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民族地区经济融入“双循环”的路径研究

2021-11-22 17:26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朱宏伟 何玉玲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

摘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融入“双循环”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在分析“双循环”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机遇的基础上,针对民族地区经济融入“双循环”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融入“双循环”的路径。

关键词:“双循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前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了新要求。民族地区需要强大的内生动力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不仅需要依靠本地居民,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具体实践中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满足本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改善民生,是要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百年战略目标中实现的,2020年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生活的景观,是民族地区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实践的最佳模式,这就体现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最终要进入到具体实践。其次,民族地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促进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在拓展“一带一路”带来的辐射效应基础上,带动了民族地区这一地带的繁荣昌盛,这实际上也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策略及政策的具体实践。故此,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无疑是民族地区最好的选择。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庞大的内需市场。然而,民族地区在扩大我国国内市场方面有着巨大潜力。新发展格局下,民族地区潜在的市场经济发展能力将被挖掘,进而彰显出我国市场的多元化层次优势。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及内需潜力,是我国应对经济发展新环境的时代要求。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拉动内需,拓展我国国内市场,优化国内市场结构,增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经济发展能力。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以及市场联合,一体化的加强,也是对外开放强有力的支撑。1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好地融入国内市场,更有利于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新时期下,民族地区需要重新认识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重新定位,改变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转移经济发展重心,从注重自身发展致力于缩小差距转移到扩大开放程度,发展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型经济上,最大化的发挥地区内的资源潜力,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区域间互动发展,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形成,进而顺应新发展格局。

二、民族地区经济融入“双循环”的必要性

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缓慢。在我国提出“双循环”的战略决策下,民族地区应积极响应,抓住发展机遇,加快与其他地区的联系,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为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在国内国际“两种循环”同时作用下,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一)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国内外压力的需要

根据国内国际市场发展走向来看,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这也意味着外部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旦环境发生改变,我国就承担着大量产品的进出口受阻的风险,供应链和需求链不稳定,产品滞销或者供不应求,导致我国的经济安全受到威胁。2我国民族地区的农畜商品和资源性工业产品在国家出口商品中占了一定的份额,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加上自身经济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差,导致其产品大量滞销或者短缺,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多变的情况下,应加快转变我国依赖国际市场“外循环”的发展模式,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进程,民族地区必须积极参与其中,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本地区的发展争取有利条件。以民族地区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双循环”的提出为其提供了发展机遇,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跳板。

(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的需要

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相比较东部地区而言较为闭塞,信息不对称性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较小,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地区服务业比重有所上升,但还是没有最大程度上将其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民的收入差距较大。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民族地区可以通过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以及产品附加值,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对接,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的发展,推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产业链局面的形成,利用本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加大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增强其经济活力,进而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

(三)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差距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了人均收入差距。尤其是我国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大量劳动力净流入经济发达区,民族地区劳动力短缺,限制了当地经济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阻碍了各地间的人流、物流交换,导致我国内循环效率低,不利于缩小民族地区差距。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民族地区应快速融入新发展格局,注重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改善,推动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联动,缩小区域间的差距,构建国内循环畅通的产业链体系。

三、“双循环”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一)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相对脆弱,但其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有巨大的开发潜能。应合理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与经济发达区对接,促进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3既带动了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资源要素的流动与交换,顺应了国内大循环的趋势,又提高了民族地区将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为民族地区更好地融入双循环夯实了基础。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建设用地资源丰富,在顺应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经济发展和提高当地就业率的需求上,应加快融入“双循环”的步伐,承接经济发达区的部分过剩产能,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加之民族地区的自身资源能够适应该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双赢的局面。不仅能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劳动力提高就业率,经济发达区的科技引入,也将助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将内需潜力转化为消费升级转型的动力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弱,居民收入较少,消费市场动力不足。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潜力随之而生。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政府应积极出台新政策,优化现有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消费市场环境的改善,积极引进符合地区发展的项目、给予资金、人才、科技支持。加大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促进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激发地区的消费活力,拉动内需,充分挖掘我国的消费市场潜力。3实现生产、供给、分配、消费等各要素的相互流动,进而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

(三)将地缘优势转化为对外贸易的交通要道

受贸易摩擦和疫情等影响,我国经济发达区对外开放程度受限制,需要充分发挥毗邻外部等国家的民族地区的地缘优势,来带动国内经济的循环发展。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利用民族地区的地缘优势与沿线国家进行对外贸易,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局面。这不仅有利于民族地区的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也确保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能源安全。新时代下,为跟上新发展格局的步伐以及走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通经济循环通道,促进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形成。尤其是利用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资源高效转化,消费升级转型,“丝绸之路”对外交流等方面,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使民族地区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质的飞跃。

四、民族地区经济融入“双循环”的制约因素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顺应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潮流,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融入其中,无疑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信息流通性较差,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时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一)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

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虽然很丰富,但由于起步晚,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阻碍了其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并没有给本地带来较高的经济收入。加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大多以农业为主,产业联动较少,不利于产业链的延伸,进而制约了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融入。民族地区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薄弱,不利于实现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其与经济发达区资源双向的流通循环,不利于国内大循环的畅通。4短期内还会影响民族地区的利益,“双循环”经济建设需要长期投入与发展,整体上对目前经济基础薄弱的民族地区来说,融入新发展格局还有些困难。

(二)民族地区科技落后,自主研发能力弱

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通过科学技术来促进我国内循环。民族地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较东部发达区而言竞争力较弱,科技和教育发展能力较弱,存在着科研企业少且规模小、资金匮乏、技术创新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低、销售能力不强等问题;不利于在5G技术革命的引领下培育本地新的经济增长点,5民族地区需要借助双循环实现本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民族地区区域联合程度低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加之经济发展政策最初偏向于东部沿海地区,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联合程度不高,经济纵向发展受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各区域间经济相互联动,畅通循环。民族地区可以在与国内其他地区开放联合的基础上,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外界保持良好的互动,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发展。

(四)民族地区政策环境困难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新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于民族地区而言,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靠国家政策推动。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促进民族地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保障,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策体系,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地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东部发达区相比,我国民族地区融入“双循环”的尝试,实际上是一种横跨自身发展能力的突破,即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之前选择了先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后期借助“双循环”来实现产业升级,其在制度环境上面临的困难要比其他地区多,从而制约了民族地区融入“双循环”,不利于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五、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融入“双循环”的路径

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利于推动国内“大循环”的畅通,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民族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准备。

(一)促进产业升级,助力国内经济内循环

民族地区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当加快推动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政府要给予鼓励,引导助推农产品的龙头企业来投资民族地区,为民族地区带来资金支撑;加大对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和支柱性产业的培育,将独有的特色资源转变为经济效益,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品牌;注重民族地区技术研发,促进其新兴产业的出现,加强与其他地区产业链的紧密联合,延长产业链附加值,最终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抓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机遇,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进而助力国内经济的内循环发展。

(二)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培育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新动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技术创新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要途径。民族地区需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通过政策来引进人才,保证一定的人才数量,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与外界企业的技术交流,为自身的技术创新积攒经验。民族地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积极创新产品品种,增加产品附加值,激发当地企业的活力;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实现产品多元化发展,推动民族地区新经济增长点的发展,不断满足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求。

(三)加强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联合,实现开放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在构建完善的内循环体系的同时消除区域结构性差异,注重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我国民族地区较其它地区而言,经济发展缓慢,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突出。民族地区要想更好地融入“双循环”,首先要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发展,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合,拓宽产业空间,为国内循环产业的关联做出贡献,从而推动本地区与其他地区间要素的相互流动以及产业的合理分工布局,实现开放性发展。在与其他地区协调发展的同时,民族地区要发挥自身优势,促使两者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强化国内产业链的构建,促进区间聚集效应的最大化,为内循环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6民族地区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更好地实现与外界的良好互动,进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四)完善法律基础以及民族地区市场机制的建设

国家应尽快推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政策的实施,为民族地区更好地融入“双循环”提供基本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弱,市场机制不完善,这都阻碍了其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了推动民族地区融入“双循环”,应该加大对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促进民族地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优势,逐步建立良好的自我运行机制,进而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在保证推动国内大循环畅通的基础上,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7

六、结束语

在国内国际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无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好战略选择。融入“双循环”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也迎来了新发展机遇。融入“双循环”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其对外开放的水平,加快与其他地区的联系,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有利于激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长,李育儒.国家新发展背景下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J].财经理论研究,2019(02):1-7.

[2]郭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与实现路径[J].求索,2020(06):100-107.

[3]周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的西部机遇[J].新西部,2020(Z5):4-5.

[4]艾力喀木江·艾海提.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若干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20(08):73-75.

[5]杨小海.“双循环经济”,可能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底层逻辑[J].中外管理,2020(08):30-32.

[6]朱兴旺.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J].现代商业,2020(08):64-65.

[7]张永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07):4-7+12.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