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商业流通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商业流通 >

基于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物流管理体制创新

2017-10-24 21:54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辛玉颉    潍坊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2015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成果。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对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强化集中管理对推进物流业整体发展、创新发展和系统建设的优势,统筹国内与国际物流发展,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物流管理体制和物流市场机制及健全物流标准和统计制度,对物流管理体制的改革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面加以展开,提升物流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关键词:合作框架;管理体制;体制创新

一、中国物流产业国际化空间纵深合作的常态化

(一)政策环境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精神,“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为中国物流产业参与国际物流领域中的分工与协作,扩大对周边国家或地区间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改革环境和体制保障。

(二)陆海经济一体化战略的统筹与优化

不论是近海范围,抑或是深蓝海域,中国海洋战略采用双管齐下的战略规划与布局,不仅为海洋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与发展环境,而且也为中国物流产业提供了无可限量的发展机遇,促使其在新形势与新常态环境下,把握地域空间资源的全面整合,促使地缘合作空间朝着陆海一体化与纵深化的方向延展。

(三)中国全球战略下的合作框架体系

首先,随着我国外交战略与全球布局的实施,从金砖五国到中亚走廊,从上合组织到亚太峰会,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到中韩自由贸易区,从中俄合作框架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从中欧合作体系到中非“4+6+1”合作框架,从中阿“1+2+3”合作格局再到中拉“1+3+6”合作格局,通过加强政治、经济、地区安全诸领域合作,充分体现了中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地缘价值的挖掘潜力,并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利好期,且这种影响都将会产生连锁效应和对全球的波及效应。

从中外经济与贸易合作模式和项目来看,主要参与了以下三种类型的区域经济合作:一是具有一定机制的区域经济合作:包括区域经济和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以周边合作为主。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主要有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上海合作组织,次区域合作机制主要有图们江地区次区域合作组织、澜沧江湄公河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二是参与具有论坛性质的区域经合组织,主要有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博鳌亚洲论坛、欧亚经济论坛等。三是参与具有实质性优惠安排的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有“101”自由贸易区、《曼谷协定》、《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中巴经济走廊等。

其次,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试图将自己的经济主导作用向亚欧非拓展,以加强与其陆上与海上互联互通及发展区域合作的陆海经济。

中国物流产业将围绕的一路一带,展开全方位、立体化的物流资源整合与物流空间布局及网点设置活动,与沿海、沿边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的合作项目已步入新常态。既包括中国与沿线地区国家在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建设,也涵盖如火如荼的港口合作建设,这对于陆海一体化全球发展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空间价值。

再次,中国高铁建设规划与布局。直接或间接将推进多式联运、陆海联运、甩挂运输方式的大幅度推广及应用。早在2009年,中国已确定周边三条高铁规划战略,其中有两条都辐射到欧洲,这三条高铁分别:欧亚高铁、中亚高铁和泛亚高铁。计划中的欧亚高铁从伦敦出发,经巴黎、柏林、华沙、基辅,过莫斯科后分成两支,一支入哈萨克斯坦,另一支遥指远东的哈巴罗夫斯克,之后进入中国境内的满洲里。另外一条泛亚铁路,是覆盖东南亚地区的高铁网络。从昆明出发,途经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最后抵达新加坡。

欧洲的土耳其、拉美的阿根廷、亚洲的泰国、非洲的赞比亚等地区在建或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进军全球具有里程碑作用。此外,中国还与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波兰、印度、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等几十个国家就引进中国高速铁路技术达成共识,并与中国接洽,希望中国参与其国的高速铁路建。

最后,能源物流全球供应链系统的战略规划与布局。从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而言,中国物流产业宜顺应地域环境的客观性和运作的灵活性,及时吸收或汲取国外物流产业宝贵的发展经验及教训。比如,中国东、中、西部的主要城市,都在因地制宜、因势制宜、因时制宜地建立能源物流产业基地。

二、物流管理体制创新体系

物流产业不仅应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且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关系国家安全的资源性产业及军民物流资源共享的统合性产业。因此,中国物流管理体制的革新,一方面,将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及军事物流纳入到现有的物流管理体制,构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包括反恐、反毒、反独等)需要的,并具有军民兼容性和统筹性的全新物流管理体制;另一方面,为适应我国周边地区地缘政治背景下跨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态势,而重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物流管理体制。

(一)物流产业的行政管理归属和大部制化改革管理体制

现有物流管理体制使物流产业发展如何将国内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对接上,难以发挥物流产业兼顾国内与国际市场资源的整合效应。因此,我们以为应遵循以国家交通部为核心,商务部为辅助,工信部和发改委为支撑,坚持统一部署、整体规划、综合协调,内外兼顾的原则,重构物流产业行政管理归属的大部制管理体制。简言之,建议由交通部直接管理,建立其他部委协同管理的高度统合性管理体制。

(二)中国物流产业组织海外投资的管理体制

1.产业组织海外投资享有的各类配套政策。主要包括对外投资的物流组织在工商、税收、融资、保险、技术等方面享有的倾斜政策。

2.中资物流企业在周边国家投资物流基础设施。首先,对于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方面给予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物流资本对外投资所涉及到的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其次,海外物流地产开发中涉及国家相关部门与东道国对应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渠道与体制的建立。最后,域外物流项目投资或共建下的基础设施运营与管理的相关条例和法规建设。

3.跨国物流企业在周边国家开展物流服务贸易。积极出台有关境外物流服务贸易的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建议实施鼓励物流服务贸易出口激励政策;另一方面,建立国内企业积极开展物流信息咨询服务及物流金融业务服务贸易的相关制度和发展机制。

4.强化物流行政主管部门与引资东道国相对应部门的长效沟通与协调机制。实现常态化的双边交流机制的正常运行。

5.中国物流集团海外收购、兼并与合资的相关政策及机制。国内物流资本进入东道国投资、兼并及收购等方式的物流项目配套政策及管理机制。

6.各类物流服务贸易规则。涉及对境外从事物流服务贸易活动的相关规则的制定,诸如物流技术、物流劳务、物流信息、物流咨询等服务的有关贸易规则。

7.综合运输交通枢纽的场站及港口、机场、边境口岸的物流园投资、运营及管理输出的管理机制。

(三)中外物流合作项目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的配套体系

1.开展国际物流合作的政策法规及指导意见。中国物流资本进入国际物流市场开展跨境的国际物流合作项目的有关配套政策及法规。

2.跨国物流合作中企业征税制度的改革。为鼓励境内物流产业组织向境外投资或合资合作的物流项目征税政策及相关法规之改革意见。

3.中国物流企业海外扩张或开发物流地产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国内物流产业组织在海外扩张或物流地产开发中,涉及到的有关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或促进我国国家安全的项目所给予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支撑体系的建立。

4.中国物流企业组织海外投资项目所需物流设备进出口关税政策。国内物流资本境外投资项目所需的物流设备进出口关税的优惠政策,为提高投资者对外投资的积极性,以及为实现国内资本向外部转移的创造条件。

5.中国物流企业海外投资融资及风险规避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国内物流资本境外投资及融资所给予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以及有效规避由于外部市场不可控制性而产生的各类风险规避的管理机制。

(四)确保国家安全的军民共享型物流管理体制

1.建立与健全军民物流海外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为保障国家经济、国防安全,亟需构建军事国防物流与民用经济物流的资源共享和平台融合,建立与完善军民共享型以保障国家安全的配套物流管理体制。

2.军民物流信息共享机制及安全保障。在保障军民物流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强化并建立军民物流信息系统和公共平台的共建与共享,并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机制。

3.军民物流资源整合型的应急物流管理体制。尽快构建军民物流资源整合型的应急物流快速反应机制,特别是面临重大灾害、国际国内反恐及军事斗争环境下所建立起来的军民应急物流管理体制。

(五)中国物流产业组织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管理体制

1.加快国际物流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国物流产业组织参与国际物流合作、投资、并购等活动中,一方面要遵守国际法规和惯例,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和探索,勇于制定规则和标准,在融入全球供应链系统中建立适合于国内外的物流标准化体系。

2.物流产业信息系统安全及保障机制。物流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战略性产业,关乎国家及经济安全,建立与完善物流产业信息安全制度,以及相关保障机制建立,一方面有助于我们顺利进入全球供应链物流体系中参与竞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对外广泛地开展物流合作,也是确保物流产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国际经贸合作中的物流管理体制

1.中国海外物流园区投资与运营管理体制。物流资本进入海外市场,投资物流园区的资本运营和市场开发,以及园区运营与合作的管理体制。

2.自由贸易区的物流管理体制。中国与周边及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共建的互惠多赢的自由贸易区而衍生的物流节点和网点的管理体制。

3.海外工业园区、高新区的物流管理体制。中国资本的海外扩张投资建设的工业园区和高新科技园区相配套的物流管理体制。

4.海外基础设施投资与运营的物流管理体制。中国企业投资海外的各类基础设施,诸如铁路、公路、港口码头、运河及桥梁等,涉及投资方与引资方利益均沾、互惠双赢的项目而衍生出的物流项目管理体制

(七)中国能源物流管理体制

1.中国能源物流相配套的物流管理体制。具体涉及国家境内外能源物流的政策分析,能源物流网络规划和优化布局,海外能源联合研发及其物流的经济规划,海内外能源物流系统建模以及能源物流系统优化技术等管理体制。

2.中国能源物流环境分析与决策系统构建。中国境内外能源物流环境分析,能源物流的供应与需求预测,能源物流网络优化,以及能源物流系统的支持决策系统相关政策及建议。

(八)中国高铁物流的全球化布局规划及管理体制

1.国内外高铁物流对接中的物流节点和站场建设的管理体制。国内外高铁线路与网络对接过程中,沿线高铁物流节点和场站建设与运营的管理体制。

2.高铁物流与其他综合运输体系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管理体制。既包括国内高铁物流与其他运输方式对接和转换方式及其信息化平台运营及管理体制,也涵盖中国与境外高铁的网络建设,以及高铁与其他运输方式对接与转换和信息化联网平台的管理体制。

3.中国高铁物流运营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境内外高铁物流运营方式、管理模式、信息传输、技术操作、流程作业等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

4.高铁网络沿线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的管理体制。包括境内外高铁网络沿线与系统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及其运营的管理体制。

在基于当前国际大背景下,展望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态势及走向,离不开对世界资源的全方位整合,中国经济的全面崛起又离不开具有支柱性、战略性和统合性特征的现代物流产业,而物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又离不开作为国家政府借由宏观调控的物流管理体制。因此,在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新常态透视基础上,进而确定只有对现有物流管理体制进行变革与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物流强国梦,乃至中国梦宏伟目标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永伟.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3):52-53.

[2]兰青青.基于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7,(03):92.

[3]李学工,杨瑞.基于全球视角的军民共享型物流管理体制研究[J].开发研究,2016,(02):36-41.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