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广州港口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

2018-05-12 22:33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查伟伟    李丹妮  广州航海学院

基金项目:广州航海学院创新强校项目(A510710E410708),广州航海学院配置性协同创新中心项目(B110104)。

摘要:集群推动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理论界对于港口产业集群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广州港作为分析对象,通过SWOT分析方法,就广州港在发展港口产业集群中的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并对这一特殊区位的集群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广州港;港口产业集群;SWOT

    理论界普遍认为,集群能够刺激企业的创新和生产率,在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推动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也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内外对于制造业集群的研究比较多,而把集群理论应用于港口的分析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所指的港口产业集群,是以港口及周边地理空间为坐标,相关业务范围与港口关联的产业集合。以广州港作为分析对象,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广州港口的产业集群发展展开全面分析。

一、广州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一)良好的区位优势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毗邻香港和澳门,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枢纽。广州港岸线资源丰富,航运条件优越,是广东省、京广铁路沿线地区、珠江水系中下游地区等腹地外贸物资的转运中心,华南地区煤炭、石油、粮食、钢材等物资的主要中转港和集散地。通过发达的公路、铁路和航空,广州港不仅连接着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还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海运贸易往来。2015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62.5万标准箱,均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四位。

(二)扎实的产业基础

    广州有“千年商都”的称号,商业贸易发达,形成了众多交易市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经济增长充满活力。2015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1.81万亿元,连续27年位居国内城市第3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迈入高收入地区行列,形成了包括汽车、石油化工、生物与健康、电子产品、重大装备、新材料与高端制造等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认定总部企业320家,三次产业比重为1.26:31.97:66.77,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三)四大港区协调布局

广州港由内港、黄埔、新沙和南沙等4大港区组成,通过统筹区域发展,各港区形成了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南沙地区拥有深水港区的优势,承担着各种集装箱和散货运输以及保税、物流、临港工业开发等功能,先后形成了造船、钢铁、石油炼化、粮食加工和物流等临港工业基地。新沙港区以物资运输为主,临港产区形成了以造纸、纺织、建材灯饰、五金电子、粮油、物流为主的综合性中心。黄埔港区的石化、汽车制造、造船工业是广州重点支持产业。内港港区的功能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货运功能逐步外迁,港区的喂给配送、旅游观光休闲功能日益强化,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各港区发展各有侧重,在结合港口优势的同时集中资源做大做强。

二、广州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劣势

(一)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广州交通路网发达,拥有连通世界、辐射全国的综合运输体系,但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港口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尤其以有待开发的南沙港区最为典型。首先,随着广州港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到港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这要求广州港必须加大深水航道和大型专业化泊位的建设力度。其次,港口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滞后,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港区分散造成港口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通关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再者,港区集疏系统过多依赖公路,内河及铁路的输运量占比低,这不仅提高了运输成本,而且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带来压力。港口软硬件建设直接影响其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节点的作用的发挥。

(二)航运人才的缺乏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广州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港口产业集群,航运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一大短板。广东国际航运中心人力资源总需求量约为30万人,其中核心人才近10万人,目前人才缺口约为15.6万人,高端航运人才的短缺更为严重。与环渤海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相比,广东的海事教育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整个广东没有一所海事类综合大学,航运相关专业也鲜少有大学开设,难以为当地的船舶工业、航运业提供大量的高端人才。

(三)港口产业竞争力不强

    广州产业的发展普遍存在门类多、规模大但缺乏“领头羊”的困局。虽然也拥有汽车制造等几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但中小企业数量逼近100万家,民营经济创富更超过经济总量的1/3规模,缺乏大而强的企业集团。除了少数临港工业以外,大部分港口产业集中于以低成本、低价格为特征的航运下游行业,产业附加值低。虽然在全国市场占据一定的比例,但由于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产业创新和转型困难,在各地区港口布局趋同的形势下,难以获得持续的发展。

三、广州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机遇

(一)中国航运业的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增大,2015年对外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位。国际贸易推动了中国航运业的发展。截至20151月,中国的商船吨位占世界总吨位的9.08%,位居第三位,造船吨位全球第一。中国沿海港口在数量、规模和能力的建设方面日新月异,上海、宁波、深圳、广州等沿海港口迈入世界大港的前列,上海、香港更是成为国际航运经济的龙头。航运业的发展吸引国际航运资源向中国的进一步集聚,带动了造船、港口物流、航运金融等与航运有关的产业的发展。

(二)政策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海运强国”战略的实施需要有竞争力的航运产业做支撑。广州同时拥有“一带一路”、南沙新区、广东自贸区等几大国家发展战略,这些政策优势为广州港口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广州“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重点发展三大战略枢纽,即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把国际航运枢纽放在第一位,彰显了广州市对广州港口经济的重视。

四、广州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威胁

(一)珠三角港口群的竞争

珠三角港口群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港口群之一,它是由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等20个港口组成。由于港口的功能大体相同,再加上地理位置接近,造成港口产业同质化,港口之间竞争激烈。例如,珠海高栏港和广州港对于打造石油化工产业群具有相似的目标定位,引发港口之间对有关资源的争夺。香港港、深圳港作为广州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对货源腹地的争夺也相当激烈。

(二)绿色港口的建设

港口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和耗能单位。港口的发展需要平衡环境影响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实现“港口、人、自然”的和谐相处。2011年交通运输部提出“把建立绿色港口发展长效机制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并与2013年制定了《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标准》以推进绿色港口建设。广州港作为广东绿色港口行动计划的“主战场”,港口的总体布局和码头建设都将沿着低能耗、低污染的目标发展。南沙新区,作为一片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开发与环境保护并行,这为港口企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广州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积极发挥政府对集群的推动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错综复杂,但妥善发挥政府的作用,可以有效推动集群的发展。广州市应该做好港口产业发展规划。港口的规划要与城市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同深圳、香港等周边港口城市错位发展。港口产业集群的建设可以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通过制定相应的用地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税收政策等引导要素向港区转移。优化软硬环境,加大有关港口、集疏运体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综合物流,制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政策,为港口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二)拓展港口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群的根植性

为了获得竞争优势,拥有一批成功的但彼此不相关的产业是不够的,需要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本土”或总部产业,通过各种支持条件彼此关联。从目前广州已有的产业集群看,产业关联度低,且主要集中在工业,缺乏有竞争力的第三产业集群,港口产业也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下游。广州建设港口产业集群,要拓展港口相关产业链,发展上游高附加值产业;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业,提高产业关联度,创造集聚规模效应,使产业根植于本土,不会随着要素价格的提高轻易迁移。比利时根特港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其港口分布着石化、钢铁、汽车等产业,同港口经济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自我循环运转的闭环,相互促进,越做越大。 

(三)合理规划港口产业布局

港口不是一个孤立的节点,港口与依托其存在的企业、机构、物流等组成一个局部系统。港口产业的布局应该既符合集约化发展的要求,又能保护环境,实现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的良性互动。广州发展港口产业集群,应该借鉴国外港口产业园的经验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引进上下游企业组成完整的循环产业链,将能源、原料、产品、工业废弃物、污染物循环利用起来,减少港区消耗和排放,推动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

(四)创建港口集群品牌

港口产业集群是一个港口的名片,形成的品牌效应能够推动企业、产业、港口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品牌的打造往往需要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入驻,形成“龙头企业+网络”的集群模式。以鹿特丹港为例,壳牌、埃索等石油公司落户使之形成了炼油和化工业的重要基地,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企业亦成为港口食品工业的重要代表。龙头企业的入驻,能够提升港口的知名度,开拓其市场,与港口产业集群形成良性耦合关系。广州港在积聚和做大市场主体的同时,应该拓展多种渠道,例如举办各种航运及港口展览会等加强港口集群品牌的打造,扩大港口的知名度。

(五)升级已有的港口产业集群

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共识。升级并不是放弃原有产业,而是提高整个产业的水平,淘汰落后的产能。为建立现代产业中心,广州应该更加注重社会资本和人才要素在推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双结合,升级已有的港口产业集群,加大产业融合力度,使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健芳.广州港大力提升战略地位[EB/OL]2016-09-27.2016-9-04

[2]吴绵强. 广东自贸区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版图[EB/OL]2016-03-15.2016-9-27

[3]张小华. 构建广东国际航运中心人才发展战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2,(15):25-31

[4]陈芷伊.广东已形成300多个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如何既大且强?[EB/OL]2016-03-15)[2016-9-27

[5]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 UNCTAD 2015海运发展回顾报告[R].201536

[6]关涛. 比利时港口产业集群建设及启示[J].港口科技,2010,(9):41-44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