州新能源车企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向世界市场的初步渗透。此外,中国与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在这一背景下,柳州新能源车企应当根据企业和产品的自身特点,在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运用B2BM2B等模式目标国家与适当的贸易公司、代理商、分销商建立业务关系,扩大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的出口规模。

(二)通过在海外投资建立综合性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利用O2O模式开展国际化生产经营。

在海外投资建立综合性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主要可以采用境外加装配业务的方式来实现。境外加工装配是国家大力提倡的经营方式,也是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不错的选择。建立研发中心,可以整合国外优质资源,缩短研发周期,更好贯彻本土化战略。同时,由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资源丰富,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低,开展境外加工装配业务能大大节省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境外加工装配业务的投资相对较少,因此,在这些国家中选择劳动力充足,人工成本较低,汽车产业领域教育资源和职业培训比较有基础,新能源汽车销售有潜在市场的国家投资建厂、建立研发中心,搭建O2O网络销售平台,实现在当地生产,在当地和邻近国家地区进行O2O营销的模式,不仅能更好的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区域个性化需求,而且能为车企最大程度的创造出更多的实际利益,如大数据的采集、收集和挖掘以及品牌的植入等,非常适合柳州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开展国际化生产经营。

(三)通过跨境并购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扩张

跨境并购可以有效建立柳州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快速寻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跨境并购行为可分为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横向并购是指在目标国家市场并购产品或经营目标相似的企业;纵向并购是指并购产业链前后不同阶段的企业,如柳州新能源车企并购目标国家市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从市场实践情况来看,新能源车企跨境横向并购的较为普遍,也是最适合柳州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并购方式。通过跨境横向并购,柳州新能源车企能够快速获得在目标国家深入人心的汽车品牌和其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轻车熟路的进入当地市场,无需从零开始打造品牌进行宣传,无需斥巨资从头开始建立营销渠道,投入资本就能接收原有的成熟的管理人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依托丝路电商,打造柳州新能源汽车营销服务网络

“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化发展,使得其沿线国家和地区将成为重要的汽车出口市场。随着广西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建立与建设,柳州新能源汽车进入世界市场有了很好的机遇。众所周知,汽车电商的功能主要是以促销和提供服务为手段,为车企和经销商吸引潜在客户,将平台流量转化成潜在消费者的过程。在上述这样的背景优势下,柳州新能源车企应当充分利用我国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技术优势,鼓励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服务,打造柳州新能源汽车的营销服务网络,建设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新能源汽车营销服务网络,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总之,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改变,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柳州是广西的汽车工业城,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拥有特种汽车、卡车、轿车、微型车这四大大整车厂的工业城市,柳州拥有较为完备的传统燃油汽车产业基础和新能源汽车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柳州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的要求,将新能源汽车产业设定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它已然成为建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然而在这个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时代,在国际汽车产业新格局和市场新格局变化的刺激和带动下,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只有顺应这一发展要求,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走深度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使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核心竞争能力,完善品牌的国际形象,为国内和国际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产品的营销与服务的覆盖面积的扩大,才能在越演越烈的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李伊.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9):104-105.

[2]任东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及路径研究[J].时代汽车,2018(08):34-35.

[3] 吴星,林圣存,范利红.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广西柳州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策略思考[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68-71.

[4]吕勇权.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9(04):10-14.

[5]王之华,周利梅.新常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情况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0):13.

[6]黎仕增.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链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175-176.

[7]王志远.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J].轻型汽车技术,2019(Z2):40-42.

[8]沈庆,马胜,曲婕.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及相关建议研究[J].汽车与配件,2016(38):50.

[9]陈子闻.O2O模式下汽车行业新型网络营销平台的构建[J].现代营销,2020(07): 172-173.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