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浅析智能时代金融业服务发展方向

2021-11-04 19:01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谯晨   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市北区第一支行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降临,高科技和智能手段的广泛应用催生了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业的服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日新月异的金融科技创新为现阶段金融业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手段,指出了发展方向,也带来了弊端;数字人民币的诞生,助推了我国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的升级发展,金融业服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当今形势下,金融业应当着重于全渠道打造具有硬核综合实力的金融服务,提升服务能力,遵从社会认同,引领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确保系统性金融安全。

关键词:智能时代;数字人民币;金融业发展;发展方向

大数据时代来临,科技智能融入各个行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业,金融科技高速发展并进一步融合,随着社会的日常金融需求可以通过各种数字终端得到满足,脱离实际机构和人工干涉的金融服务应运而生,而金融科技的高度融合和快速发展,特别是远程互联网技术替代物理网点的功能,还有生物识别技术提供辅助安全认证的功能,大幅改善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体验感,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金融服务手段得以升级,去机构和去人工化成为优化金融服务模式的大势所趋,金融业盈利逐步摆脱存贷利差单一收入,多元化创收通过多渠道线上营销实现,伴随时代发展,金融经营模式持续改革创新,为金融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的金融监管随着高科技手段和数字智能平台的应用而以更直观明晰的监督方式介入金融服务流程,监管金融业务是否合规的时效性加强,监管的有效性大幅提升,金融服务手段越来越电子化、自动化、规范化。金融服务模式在借助科技进行优化后,随之转变的还有金融服务理念、服务规范、服务流程、金融产品内涵、金融监管等等由于金融科技介入而改变的种种金融服务范畴,下面便是智能科技对金融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智能数字应用于日常金融服务管理所产生的影响

日常服务中,金融机构通过积累挖掘和分析交易数据来寻找并对接客户的金融需求,灵活调整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不断将智能数据和高科技手段应用于金融服务的数据本源,定期进行相关数据总结推演并进行归纳升级,为日益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模式和服务场景及金融产品渠道提供科学依据,金融服务模式日益灵活丰富,更加注重客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服务场景创新层出不穷,适合各层级金融客户的金融产品异彩纷呈;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由于高科技的加持变得四通八达,无所不在,直接拉近了客户与金融机构的距离,改善了客群关系,金融业务的经营成本随着经营模式去机构和去人工化逐步降低,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了金融业服务转型的驱动力和目标,随着金融市场中的经济业务愈来愈细化,竞争更激烈,金融服务模式在日趋精准化、个性化、定制化基础上寻求经营利润更大化和客户体验感持续满意的共赢局面。

二、智能科技手段介入金融监管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为适应高科技日益发达的经济社会金融需求,金融业不仅从金融产品创新到业务流程乃至经营模式持续升级转型,而且从服务层面直接带动了金融内外部监管充分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管转变,信息不对称现象得到缓解,监管效率有效改观,监管标的有的放矢,而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于金融监管,金融系统稳定运行,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得到了有力保障,传统金融业的网点创收经营模式在优化变革后被高效赋能,脱胎换骨,金融活力大放异彩,原有的通过物理网点创收的经营模式彻底被边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激增,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金融机构的经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业发展更加生机勃勃,枝繁叶茂。

三、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对金融业服务方式的影响

科技与金融高度融合带来了金融服务模式转变,这使社会对金融业服务的感知产生本质上的改观,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方式和交付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人们对于银行物理网点的感知愈来愈转换成一种智能生活方式的需求,而需求满足后产生的交易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和智能互联网对金融业完善自身服务提供了准确导向信息,促使金融业服务升级变革。金融业服务升级转型的方向和动能,正是来源于经济市场的实体经济需求,金融服务紧抓金融科技高速融合发展的契机,全面利用各种金融科技手段,打造全渠道智能服务流程,切实在服务民生上下功夫,逐步增加服务产品,有序扩大服务范围,科学提高服务标准,深化客户便捷惠利的体验感,将原先的由单一金融网点提供金融服务模式转向以全渠道金融智能服务满足社会智能生活方式中的金融需求,实现金融服务在经济市场社会中的“无至不为”功能,全面提高金融服务转型后服务经济实体的综合能力,完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职能,使传统金融机构在升级转型后普惠民生,成为经济社会日常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资源得到灵活优化配置,金融业服务变得无处不在,无至不为,无微不至。

四、我国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发展水平

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除了使自身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还造成了由于相关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传统金融学科、金融产业的边界被打破的局面,而这一局面使金融业发展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金融科技使金融产品更加私人化,定制化,个性化;使业务流程简化,降低了资金融通边际成本,金融机构获客渠道得以全新拓展,支付清算、资产转化、风险管理、信息处理等等金融模式出现融合,场景金融应运而生,并成为普惠金融有力发展的新机遇。金融科技智能平台通过缩小数字鸿沟的手段助力金融机构降低服务门槛和成本,将金融服务融入民生应用场景,而顺应社会金融需求的“无处不在,无微不至”的新金融模式由此壮大并成为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方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手段不再因客观政策受限或依据缺乏而难以落到实处;金融监管由于科技和金融监管的高度融合,跨行业和跨市场交叉性监管成为新的监管姿态,有效地化解了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隐患,确保了金融机构合规经营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经济实体的发展由于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撑而健康蓬勃,普惠民生的金融服务场景百花齐放。遵循着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金融科技发展原则,我国金融业在2021年,实现了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人民群众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明显增强,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五、数字人民币对我国金融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0年,数字人民币横空出世,倾覆了大众对传统金融概念MO的认知,也改变了经济社会日常消费和企事业单位的支缴存等结算行为习惯,预计会对银行传统结算业务挑起天翻地覆的变革。新的形势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金融业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渠道乃至服务模式将面临新的整合和创新,为了普惠金融的再发展和再升级,金融服务模式、服务水平和服务场景将面临因金融新技术的普及而进行再创新再转型。

数字人民币是我国央行发行的主权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它的支付采用“双离线技术”,摆脱网络依然可以自由支付,实现了部分模拟现金交易,技术全球领先。它的发行使我国的人民币数字化,降低了纸币的运营成本,打击了非法纸币活动、提升了交易和支付的效率,并且在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发挥了定量政策宽松弹性的作用,使央行能够更加精准的度量货币政策的效果,动态调控流动性投放力度,维持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而我国正在建设的CIPS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由于成本较高,效率偏低,在国际金融结算市场的竞争力因便利性大打折扣,而以数字人民币为基础货币的去中心化的全球汇款系统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实现与国际现行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和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战略协作和平等竞争,在国际间金融结算中为不断增加人民币份额并使之逐步处于国际金融结算主导货币地位奠定基础。可以展望,随着数字人民币的问世,我国金融科技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金融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尖端精准,金融互联网持续强力渗透,由我国支持的国际间金融服务体系茁壮发达,国际间金融合作更趋纵深发展,我国金融服务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六、金融科技高速发展对金融业发展带来的弊端及应对措施

日新月异的金融科技创新为现阶段金融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手段,也衍生出新型的金融事物所伴随的金融风险并对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发展要求。

(一)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使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提供的金融服务相互交叉,金融业务参与主体多元化,金融交易风险涉及面变大,业务数据信息和科技信息渗透,加剧了系统性的信息不对称,强化了风险的隐蔽性和系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大。

(二)金融科技的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快,更新换代周期短,处于金融监管的模糊地带薄弱环节,并且由于金融科技手段的便利性和可模仿的适用性,极易形成“影子银行”性质的监管套利行为,监管套利风险增加。

(三)经济社会中,金融资金的供给流通应完全通过金融体系进行,而现阶段金融科技高度发展,资金供需双方可以摆脱金融中介直接实现资金的转移,脱离了金融监管的监管范畴,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中的中介地位下降,资金循环游离于经济市场外,金融监管被空置,金融市场秩序被破坏。

另外,金融科技的模式在于以科技促进金融创新,科技信息安全和智能数据真实性是金融科技的基础,基础数据是否真实有效无风险,智能数据分析模型是否准确无偏差,这些都是金融科技高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风险。科技和金融监管融合,为降低合规成本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而生成的“合规科技”成为金融科技的重要一环;而“监管科技”对提高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缓解监管困境,有力有据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了多元的监管智能手段,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模式转变,信用风险管理得到优化,操作风险由于科技水平提升大幅下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持续上升,金融产品流动性风险的处理能力提高,金融声誉风险管理优化,金融体系运营稳定,系统性金融风险得以杜绝。

 针对新的金融风险和新的经济形势,构建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已经势在必行,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深化金融改革,平衡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协同好金融和科技的关系,统筹好监管与金融服务的关系,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作用,使信用公开、产品公示、社会监督等管理的运用进一步提升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保证金融机构运营能力提质增效,并使之在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金融科技创新环境下有力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重要支撑。

七、智能时代金融业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展望

(一)智能时代,金融业的金融服务以“嵌入式”融入经济社会生活

智能时代下,金融业的经营模式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不断升级转型,升级转型的目标一直是以满足民生金融需求为中心,为经济社会提供全方位便利快捷金融服务的嵌入式金融机构跃然而生。拥有庞大营业网络的金融机构,也拥有着积累和分析巨大数据的能力,在日常金融业务中根据数据库的显示,针对不同的客群,可以不断重塑情景金融,打造定制化、个体化的特色金融服务,使自身金融服务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与众不同,成为金融消费者不可或缺的选择,并且通过金融网络的全渠道服务,随时随处都可以满足经济社会中形形色色的金融需求,为社会提供嵌入式、基于情景的数字体验,金融业“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时代已然来临,这便是智能时代金融机构的运营优势,也是金融业的发展前景,金融业彻底以数字智能的形式融入到经济社会的生活方式中。

(二)金融生态系统因金融科技发展而变革,并不断壮大

当一些复杂金融业务可以数字化,并通过金融科技实现快速简便的自助操作,金融网站、移动金融应用和后台操作程序彻底革新,而掌握了数字化基础的金融机构为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金融消费者的忠诚度,会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角度出发,把新技术快速应用于服务场景和服务渠道,提升金融获客渠道的效率,持续改善消费者的便利体验感,增强消费者的满意度。未来的金融服务将被重新定义为市场化的数据密集型金融业务形式,在以智能平台为基础的金融市场中,金融服务机构竞相为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做的优质金融服务,这构成了新的金融生态气象。新的金融生态系统使得消费者可以最大化利用我们的金融全渠道服务降低融资和金融交易成本,增加收益,市场化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给消费者提供的高度个性化的服务,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金融服务的持续扩张促使新生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面对激烈的竞争,在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真实金融需求的基础上,研发个性化的数字方案更加必不可少,这需要涉及金融机构内部和外部的所有合作伙伴,金融业的生态系统不断被重新划分界定,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实力因变革而增强,金融生态系统因适应市场变化而在变革中强大发展。

(三)金融科技改变了金融机构的发展和服务理念

互联网的普及和金融服务的便利让更多的消费者通过数字化参与到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也从一种提供金融产品的服务场景演变为一种满足金融需求的消费行为,金融消费者会通过各种数字渠道办理金融业务而不必亲临金融机构现场,实现金融需求变得随时随地任意可行,而金融机构也不需要投入高额资金维护营业网点,而是把资金投入到各项金融经营方案的研发中,研究新的金融服务,从技术层面和服务场景方面考虑如何满足金融消费者各种需求,通过客户所拥有的金融渠道深入客户的生活,在消费者需要时,随时随地提供个性化服务,优化客户体验感,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引发客群认同,提升金融机构的获客能力,增加金融机构在经济社会市场中经济资源占有份额,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因营业收入多元广泛而稳定增长,金融机构实现的资产累积和利润,因互联网金融的发达而增值。

当下是科技护航的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高速发展激励着金融业把经营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永恒旋律。能够经历时代变革考验的金融业一定是在时代变革中不断优化调整、重新打破然后再建的金融业,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智能时代历久弥新,屹立不倒。当今经济形势下,金融业的发展必须紧密围绕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实际金融需求,顺应国内外金融经济发展形势,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从服务理念入手,重视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以客为尊,服务至上,全渠道打磨服务细节,根据社会经济需求将尖端金融科技安全植入服务手段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为经济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模式,锤炼具有硬核综合实力的金融服务能力,完善金融产品投放渠道,优化金融产品及相应金融服务风险等级评定,在智能化金融监管体系的引导下,加以有效事前和事中控制,依托不断强大的金融互联网,充分利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便利,切实为实体经济服务,为满足复杂多样的社会金融需求打造精准细分的量身定制化服务场景,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遵从经济社会认同,引领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确保系统性金融安全,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资源智能优化分配,多方共赢,确保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奇帆.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对策[M].中信出版社,2020.

[2]郑润祥.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M].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