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 信息化 大学生 内部控制 目录 发展策略 互联网

产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产业研究 >

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2023-03-03 16:16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叶建琳  江苏大学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2021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10299066Z

摘要:从三产发展现状看,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同一产业内也有差异。本文立足于“十四五”规划,综合运用区位熵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用总产值计算2019年南京都市圈分行业的区位熵值,反映了都市圈三产结构和现状。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南京都市圈9各城市8个行业各自的灰色关联度,评估了各自的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最终提出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发展路径

一、引言

2021 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示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准予实施《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同年3江苏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拟定了南京都市圈“一极两区四带多组团”的都市圈空间格局,对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作出了指示,并从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现代化分工协作、促进高水平开放合作、健全同城化体制机制及等几个方面对南京都市圈发展趋势制定了详细的指导计划。南京都市圈是我国最早筹建的跨省都市圈,位于承接东部连接西部的十字路口,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都市圈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作为中心城市的南京对周边城市的带动能力仍需提升,城市间如何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提高产业分工协作能力,跨区域的行政治理和常态化协调机制仍是草创未就。在此背景下,研究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并进行实证分析,建设性地提出产业协同发展路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产业协同理论研究现状

德国学者哈肯(1974[1] 最早提出协调理论;Mowery Rosenberg 1979)认为技术和市场需求是产业协同发展的因素,通过产业聚集能构建创新网络关系,降低研发成本与风险,获得集成的创新效应[2] 。赵双琳,朱道才(2009)指出,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产品循环发展模式理论、技术梯度理论等区域经济的基础理论蕴涵着产业协同理论[3] 。罗斌(2011) 认为,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及模式、产业区域布局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政府规制构建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理论体系[4]。魏丽华(2016)提出马克思系统地阐述了分工与协作对生产方式变革和生产力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分工与协作的复合深刻体现了协同理念[5]

关于城市群的产业关联发展问题,国内学者们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研究: 第一,关于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刘胜等(2019)认为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有利于制造业发展,而城市群的地理区位、企业的生命周期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会对制造业产生不同的影响[6] 。郎昱等(2021)实证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仍然是双核心发展态势,但北京是最作为首要城市,一方面拉动周围城市经济发展,一方面又制约了外围城市产业多样性,拉大了北京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差距[7] 。陈朝萌(2016)用聚类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出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定位为“一心、一体、两翼”的港口群形态[8] 。邓江年(2016)认为,在产业布局方面,香港应注重金融、服务贸易等现代服务业,澳门博彩业转型于观光旅游业,广东扩大自贸试验区投资开放的力度 [9] 。曾刚(2021)发现长三角地区基于"Z"字形发展轴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显著,各领域对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贡献以及相互关系不完全相同[10] 。第二、关于城市间的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武文霞( 2019)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路径不仅涉及到产业结构转型、构建城市常态协调机制和城市间协作发展,还包括生态环境保护[11] 。周京奎(2019)提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应当设立中央层面的领导小组头筹协同发任务,完善政府协商机制、做好产业规划对接,建立补偿和激励机制[12]

(二)产业协同测度方法

关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有些国内学者们运用哈肯模型、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如李琳和刘莹(2014)采用哈肯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20年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要素[13] 。李健等(2018) 等以我国京津冀工业产业为实证对象,构建产业耦合协调模型并对三个层级的耦合协调评价体系进行分析[14]。李少林(2015)运用空间面板计量分析了我国省际产业协同度影响因素 [15] 。陈晓峰(2019)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度进行了测算[16] 。更多的学者采用了区位熵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系统理论由Deng1988[17]提出,最早将灰色系统分析法运用于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学者是林国钧(1986[18],此后国内学者也使用此方法分析区域产业发展,刘怡等(2019)以京津冀为对象,对各城市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对各城市和各行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19]。武玉英等(2016)以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为实证对象,运用TOPSIS、灰色关联和距离协同模型及熵理论构建要素与产业协同度测度模型进行分析[20] 。安树伟等(2017[21] 用区位熵测量了专业化程度,并用灰色关联法对中国三大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度进行了测度和对比分析。陈燕(2018)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实例,用区位熵计算湾区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对湾区城市间和行业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了测度,并提出了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22]

三、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都市圈经济社会欣欣向荣,2019年人均GDP超过11万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已初步建立互通有无的现代化都市圈。但都市圈整体实力、产业布局等仍有不足,城市间分工协作水平有待提升,常态化协调协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本节从产业专业化的视角分析南京都市圈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的现状,为后文分析提供基础。根据20213月最新发布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本文的数据涉及南京都市圈内共计9个主要城市(1个直辖市及8个地级市)的相关指标,分别是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常州、滁州、马鞍山、宣城和芜湖。在行业的选取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江苏省统计年鉴》和《安徽省统计年鉴》之间的数据处理差异,本文选取了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多个行业进行统计分析。

(一)城市间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

2019年,南京都市圈9市之间经济总量相差巨大,南京是宣城的10倍之多,除常州外,其余7市经济总量都不到南京的半数,详见表1。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宁镇扬和常州都在10万元以上,淮安则落后于马鞍山和芜湖。

1  2019年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产业结构状况

表1  2019年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产业结构状况

从产业结构来看,南京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占62%,其余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分别都接近50%,第一产业占比小于5%。只有淮安、滁州和宣城第一产业占比仍接近10%,详见图1。从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角度来看,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产业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阶梯差异。

图1 2019年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三产占比状况

1 2019年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三产占比状况

(二)各城市行业间区位熵分析

1.模型设定

区位熵,指某地区某一行业的区域值在该地区上一级产业区域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行业区域值在全国其上一级产业区域值中所占比重的比值,常用于分析不同地区产业内部的具体结构[22]。区位熵定义中的区域值是指能够反映行业或产业规模的变量,本文用行业总产值考察南京都市圈的产业结构特点。

为考察南京都市圈区域内各细分行业的集聚情况,与上述定义不同,本文在计算各城市分行业的区位熵以南京都市圈为总体,而非全国某一行业区域值在其上一级产业区域值中所占比重的比值当做分母,从而更清晰地展现南京都市圈区域内各城市各行业之间的差距。假设南京都市圈整体某一产业下包含i个行业,j个地区则区位熵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模型设定

2.各城市分行业区位熵

从第一产业来看,淮安、滁州和宣城的区位熵都在2附近浮动,表明这三个市在农林牧渔业有较高的产业集聚能力,南京和常州在0.5上下,其他市的值接近1,这一结论也符合图1中三市产业结构特征。从第二产业来看,表2中工业、建筑业都属于第二行业。南京的第二产业、镇江的建筑业和淮安的工业区位熵都小于1,其余城市都大于1,呈现出以南京为中心向周围城市辐射的第二产业阶梯布局。南京都市圈第三产业发展各不相同,表2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都属于第三行业。南京在金融业专业化程度最高,其他都没有和周边城市拉开一定的差距。滁州、芜湖、宣城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均高于南京,这说明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南京都市圈要重视交通建设和各城市的地理优势,做好相应的产业布局。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南京作为中心城市并没有做到强势领头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南京产业内部转型升级导致。

2  2019年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分行业区位熵

表 2  2019年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分行业区位熵

四、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模型设定

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的灰色关联分析

(二)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分析

1.各城市灰色关联度分析

 3展示了基于行业总产值得到的各城市灰色关联度。从排序来看,南京都市圈9个城市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数值从大到小为南京、宣城、淮安、滁州、芜湖、镇江、扬州、常州、马鞍山。由此,南京作为中心城市与整体方向一致,扬州、常州、马鞍山等城市的总体产业结构与南京都市圈整体差异较大,而宣城、淮安、滁州等城市的行业发展协同能力更强。

3    2019年南京都市圈9市基于产值的各城市灰色关联度

表 3    2019年南京都市圈9市基于产值的各城市灰色关联度

2.各行业灰色关联度分析

4是展示了8各行业的灰色关联度。从数值上看。农、林、牧、渔业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小的会第三产业。这表明从整体上看南京都市圈行业差异较大,第一产业优势突出说明城市群中自然资源分布差异小,但产业未形成规模效应,这是由于水道密布,耕地分散的地理和历史因素造成的。第二、三产业优势不突出说明各城市间产业未能协调发展,结合表2的信息可知,南京作为中心城市,在第二、三产业中缺少强大的有辐射力量的产业,而各城市都有各自突出的第三产业。因此南京都市圈应当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合作,南京作为中心城市应当加快产业向高级化转型,各城市间应该尽快建立合理的产业协作关系。

4  2019年南京都市圈8行业基于产值的各行业灰色关联度

表 4  2019年南京都市圈8行业基于产值的各行业灰色关联度

五、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提升路径

(一)规划合理的产业布局,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

南京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核心之一,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产业间分工协作,在保证产业结构合理基础上,积极提升产业高级化水平,合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业(魏守华和钱非非,2021[24]。根据上文分析,南京都市圈整体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南京存在较大差异,如扬州、常州、马鞍山,周边城市应当取长补短,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绿色创新的产业链。

南京作为南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未来需要强化协同创新引领能力。首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同时加大对“互联网+制造”模式的探索与改造,驱使能源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例如整合沿江开发区,同步南京、镇江、扬州等沿江化工企业和园区转移转型,打造绿色产业集群[25]。其次,根据上述分析,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程度较低,未形成互补的优势。尤其南京的金融业专业化程度是南京都市圈内的火车头,但整体的产业协同程度最低,未来要充分加强南京资本市场的流通性和金融服务的多元性。周边城市如淮安、金坛、宣城需要发挥农业专业化的优势,建设国家级绿色农产品食品加工基地。滁州、芜湖、宣城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周边城市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构建智能低碳的物流互通网络,达到高效高质量的发展。

(二)加强跨省的区域行政配合能力

《规划》提出要促进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和加快建设统一市场,这就要求各城市之间的产业政策需要统一的协商筹划,以推动城市间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为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首先需要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创新联盟,促进创新成果在都市圈内部无障碍转化,保护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其次要提供跨区域合作的创新平台,如以南京江北新区和淮安盱眙为主体的宁淮南北共建园区建设,把南京江北新区创新机制优势与盱眙资源优势相结合,实现共享共赢[25]

(三)加强中央政府领导,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

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能力仍需加强,从顶层设计出发需要加强政府治理。由中央领导有利于推动都市圈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诚信合作,慎重决策。其次治理的主体间逐渐建立灵活的权能承接、关系协调和功能转化等关系,构建起以政府为核心,多层责任嵌套的治理运行机制。[26]从国家层面把握《规划》,并进行分类决断,对调整南京都市圈产业布局和加强行政执行能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7

[2]Mowery DRosenberg NThe influence of market demand upon innovation  [J].Research Policy19798102-153

[3]赵双琳,朱道才.产业协同研究进展及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06):15-20

[4]罗斌.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制度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2011

[5]魏丽华.京津冀地区市场协同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604):100-107

[6]刘胜,顾乃华,李文秀,陈秀英.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制造业企业成长——兼议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红利[J].产业经济研究,201903):52-62

[7]郎昱,孙荃,施昱年,罗世兴.首要城市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3902):29-39

[8]陈朝萌.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定位格局实证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4):32-35

[9]邓江年.广东产业升级的创新驱动路径研究[J].南方经济,201606):114-120

[10]曾刚.长三角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及其区域一体化深化路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305):226-236+242

[11]武文霞.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探讨[J].江淮论坛,201904):29-34

[12]周京奎,龚明远,张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创新研究[J].长白学刊,201902):95-103

[13]李琳,刘莹.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哈肯模型的分阶段实证研究 [J].经济地理,201409):1603-1616

[14]李健,李鹏飞,苑清敏.基于多层级耦合协调模型的京津冀工业产业协同发展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09):1-7

[15]李少林.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基于省际空间计量模型的经验分析 [J]. 财经问题研究,201502):25-32

[16]陈晓峰,成长春.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机制创新[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3):43-49

[17]Deng J LProperfies of Relational space for grey systems[M] / /Deng J L Essenfial Topics on Grey SystemTheory and Applications BeijingChina Oceam Press1988113

[18]林国钧.贵州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灰色系统理论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04):250252

[19]刘怡,周凌云,耿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评估: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度的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12):119-129

[20]武玉英,魏国丹,何喜君.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与要素协同度测度及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605):21-25

[21]安树伟,闫程莉.沿海三大城市群产业协作效果评价与比较[J].河北学刊,20173705):144-150

[22]陈燕,林仲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产业协同的灰色关联分析与协调机制创新[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3304):89-97

[23]张明艳,孙晓飞,贾巳梦.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分工测度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08):103108

[24]魏守华, 钱非非. 南京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与优化对策研究[J]. 新金融, 2021(09):6.

[25]江苏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J].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21(06):5-7.

[26]陆军.都市圈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J].人民论坛, 2020(27):54-57.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