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商业流通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商业流通 >

“互联网+”时代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模式探析

2017-02-03 22:11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贾强法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6年度教改基金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016JGYB19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稳定持续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保持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流通环节多,信息不对称,供应链运行成本高,缺乏农产品溯源化管理等问题,提出了整合思想、多元化思想、平台思想和客户需求下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互联网+;供应链模式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供需总体平衡,但价格波动大、物流成本较高等现象普遍存在,一直以来,国家政府对“三农”问题也保持了持续的高度关注。市场频繁出现的卖难买贵现象、“天价蒜”和“天价葱”现象,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伤害了农产品消费者的利益,这些问题一方面显示出农产品需求缺口不断扩大、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没有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

农产品供应链是通过对农产品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协调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者、经销者、消费者之间的利益,从农业生产资料开始,完成农产品种植、收购、加工、运输及分销等一系列过程,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存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销售等一系列环节。

“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手段、平台升级改造传统行业,实现1+1>2的经济效益。“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将给各传统行业注入新鲜血液,而发展相对滞后的农产品供应链也借助互联网技术展露了新的生机。

因此,对农产品供应链作出分析,并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对提升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适合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概述

我国当前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主要包括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主导的模式、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模式和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主导的模式。

(一)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我国现阶段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主导的供应链模式是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超市主要从生产基地、批发商、农民合作组织、批发市场等渠道采购农产品。虽然采购方式多样,但是不利于管理,今后从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组织、大型农户直接采购将会是发展趋势。

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具有集聚效应,它们促进了农产品流通,便利了居民消费,有利于溯源系统的建设。但是大型连锁超市的辐射范围有限、超市准入门槛高、市区配送难等问题仍然突出。这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来补上这一短板。

(二)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以粮油、畜禽肉、蛋类、水产、果蔬、茶叶、花卉、棉花、橡胶等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为交易对象,提供买卖双方长期、固定场地设备设施,并具有形成价格、信息展示、商品集散等功能的场所。

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市场是建在靠近农产品产地的、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交易对象的批发市场。销地市场是建在城市近郊甚至市区、以多种农产品为交易对象的批发市场。我国的农产品的70%以上经由该模式进入老百姓的餐桌,是连接产销双方的纽带,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未来,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三)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农民自发组成,代表农户的利益。当合作社位于上游时,它能为农户提供化肥种子等;中游则可以对生产活动及行为进行指导和质量监控;下游时,可以收购农产品。由于合作社是农户集体代表,有利于为生产者争取最大利益。

(四)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该模式可以表示为:农户+(批发商)+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农产品不直接进入市场流通,而是进一步加工,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后以更高价格进入市场。但是,在这种模式下,一是生产加工企业对农产品的种类、品质有着特殊的要求,相当大一部分产品无法达到标准。二是经过深加工的农产品虽然具有更高的价值但是市场容量却小得多,难以消化产量巨大的初级农产品。

三、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链硬件环境差,物流操作难度大

对于农村来说供应链构建难度大,农村道路、通讯条件、仓储条件、农户意识等方面都没有达到要求。另外一些城市对配送车辆的限制、缺乏共同配送体系、货损率高也是突出问题。目前,我国有6000多个与农业相关网站,但这些都相对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因为距离远通讯不畅,这些网站很难及时上传信息,很难发挥作用。

农产品因形状、本质不尽相同而很难实现包装和运输的标准化,其中还有一大部分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冷藏保鲜。但我国的冷链物流起步晚,设备缺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不完全冷链、暴力搬运等现象。另外,供应链成员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缺少相应的联动机制难以做到信息共享和问题反馈,限制了供应链各个伙伴的良好合作。

(二)流通环节多,供应链运行成本较高

我国目前主要的农产品供应链大多是单一的线性结构,在供应链中至少存在3-5个流通环节,这仅仅理论模型,现实生活中的环节可能会更多。

我国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分布不均,决定了我国农产品生产规模小,品种多,地域分散,规模不经济。另外,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对农产品企业的建厂选址以及企业辐射带来较大的困难。生产分散,使农产品流通环节增多,规模不经济现象严重阻碍了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发展规模和数量,使农产品供应链总体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三)供应链节点之间信息不对称,“牛鞭效应”显著

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压低上游价格,抬高下游价格。尤其是对上游掌握着第一手信息的批发商来说更会压低对种植户的采购价格,下游的零售商则会提高售卖价格。由于供应链节点之间信息不对称,当需求信息从消费者传入上游采购商时会被逐级放大,让种植户接受虚假信息,造成供大于求局面;当产品价格从农户到消费者也会被逐级扩大,造成价格过山车。这一现象增加了农户种植风险,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对产品供应链造成消极影响,导致对市场变化的过激反应,造成供应链上下游利益不均衡。

(四)缺乏农产品溯源化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

由于农产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农产品溯源系统是一个覆盖农产品从初级到深加工再到批发商到经销商各个阶段的信息库,可以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餐桌的一系列环节的监控。农产品溯源业务以农产品追溯码为业务信息传递载体,以农产品追溯标签为表现形式,以农产品溯源信息管理系统为服务手段实现对各类农产品的种植、加工、流通、仓储及零售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控,并对农产品追溯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评估、预警,让消费者可以随时查询食品的相关信息,从而确保吃上放心食品。由于我国缺少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行业内也缺少成套的设备,更缺少资金的投入,导致溯源机制的难以建立,更难做到每一个流通股环节的可溯源性。

四、基于“互联网+”构建农产品供应链新模式

(一)整合思想下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构建

1、以第四方物流主导的模式

随着供应链发展的日趋成熟和市场的统一,供应链中许多大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提升对核心业务的投入和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优势。但是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系统全面的整合能力,加之市场不断扩大,许多企业外包物流时不得不将物流业务包给多家物流企业,这将使供应链变得复杂和难以管理。由此,第四方物流应运而生,它是供应链的整合者,它对内部和外部具有互补性的服务的供应商的各种资源、信息、技术、能力进行统一管理,为客户提供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未来存在的第四方物流为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多种企业进行服务,集成第三方物流,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它将是未来解决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的有效方法。

2、集成化战略联盟模式

集成化战略联盟是包括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经营者等企业以契约规定形式结成战略联盟,内部实现信息共享、合理分配资源,相互协作,形成第三方物流集成化战略联盟。联盟内部可包括包装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可以租用信息管理企业的平台实现内部信息交流,也可以使用统一使用某一种信息处理软件。

这种模式具有很多优势首先联盟内部实现了产销信息无缝对接,能合理分配各阶段资源,切实发挥资源优势;内部信息平台的出现可以对用户的需求做预测,可以让用户做到对物流服务的提前预定;联盟内部的各个票据可以统一,这对于多式联运具有无法比拟的作用,可以一票到底,减少壁垒,提升效率。这种联盟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各方资源缓解了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损耗和成本矛盾。

(二)多元化思想下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构建

1、家庭农场的产、销一体化模式

基于家庭农场的产、销一体化模式主要是以家庭农场为主导。现阶段下,家庭农场主可以实施企业化经营,招聘专业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与上游农产品生产要素供应商和下游农产品批发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依托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和自主决策可以为供应链企业提供稳定的农产品货源。

2、以乡镇为单位的合作社整合模式

以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是松散的和小规模的,这样的合作社规章制度往往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明确,抗风险能力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数量多,农产品产量大,影响力大能够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另外以乡镇为单位往往是政府牵头,有着可靠的保证,在合作社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中更具有优势,有利于农产品做强品牌和快速响应消费市场。

(三)基于平台商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构建

1、农户+互联网+物流模式

2007年“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被中央列入一号文件,在各级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时至今日,农村淘宝、一号店、苏宁易购等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也持续发展。

农户+互联网平台+物流模式,架起了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信息桥梁,不仅降低“牛鞭效应”,而且最大程度上保证货源和品质,同时,完善的售后评价体系使得农户卖的开心、消费者吃的放心。

2、生产基地+新媒体+批发商(大型连锁超市、生产加工企业)

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体遍地开花,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网页推送、高铁电视广告和第三方APP等。结合传统行业,生产基地利用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高精度图像、文本、声音让自己的产品展示具体可感,吸引批发商、大型连锁超市和生产加工企业前来采购。这样点对点的交易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简化交易程序,提升供应链效率。

(四)基于客户需求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构建

1、“采摘园”、“农家乐”、“乡村游”等体验式生态农业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探索新型服务为目标的企业新机制,培育发展多元服务。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各地区政府和企业积极探索现代农村建设的新模式。许多以村为单位、以乡镇为单位的采摘园、农家乐、乡村游也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

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村建设,也从另一方面改变了乡镇的经济结构,加大了第三产业的比例,减少了第一产业的比例。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区域内农产品的需求,对于一些知名的体验式生态农业区将会具有更大的服务主体和辐射范围,这是农产品供应链的新探索。

2、定制化服务

基于客户思维的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是定制化服务。农产品的定制化服务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例如初级农产品可以在数量上、种类上和在外形上定制化;生产加工企业则可以在包装上、口味上、发货时间上定制化等。

还有一些高级化的定制,例如在生产基地的果园领养一颗树,从它开花到结果消费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栽培,农户只是提供指导意见,让消费者有自然新奇的感觉。消费者还可以要求农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不同外形的水果,如方形西瓜,有字苹果等。

五、结束语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农产品供应链也受到巨大影响产生许多新模式,良态的供应链可以改善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农产品产业流通效率,继而实现农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杰•马丁著,胡雍丰,仇明璇译.整合思维[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846-47

[2]王红梅.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6,(2):132-133

[3]李亿豪.互联网+:创新2.0下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形态[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5.45-50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