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国际贸易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019-06-05 22:17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阿古达木  韩国仁济大学国际通商学院

 摘要:自全球经济复苏以来,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关于自由贸易的讨论不断升温。国际贸易是否能够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成为相关学术领域存在争议的话题,现阶段,对这一问题的重新审视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在以往传统贸易理论中,虽然涉及到了经济增长相关问题,但是在贸易静态收益理论指导下,国际贸易对国家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但与该国经济增长的进出口相关,还与贸易政策中相对供给与相对需求有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国际贸易经济增长效应检验进行分析,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与研究。

关键词:自由贸易;贸易保护;国际贸易;经济增长效应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好转,发达国家对新兴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遏制贸易的政策,保护本国市场,促进就业。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相信,自由贸易将促进经济复苏。而贸易壁垒则会制约全球经济增长。发达国家为何会采用抵制自由贸易来冲破经济危机,这是否说明自由贸易对经济体不同发展阶段产生的意义存在区别?从根本上来看,上述问题均与国家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联系有较大关系,因此对二者的再考察显得十分必要。

一、国际贸易经济增长效应的检验与分析

现阶段,针对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较强的内生性,在没有对内生性进行有效规避的情况,Yanikaya将开放度表征方法划分为五个方面,反应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针对每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此来检验国际贸易经济增长效应,具体如下:

(一)贸易占GDP的比重,被用来作为解释变量的分析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内生问题。采用工具变量法,涉及到国家地理位置、人口密度等多个方面。研究者认为,在传统的OLS中,忽略了GDP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也有学者认为,如果经济增长理论以内部增长理论为指导,将会引入其他推动技术进步的因素,导致贸易占比与经济增长处于独立状态。

(二)贸易壁垒相关指标,如出口关税、平均关税率、非关税壁垒等,以其为解释变量的分析模型所得出的结论存在较大差异。Harrison研究结果表明关税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反比例关系;而Williamson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关系不够显著。从实际情况上来看,根据开发程度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理论能够得出,二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而属于条件相关。

(三)双边支付协定,将其作为分析模型的解释变量,依然没有得到明确的结论。双边支付协定最初的设计目标是提高贸易自由化程度,但在后续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在涵义与影响上均发生了改变,无法准确的寻找到充足的实证证据来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

(四)汇率指标,将汇率作为解释变量,最为常见的指标便是黑市贴水。相关研究表明,黑市贴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反比例关系。但是,近期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对黑市贴水产生影响的指标较多,例如国家通货膨胀程度、金融服务水平、腐败机制等等,因此该指标不符合贸易壁垒代理变量的要求。

(五)贸易政策偏差指数。在这方面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在指数构建过程中,必然会对开放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表示开放程度的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内在逻辑关系,受政策因素的干扰,建立的倾向性指数中具有较高的“倾向性”,因此无法真实、客观的体现出该国经济开放性水平。

由此可见,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属于开放性问题,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且存在很大程度的有条件相关关系;对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不同优势的经济体来说,都可能促使这一关系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二、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关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的效果,虽然在学术方面存在诸多争议,但在现实中仍朝着国际贸易不断扩大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贸易占GDP的比重从1970年的20.4%上升到2014年的57.9%。由此可见,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联系,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在本文的研究中,对全球86个国家在19702014年期间贸易占GDP比重与GDP增速关系进行研究。

(一)贸易占比与经济增长间的联系

贸易占比与人均GDP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世界银行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对全球86个国家19702014年期间商品贸易占GDP比重与人均GDP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进出口贸易是GDP的组成部分,经济增长必然会促进进出口的增长。因此,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内生问题,这对回归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通过对面板数据的检验,发现人均GDP与贸易比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解释变量与残差序列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通过两阶梯最小二乘法的方式,对模型进行估计,构建自回归模型的方式来处理因变量序列非平稳问题,基本回归方程如下: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由于在分析模型中加入了自回归项,因此在面板模型设置中应选择固定效果。此外,面板数据具有个体间的异方差性和“交叉”性。选择截面权值作为广义最小二乘法的权值结构。从全球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贸易比重可以促进GDP产生较强的促进效应,即贸易比重增加,进而促进人均GDP的增长。

(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贸易占比的反映

为了对不同经济水平国际贸易经济增长效应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本文针对不同国家根据收入水平划分几个小组。以世界银行分类标准为依据,将国家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并采用GMM估计法,防止变量内生性影响回归结果的有效性。在对三类国家的横向对比后,相关系数为低收入国家有36个,logGDP)为0.925996***trade_share-0.000143***;中等收入国家有32个,logGDP)为0.966558***trade_share0.000662***;高收入国家有18个,logGDP)为0.967175***trade_share0.000496***;由此可见,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国际贸易占比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人均GDP的提高,高收入国家次之;对于低收入国家来说,国际贸易对于国内经济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人均GDP增速与国贸规模间的联系不够显著。

(三)不同收入水平国家进出口的表现

从上文的分析中能够看出,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确存在联系,但这种效应在中等收入国家中的表现最为显著,通过深入分析能够发现,不同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尽相同。对低收入国家来说,由于自身产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在进口方面必然会对国内生产产生替代效应,从而降低国内经济增长率;在出口方面,必然会增加国内对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对低收入国家来说,国内产业发展通常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因此在出口产品方面主要是初级原材料、资源品等简单加工品,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在技术含量方面不足,因此很难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低收入国家经济增长与进出口的关系为:出口LOGGDP)为0.963261***XPT_SHARE0.107505***;进口LOGGDP)为0.977896***XPT_SHARE-0.009241***

相比来看,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产业一般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通常对工业中间品有较大的需求,作为本国的补充,使经济发展的需求得以满足。同时,本国居民的收入居中,对进口消费品的消费比重较低,不会对国内产业产生较大的替代作用。因此,在此类国家中,进口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增长。在出口方面对于此类国家的经济增长作用也较为明显。国际需求的产生,使国内产业凭借自身优势增加生产能力,从而提高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与进出口的关系为:出口LOGGDP)为0.955784***XPT_SHARE0.159686***;进口LOGGDP)为0.970058***XPT_SHARE0.146537***

对于高收入国家而言,虽然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但与中等收入国家相比,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同时,对进出口影响的对比分析表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出口,这与出口从发达国家转向服务贸易有关。另外,由于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已经处于平稳定,在规模与结构上已经基本成型,因此即使国际需求较大,国内的生产也不会出现高速增长。而在进口方面更多的体现在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生活消费方面,能够有效弥补国家在低级产业上的空缺,这对于产业结构的改善与调整来说具有较大的辅助作用。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与进出口的关系为:出口LOGGDP)为0.943386***XPT_SHARE0.037560***;进口LOGGDP)为0.950736***XPT_SHARE0.067689***

三、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效应的探究与思考

从上文研究中能够看出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存在一定联系,且与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存在差异,进出口增长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贸易GDPGDP的比例与GDP增长的关系是明显的,对进口和出口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于高收入国家来说,二者间的关系相对较弱,进口的作用超过出口;对于低收入国家来说,二者间的关系最弱,进口对国家经济增长甚至还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本文的分析中,针对经济发展水平对贸易模式的选择是否导致上述实证研究结果的出现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从Ranis学者所做的研究中能够看出,对于初始条件存在明显区别的经济体来说,即拉美型、非洲型、东亚类型的经济体,在经济增长的初期通常会采用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即出口一些初级产品,进口生产性物品,随着国内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开始生产一些非耐用消费品,从而使进口量逐渐减少,即将迎来经济转型期;在此之后,拉美型与东亚型采取不同发展模式,前者采用高级进口替代模式,而后者采用初级出口替代模式,这主要受到政策决策的影响;在此阶段完成以后,拉美正逐步进入先进的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模式,东亚正逐步转变为先进的进出口替代模式,利用先进的进口替代促进先进出口替代的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势必会影响国际贸易模式的选择,从而对进口、出口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影响。从Ranis学者构建的模型中能够看出,经济增长中期对中等收入国家在进出口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国际贸易经济的增长效应比较显著,但不同收入经济体的意义存在较大差异。一旦实施限制性贸易政策,则会对中等收入国家带来较大的损害,然而,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也可以看出,对于高收入国家来说,进口经济的驱动力大于出口,这意味着减少进口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优势。从本质上来看,自由贸易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均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曹春兰.全球化背景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8.

[2]孟芸.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

[3]喻春娇,喻美辞.关于加工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再考察[J].北方经贸,2015(01).

[4]韩霜.美国贸易政策研究—从自由贸易到公平贸易[D].山东大学,2015.

[5]陈焰.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17.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