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商业流通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商业流通 >

关于智慧社区商圈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1-03-29 19:32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霍俊玲  东宁市发展和改革局

摘要:从20145月份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以来,各省市在智慧社区的建设、运行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为了向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依托“互联网+”建设智慧商圈,既可以密切商圈内部商户和居民的联系,又能够实现双方的“共赢”。本文首先概述了智慧社区商圈的发展优势和组成架构,随后从商业生态综合化、服务品质精细化、流通模式便捷化等方面,介绍了智慧社区商圈发展的主流趋势。最后针对当前智慧商圈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从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完善运行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改进对策。

关键词:智慧社区商圈;社区O2O模式;信息共享;顶层设计

一、引言

智慧社区是利用大数据等智慧化的技术手段,对一定范围内的社区信息资源采集并集成整合,构建形成互动式交流、协同化共享、一站式受理、高效化服务的数字化社区生态。在当前我国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智慧社区构成了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智慧社区可以说是为满足社区居民幸福生活和解决社区问题的重要载体。探索智慧社区商圈经济发展的可行性策略,从微观层面上,可以向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和优质的服务,让商户从中获得可观利润;从宏观层面上,也能够开辟城市经济发展新渠道,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二、智慧社区商圈的发展优势

智慧社区商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解决传统社区商业运营存在的各种缺陷,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例如,传统社区的门店相互独立,经营数据难以实现共享。而智慧社区则可以构建云平台,将各个门店的经营信息进行汇总、整合。然后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的把握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这样就可以主动迎合消费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实现了经营效益的提升。在一些比较成熟的智慧社区,还会研发和推出面向社区业主的手机APP,提供物业服务、生活服务、商品服务等等。在掌握了这些数据信息后,向社区居民进行精准推送,刺激二次消费,实现了商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智慧社区商圈的组成架构

(一)实体商圈部分

智慧社区商圈中各项服务的提供和各项活动的开展,需要实体部分的支撑。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客流模块、物流模块、资金流模块和信息流模块。其中,智慧商圈的运行,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客户进行消费。社区居民的消费,不仅为商户提供了利润,得以持续的运营,而且商户还可以掌握必要的信息,包括消费水平、需求偏好等,方便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物流配送则关系到社区居民的消费体验,是评价智慧社区商圈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另外,通过整合资金流和信息流,也能够提高智慧社区商圈对潜在风险的抵抗能力,也是维持健康发展、稳定运行的必要保障。

(二)智慧社区商圈平台

智慧社区商圈的虚拟部分以云平台为主,从运行流程上来看又可以分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应用方案三个模块。其中,信息获取的渠道主要有3类,较为常用的是依托云平台直接获取,主要是居民的消费信息。另外还有通过社区商业主体以及社区管理部门获取的信息。将上述信息进行汇总、整理,然后利用智能分析技术,得到智慧社区商圈运行与发展所需的信息,例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然后将上述解决方案通过实体商圈运行,监控运行成果。针对商圈运行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对策,在综合应用和服务输出的过程中,为经济发展创设良好环境。

四、智慧社区商圈发展的主流趋势

(一)社区O2O模式的常态化

基于商业周期理论,一个商业业态的发展一般会经历创新阶段、成长阶段、稳定阶段和后退阶段4个阶段,而商业“O2O”模式处于创新阶段向成长阶段过渡的时期。随着智慧商业不断进军社区,原有的社区“O2O”业态也进一步加速发展,于是会加速社区“O2O应用的普及化和常态化,包括电商的垂直化社区“O 2O,也包括社区本地商业主体的线上线下共同经营。

(二)社区商业生态的综合化

传统社区的商业体系中,商业主体数量少并且规模小,由于缺乏科学管理,相互之间很难形成分工合作,更多时候会因为恶性竞争,导致社区商业生态恶化。相比之下,智慧社区中的商业生态,由地方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由市场进行灵活调整,以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进行清晰的职责分工,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共同构建了密切的商业网。这样一来,无论商业主体规模的大小,在整个智慧社区商圈中,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或是提供商业产品,或是提供优质服务。当社区商业生态形成并且趋于稳定后,还会持续的吸收周边的资源,实现自身的壮大。

(三)社区商业服务的特殊化

在智慧社区商圈发展中,关注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一来彰显了商户的服务水平,二来也影响着商圈的经济发展。例如,我国从本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目前老龄化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7.3%。受此影响,智慧社区中老年人的数量也会逐渐的增加。同样的,从2015年开放二胎政策后,儿童数量也有所增加。因此,智慧社区商业服务,也应当重点关注这两个群体。例如,在进行智慧社区智能服务平台开发,或是其他智慧项目建设时,有侧重点的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使用需求。对于智慧社区的商业主体来说,只有尽可能的服务更多的客户,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社区服务品质的精细化

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近几年各地智慧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上呈现出了规模扩大化、内容丰富化、服务精品化等特点。其中,无论是从用户角度还是从商户角度,服务品质都是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随着智慧社区从试点到普及,商业生态更加透明,运行流程更加规范,社区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对不同社区的服务品质进行横向对比,从而倒逼本社区的服务品质向其他社区看齐,推进服务效率、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除此之外,随着智慧社区内居民数量增加,个性化需求也会随之上升,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也成为今后的一种必然趋势。

(五)社区流通模式的便捷化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智慧社区建设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何打通社区配送“最后一公里”,对于用户来说,直接决定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对于商户来说,则影响了客户满意率和经营效益;对于整个社区来说,可以体现社区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高低。鉴于社区物流配送对各个主体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在智慧社区商圈建设过程中,还必须将提供更加便捷化和人性化的社区物流配送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智慧社区,应当整合资金、技术等优势,构建智慧社区平台,实现物流配送的“线上”与“线下”无缝对接,满足各方的利益需求。

(六)社区连锁经营的普及化

连锁经营是智慧社区商圈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在维持商圈经济稳定向好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连锁经营的推广和普及就显得十分必要。另外,连锁经营和智慧商业在许多方面也有较高的契合度,例如连锁经营模式下,连锁机构均采用标准化管理,无论是经营战略的制定,还是操作流程的设定,都是由总部进行统一安排。这样就提高了连锁经营的集中管控能力,运行更加高效,对于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更强。同样的,智慧商业模式下,商圈内部的各个商业主体,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商业生态,彼此之间进行资源、信息的交流,在互动过程中维持商圈运行和实现经济发展。因此,在智慧社区商圈内普及连锁经营,可以让商圈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动力。

五、智慧社区商圈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顶层设计的宏观指导作用不明显

智慧社区商圈规模从小到达,并逐渐走向成熟,离不开宏观的规划。在这一方面,欧洲智慧社区建设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例如,早在2011年,欧盟就实施了“智慧社区欧洲创新伙伴行动”,其中瑞典、英国等率先推出了智慧社区商圈建设的示范项目。近年来,随着国内智慧社区商圈规模不断扩大,关于顶层设计的讨论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实际调查也发现,很多地方在智慧社区商圈建设中,只注重短期规划,而没有树立长远目光,未能与城市的战略规划相结合。由于顶层设计的缺失,难以实现区域资源整合。许多智慧社区商圈项目,前期建设如火如荼,后期运行维护不到位,造成了资源浪费。

(二)智慧社区商圈内部业态相对单一

基于生物学的生态系统理论,生物主体越多样、生物种类越丰富,则生态系统越稳定,智慧社区的商业生态同样如此。从整体上来看,一些大型智慧社区,由于城市经济基础较好、交通设施配备齐全,人才要素、资源要素快速流动,可以吸引较多的商业主体进驻。通过提供丰富的商业产品和优质的商业服务,吸引较多的消费者,经营利润可观,实现良性发展。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型智慧社区,由于政策、人才、资金,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短板,对商业主体的吸引力不强,商业生态较为单一。这种情况下很难发挥集聚效应,商圈经济发展也会面临瓶颈。

(三)智慧社区商圈建设模式缺乏创新

在“大智移云物”背景下,国家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例如住房城乡建设部在2014年发布了《智慧社区建设指南(实行)》,随后各个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建设和发展智慧社区的制度规范。在政策扶持下,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开始参与到智慧社区商圈的建设与运行中。但是在建设模式上,创新后劲不足,同质化问题愈发严重。在智慧社区商圈建设的早期,主要是借鉴欧美等国家的一些成功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缺乏适应性创新,没有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模式,久而久之也会失去对商业主体的吸引力,难以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四)商圈运营主体之间存在信息壁垒

智慧社区商圈的一个特色在于,将互联网、物联网嵌入到了方方面面,将整个商圈构筑成了互联互通的整体。例如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公共设施等等。同时,整个智能管理系统还会直接与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对接,方便政府部门获取智慧社区商圈的运行信息。在信息交换的过程中,统一的技术标准是保证信息传递时效性、准确性的关键因素。随着商圈运营主体的多样化,不同商业主体使用的技术标准各有差异,数据资源因为格式不一致,无法实现共享共用,在商圈内部的智能管理系统中,形成了若干“信息孤岛”。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智慧社区商圈无法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无论是对于智慧社区的运行,各项服务的提供,还是未来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六、智慧社区商圈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一)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商圈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

要想推动智慧社区商圈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完善组织架构、提供政策环境外,整体的、长远的规划也必不可少。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布局谋划,不仅可以实现智慧社区商圈内各种资源的合理搭配,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夯实了商圈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够让智慧社区商圈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从而为智慧社区商圈各项经营活动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商业发展前景广阔的大型城市,像交通状况、人才流动、消费水平、消费需求等,都是智慧社区商圈顶层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重点因素。例如,利用大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这一契机,在商圈内推进智慧楼宇、智慧监控等功能,既可以满足智慧社区商圈自身的运营需要,又能够与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保持一致。

(二)夯实商业基础,构建丰富的商业生态模式

智慧社区商圈经济发展有赖于一套成熟的商业生态体系,通过维持这一体系的持续、良性运转,在智慧社区商圈内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气候”,对内可以满足社区内基本的商业发展需求,向社区居民提供基础的商业服务;对外可以实现信息交换,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始终与城市商业发展进程保持同步。从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来看,“邻近型”商业购物模式,是智慧社区商业生态模式的一种理想选择。其特点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社区”的优势,打造智慧社区终端服务体系,并且向不同的主体,提供了个性化的功能。例如,对于社区用户,可以提供智慧便民服务,如智能购物、智能配送。智慧社区终端服务系统可以广泛涵盖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依赖性,从而促进了智慧社区商圈经济发展。

(三)加强统筹协调,探索商圈建设新模式

在早期的智慧社区商圈试点中,片面强调市场化运作,虽然起初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商圈规模扩大、功能丰富,市场化运作的弊端逐渐突显,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智慧社区商圈的经济发展。总结以往经验,新时期智慧社区商圈建设,在坚持市场化导向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服务作用。只有构建政府与市场合作共管的模式,才能打造商圈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对智慧社区商圈的稳定性,以及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提供保障。两者之间既开展密切合作,又明确职责分工。其中,企业方面主要负责培育并维护良好的商业生态,例如智慧商场、智慧物流、智慧服务平台方面,全部由企业维持运营;政府主要负责社区管理、政务服务等模块。

(四)完善运行标准,实现运营主体信息共享

    在智慧社区商圈规模扩大、覆盖范围增加、提供服务多样的发展背景下,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商圈内的各个主体,均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可以有效的缓解“信息孤岛”问题,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在整个智慧社区商圈内部的高速流动,有利于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无论是完善智慧服务体系,还是促进商圈经济发展,都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在这一方面,仍然要发挥地方政府的引领作用。例如,政府与专业机构联合,共同编制符合本地智慧社区建设与运行的技术标准。无论是当前的运营,还是今后的扩建,都必须严格遵循这一标准,保证兼容性。在这一方面,国内许多城市已经进行了试点,例如,早在2012年,北京市就出台了《北京市智慧社区指导标准(试行)》,为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指挥社区商圈提供了技术指导。

七、结语

在“大智移云物”背景下,建设和发展智慧社区商圈的技术已经成熟,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相关的技术标准相继出台,社区商业生态逐渐完善,商业服务质量提升,连锁经营逐步普及。对于社区用户来说,可以享受更多的便利;对于社区经济来说,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智慧社区商圈在商户和住户之间架构起联系的桥梁,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下一步还要继续发挥智能技术,特别是5G技术、AI技术,以及“互联网+”等前沿技术在智慧社区商圈发展与创新中的应用,通过进一步提升社区商圈的“智慧化”水平,在推进智慧社区商圈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岩.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探讨——物联网时代的智慧家园[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9(06):68-70.

[2]罗超.搭建智慧社区云生态圈——评测南亿数字云对讲系统[J].中国公共安全,2017(11):139-140.

[3]汪迪.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百姓幸福感——访财通集团总裁林海[J].全球商业经典,2017(02):154-155.

[4]徐建明.5G,物联网时代智慧社区发展浅析[J].中国安防,2020(Z1): 56-61.

[5]徐选国,吴佳峻.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逻辑——基于对上海周镇的经验研究[J].城市观察,2020(01):120-132.

[6]陈杰,黄家伟,陈远晨,etal.智慧社区建设中公民参与的经验与创新——以合肥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12):64-65.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