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国际贸易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国际贸易 >

新自由贸易协定项下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发展对策研究——温州为例

2015-05-20 22:12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黄毅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温州市社科联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项目编号:14wsk285

摘要:本文以新型FTA对温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的影响作为切入点,以新FTA对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经济效应为主要研究思路,弥补国内外研究在研究对象及研究思路方面的空白。

关键词:自由贸易协定;高新技术产品; 对外贸易

一、研究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FTA)影响研究涉及产业领域广泛,但未出现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相关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影响及制约因素研究及建设路径研究等,但针对FTA对产业带来的经济效应研究较少。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普遍认为中国该产业发展态势为进出口贸易量快速增长,该产业的发展将充分带动区域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尚未出现针对自由贸易协定对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的影响研究。

本文将以新FTA对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的经济效应为研究主线,将新FTA的经济影响落实到温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发展态势,把握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推动温州乃至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型自由贸易协定特征

超越WTO规则的区域内经济整合正成为近年各国争相寻求的处理贸易问题的新形式,新型FTA打破了传统FTA着重考虑双方经济互补及促进经济整合消除贸易壁垒等内容模式,且FTA对成员产业经济的影响双效应正不断强化。

(一)新型自由贸易协定不断增加

近年来,各国之间对于自由贸易协定的探索与商榷不再单一地局限于地理意义上的相邻或相近的国家与地区,而是将协定区域扩展。如中国与法国、德国、瑞士、冰岛等国的自由贸易协定等。此类贸易协定的签订给原属于不同贸易区的国家间带来了新的贸易契机。

(二)新型自由贸易协定对成员国经济影响进一步扩大

区别于传统自贸协定对成员国经济影响以静态为主,新型自贸协定对成员国经济的影响表现出了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市场扩张与竞争效应等动态效果。如自贸协定将为区域内国家产业带来集聚效应,并且将打破区域内成员国部分行业的垄断格局,促产业发展。

(三)日渐重视非关税贸易合作措施

    WTO成员国根据(TBT)相关协定,基于国家安全、人民健康、环境保护等需要,可制定相关贸易管制措施。而事实上,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可避免地成为部分国家或地区基于关税壁垒之后的另一项贸易保护制度。诚然,这些贸易管制制度给开放性的跨国贸易带来的并非全部是正面影响。新型自由贸易协定则力求在保障成员国原有原则性条款之外,进一步规范了成员国在相关产业或行业内的具体合作事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TBT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新FTA项下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

当前中国与之签订并已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中,涉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自贸区成员国共有五个,2013年,彼此之间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形势喜人,仅201416月产值即达709.72亿元。相关数据显示,从2009年年产值1000.2亿到2014年仅上半年年产值即达700余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5.6年百分点,整体产业规模日渐扩大。

区别于温州地区传统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低的特点,高新技术产品往往伴随着高研发投入及高产出、高效益等特点,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有一定程度上必然带动区域工业整体增长。且温州市近年来虽大力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均,在技术领域依赖外资,在资本流动中处于低端附加值环节,较多产品遭遇贸易壁垒困境等问题。

(一)行业集聚,产业结构待优化

温州地区高新技术产品主要分布于医药、化工、电气等产业,且在各县域的分布非常集中,比如生产电气产品企业主要分布于乐清,且2014年上半年产值超250亿元,制阀业主要分布在龙湾区,半年产值达107亿元,而温州地区高新技术产值2014年上半年达415亿元。而电气及设备制造产值占总产值的86.02%,可见温州地区高新技术行业县域集聚性强。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及电子技术两大类产品为主,这两类产品进出口总值占自贸区成员进口产品总额近四分之三。温州地区以制造业见长,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业发展还有待提高,2014年,温州市致力于进行投资中的技术改造,以助推温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整体发展层次待提高

尽管根据上文显示,2014年上半年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值达700多亿元,其中超半数是温州三大传统制造业领域低压电器、紧固件、阀门等,而概念性高新技术产品及更高技术含量的新兴行业产品贸易量仍然徘徊于较低数值,此数据与当前高新技术产业中新兴行业的占比相差甚远,尤其是航空、航天等技术的设备制造在温州市内尚无企业涉猎。因此,温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层次仍有待提高。

(三)亟需扩充行业专业人才队伍

众所周知,温州地区传统优势产业一向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如传统皮鞋、革包、笔、打火机、眼镜等。而按上文所说,占全市工业产业比重达33%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带上了浓浓的温州特色,被打上了劳动密集型烙印。借用政府部分公布的数据,在温州,人均产值低于15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了248家,占全市高技企业总数的25%

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生产线工人数量占大多数,高级知识型人才、高级技术人才的欠缺,必然成为企业在生产力提高及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方面的掣肘。企业要摆脱传统低技术含量、低知识层次的人才队伍素质现状,亟需引进专业的高层次人才。

(四)优惠政策利用率低

这里所谓的优惠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各新型自由贸易协定中区别于原WTO成员国之间的各项针对部分产品的相关规定的优惠政策; 一个是地区政府给予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优惠政策。

温州地区企业近年来尽管发展迅速,但毕竟从地域上尚未划入我国核心经济圈,且不少企业决策团仍带有温州家族企业管理弊端的影子,对政策敏感度不强,或许知识自贸协定这回事,却未必花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协定中的各项有利政策尤其是正常产品与敏感产品涉及到的零产税政策的差异化执行规定。而且温州部分企业未积极开拓获取信息及研究政策的渠道,而是依赖于官方与媒体的政策解读。我国当前关于自贸协定政策分解的相关资源库与数据库的建设工作进度滞后,也使不少企业对政策的了解不够通达。

温州市政府响应国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号召,颁布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但与企业对自贸协定的反应类似,企业对于政策的敏感度有限,仅少部分企业主动申请并享受到了政策中的税费减免优惠,政府期盼以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及新兴产品研发井喷式发展的愿景未实现。

(五)非关税贸易壁垒仍未消逝

非关税贸易壁垒,可以说是不少温州企业的噩梦,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企业从最初的造假、到模仿、到贴牌生产直至今日自有品牌的出口,经历了不可言说之殇。作为加工制造业集聚地,温州几大优势产品在雪片式订单纷至踏来的鼎盛时期,也遭遇了部分为保护本国产业的国家给予的各式各样非关税壁垒的劫杀,欧盟CR法规的执行更是直接导致打火机产业的没落。而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各个国家的重点发展产业,竞争更为激烈,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例,东盟中的部分发展中国家为减少自贸协定对自己本国产业带来的影响,将全面开放市场的时间放到了2015年,部分政策更提出延迟若干年后才允许实施。以上种种,均表示,温州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之路并非一道坦途。

四、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发展建议

(一)巩固优势领域,开拓高新技术行业新领域

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有九大类产品,数据显示,我国当前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及电子技术两大领域见长,而温州地区则以电气行业领先。温州地区高新技术行业县域集聚性强,且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类别有限,产业集聚且出口国市场集中。我们应在巩固电气设备制造业贸易强市的基础上,致力于计算机电子技术、医药、生物材料等领域产品的开拓,调整原有的产业结构,以充分利用各自贸协定项下提供的各国在资源及技术上的共融共通政策,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扩充产品组合。

(二)提升产业整体发展层次

    几年前,信贷危机使温州不少企业陷入寒冬,但接踵而至的温州金改则给予许多行业大洗牌的机会。经历了洗礼的温企,展现出了新的面貌,如前文提到的乐清电气设备产品、瑞安汽摩配件产品、龙湾泵阀产品等都巩固了在温州高新技术行业中的支柱地位,其中也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接下来,我们应加强标杆建设,支持行业领先企业求新求变,如将传统手工或半自动化装配逐步过渡到高端全自动化制造,塑造高技术、优品牌的示范型企业。同时,加强对更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如光电企业、新型材料企业的扶持,尤其是引入本市尚无涉足的航空、航天等设备制造企业,以提升温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层次。

(三)引进高端人才,优化技术团队

要解决目前低技术含量、低知识层次的人才队伍素质现状,企业必然需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除了对高端人才进行引进外,还应对现有员工进行提升与培养。当前探索的人才不入温,“知识与技术项目引入”的形式,可很好解决高层次人才不愿扎根二线城市的尴尬局面。

目前部分企业正逐步探索机器人代替人工管理生产线的可行性,一旦技术成熟,条件许可,将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这也是高新技术产业解决当前用工荒难题,脱离对劳动密集的依赖,真正名符其实地实现自动化的一项可行性措施。

(四)提供信息支持,落实优惠政策

    中小企业的问题是信息滞后,政策敏感度不高,常常与优惠政策失之交臂。针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可通过开辟专用平台,对各级各项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一些减免税相关规定,更要对相关企业进行针对性宣传,以税收优惠降研发及生产成本,激发企业新产品的研发热情。对于自贸协定项下的各项规则,可借助行业企业的技术、法律等优惠人才,以团队形式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加强与海关、商检等相关部门合作,及时获取相关政策信息。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可支持与鼓励标杆企业对自贸区成员国进行参观考察,以获取第一手信息。

(五)政府层面积极进行新FTA探讨,消除贸易壁垒

区域内经济整合主要目的即超越WTO规则,新型FTA虽然打破了传统FTA固有的内容模式,但依然致力于对成员国之间经济互补及促进经济整合消除贸易壁垒等内容模式的探索。对于各自贸协定项下的政策进行有效地落实与执行,是最直接地消除贸易壁垒影响的措施。而加强同各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与协调,尤其是技术互补与经济整合等方式,更有利于促进新FTA关于各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消除。

当然,作为政策受益方的企业,也应通过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打造优质品牌等提升产品乃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提高自身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新超.新型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因应策略[J].国际贸易.2014.1

[2]孙芳.自由贸易协定的机遇和挑战[J].特区经济.2013.11

[3]朱颖、罗英.日本欧盟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与展望[J].经济研究.2013.1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