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2021-12-02 17:22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以索尼为例

赵昕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识别技术创新风险并采取有效对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及其风险的含义及特征,进而以素有“技术的索尼”之称的日本索尼公司为例,就其技术创新风险及风险应对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对技术创新发展及风险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技术创新风险;对策分析;索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技术创新对于国民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微观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关注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意义,鲜有研究关注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及其风险应对对策。但是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长期性使其面临诸多风险,失败率极高。因此,分析企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至关重要,这对于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成功率具有现实意义。

一、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风险

(一)技术创新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正经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重大转变。技术创新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保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驱动。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以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夺得优势,实现长久发展。但是技术创新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高潜力、高收益,也需要高投入、存在高风险,其成果转化和商业化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企业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研发创新,面临着失败的风险,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甚至重创。曼斯菲尔德通过对美国某三大公司进行研究,发现技术创新项目的技术成功率、商业成功率和经济成功率只有60%30%12%;我国取得的科研成果中,最后形成生产力的也仅5%左右。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具有较高的风险和失败率。

(二)技术创新风险

1.技术创新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技术创新风险是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本身的难度和复杂性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制约所导致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止、撤销、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技术指标,进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从风险因素来看,技术创新风险是指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面临的由于技术、资金、市场、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失败的可能性。从创新技术过程来看,技术创新风险是技术创新活动“设想→调研评估→研发→原型生产→批量生产→市场销售”这一连续过程出现障碍导致其失败的可能性。

技术创新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一种复杂、具有传递性的投机风险,具有复杂性,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很多,其表现形式和后果也不同,使得企业难以把握进而采取有效策略。不仅如此,因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多阶段、周期性的活动,每一阶段的风险因素都会对后续阶段施加影响,因此,技术创新风险具有传递性。尽管技术创新风险无法完全消除,但是可以通过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和技术创新管理等有效防范。

2.技术创新风险因素分析

技术创新是一个试验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技术构想、资源的获取、潜在的市场竞争、技术成果转化以及产品推广都是全新的,因而存在不确定性,影响技术创新可实现的困难程度或遭受失败的可能性。因此,从技术创新主体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风险包括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政策与社会环境风险。(1)技术风险: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技术方面的因素及其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如技术不成熟、实施水平差、实施难度高、缺少辅助技术、技术模仿和扩散等。(2)生产风险:企业在研发成功之后投入生产时由于生产系统中的因素及其不确定性致使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如难以实现批量生产、生产周期过长、检测手段落后、生产质量难以保证等。(3)财务风险:由于创新投入资金不足而导致技术创新活动失败的可能性。技术创新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全程离不开资金的供应,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以及创新投资决策的更改都会导致技术创新项目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进而导致创新失败。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企业资信低、融资能力弱、投资强度不够、预算超支等。(4)管理风险:管理是技术创新风险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无形因素,管理风险指的是技术创新由于管理层决策失误导致失败的可能性。如由于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构想、市场调研不充分而做出的错误的技术创新投资决策;新产品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不准确;风险决策机制不健全等。(5)市场风险:由于市场因素及其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创新失败的可能性,技术创新具有超前性、易替代的特点,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如消费者难以接受创新产品、市场需求改变、市场竞争激烈、模仿的创新产品或替代品产生等。⑥环境风险:指的是国家及地方政策和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给技术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如与国家发展目标和规划不一致的创新项目难以得到政府的支持甚至被限制;不符合环保、能源政策的创新项目难以得到批准等。此外,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企业停产陷入停滞状态;宏观经济衰退会使得企业身在其中受到波及和负面影响。

二、索尼的技术创新风险分析

(一)索尼公司基本情况

索尼是世界民用及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信产品核心部件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先导之一,它在音乐、影视、娱乐以及在线业务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和娱乐公司。

索尼曾是世界技术创新的领跑者,素有“技术的索尼”之称。索尼在辉煌时期为世界贡献了包括半导体收音机、特丽珑显像管彩色电视机、随身听在内的多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但自1994年推出PlayStation以后,索尼再也没有开发出革命性的产品。因为随身听不支持MP3格式,苹果推出的iPod数码随身听热卖,取代了随身听的地位;拥有特丽珑技术后的索尼独自开发高清影像技术错估液晶电视的发展,使得其在电视影像业务上被三星和夏普超越……短短数年间,索尼在消费电子行业的领先地位不再。不仅如此,20082014年,索尼接连亏损,一度陷入困境。索尼的历任领导人针对索尼的现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2015年,索尼扭亏为盈,尽管如此,索尼在消费电子产业的地位已不复从前。

索尼曾是“技术的索尼”,是消费电子巨头;如今的索尼“死于技术”,即使恢复了盈利,却难以改变其消费电子业务衰退以及难以创造出革命性产品的事实。本文就索尼的技术创新风险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图1  索尼1998~2018年净利润

单位:十亿日元 数据来源:索尼财报

索尼19982018年净利润

(二)索尼技术创新风险分析

1.技术风险

索尼创立初期,管理人员将85%的时间用到技术、产品和新应用中去,可见对研发和市场开拓的重视。可出井伸之和斯金格时期,索尼一再裁员,导致技术人员流失,绩效主义的引进也不利于员工研发热情的提高,员工不得不迎合成本控制和“我也是”的产品策略,导致企业专注于产品制造和产量而非研发独一无二的新产品,技术优势大大降低。2004年,为了在快速发展的平板CD电视市场立足,索尼只能与三星合资液晶厂,以弥补自身在液晶技术研发上的不足。此外,索尼的VIOS电脑虽性能优良,却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技术,导致其陷入了与联想、惠普等厂商的成本战和价格战,而非革命性的新产品。

2.生产风险

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索尼一向以技术和质量出名,但20052006年间,索尼的相机、电视机、VIOS电脑等接连出现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索尼的形象。200512月,索尼的六款数码相机在浙江省工商局对数码相机的专项抽检中被查出不合格。20062月,索尼的五款电视机存在计时错误;11月,索尼的八款数码相机的CCD感光元件存在质量问题,导致相机出现图像扭曲或无图像的情况。

3.财务风险

索尼技术创新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索尼的多元化发展和连年亏损所导致的对电子产品研发投入的减少。1995年,出井伸之上任,重新定位索尼应该多元化发展,软硬件发展兼顾,因此索尼开始大规模投资娱乐领域和金融领域。多元化的发展导致了索尼对电子产品研发投入的削减。此外,20082014年(除2012年)索尼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导致索尼研发投入资金的不充裕。近年来索尼研发投入远远低于三星,研发投入不充裕是索尼消费电子业务大不如前的重要原因。

4.管理风险

第一,索尼管理层多次决策失误,错失机会,是索尼的电子产业落后于苹果、三星等企业的关键因素。索尼于1968年研发出特丽珑技术,并推出使用特丽珑技术的CRT电视机,成为电视业的传奇。20世纪90年代末,电视机出现从CRT显像管向液晶过渡的趋势,但索尼的管理层对特丽珑技术过度自信,迟迟不转型。使其在液晶电视发展上落后于三星等企业,也错过了液晶电视发展的最佳时期,导致21世纪以来,索尼的电视业务连年亏损,一蹶不振。

第二,索尼臃肿的组织结构和日本共识性的决策模式导致其决策滞后,行动缓慢。为保持分权和集权的平衡,索尼基本保持垂直化管理,审批程序较长,决策效率低下,使索尼一再错过创新的时机。

第三,出井伸之上任后,索尼逐步引进绩效主义,成立专门的机构,制定详尽的考核标准,依据量化指标确定报酬。索尼绩效主义的实施导致员工追求眼前利益,失去挑战精神和创新激情。绩效主义下的部门考核更是导致部门间的各自为战和抵制协作、技术共享。由于索尼技术储备丰富的相机业务部门拒绝为手机部门优化其相机功能,以至于索尼强大的CMOS至今未能使其手机的摄像功能受惠,索尼手机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销量十分不理想。

5.市场风险

第一,索尼曾凭借特丽珑技术、Walkman等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巨擘,但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其腹背受敌。在日本,松下、夏普等公司在电子、游戏等业务上与其激烈对抗;在国外,苹果不断创新,凭借iPodiPhoneiPad等创造了电子娱乐化的风尚,三星的崛起以及以联想、海尔为代表的中国电子企业迅速成长也有赶超之势。

第二,索尼一向以“技术领先”而闻名,但索尼过于执着于技术研发,并对自己的既有技术过度自信,从而忽视了市场需求。尽管特丽珑技术十分成功,但液晶电视出现时,索尼并未准确感知到市场需求的变化,固守原有技术,错失机会。

6.环境风险

索尼的电子产业不复从前,也受到宏观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因素的打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经济下滑趋势明显,索尼身在其中在所难免,产品出口量下滑,自2008年以来连年陷入亏损状态,直到2015年才扭亏为盈。2011年日本的地震和海啸毁掉几十家加工厂,一度导致索尼停产;索尼为降低人工成本在泰国设零部件工厂,同年泰国的洪灾使索尼受损严重,导致其全球电子产品零部件供应链断裂。

三、索尼技术创新风险对策分析

(一)激励创新,把握技术之本

技术是索尼的立身之本,近年来索尼的领导人进行各种措施激励创新,把握技术之本。2005年斯金格上任,出售了索尼的零售事业群,调整了电子业务负责人,加强新产品研发。平井一夫上任后,亲自操盘成立“业务设计及创新实验室”,团队规模庞大,包含了100多名背景各异、充满奇思妙想的的研发人员。该科研队伍将天马行空的想法充分讨论,变成可行的实施方案,会获得最高管理层的批准,成立专门的项目组付诸实施。此外,平井还发起了“Seed Acceleration Program”项目,允许员工提出自己的创意,在第一轮征集中,就收到187项申请并有80个可行项目进行实施程序。

(二)削减成本,精简业务

第一,多次大规模裁员,削减人工成本。自斯金格以来,索尼多次裁员,裁员规模达几万人,以此削减成本,试图改变利润低下甚至亏损的状况。第二,出售办公大楼,回笼资金进行研发和投资。2012年,索尼出售了东京和纽约的办公大楼,回笼资金23亿美元,使得索尼2012年暂时摆脱了亏损。第三,接连出售不重要或盈利能力差的业务。平井一夫上台后,索尼先后出售了化学、PC、电子书等业务,将研发力量和资金投入到 “部件、游戏及网络服务、影视及音乐”三大核心支柱业务中去。

(三)整合业务,实现内部协同

 2012年,平井一夫提出“一个索尼”战略,并成立了一个单独的横跨多业务部门的用户体验和产品战略与创造平台,旨在让索尼各业务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提升公司协同效应和效率。2013年,索尼推出Xperia Z,它整合了索尼各部门最先进的技术,对索尼具有划时代意义。Xperia Z的影像传感器是半导体部门的最新研发成果,相机功能来自于数码相机部门的夜景拍摄和逆光修正技术,优秀的音乐播放效果则来自影音公司之手,屏幕技术则来源于液晶电视部门。2019年,索尼将影像产品事业部、家电影音事业部和移动产品事业部合并为消费电子品和解决方案事业部,进一步整合资源,力求实现电视、音响、相机和手机团队的整合协作和技术共享。

(四)多元化发展,分散风险

即使索尼曾经是消费电子巨头,以电子业务为核心,但进入21世纪以来,索尼的消费电子业务不仅不再独占鳌头,电视、手机等业务甚至频频亏损。索尼在努力重整电子业务的同时,同时向半导体、金融、影视等领域进行投资和发展,分散电子产业发展的亏损,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转型。目前金融、影视等业务已成为索尼利润的主要来源。图2和图3分别是索尼在1998年和2018年的业务架构及其占比,由图可以明确看出索尼近20年来的业务架构变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图2  索尼1998年业务架构及其占比

数据来源:索尼财报

索尼1998年业务架构及其占比

图3  索尼2018年业务架构及其占比

数据来源:索尼财报

索尼2018年业务架构及其占比

(五)洞悉市场局面,把握市场需求

由于决策的失误和对市场需求的不敏感,索尼错失了手机和液晶电视的发展机会。尽管索尼也陆续加紧对手机和电视的研发,但其销量始终不理想,市场占有率远低于苹果、三星等企业。索尼吸取教训,洞悉市场局面,把握市场需求。在电视业务上,索尼避免“通用商业化”的价格战,减少电视型号,抓住机遇开发高像素的4K产品,充分发挥自身高水平的影像和音响技术的优势,试图走“高附加值路线”。此外,索尼抓住智能手机传感器设备需求大增的机遇,在尚未走出经营困境的状况下,通过发行新股和公募的方式筹集资金4000亿日元投资到半导体领域;2019年,索尼将新招聘的40%工程师分配给传感器等芯片业务部门,并打算投资1000亿日元建设一座新图形传感器工厂。目前索尼的图像传感器在技术和市场影响力上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市场份额高达40%,苹果、华为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数码相机等设备上使用的便是索尼的图像传感器。

(六)政府贷款基金扶持

索尼是日本著名的电子企业,日本政府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扶持。由于日元升值,索尼等日本企业的海外利润面临萎缩。2012年,日本财政部设立了1000亿美元贷款基金来帮助东芝、索尼等企业完成并购,索尼从银行获得13.65亿美元的贷款,来完成了对索尼爱立信公司的股份收购。

四、结语

曾经有“技术的索尼”之称的索尼公司在20082014年接连亏损,直到近年来才扭亏为盈,有所起色。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着多种风险,文章认为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是使索尼走向衰退的重要风险:管理层多次决策失误,错失时机;臃肿的组织机构和共识性的决策模式带来的创新决策滞后;绩效主义挫伤了员工的创新热情,打击了部门间的团结协作;电子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快。

为止亏为营,扭转发展势头,索尼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激励创新、削减成本、精简和整合业务、把握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索尼近年来加大研发投入,发展图像传感器,说明索尼仍然意识到把握核心技术是索尼的生存之本;但与此同时也寻求多元化发展,将目光投向金融、电影等行业,为企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保障。即便曾连年亏损,但索尼衰而未败,是其不断改革,寻求突破,把握技术命脉,同时多元化发展的成果,只是其技术辉煌的时代已经不再。

参考文献:

[1]周寄中,薛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分类与识别[J].科学学研究,2002(02):221-224.

[2]袁泽沛,王琼.技术创新与创新风险的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2(03):79-82.

[3]苗雨君.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07):1-3.

[4]陈红川.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决策研究[J].经济管理,2008(16):91-96.

[5]韩中和.组合资源 不断创新——索尼公司建立核心能力案例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06):61-66+75.

[6]张汉威,苏竣,汝鹏,周源.R&3D技术创新风险与失败案例研究——以洁净煤技术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09):102-110.

[7]李少华,杨柳.索尼的“困中求变”发展战略案例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9):38-39.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