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现代企业模糊管理中的应用

2017-04-03 22:35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崔苗   河南省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

摘要:面对一个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世界,管理方法趋向多元化,在当前的管理理论中,人本管理、科学管理这些传统的科学管理方法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也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模糊管理。模糊管理并不是落后的、随意的管理,更不是糊涂管理,而是在批判和吸收科学管理基础之上的,适用于当今企业的一种管理。

关键词:模糊管理;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一、模糊管理的概念

在人类的认识当中,模糊是无处不在的,它对应的是现实事物的复杂、无序。模糊管理并不是简单的放松管理,而是通过对科学管理方法的扬弃,实现一场企业管理的革命与创新。那么,究竟什么是模糊管理呢?简而言之,模糊管理就是在批判吸收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以系统科学,尤其是模糊科学的成就为理论指导,然后从中吸纳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管理方法论和管理模式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现代管理理论。它是整体论的宇宙观、方法论与管理上的人本主义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模糊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个新阶段。

二、道家“无为而治”是模糊管理重要的理论渊源

“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被认为是中国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代表的是道家的观点,这一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受到了尊崇,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发展成了一种管理实践。在这种思想中,老子“无为无不为”的哲学观点最终形成了“无为而治”的现代企业模糊管理。

在《老子》一书中,阐述了整个道家思想体系的形成。老子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完整的思想体系,从“道”的眼光和高度考察个人、社会和组织问题。要想认识老子哲学思想,就必须对其思想核心“道”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刻的把握。

(一)对“道”的理解

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第一,在老子所说的“道”中,强调人向往对社会自然的回归以及对自然的顺从,在一定意义上,这种崇尚自然的原则也意味了对人类中心观念的疏离。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正因为有了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及其背后的存在本身“道”和“无”才显示出意义。如果没有人,自然的意义和价值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

第二,从方法论上讲,老子的“道”讲求辩证法,是形而上的。也就是说在运用理论时,人们如果不从实际状况出发,不注意当时处在何种环境和条件下,虽然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那也会使人们得出错误的结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虽然“道”在具体章节中的含义不同,但把它们用在管理上,就归纳出了一个基本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因此,“无为”就成了道家管理思想的最高准则。

(二)“无为”的本义及由来

老子的“无为”也并不是要求人们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要以柔弱为用、不逞强好胜、不争名夺利、不劳民伤财,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每一件事的发生发展都有着自身的规律,人们要做的就是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去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就成了“有为”。“为无为”讲求的是要以“无为”的态度去“为”,由此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

在老子的思想中,他认为“道”所表现出的基本特性和精神都是和自然、无为、柔弱这些观念相联系的,其中“无为”的观念则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关于“无为”的由来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进行混战,社会的动荡激起了统治者的贪欲,他们贪求无厌、肆意放纵,加大了人民的负担使百姓不胜其苦,他们的做法违背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广大劳动人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专横暴虐和任意剥削奋起反抗。在当时的社会中,统治者认为自己就是他人命运的主宰者,认为自己有资格对别人实行独断专行,正是这样的思想造成社会的不平与残暴的根由。所以老子呼吁统治者要遵循“无为”的原则。在老子看来,“无为”的思想不仅是治国的根本,同时也是老百姓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环境的心理愿望。

(三)“无为而治”模糊管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无为而治”作为《老子》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它的建立是以老子的“道”的哲学思想为基础上的。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了老子对于人生哲学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第一,“无为”作为一个宏观的模糊管理原则,就意味着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的是一种不干预或者少干预的态度。提倡“无为”就是要求国家政权和统治者对百姓要实行无为而治,这说明无为是一个宏观的模糊管理原则,无为也意味着对私人活动的干预减少,使人们有更多的自由去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这就增长了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统治者的这种“无为”,事实上使人民更能有所为。

第二,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教人什么都不干,而是对干的要求还是非常认真、谨慎和严格的。老子反复强调,不但对大事、难事要认真对待,对小事和细事也必须脚踏实地地做好。所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就充分说明了老子对做事的严肃态度和求实精神。

第三,老子的“无为”还包含着政策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但在运动中也包含的又相对静止的阶段。在制定国家的治理政策时,要随着形势的变化来调整和改变政策,在发生大的形势时,还需要适应形势进行改革。虽然政策要有变化,但是政策也要有稳定性,在对政策进行重大的改变时,有时人们会害怕新政策而不肯执行,有些甚至还会依据新政策采取对策,这样就会造成混乱。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说治理大国就要像烹煎小鱼一样,少搅动,这样才能做出完整的一道菜,而不会弄的有的地方焦黑有的地方不熟的失败品。治理国家使政策要是没有稳定性,就会造成严重的混乱和不安,这样一来,国家越大,造成的混乱越严重,损害也就越大。

三、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广泛而深刻的管理内涵,“无为”通过“有为”来体现,从而实现“无不为”即“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境界。“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晰了管理的基本原则。就现代企业来说,一个高层次领导者的“有为”, 应该是指向被领导者的活动,而不应该是直接指向目的的活动。对于企业领导者的最基本要求,是要求他能够组织企业里的员工“为”什么。一个高层的现代管理者,想要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必须在组织结构上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而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从历代治国的经验中认识到只要君主不必事事亲躬,而是有手下的大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去做事那这个国家就是兴盛的,反之这个国家就会衰败。实践证明,管理者只有敢于“无为”的思想,才能有所大为,这就是管理的辩证法。

(二)提出了管理的方式,确立了管理的基本理念。“自然”是“道”的本性。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说出了宇宙万事万物都是以“自然”为本性的。这里所指的“自然”,不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大自然,而是指“道”和由它而派生的宇宙万物的“本性如此”的自然状况及其运作方式与存在形式。把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求管理者“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要求管理者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顺其发展,不去加以干预,不能强作妄为,伸张自己的私欲,随心所欲地去“无为”,也不能脱离客观实际勉强地去做“无强”,而要时刻遵循道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只有这样,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和谐。

(三)讲求管理艺术上的“无为”。在管理上是讲求“不争”和“守柔”之道的。老子就说了:“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的“不争”实际上就是要人们在无形当中去争,“不争”是作为一种策略和手段,来达到最大目的的“争”,实现不争善胜。而“守柔”,在老子所讲的自然界中,新生之物都是柔弱的,但在最柔弱的东西里面,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是充满生机的。水是最柔的东西,但它却能够穿山透地。所以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在管理上,把自己放在柔弱的位置,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扬长避短,这样便能无往而不胜。“不争”和“守柔”体现的是“无为”思想的一种高超的管理艺术。管理者要通过发现员工的兴趣和爱好来采取相应的激励方法,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也就达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研究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对改进我国当前的企业工作是很有意义的。老子的管理思想精髓并不能被解释的完全,人们只能不断挖掘,不断接近。在管理中引进模糊、无为的管理方法,则更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老子著,老子[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8.

[2]张文昌,于维英.东西方管理思想史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冷桥勋,吴宁.模糊管理的哲学探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4)

[4]淦述卫,邓海兰.从老子管理思想到现代企业管理[J].当代经理人,2005 (5)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