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江苏省旅游经济的地区差异及协同发展对策

2018-08-23 22:12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欧冕 张爱平 扬州大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7YJCZH236,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社区生计类型分化及贫困异质性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2017SJB1163,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对农户生计的影响效应与机理研究。

摘要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江苏省2013年旅游经济数据为基础,探讨了江苏省各地级市旅游发展差异状况及影响地区间旅游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江苏省旅游业地区差异可分为三个梯度,并把影响旅游经济效应的主要因素归类为旅游经济收入和旅游经济地位。在未来旅游实践中需充分重视缩小地区差异,通过政府引导、大力发展生产力、打造旅游品牌等方式,规避区域旅游产业同构问题,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推动地区旅游协同发展。

关键词地区差异;旅游经济地位;旅游经济收入;协同发展

一、引言

1997年欧洲联盟条约中明确提出旅游业应发挥缩小区域差异的作用。但是受生产力水平水平、地理区位、旅游资源特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往往层次不齐。国内关于区域旅游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研究内容是区域旅游分区研究和区域旅游资源特点比较等。近年来许多学者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采用标准差、基尼系数、泰尔系数、聚类分析法等测量指标和模型,对我国旅游经济地区发展差异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经济规模、旅游竞争力区域差异、旅游产业要素、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带差异等。汪德根探讨了中国旅游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陆林分析了中国省际入境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特征;马慧强探索性地构建旅游经济区域差异评价指标体系;Bichaka Fayissa以非洲为例,研究旅游业在非洲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及对区域经济造成的影响。

江苏省生产力水平较高,地理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欣欣向荣。在整体上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苏省13地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又参差不齐。总体上看,江苏省13市旅游发展水平大致呈现以南京、苏州、无锡出类拔萃,其他地区发展较一般的格局。2015年江苏省旅游收入最高的分别是苏州市和南京市,其旅游收入分别是1084.82亿元和1013.42亿元,分别占江苏省2015年旅游总收入的21.0%19.6%,两市旅游收入之和超过了江苏省2015年旅游收入的30%,而位于江苏省北部的宿迁市,旅游收入却只有42.12亿元,占江苏省2015年旅游总收入的0.8%。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这种区域差异,包括13个设区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分布、交通条件、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水平等因素。这种差距的存在不仅影响江苏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前制约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地方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探究原因,减小差异,有助于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江苏省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江苏省13个市的旅游发展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深入地认识江苏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区域特征,探究造成江苏省内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提出江苏省13市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对策。

二、研究方法与测量指标

(一)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能够通过对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处理,消除各个变量之间数据差异性的不匹配性以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确保指标的质量。通常当几个因子的累积方差和达到85%以上时,说明这几个公因子反映了研究问题所选取的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各市旅游数据,对影响旅游经济的因子进行分类,探讨江苏省各市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差异。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矩阵如下:

X=AF+δε1

其中F为因子变量或公因子,A为因子荷载矩阵,ε为特殊因子,相当于多元回归分析中的残差向量,越小越好。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利用得分系数矩阵,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主成分的综合得分:

F1=Fac1*X1+Fac2*X2+……+Fac9*X9                   2

F2=Fac1*X1+Fac2*X2+……+Fac9*X9                   3

其中X1-X9是游客数量等9个因子的标准化数据,乘数为该因子在主成分上的荷载系数。F1F2为主成分分析所提取的两个主成分。

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所占提取主成分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构建主成分综合模型如下。

江苏省旅游经济的地区差异及协同发展对策4

(二)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了2013年国民经济和旅游经济的部分统计数据对江苏省13市的旅游经济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使用到的江苏省旅游产业经济统计数据来源于江苏省2014年统计年鉴提供的全省13市的旅游相关统计信息,部分数据来源于江苏省13市地方人民政府网站。主要指标有2013年游客总量、2013年地区旅游收入、第三产业年度增加值比重、GDP比重、单位资源收益度等指标。这些指标设置比较全面,可以较好地反映地区旅游经济状况。

1 旅游经济状况分析指标

表1 旅游经济状况分析指标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预处理

对数据进行KMOBartlett检验,检验显示KMO=0.638>0.5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0.000<0.0012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6.577%,说明9个指标划分为两类较为适宜。由旋转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个主成分中主要有6个因子的载荷,第二个主成分中主要有3个因子的载荷。将游客数量、旅游总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单体数量、旅行社数量、住宿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归入第一主成分;将资源市场利用度、单位资源收益度、GDP比重归入第二主成分。联系因子的实际意义,将第一个主成分命名为“旅游经济收入”变量,该变量反映了区域旅游经济绝对总量;将第二个主成分命名为“旅游经济地位”变量,该变量反映了旅游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 结果与分析

下表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两个公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并给出了各地区相应的排序。

2 成分得分及排位

表2 成分得分及排位

2显示,旅游经济效应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南京,比综合得分最低的宿迁高出2.62,可以看出江苏省旅游经济两极分化严重,地区差异较大。各市主成分分析体现出各市旅游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对旅游经济效应影响较大的公因子。方差分析后显示旅游经济收入因子在所有因子中占比最大,说明旅游经济因子对旅游经济效应影响最大,即旅游经济收入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所有样本中,南京游客数量、资源市场利用度、旅游总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等与其他市相比有很大优势,因此南京综合排名第一。第一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南京和苏州生产力水平高、旅游发展成熟,因此在旅游经济收入上有较高的首位度;而宿迁等地旅游业发展滞后,旅游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旅游经济地位排名中常州、镇江得分比较高,说明这些市旅游经济地位在当地旅游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比其他市更高,而地区生产力对旅游基础设施等要素的投入力度有很大影响,生产力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有实力加强旅游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经济地位对旅游经济效应也有一定影响,镇江由于旅游经济地位得分较高,使其综合得分大幅提高,说明旅游经济地位可从一定程度上弥补旅游经济收入较少所带来的差距。综上所述,江苏省政府想要谋求旅游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应综合考虑旅游经济地位和旅游经济收入两个方面。

根据旅游经济表现将13市分为以下三个梯度:

1.第一梯度:南京、苏州、无锡

    这一梯度地区属于江苏省旅游发展强市,综合得分较高。其中南京旅游经济总体发展较为平衡,居于首位。苏州旅游经济收入略低于南京,在苏州发达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相比之下旅游经济地位较低。无锡的两个主成分排位较为均衡,旅游经济收入和经济地位都比较高。

2.第二梯度:徐州、扬州、南通、常州、盐城

    该梯度的五个地区中,徐州、南通、盐城旅游经济收入状况良好,但旅游经济地位过低;扬州在旅游经济收入和旅游经济地位上表现基本一致;而经济总体发达的常州,旅游业相比业内其他行业发展滞后。

3.第三梯度:镇江、连云港、泰州、淮安、宿迁

该梯度地区的旅游综合得分最低,旅游经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镇江旅游经济收入较低,但旅游经济地位较高;泰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的旅游经济收入水平和旅游经济地位都处于全省落后位置,主要原因是这四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四、对策与建议

(一)对策

处于江苏省旅游业第一梯度的三座城市旅游业发展较成熟,体系趋于完善,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物质基础雄厚。接下来应着眼于开发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精品旅游产品,继续推进区域内经济旅游资源的开发,发挥区域首位度优势,依托较为完善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较为发达的交通条件,加大对特色项目的支持力度,走高端精品旅游发展路线。

    处于江苏省旅游业第二梯度的五大城市社会经济水平居于全省中等水平,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良好,交通状况略逊于第一层次城市,但仍有优势。徐州、扬州等城市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可以发展完善旅游购物、娱乐、休闲功能;盐城生态旅游产品特色显著,但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限制,盐城地区旅游资源状况处于全省中游水平,应加大旅游开发宣传力度,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形象;南通社会经济较为发达,旅游经济收入水平居于前列,然而地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相对较低,旅游资源状况一般,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着力打造江海文化名城;常州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旅游经济收入与旅游经济地位在省内的排名却差别较大,旅游产品以休闲娱乐为主,需要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打造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中心。

    处于江苏省旅游业第三梯度的五大城市中连云港、淮安、宿迁位于苏北,泰州位于苏中,镇江位于苏南。泰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社会经济发展处于省内落后位置,旅游和相关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属于旅游经济弱势区,需要改善旅游交通状况,提高旅游资源品质,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镇江需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注重旅游特色优势培育,与周边城市无锡等地进行旅游合作,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努力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建议

政府加强引导:市场力量的作用往往不能减少区域差异,反而倾向于增加区域差异。旅游市场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滞后性,因此绝不能忽视政府对缩小旅游经济地区差异的影响力。江苏省政府应统筹全局,根据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南北梯度合理规划,对苏北、苏中地区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均衡有序地发展省内旅游。各地级市政府应全面考量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合理定位本地区旅游产业,营造有利于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

大力发展地区生产力:地区整体经济水平对当地旅游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生产力提高有利于营造适合旅游业发展的环境。以盐城市为例,盐城拥有颇具特色的丹顶鹤和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经济基础薄弱,阻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仅仅依赖于优秀的旅游资源是行不通的,应大力发展地区生产力,以较强的经济基础为依托,扶持旅游产业,缩小旅游业地区差异。

打造各市旅游品牌:在进行旅游规划开发时,要突出该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建设特色景区和旅游项目。如宿迁的旅游经济收入排名落后,亟待瞄准自身优势,发掘特色旅游项目。宿迁是淮海经济区的八大城市之一,历史文化悠久,是项羽故里、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未来宿迁可尝试打造历史文化品牌,开发运河遗产旅游、名人故里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等。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发展旅游业不能囿于行政区划空间,要充分利用跨区域分布的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规划中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来提高旅游资源内聚力,凸显地区旅游特色。中国大运河遗产在江苏省内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市,沿河城市可以针对运河资源共同进行旅游开发,根据遗产在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实际影响进行科学分工,培养各个城市的产业优势,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WANHILL.S.Peripheral area tourism:A European perspective[J].Progress in Tourism Hospitality Research, 19971):47~70.

[2]汪德根,陈田.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5):528~536.

[3]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3):406~410.

[4]马慧强,刘美琪,弓志刚.北京市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1):116~124.

[5]Bichaka Fayissa.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net in Africa[J].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Wording Paper Series20078):1~21.

[6]李创新,马耀峰,高军.基于SPSS的中国各省区旅游竞争力研究[J].软科学,2008224):98~104.

[7]王芳.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比较及应用[J].统计科学与实践,2003052):26~29.

[8]周成,肖雁,毕剑.山西省旅游经济区域时空差异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1):115~119.

[9]宣国富.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演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12):1142~1148.

[11]王洪桥,袁家冬,孟祥君.东北三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14,(2):163~169.

[12]侯兵,黄震方.文化旅游实施区域协同发展: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28911):78~87.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