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目录 创新 商业银行 应用 发展现状 农产品 影响因素 一带一路 中小企业 电子商务

财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财会研究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运营分析

2023-04-06 16:5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洋 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带动了企业管理模式的进步,在现代化背景下,信息数据成为企业发展经营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此时可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财务共享服务的运营模式与特点,分析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进一步讨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运营,以此完善财务共享服务体系,以财务共享为支撑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运营

一、引言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能够大幅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果,使财务数据信息可在企业内部实现共享流通,消除信息孤岛问题,继而为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为确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切实助力于企业发展,应重点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阶段与运营管理过程进行把控,借助财务共享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为企业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财务共享服务的运营模式与特点

(一)运营模式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属于新型管理模式,其基本定义尚未在学术界明确,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现代企业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应用,根据其运营模式可将财务共享服务分为物理集中式、虚拟式两类[1]

1.物理集中的财务共享中心

物理集中式财务共享服务属于主流模式,其跳出了企业部门的桎梏,能够整合不同部门的力量,将企业财务信息集中至特定空间范围内,以此形成财务共享结构。该运营模式具有集约化应用流程,且核算标准统一,能够促进企业实现标准化作业、合规化流程、专业化服务与数字化财务,有助于现代企业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物理集中式财务共享服务可进一步划分区域多中心、板块多中心、单中心三种模式。第一,区域多中心模式。该模式以区域为依据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业务趋同的集团企业中较为常用,可实现特定区域内的财务数据信息整合共享。但该模式建设周期较长,同时若企业存在诸多业务板块,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作量,此外,区域多中心模式对数据权限管理的要求相对较高。结合该模式的优缺点可见,在区域覆盖面积广、业务趋同的企业,可按照区域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财务共享。第二,板块多中心模式。该模式应用报备制划分业务板块,在单体企业内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且该模式实现集中化财务共享管理更为便捷,共享路径可控性强,并可快速完成岗位调整工作。但板块多中心模式的集中性特征不显著,随着企业的发展,其管理难度将不断提升。结合该模式的优缺点来看,为适用于业务板块差异较大的企业内,人员众多、产权变革频繁的企业同样适用。第三,单中心模式。通过该模式能够实现彻底化财务共享,最大限度地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借助单中心集中式财务共享模式,可强化对财务信息的管控,使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标准、流程更为规范。单中心模式对于企业的管控能力具有较高要求,且在管控期间需大量资源支持,该模式在业务高度趋同的企业中较为适用。

2.虚拟式财务共享中心

虚拟式财务共享中心主要是指以标准化业财流程、统一化核算规范、便捷化财务共享为基础,依靠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企业不同部门的财务信息进行关联的模式。在该运营模式运行期间,企业领导者需全面统筹,其作为财务共享的主导者开展工作,各部门需听从主导者指挥,采用适宜的协调沟通方式衔接企业各部门。通常情况下,在虚拟式财务共享中心运行期间,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资金结算、共享复审的工作,财务部门进一步将相关任务下发给各财务人员,由专业财务人员负责把控财务核算质量,以此规避财务风险问题。一线财务人员不仅需信息财务共享初审工作,还需与一线业务人员交流沟通,衔接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通过业财融合保障财务共享效果。在虚拟式财务共享中心运营模式下,可基于信息系统完成财务数据统筹,以现状为依据划分财务共享任务池,将相关任务逐级下达,以此实现多部门的协同作业,但受到资源条件限制,导致虚拟式财务共享中心存在部分缺陷。第一,其共享工作以信息系统为载体,减少了面对面交流频率,可能会降低各部门的联系,继而影响部门合作效果,甚至引发相互推诿问题。第二,若存在分支功能设置不全、缺乏高效管理、通信条件不佳等问题,则会导致虚拟式财务共享中心无法稳定运行。第三,虚拟式财务共享中心存在落实阻力,财务流程、制度、会计科目等难以实现统一化标准。

(二)特点分析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财务流程的重组优化,借助信息技术细分财务业务板块,使财务信息数据能够得到规范化管理。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特点进行总结,具体如下:(1)人员共享。区别于传统财务管理工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的员工所负责的并非单一化业务,且不仅为单个部门服务,而是面向企业所有部门,为其提供多元化业务服务,由此可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人员共享特点。(2)业务共享。财务共享工作的开展建立在统一的战略规划及会计政策基础上,并按照标准化原则处理财务业务信息,通过集约化业务共享,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2]。(3)信息共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并运营后,可基于网络宽带实现企业数据信息的交互共享,在全面化信息支撑下,为企业高效运营发展奠定基础。(4)管理共享。依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整合企业财务制度,使企业管理工作趋向模式化、标准化发展,并采用管理共享的方式提高企业管理质量。

三、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

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调整内部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作为管理体系的核心,企业应在当前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环境下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此减少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好的消除错误认识,以此推动企业发展、壮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要求企业相关主体从认知角度出发,明确该中心构建的价值意义,在该情况下,无论是财务管理还是信息化建设,于企业内部受到的重视程度将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应用能够直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能,相较于以往相对滞后管理方式下存在的问题,成熟的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可以有效解决,比如财务数据量庞大、部门间接洽不及时等不足,都可以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带来的财务业务流程优化、会计核算现代化等优势解决[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实现了财务管理工作在公司内部的全覆盖,通过该中心在各项工作中的介入,可以进一步减轻财务人员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将重复性强、计算量大的工作交由计算机等相关技术软件与平台完成,依托于技术优势的发挥使财务管理人员具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集中于管理,从而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可靠建议支持。除此之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给大数据等先进现代化技术的深层次使用提供基础条件,财务业务处理效率提升,在不影响财务管理成效的前提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得到有效缩减,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减少,企业整体效益得到优化。总而言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运作,能够精准划分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工作内容,依托于信息共享深度的提升优化各项工作效率与质量,尤其是企业业务、生产等部门,为企业财务管理、常规管理、发展决策等活动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同时,促进企业各项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

(一)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

为实现对各类财务信息数据的共享与快速交互使用,在对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建设时,要明确建立目的,即实现财务管理服务的交互与财务信息数据的共享,合理简化财务管理流程,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为实现上述功能服务,应深化企业财务共享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以此促进企业内部完备财务技术体系的形成,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信息的可控能力。实际建立时,以企业自身发展现状、需求和经营发展战略为基础,加强与企业环境内外的联系,并根据财务工作内容与体量进行建设,合理配置财务管理各项资源。尤其是营利性质企业,其规模较大,财务管理内容复杂且丰富,通过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依托于数据分析技术避免数据重复,财务部门工作内容得到优化,改善以往财务部门重叠设置等问题,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扁平化,这不仅带来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还会从各个环节中节约财务管理成本,从而企业运行费用得到有效优化。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财务共享中心,将原本较为分散的财务工作进行集约化整合,部门工作产生的各项数据快速交互使用,企业收付款能力、资金链把控等方面将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企业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时还要尝试进行相应的结构性变革,依托于机制的形成最大程度避免工作漏洞发生[4]

(二)构建会计核算中心

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会计核算中心构建是整个中心建设时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中心运行中财务核算功能的有效性及其结果的精准性,所以,为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中心的功能作用,仍要将大数据技术作为建设基础,然后整合财务报账、内部稽查、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等工作,以此保证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快速获取目标会计核算数据,让会计核算相关工作按照现行的会计核算标准有序、高效推进。为实现大数据技术的全覆盖,应以技术特性为基础重新调整会计核算内容、中心职责、方法标准、工作内容等,逐渐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的会计核算工作模式,以此排除人为干扰因素保证核算结果准确。值得注意的是,若是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为进一步提高财务数据共享效果,可以在各个部分或部门建立统一系统端口,并针对岗位进行差异化权限的设置,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保证财务核算数据安全,避免信息泄露、丢失等现象的发生。

(三)组建管理会计中心

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依托于制度层面、职责层面工作内容的明确降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压力,剥离相关部门职责与核算会计中心职能,增强管理的独立性与有效性,通过条块化的管理机制优化财务管理。具体而言,对比分析核算会计中心明确管理会计中心职责与内容,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在二者之间建立信息共享通道,一方面满足不同人员对财务数据的快速获取需求,另一方面落实垂直化的管理会计机制,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前瞻性,促进业财融合有序推进。这种设置方式不仅能够快速完成信息采集、处理、整理及分析工作,还能够梳理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职责,增加财务部门与业务、生产等部门间的交流与联动,一同应对市场风险,帮助相关部门适应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财务会计核算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要求,增强企业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简洁性,依托于系统化的管理机制提前预防财务等相关风险,保证工作成效的同时促进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的推进与实现。

(四)完善资金管理中心

资金数据作为企业重要的财务信息,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应组建专项化资金管理中心。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本质在于全方位统筹资金,避免资金链断裂等问题的出现,故为保障财务共享服务实效,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增设资金管理中心。资金管理中心在整个财务共享服务体系中主要负责预算审批、资金下拨等工作,辅以大数据技术,使企业资金能够实现透明流动。在资金管理中心帮助下,企业可根据业务活动需求而优化资金应用方向,实现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继而提升资金利用率,使资金调配能够与企业战略规划相适应。资金管理中心建立过程中,需在技术革新基础上培养与挖掘专业人员,组建高素质财务共享资金管理人才队伍,为资金管理中心的组建与完善夯实人才基础。

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流程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显著的跨区域性、跨组织性、跨部门性,建立共享中心的主要目的在于规模化、集中化处理并应用财务信息数据,使财务信息数据能够在企业内部实现高效流通。财务共享中心的日常服务工作存在交叉性、多维度特点,单个业务可能由多个员工协作完成,而单个员工同样可完成多项业务,在交叉服务下,最大限度保障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效。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为确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切实发挥出优势,可构建闭环式服务绩效机制,并以闭环绩效管理为基础开展外部服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条件。企业外部服务管理致力于实现内外部经营体系的统一,并从效率成本、及时性、服务效果、质量控制四个方面对财务共享服务进行评价,同时定期分析,并以报表的形式呈现出来。服务绩效管理工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应搭建问题反馈渠道,以此逐步优化财务共享服务流程。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实际运营之前,应对企业自身的业务处理流程及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整合并统一。第一,剖析现有流程要素,定位流程起终点与关键点,对业务流程各个环节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配置人员结构。第二,采用模拟仿真的方式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立足于财务数据信息,制定解决方案。第三,在财务共享信息系统内设置操作管理员,并输入容错率标准,当数据超出容错率后,需由操作管理员校正校验后进行修改,同时记录修改过程,存档备查。以企业固定资产账务为例,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流程下,需结合固定资产账务数据编绘标准流程图,经管理层审批通过后存档,并依据标准流程图编制标准操作手册,以此规范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工作[5]

(二)签订服务水平协议

服务水平协议是用于确定财务共享服务内容、标准、权责等内容的服务协议,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以服务水平协议为依据开展工作。对服务水平协议基本要素进行总结,具体如下:(1)服务内容。用于明确企业进行共享的财务信息数据范围;(2)服务清单。以服务内容为依据进一步细化,并以清单方式罗列并呈现,使财务共享内容更为清晰,继而使财务共享工作能够更为有序地进行。(3)责任人。以财务共享服务体系流程为依据,确定各流程环节的责任人,健全责任体系。(4)服务等级。对财务共享内容划分层级,设定共享权限,以此避免财务数据信息泄露,并使财务信息数据能够得到充足利用。(5)服务描述。对财务共享范围内财务信息数据专业术语进行定量定性描述,明确数据标准。(6)限制条件。对财务共享服务行为产生一定约束,通过确定限制条件,使财务共享服务能够标准化开展。

(三)电子化、自动化及标准化的应用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搭建运营后,极大提升了企业信息化程度,企业业务呈现出电子化特征,有助于无纸化办公局面的形成,且可大幅提升企业业务处理效率,并实现了降本增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需与企业信息部门进行紧密协作,使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能够趋向自动化、标准化、电子化发展[6]

1.高效化报销

企业运营期间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各类报销项目,如差旅费报销等,在传统模式下,需员工保留原始票据,并于报销之前将原始票据提交给财务部门,而在此期间,员工需承担原始票据丢失的风险。从财务部门角度来看,应付账款人员需审核票据合规性,并对票据审批流程进行跟踪,待票据审核通过后,还需将票据数据录入财务系统。结合上述过程不难发现,票据审核过程效率低下,工作量大,且易出现人工误差,若报销程序出现漏洞,极易引起员工不满。而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过程中,可依托于信息共享建立自助报销系统,员工可借助自助报销系统上传递交票据扫描件,并按照标准填写电子报销单,由各级管理人员审批报销单。同时将报销系统与财务系统关联,待报销单审批通过后,由财务部应付账款人员复核票据,确认无误后由报销系统生成会计凭证,后续根据该凭证进行报销即可。以财务共享为基础的报销模式极大提高了报销审批效率,且降低了人工失误率,效果显著。

2.发票扫描打印

企业需按照国家规定纳税,随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面临庞大的发票处理量,其中增值税发票占比最大。在税务管理过程中普遍应用金三系统进行税务控制,但其发票处理流程繁琐,给财务共享造成了一定难度,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出错率。针对该现象,可在财务共享基础上,引入Dolphin操作系统,借助该系统监管为发票处理行为,采用扫描、打印的方式上传发票,以此避免因手工录入导致的出错率,且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发票处理工作量。

3.科目余额调节

在传统模式下,需财务人员月末调节明细账与总账,并编制调节表,确定账账相符后将其打印并签字存档。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其需服务于企业不同部门,业务量庞大,以此形成了较高出错率。此时可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基础上增设Share point系统,采用电子化模式调节会计科目账务并生成调节表,在此运营模式下,员工可独自完成特定模块的科目余额调节[7]。此外,为实现统一化余额调节,需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所有数据记录进行存储,为后续跟踪调查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结合上述分析可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实现高效运营,切实发挥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功能,其需做好信息技术的更新,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定期升级财务共享信息系统。

(四)共享服务中心与业务部门的合作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促进了信息数据在企业内部的高效流通,实现了企业财务信息数据的高效整合,而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期间,应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以此确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数据时效性。结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际运营情况来看,其投入运营后,服务中心与物流部门、物资部门、采购部门、应付账款团队的往来最为密切。例如:出现付款发票问题时,需物资部门、采购部门协同配合,分析付款发票错误的原因,以此便于追责;若存在费用报销问题,需应付账款团队进行报销流程审核,并追踪资金入账信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营离不开庞大的财务数据支持,而企业财务信息数据产生来源于各项业务活动,因此,需以财务数据信息为纽带,连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业务部门。为便于数据集约整合,可在集中化运营模式基础上融入虚拟化运营模式,依托于财务共享信息系统构建业务板块,各业务部门定期将自身业务数据上传至特定板块中,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可从信息系统各板块内调取部门业务数据,以此实现财务信息数据的有序整理。除此之外,可凭借财务共享信息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可视化呈现,使财务信息数据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给企业领导层与管理层,增强财务共享实效,使企业领导层与管理层在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数据支撑下完成经营决策。

六、总结

综上所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运营对企业发展具有较强推动力,企业领导层应认识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优势,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组建会计核算中心、管理会计中心、资金管理中心,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功能完整性,同时在运营期间,应在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基础上,签订服务水平协议,并从电子化、自动化及标准化三个方面完善财务工作,促进业财融合,以此确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顺利运营。

参考文献:

[1]徐榕.企业集团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问题及对策[J].质量与市场,2022(07):25-27.

[2]温法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集团内部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商业,2022(09):169-171.

[3]张友忠.分析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风险与控制措施[J].商讯,2022(09):81-84.

[4]余永亮.探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与具体措施[J].商业会计,2022(06):71-75.

[5]潘祖怡.浅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意义[J].中国有色金属,2022(05):60-61.

[6]凌莉,张献莹,许晴.新形势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J].今日财富,2022(04):100-102.

[7]林礼谊.关于现代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22(01):88-92.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