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商业流通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商业流通 >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农产品市场中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8-04 21:09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小琴  周茜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基金项目:2016年度绍兴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博弈模型”、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科研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JYKC1604)、浙江省商业经济学会课题(项目编号:2016SJYB02

摘要: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找出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得到合理的措施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归纳农产品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以及政府这四大主体进行分析,基于协同管理的思维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管理监督;协同管理

一、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国际贸易问题,农民增收和整个农产品产业的发展。生产者通过非法添加、滥用药物、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不当途径,来迅速增大产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牟取暴利,导致农产品事故频发,给我国的声誉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科技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制度问题。近年来,许多专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我国也在这方面采取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但是依照目前的农产品市场状况来看,我国在该方面仍然有待提高。

二、农产品市场中的问题

农产品市场是由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政府四者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他们存在各个相应的环节当中,其中政府作为第三方,主要起到监督管理作用。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体系如图1所示。

图 1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体系

图 1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体系

各个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可视为合作关系,经营者从生产者处批发获得农产品,再由消费者从经营者处进行购买。同时,各个主体都希望自己从中获得最大化的利益。由于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了解程度不同、政府对相关措施的颁布修改等因素,生产者和经营者需要随时改变其生产经营的最优方案。同类农产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产品的种类、质量和价格等,存在他们之间的竞争非常复杂。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信息不完全等原因,使得各主体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出现或多或少的矛盾。目前农产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存在于农产品供应链的诸多环节中,农产品经由超市或农贸市场最终达到消费者的各个流通环节如图2所示。

图 2农产品流通体系

图 2农产品流通体系

信息的不对称是农产品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首先,从农产品自身来看,果蔬类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是否超标、口感好坏,消费者仅凭外观很难作出判断,种子之类的某些特殊农产品是无法在购买时就立即分辨出优劣的。因此消费者对其所购买的农产品不能够全面了解,然而这些非人为因素很难被克服。其次,各个主体也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一大原因,农产品购买者大多数是老百姓,不具备农业方面相关的知识,关于农产品真实准确的信息无从得知,购买时依据外观或盲目跟随他人。这给一些经营者和生产者故意垄断信息制造了机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向市场提供虚假信息和隐藏对自身不利的信息。最后,由于我国的农产品相关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传递不通畅等因素。信息在经过多次传递后往往会丢失或失真,无法迅速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使消费者处于劣势地位,缺乏做出合适选择的信息。

(二)农产品生产质量低下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不占少数,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生产农产品技术的水平有限,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农业方面的相关知识,尤其不能正确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农产品和土壤污染。现代农业发展迅速,竞争也愈加激烈,许多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非法生产。在生产、加工等环节中违规使用激素、色素、防腐剂等成分,危害消费者健康。

(三)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地形分布复杂,农户分布散乱,很难做到统一管理和生产。由产地批发商收集散乱的小规模农户的产品,再经过消费地批发商分散到各个小商贩或超市中,从而形成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形式普及率低,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场,严重制约农产品的销售和营销策略的制定。许多农产品难以收集且优劣差距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收集、归类、运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农户分散的小生产方式不仅导致了农产品生产、流通、质量等信息不可追溯,而且物流上也很难做到突破,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严重。组织化生产程度低,既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高端大市场竞争的能力,也影响了农产品市场的平衡发展和农民的根本利益。

(四)政府监管力度不足

破坏农产品市场平衡的因素有很多,政府对市场的管理监督力度不够是主要原因之一。在监管力度不够、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生产者和经营者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道路上容易出现违背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这需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来制约不法行为,维持农产品市场的均衡。目前我国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立法不够完善和严谨,容易被不法商家钻空子。对普遍存在违法行为处罚过轻,使不法分子漠视法律,屡次违法乱纪,以获取非法利益。多个部门权责很难清晰的界定划分,容易导致各部门间的冲突和责任推卸。

三、对策研究

(一)建立良好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

良好的信息传递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键。首先,品牌、标签、质量认证和质量分级等作为农产品质量信号,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认证机构应多引导生产基地和企业去认证,让他们了解认证的程序和好处,鼓励他们树立品牌观念,以品牌推进农产品开发和流通,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完善认证体系不仅有利于消费者获取农产品的详细信息,同时也对生产者起到了督促作用。其次,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作为“过滤器”,农产品需严格检查才能进入市场,“三无”农产品不予进入市场,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建立良好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信息透明度和农产品的可追溯性,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从而降低“市场失灵”带来的危害。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教育

针对不同的主体采用不同的教育培训形式。首先要对消费者实施食品安全教育,由于我国消费群体总体教育水平和素质较低,安全消费观念和维权意识较弱,让不法商贩有机可乘。农户的主要着手点在于提高生产技能,增强环保意识。组织农户参加职业培训,加强其安全生产规范意识。对于商家和企业,要教育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在生产过程注意标准化,食品添加成分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添加。部分生产环节需透明化有利于消费者和政府进行监督,对不法商家应给予严重处罚。就政府方面而言,需要提高监管机构对于安全农产品市场的监管效率。通过对检测人员加强培训、加大检测设备经费投入来逐步完善体系。及时向消费者公布监测信息,从而向生产者施加压力,激励生产者安全生产。

(三)标准化生产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有效手段

面对农户、耕地过于分散问题,最重要的是将个体农户集中整合,充分利用劳动力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鼓励他们与经销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有组织有目的性地生产,集体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将分散的农户组成较大的集体,既方便管理、又标准农业生产,组织内部体制创新可以减少对农户实施安全生产的监管成本,也可以激励和约束农户实施安全生产,减少农户的机会主义。

(四)政府监管

政府机关的决策和措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要起到管理监督作用。首先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中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惩罚机制。其次,提倡生产者与经营者相互监督和鼓励消费者勇于对违反制度的商家进行检举、揭发。除了对生产和经营方面的管制,还要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督,督促官员及时实行相关制度,对于敷衍了事的官员应适当惩罚。政府作为管理监督农产品市场的主要力量,要积极发挥作用,减少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维护消费者利益。
   
综上所述,要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政府四者共同努力,利用自身拥有的权力充分发挥作用,协同管理农产品市场,维护市场平衡。

参考文献

[1]周刚.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管制问题分析[J].科技信息,2008,26.

[2]周蕾.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与政府管制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0:261-262

[3]陈汇才.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探析[J].生态经济,201111:130-133.

[4]谈海霞,张敏.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J].物流与工程管理,2011,332:140-143

[5]王宏伟.浅析农产品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营销策略[J].企业报导,20095:103-104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