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宏观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宏观经济 >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2015-06-19 22:37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宇轩  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20149月明确公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新原则,将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第一步,并于1029宣布结束最后一批150亿美元资产购买,此举意味着实行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QE)彻底结束。本文旨在探究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于我国的影响,并给出有关调控建议。

关键词: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历程及作用机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量化宽松政策应运而生。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其目的是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美联储共出台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总共购买资产约39000亿美元。在雷曼兄弟于20089月倒闭后,美联储就立即推出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在随后的三个月中,美联储创造了超过10000亿美元的储备,主要是通过将储备贷给附属机构,然后通过直接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于201011月宣布推出,即美联储在2011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并对资产负债表中到期债券回笼资金进行再投资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20129月,美联储麾下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0-0.25%超低利率的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并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每月向美国经济注入400亿美元,直到疲弱的就业市场持续好转。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从20131月开始。随着前几轮的“扭转操作”到期结束,美联储在每月400亿美元抵押支持债券购买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每月购买450亿美元国债长债的QE4计划。

量化宽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美国经济的复苏起到了较为有效的作用,具体如下:

(1)中央银行在增加货币供给的同时也增加了美国金融机构的现金流,确保金融机构保有足够的流动性。同时,此举亦可处理和消化次贷危机以来美国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的难以流通的不良资产。

(2)通过量化宽松,美元供给增加导致美元贬值,刺激美国对外出口并且一定程度上减少进口,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缓解贸易赤字、增加贸易收入的目的。

(3)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国债压低国债利率,进而压低市场中的债券市场收益率以及与之关联的长期利率,从而鼓励企业通过借贷扩大生产,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改善企业经营、进而促进就业和消费、并且刺激投资和消费。

上述三个渠道无疑是在经济萧条之时促使复苏的强心针。

二、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

在当今开放经济的模式下,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引起了欧盟和日本央行的政策跟进,此举将通过政策的溢出效应影响全球经济。

对我国而言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利好方面:

(1)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刺激出口

美联储减少美元供应,实际效果等同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人民币的被动贬值会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美元利率上升,抑制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从而抑制美国产出和收入增长,可能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从这两方面看,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取决于美国的边际进口倾向大小与进口需求弹性。美国的边际进口倾向较高,一旦紧缩的货币政策带来收入减少,美国就会大幅减少进口。但是,由于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需求弹性较小的日用消费品,所以美元升值对我国的出口贸易是有利的。

(2)缓解我国通货膨胀压力

此前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造成国际流通的美元过剩,从而直接导致国际市场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同时流动性泛滥会加快美元贬值步伐,会有大量的资金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寻求避险,进一步推高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我国作为主要的大宗商品进口国之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必将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如果本币升值幅度低于外国商品涨价幅度,将引起企业的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或者间接工资上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大大缓解了我国通胀压力。

3)外汇储备保值压力将大大缓解

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底外汇储备余额约为3.8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居于首位。而我国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在美国之前量化宽松的政策实行下,美元进一步贬值使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危险。现今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大缓解了我国外汇储备保值的压力。

不利因素:

1)加剧房地产市场风险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导致全球流动性紧缩,对我国房地产行业来说,这恐将导致房企的融资成本和汇率风险大大增加。庞大的融资规模也将引发房企资金链紧张,甚至有可能出现违约情况。美元走强后,国际热钱可能会从中国市场流出,这会加剧房地产企业“钱荒”窘境,房地产市场将面临颓势风险。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一旦被刺破将会引发地方债务违约的连锁反应,最终拖累银行体系,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严重冲击中国经济。

2)人民币升值与贬值难以抉择

经过数年的持续升值,人民币汇率已在高位,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和美国经济的持续走强将使美元中长期内维持强势格局,人民币将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人民币若继续升值将使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这将沉重打击国内制造业、刺激国内产业迁移至其他低成本国家,导致产业“空心化”和失业上升;若跟随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将导致资本外流加剧,人民币国际化势头将受到遏制。

 

三、对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建议

尽管美国宣布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我国的奋斗目标并未改变,即要在提高人民币国际上地位的同时,也要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笔者从长远角度来看,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有如下建议。

第一,减少资本管制,加快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未来开放资本项目是一个必然趋势。资本账户的开放,可以使得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二,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目的是形成以市场化为方向的汇率机制。从 1994 年人民币并轨以来的汇率轨道来看,我国大部分时间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这种制度对于稳定汇率、促进外贸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近年来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外汇储备得到不断的积累,外汇占款问题也大为增加,这给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这几年我国也在积极寻找方式来改革人民币汇率,但从长远来看,只有真正形成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才能使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更具有独立性。因此,资本项目的逐渐开放和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是我国未来货币政策调控的制度性前提。只有这两方面逐渐完善,货币政策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

最后还必须指出的是:以我国在内的亚太新兴市场国家传统上一直是以出口创汇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出口创汇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为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其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特别在金融危机以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把出口作为国家经济一大拉动力的中国深受影响,外部需求的急剧收缩,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增加了输入型通胀的风险。因此应着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大力扩大内需消费,减少贸易顺差,这样不仅有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缓解输入型通胀,使中国经济向更加均衡的发展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历时6年,美联储宣布退出“量化宽松”.南京日报,2014-10-31

[2]马科学.基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1).

[3]黄贤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亚太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J].亚太经济,20112).

[4]方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金融天地,20114).

[5]李石凯,刘昊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效果[J].中国金融,2012(10):53-54

[6]李永刚.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J].财经科学,20114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