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粤东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2022-07-08 17:03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黄子芯 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粤东地区作为广东省内的重要节点,其经济水平较落后于珠三角地区及粤西地区。文章通过分析粤东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及粤北地区的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总结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表现,主要从珠三角增长极产生“极化效应”;非中心区域和高铁的 “虹吸效应”;汕头作为经济特区,未形成粤东地区中心增长极三个方面分析经济差距原因,最后针对促进粤东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振兴粤东的战略措施,对解决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粤东地区;珠三角;增长极;虹吸效应

一、前言

自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广东省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要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位于全国第一,跃升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广东经济的加速发展。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揭阳、潮州、汕尾四个城市)位于广东省的东部,是广东省内一个重要的区域,既是华东沿海城市的交通要道,也是连接珠三角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腹地。其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于珠三角地区及粤西地区,有较大的提升潜力,打造汕潮揭城市群。因此,促进粤东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对挖掘广东省经济增长空间的潜力和提升广东省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对广东省粤东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近年来的经济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粤东地区同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粤北地区的差距表现,挖掘广东省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突出的原因,针对经济增长差距突出的原因提出合理建议与对策。

二、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一)国内生产总值差距表现

根据广东省四大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见表1、表2)。由表可知,从GDP总量来看,粤东地区一直以来远低于珠三角地区和粤西地区,从规模差距来看,粤东地区GDP总量占珠三角地区GDP总量的占比从2016年的8.5%下降至2020年的7.8%,规模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体现了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粤东地区的现状;粤东地区GDP总量占粤西地区GDP总量的占比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呈波动状态,无明显增长或下降趋势,体现了粤西、粤东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均衡的现状。

1 广东省四大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亿元)[1]

表1 广东省四大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亿元)

2 粤东地区GDP总量占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的GDP总量的比值比较

表2 粤东地区GDP总量占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的GDP总量的比值比较

数据来源: 2016-2020年《广东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表现

鉴于人口因素的考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具有更加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广东省四大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比统计数据(见图1)。粤东地区较珠三角地区人均GDP总量增长趋势平缓,与粤西、粤北地区人均GDP总量增长趋势相似,反映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与粤东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呈现明显的扩大差距趋势。与此同时,从人均GDP总量来看,粤东地区仅略高于粤北地区,并且一直低于粤西地区,反映了粤东地区发展滞后、重要腹地优势未体现的问题。

图1 广东省四大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图

1 广东省四大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图

数据来源: 2016-2020年《广东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三)人口迁移变化

人口是发展经济的主要力量,该指标一方面是对区域经济未来潜力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对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由表3可知,广东省内外有大量人口向珠三角地区迁移聚集,粤东地区在2018年迁出超20万人,反映了粤东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迁出人口对粤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信心下降,人才流失严重的局面。

表3  广东省户籍净迁移人口数比较(单位:人)

表3  广东省户籍净迁移人口数比较(单位:人)

数据来源: 2017-2019年《广东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三、粤东地区经济滞后原因探析

(一)珠三角增长极产生“极化效应”

珠三角地邻港澳地区,深圳、珠海等沿海城市拥有极其便利的海运条件、汇集了大量资金和先进管理方式,是发展外贸产业及高端制造产业等产业的极其有利条件;广州作为省会,多条铁路经广州市通行,贯通全省;珠三角地区交通发达,条件优越,是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阵地。随着珠三角经济圈的发展,珠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逐渐壮大,已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快速积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形成了广东省的中心增长极。[2]增长极的形成目的是为了带动外围城市发展经济,培养外围城市的核心企业,形成产业链,而增长极具有两面性,其一可能对周边其他城市存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称为扩散效应,其二是对周边其他城市存在抑制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称为极化效应或虹吸效应。从粤东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珠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来看,呈现了珠三角地区对粤东地区产生了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但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的局面。[3]从分析来看,极化效应表现为:珠三角区位优势明显,机遇挑战大,第三产业占比远高于第一、二产业,需要人才岗位多,工资待遇水平较好,吸引了大批人才流入珠三角地区,导致粤东地区人才流出,产业发展缓慢,无明显带动粤东地区发展的核心产业,导致粤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二) 非中心区域和高铁的“虹吸效应”

目前有许多文献对高铁开通是否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岑聪(2020)通过构建DID模型分析说明了高铁开通能为广东省经济增长带来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广东地区经济的协同与融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陈东旭提出高铁开通会对非中心区域产生过道效应,有违高铁经济目标。[5]高铁的开通会将促进人员的流动、信息交流,有利于积聚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的珠三角经济圈往外围城市传播与扩散知识和技术。而高铁开通也会产生“虹吸效应”,高铁的“虹吸效应”是指高铁就如同一根管道,人才、资本、信息等等都通过管道流入中心城市,造成非中心区域的城市被“边缘化”[6],体现在粤东西北地区的人口通过便捷的交通迁移到具有大量资金汇聚、发展潜力大的经济中心区域。粤东地区目前有厦深铁路全线通车运营。厦深高铁南起深圳北站,北起厦门北站,延伸汕头联络线,经过厦门、汕尾、潮州、惠州等城市。粤东城市对于厦门、深圳等大城市来说并不是中心区域,其经济发展落后于中心区域。由广东省内人口迁移统计数据看来,每年,粤东地区有数十万人口迁移到厦门、深圳等经济飞速发展的城市发展,而人均GDP总量来看,珠三角作为增长极并未很好地带动粤东地区的发展,产生了“虹吸效应”,造成粤东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

(三)汕头作为经济特区,未形成粤东地区中心增长极

厦门、深圳、珠海、汕头是我国的四大经济特区,国务院关于总体规划给经济特区的批复中提到厦门是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深圳是全国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珠海是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滨海风景旅游城市,汕头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粤东中心城市。[7]国务院对四市的定位都提及了经济特区,但是存在一定的差别,汕头仅被称为粤东地区的中心。在《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汕头在四者中是唯一一个被评为三线城市的城市。汕头与其他三个经济特区GDP总量的差距和粤东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及支柱产业,一定程度上造成作为经济特区的汕头未形成粤东地区中心增长极的局面。

(四)粤东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粤东地区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以轻工业为主,缺乏钢铁等重工业项目支持。粤东地区支柱产业的优势并未明显体现,产业整体水准不高。专业化生产合作程度低,并未形成能够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企业共同促进东翼地区发展的帮扶关系,产业链条不长。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城市内其他产业的发展,而粤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占比较少。

图2  2018年汕头九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产值占比图

2  2018年汕头九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产值占比图

汕头产业结构以纺织服务、化工塑料等产业为主导(见图2),与粤东地区内其他城市产业结构并未形成太大的差别,明显体现“粤东模式”,缺乏重工业项目支撑,因此这也是汕头作为经济特区但并未形成粤东地区中心增长极的原因之一。

(五)汕头与深圳、厦门以及珠海的GDP总量差距

汕头作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2020年珠三角地区的深圳GDP总额达27670.24亿元,珠海GDP总额达3481.94亿元,与此同时,非广东地区的厦门GDP总额也达6384.02亿元,粤东地区的汕头GDP总额仅有2730.58亿元,而粤西地区的茂名和湛江GDP总额均高于3000亿元,可以明显看出汕头的经济特区优势并未体现,带动粤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力量薄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粤东地区的经济滞后,落后于珠三角地区与粤西地区的局面。

四、振兴粤东的战略措施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指导粤东地区经济发展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平衡,但也存在相对的平衡。[8]在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适度差异距离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因此实现经济绝对平衡是不必要、不可能的。尽最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使两个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使两个地区之间有凝聚力,从而缩小两个地区之间的差距。建立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使两个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要落实促进粤东地区发展规划,加大政策力度,增加对粤东地区的投入,实现优势互补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财政转移力度、提升对人才干部的吸引条件,例如增加对粤东地区的财政拨款、为人才干部解决住房问题、提升人民幸福感,减少人口的流失、做好深汕合作区的对口帮扶政策。

(二)大力投入交通运输建设,增强粤东地区区域之间联系

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是推动粤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目前粤东地区的交通不便给粤东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若想加快粤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大力投入建设粤东城际铁路、广汕铁路、梅汕铁路、汕汕铁路,最大程度上减少高铁的虹吸效应以及改善区域之间的交通网络。

(三)优化产业资源配置

促进粤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提出的同时,也要做好地区间的协助发展,鼓励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区域分工,引进智能设备、新能源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形成综合产业链,建立现代高质量的产业体系发展,加快形成电子信息与技术、大数据、新材料和新能源等行业的联合体。

(四)政策鼓励人才流入粤东地区

珠三角地区人才政策完善、就业前景好、个人发展空间大、就业薪资高于周边城市,福利待遇好,而粤东地区的核心企业力小,个人发展空间狭窄,空间发展潜力小。[9]粤东地区的汕头大学和以色列学院的两所高校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在珠三角地区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就业的汕头大学毕业生占到用人单位就业毕业生的68.52%[10]大量人才流出正是因为粤东地区的人才政策并不完善,人才向往在发达地发展,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21年发布的《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促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11]的通知为促进人才集聚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人才流出的问题需要加大教育支出,贯彻落实农村教育,全面提升人口综合素质;粤东地区其他城市需完善人才落户政策,吸引人才流入;加大发展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培养优秀的实践干部。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广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2020.

[2]余正颖.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

[3]温瑞虹.广东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异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8(01):90-93.

[4]岑聪,姜巍.高铁开通、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01):24-27.

[5]陈东旭.高铁经济带、过道效应与非中心区域旅游业发展策略——以肇庆市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5):14-19.

[6]赵婀娜,丁乐.京津冀协同,文化可一马当先[EB/OL.(2015-07-16)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0716/c87423-27312325.html

[7]方宁生.经济特区城市国际化的考察[J].特区经济,2003(09):17-20.

[8]郭军.坚持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取向[J].中州学刊,2009(05):64-68.

[9]李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东省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对策分析[A].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9年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粤港澳大湾区与全球化贸易学术研讨会论文成果汇编[C].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2019:13.

[10]汕头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M].汕头大学,2020.

[11]汕头市人民政府. 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促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EB/OL. (2021-03-05) 汕高委〔20215.https://www.shantou.gov.cn/gkmlpt/content/1/1879/post_1879756.html#46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