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提升国有企业全球竞争力路径研究

2022-10-13 14:09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孙轶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国有企业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新要求。本文从理论、现实、历史维度分析国有企业培育“世界一流”的背景,辩证系统把握内涵、原则、重点任务和实践路径,深入探索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的“世界一流”之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世界一流;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有企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1]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近年来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如何进一步打造“一流企业”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

国有企业培育世界一流的背景意义

(一)根植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理论基础,是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2014年在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提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 [3]。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要坚定不移把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4]2016年,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指示,“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 [5]。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6]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7]。在调研考察时再次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 [8]2018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担当重任” [9]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10]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国有企业、如何建设国有企业、建设什么样的国有企业,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性、规律性、系统性理论体系。其中,“支柱基础论”明确总定位:从主导作用、到支柱和顶梁柱、到依靠力量和两个基础,再到战略支撑作用,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高度,深刻揭示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把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基础的思想认识提升到经济与政治两个基础的新层次,给予国有企业极高定位,是一次重大飞跃。“三做论”明确大方向:做强做优做大相互统一,做强做优是做大的内涵能力和本质要求,做大是做强做优的基础条件和结果表现。如果不强不优,规模做得再大也是虚胖和浮肿,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体量,资源配置功能和产业主导作用就难以发挥。国有资本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通过国有企业来承载,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有机联系,前者是微观基础,后者是宏观体现。“力量论”明确着力点:从三力、到四力、到五力、再到新五力,全面论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任务,活力首先指明内生状态,控制力和影响力阐明引领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展的使命责任,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是近几年特别强调的现阶段关注的重点,分别阐明强优大的集中表现、自主创新的期望要求和复杂环境的风险防范。最终形成“一流论”,明确“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一发展总目标,直指建设什么样的国有企业这一终极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要求统一归纳、凝练集成、高度升华于这一宏伟目标之中。

(二)根植于国有企业发展阶段与态势这一实践条件,是全面总结发展成绩、深入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的客观要求

国有企业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伴随中国革命建设而诞生成长,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内生活力显著提升,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大幅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尤其进入新时代以来,2012年至2020年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资产总额增长3.1倍所有者权益增长1.7倍,营业收入增长56.6%、利润总额增长71.7%,可以说部分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已经具备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确实还存在差距,集中体现为资本生产率低、占有资金比重大、对其他企业的溢出效应不明显[11],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动力不足等问题突出[12]。根据企业发展一般规律,需要从一国范围内经营做起,逐步积累实力、培育能力,才能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国有企业发展至今已经完成初步积累,恰处于从国内走向国际,从跟随走向引领,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阶段。通过客观分析中国企业发展态势,当前正需要瞄准世界一流标准,尽快补上短板,迈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时代背景,是深入把握国家发展与国际竞争大势进行的战略考量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新方位和新使命,是“国之大者”的重要要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13]

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中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14]大国之复兴,必有强企之雄起。纵观全球,国家经济实力最终反映在企业实力上,数据显示,主要国家GDP总量的全球占比与入榜世界500强企业数量的占比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从2003年到2020年,中国GDP总量、入榜世界500强企业数量逐步超越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GDP总量全球排名从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入榜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从12家上升至143家(国有企业有95家)。站在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必将需要国有企业作为关键支撑,也必将成就一批世界一流的国有企业。

另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纳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矛盾也日益凸显,由互补型、比较优势型关系转变为混合竞争型关系。经济全球化退潮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成为推动大变局的深层因素[15]。尤其是随着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整重构。中国要逐步构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国有资本海外布局和国有企业海外业务经营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必须集中培育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产业链价值链中占据战略制高点、在行业发展中占据关键引领者位置的世界一流企业,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作用。

二、国有企业培育世界一流的内涵和原则

(一)从竞争力和一流标准的层面解构内涵

“世界一流”并不是一个规范的学术概念,而是一个与应用性、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议题。[16]一流的概念本质上体现的是竞争力,从竞争力的角度看,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产业组织理论通过产业进入壁垒等解释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竞争优势后来企业能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认为相比于外部条件,企业之间存在资源位势差异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的难以被模仿的特殊素质是解释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研究重点逐步从外部转移到内部,事实上,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内因是关键。[17]201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国际化及全球竞争力”课题研究,系统论述了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评价、全球竞争力影响因素、提升全球竞争力重点方向,并建议进一步完善企业国际化的体制与政策环境。[18]

具体到世界一流标准,最通用的是世界500强榜单,其排名可以较为综合地反映企业实力、行业实力和市场地位。不同国家、行业、企业、机构的评价维度不同,比如,有的国外机构提到业绩、质量、技术、创新、管理、领导力、人才、品牌等等,又比如,有的中央企业提到规模、业绩、创新、管理、国际化、可持续、风险控制等等。但是越来越多的普遍认识是,比规模更重要的是质量和效益,是竞争力和影响力等。[19] [20]2018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遴选10家中央企业,组织开展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提出“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的标准。[21]归纳来看,业绩层面要求产品好、服务好,利润高、回报率高;产业层面要求结构合理、协同性强、处于中高端,拥有较强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行业话语权影响力引领力;管理层面要求管理高效,拥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文化和品牌形象、可持续发展能力。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提升战略引领力、科学管控能力、精益运营能力、价值创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合规经营能力、科学选人用人能力、信息系统集成应用能力等8个方面,进一步围绕企业内部管理细化明确评价维度和标准。[22]

(二)以客观、辩证、发展的观点把握原则

国有企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不能陷入具体指标体系的机械对标,而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观察分析研判[23],统筹考虑几个关系:

一要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统筹表象指标和内在能力的关系。不仅看数据报表,还要看背后的影响因素和支撑能力,层层深入、找到本质、找到突破口。

二要坚持以“两点论”看问题,统筹补齐短板和放大优势的关系。不仅看到不足,破解现实难题,还要巩固拓展已经形成的领先优势,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继续开发好人力资本,充分用好工业化的积累,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是其他世界一流企业无法比拟的。

三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统筹顶层设计与率先实践的关系。不仅做好规划引导安排更要给企业率先行动的空间支持、试错容错的政策支持,不仅在理论上探讨问题,更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新的实践中推动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四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统筹发展模式发展环境的关系。不仅立足企业自身,还要置身于宏观大势。任何世界一流企业都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产物,不同国家、市场、行业的企业在目标、战略、组织方式上各有不同,关键要“合适合拍”、“顺势借势”。国有企业培育“世界一流”,要充分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特征、所在行业发展规律、自身属性以及国内外区域市场不同需求,选择和匹配最合适的发展模式。

五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统筹世界一流和中国特色的关系。不仅达到世界一流的共性标准,还要找到中国特色的道路。要以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学习借鉴西方经济管理理论,更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国有企业发展充满实践自信和理论自信,要把对国有企业的实践认识上升到规律总结的理论高度,向世界输出中国智慧。

三、国有企业培育“世界一流”的任务和路径

无论理论界研究还是企业界实践,对于世界一流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而且很多路径无法复制。我们没有模板母版也不是谁的翻版和再版,国有企业培育“世界一流”必须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一流要求,形成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的“世界一流”发展模式和路径。

(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把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征,做到大而优、大而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7]国有企业打造世界一流”,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提高发展质量。国有企业大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盈利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净资产利润率、收入利润率、人均净利润等方面低于世界500强企业平均水平;产业引领地位还存在较大差距,全球产品市场份额偏低跨国化指数不高,在一些关键性基础性战略性领域尚未形成对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有力控制和绝对主导当前急需实现从“大起来”到“优起来”、“强起来”,有体量有质量”、“有力量”,“优”要解决赚钱的问题,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强”要解决竞争力的问题,发挥国有经济产业引领作用。[24]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加快转型升级、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协调能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新产业集群,压缩落后和过剩产能;更加注重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投资收益率,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实现国有资本金价值最大化;更加注重融入新发展格局,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与跨国公司开展直接竞争,从产品输出、资本输出向中国创造、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引领转变。

(二)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把握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优势产业参与国际竞争需要经过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几个阶段。[2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发展经过资源与劳动力驱动、投资驱动,目前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创新。党的十九大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6],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27]。这是应对国际竞争格局调整、争夺产业话语权的必然选择,也是催生新动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国有企业走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目前越来越多地与西方一流企业短兵相接,甚至一些关键领域进入“无人区”,尤其在高铁、大飞机、航天航空、核工业等具有较大国家安全和公共创新意义的关键性竞争产业,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8]但是在基础研究投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打造应用基础研究、前瞻性技术研发、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的梯次递进研发体系,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主”[29],构建高层次竞争优势;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配备最优秀的人才、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着力突破攻关关键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并在某些颠覆性技术上超前部署、领先一招,抢占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积极探索开放合作的创新路径,通过建立创新中心和创新网络,最大程度协同整合利用科技要素和科技成果,提高创新效率;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建立由科技领军人才主导科研资源配置的制度,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三)以改革为第一生产力,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目标,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国有企业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始终居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寻求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更好结合,这其中的主线是市场化、核心是提高效率。面向打造“世界一流”,要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全面深化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相结合,推动改革从制度本身基本完备的“有形”阶段向以制度激发活力竞争力的“有神”阶段跨越,产生更多可视性、示范性的改革成效。治理方面,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授权经营体系和大监督体系,确保“授得下、接得住、行得稳”;机制方面,要建立高效灵活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行员工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等制度,强化薪酬与业绩“双对标”,以业绩贡献决定薪酬分配,坚决杜绝“高水平的大锅饭”[30]路径方面,要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关键突破口推进经营机制转换,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积极股东,实现不同背景股东的优势互补,切实加强各类产权的法律保护,维护公众利益;[31]国资布局方面,要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平台作用,通过横向联合、纵向整合、专业化重组等举措,聚焦主责主业,打造世界级企业战舰,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国资监管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委托代理关系,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及时调整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分层分类授权,[32]彻底解决“政企分开”问题,尽量保持“一臂之距”;外部环境方面,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让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公平有序竞争、优胜劣汰。[33]

(四)以党建为第一责任,把握加强国企党建的总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公司制是成熟完善、行之有效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但是公司治理目前依然存在“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各国企业实践经验说明,公司治理具有多样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脱离不开国家特征,脱离不开所在国的环境土壤,与市场、制度和社会环境协调适应。我国国有企业是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的统一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主体。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具有法定地位,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党的领导更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和独特优势,依靠党的先进性把各个主体有效地贯穿融合起来,有利于筑牢“根魂”,坚持正确的改革发展方向,有利于落实政府宏观政策、产权政策以及国家治理目标等,解决部分市场“失灵”问题,有利于实现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34]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这不仅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政治逻辑和理论创新,而且找到了符合公司治理基本规律和国有企业特殊属性、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国有经济发展要求的最佳模式,是国有企业培育“世界一流”的最大优势。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文件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35]2021年,《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首次从顶层设计上作出制度性规范[36]。国有企业要在融入上下功夫、在结合上花气力,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实现党的领导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37]。要落实党建责任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把制度性优势转化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为培育“世界一流”提供坚强保证。[38]

(五)以人才为第一资源,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推动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国有企业一切为了人民,培育“世界一流”从根本上也是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要时刻站位人民立场,以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通过上缴国有资本收益,承担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任务等多种方式,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一切依靠人民,激发企业活力关键在于人,在于增强人的积极性。要把人才强企战略作为一项重大而急迫的任务,形成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更加合理的人才结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兼有“政治家+企业家”双重责任,是讲政治的企业家和管企业的政治家[39],要重视发挥国有企业家作用和国有企业家精神,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40],充分展示战略引领国际视野市场敏感创新实践的企业家特质;重视发挥工人阶级作用和主人翁精神,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41],培育一批大国工匠。要走“内外结合、双向发力”的路子,自己培养一批、外部引进一批相互结合,党管人才优势和市场机制优势相融互促,进一步完善符合党员干部原则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全面提升国企人才制度竞争力。着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把广大员工特别是经营管理骨干与企业进行长期利益绑定,让员工与企业同向发展,实现员工能力与企业竞争力“共进双赢”。

面向“十四五”新阶段,国有企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进入加速提速期,国有企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持续提高全球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的“世界一流”之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顶梁柱”作用,为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企的领导不动摇》[N],新华社2016年10月11日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N],新华社2014818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N],新华社20141211

[5]《习近平: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N],新华社201674

[6]《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企的领导不动摇》[N],新华社2016年10月11日

[7]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习近平在江苏徐州市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N],人民日报,2017121401版。

[9]《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广东国资国企系统引起热烈反响 国企要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N],南方日报,2018318A09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1]许召元、张文魁《国企改革对经济增速的提振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5,(4):122-135。

[12]黄速建、肖红军、王欣《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8,(10):19-41。

[13]王丹、刘泉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J],宏观经济管理,2021,(5):14-20。

[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15]王一鸣,《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J],管理世界,2020,(12):1-12。

[16]黄群慧、余菁、王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国际经验与中国情景》[J],中国工业经济,2017,(11):5-24。

[17](美)巴尼(新西兰)克拉克《资源基础理论》[M],格致出版社2011

[18]赵昌文、张文魁、马骏,《中国企业国际化及全球竞争力》[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19]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做优做强,管理提升之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20]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中国如何造就全球龙头企业》[J],中国工业评论,2017,(7):18-25。

[21]《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要做到“三个领军”“三个领先”和“三个典范”》[J],《市场观察》;2018,(9):8。

[22]《国资委推进国有重点企业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N],新华社,2020825

[23]赵曜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4]郝鹏: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J],国资报告2018,(2):6-11。

[25](美)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6]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新华社,2020年10月29日。

[28]陈劲、阳镇、朱子钦:《“十四五”时期“卡脖子”技术的破解:识别框架、战略转向与突破路径[J],改革2020,(12):5-15。

[29]《央企打头阵 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N],科技日报,2021年6月7日002版。

[30]郝鹏:《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J]国有资产管理,2021,(3):4-10

[31]綦好东、郭骏超、朱炜:《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力、阻力与实现路径[J]管理世界,2017,(10):8-19

[32]郝鹏:《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J]国有资产管理,2021,(3):4-10

[33]谢鲁江:《从制度规定性看国企改革的本质与方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1):6-14

[34]秦永法:《基于国家特性的中国国有企业治理[N],经济参考报2017年8月24日008版。

[3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社,2019115

[36]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N],新华社,2021530

[37]刘东军:《加强国企党的领导与董事会治理有机统一融合[N],学习时报,201994004版。

[38]郝鹏:《筑牢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根”和“魂”》[N],学习时报2018年10月10日001版。

[39]郝鹏:《坚持用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J],人民论坛,2019,(12):6-8。

[40]《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企的领导不动摇》[N],新华社2016年10月11日

[4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N],新华社,2017619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