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宏观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宏观经济 >

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现状及借鉴意义

2014-12-04 22:51 来源:xdsyzzs.com 发布:XdSy 阅读:

杨静 北京理工大学

摘要: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备受关注的亚洲“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通过短时间内的崛起先后步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不断波动的背景下,四小龙当中,有的仍然能够保持前进的活动,有的却止步不前虚有其名。本文首先通过数据来看四小龙经济发展现状,然后重点从支柱产业发展、人才教育培养、创意产业、贸易四个方面来分析四小龙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四小龙;产业结构;创意产业;对外贸易;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以所谓的“东亚经济奇迹”的增长模式引起关注,一度成为经济界、学术界研讨热议和追捧的话题,也成为了世界各个发展中国家借鉴和学习的典型。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成功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关于亚洲“四小龙”短时间内的经济腾飞原因,经济界学术界基本也达成共识,善于把内部的各种有利因素和外部的历史机遇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特定的国际环境中谋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出口导向战略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模式的必然战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政府的干预和政策导向也保证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通过数据来看四小龙经济发展现状,然后重点从支柱产业发展、人才教育培养、创意产业、贸易四个方面来分析四小龙的发展。

一、四小龙的经济发展现状

在战后几十年的发展中,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但总体上基本都是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表11971-2013年部分年份四小龙的GDP和人均GDP情况,由于更好的进行比较以及数据的可得性,统一采用2005年不变价。为了更好的看到变化趋势,根据表1画出人均GDP的折线图。通过表1和图1可以看出,四小龙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在近十年以来发展步伐有所放缓,与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总体经济放慢有关。四小龙中韩国、新加坡、香港的发展较台湾地区增速快,台湾地区显然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略显动力不足。这与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改革策略以及国内政治动荡等原因有关。

1 亚洲“四小龙”1971-2013年一些年份的GDP(亿美元)和人均GDP(美元

 

韩国

新加坡

香港

台湾

年份

GDP

人均GDP

GDP

人均GDP

GDP

人均GDP

GDP

人均GDP

1971

700.7

2130.9

112.9

5344.4

237.0

5857.8

356.2

2401.3

1975

1005.8

2850.9

158.7

7012.6

302.9

6788.9

484

3025.1

1980

1496.6

3925.7

239.8

9933.6

522.8

10324.8

801.1

4540.9

1985

2305.6

5650.2

333.6

12192.9

690.5

12655.4

1092.7

5693.9

1990

3785.0

8829.1

504.4

16553.5

1002.1

17566.2

1670.5

8237.4

1995

5533.3

12270.8

763.1

21651.1

1297.2

21072.2

2367.9

11133.7

2000

7127.5

15162.4

1003.8

24921.2

1476.4

22152.3

3057.5

13782.2

2005

8981.3

18657.5

1274.2

29869.6

1815.7

26649.8

3648.5

16051.4

2010

10986.9

22236.0

1764.6

34758.4

2200.6

31328.6

4466

19298.8

2011

11391.4

22883.8

1871.5

36102.8

2305.9

32608.0

4645.8

19992.6

2012

11652.5

23303.0

1918.3

36110.1

2341.6

32728.8

4740

21000

2013

11998.8

23892.5

1992.2

36897.9

2410.3

33534.3

4822

20930

1 亚洲“四小龙”1971-2011年一些年份的人均GDP(美元)

亚洲“四小龙”1971-2011年一些年份的人均GDP(美元)

数据来源:台湾来自UNCTAD2005年不变价),其余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2005年不变价)

二、四小龙的产业结构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伴随着产业的不断调整,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从二战前的经济萧条发展至今成为了东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这样的增长奇迹与它们各自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是密不可分的。从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发展来看,韩国的工业化速度堪称世界奇迹。英国实现工业化用了大约200年,日本用了100年,而韩国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按照经济发展的普遍经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先由“一二三”模式,经过“二一三”模式和“二三一”模式,转变为“三二一”模式。从21世纪以来,“四小龙”的产业结构已基本完成了转变,即形成了“三二一”模式。三大产业当中第三产业比重较高是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如今四个国家和地区中服务业都是占主导地位,其中香港服务业占比更是超过90%。香港地区避开自身科研能力不足的劣势,将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金融服务、旅游、贸易及物流、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这四个行业已经成为香港经济的四个主要行业,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并且制造就业,是香港经济动力所在。

三、四小龙的人才教育培养

自主创新一直都是世界各国追捧的主题,而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各国不仅要加大力度培养人才,还需要能够具有留住、吸引人才的方法,不能只做人才输出国。这里提到的人才,不仅仅指的是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包括职业技术人才。香港从60年代开始先后成立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加上原有的香港大学,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享誉亚洲乃至世界的知名学府,培养了一大批素质良好的经营管理人才。在教育方面,四小龙国家地区一直颇有投入和成效。台湾的教育支出一直都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由1981年的4.4%上升到2010年的13.1%。韩国的教育支出占比也达到了15%左右,新加坡和香港的教育支出占比更是达到了20%左右的较高水平。

不仅自身教育投入成效显著,四小龙在吸引海归人才方面有具有成功的经验。产业结构、政府引导以及社会环境是承接海外人才的有力保证。所以在加强自身教育实力的同时,也会在海外建立口碑和影响力,才能更多的吸引海外人才,从而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吸纳需要内外兼修。

四、四小龙的创意产业发展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21世纪,仅依靠发展传统产业来提高经济实力的力度明显不足。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第四增长极和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创意产业包括文化艺术类、媒体类和设计类等强国软实力。

韩国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起飞点是韩国政府在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将文化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如网络游戏业,韩剧的广泛传播,逐步形成了以电视剧为龙头带动旅游、家电、汽车、服饰等产业的一系列“商业链条”。另外香港和台湾在传媒、服饰以及影视发展方面实力较强。新加坡也发布《文艺复兴城市报告》和《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将艺术、经济、科技结合起来发展创意产业,其中政府力量在发展创意产业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四小龙的贸易发展

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四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进出口贸易额一直都处于普遍上升的趋势,高对外依存度是四小龙的共同特征。

在亚洲“四小龙”对外贸易伙伴方面,中国大陆一直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表22011年亚洲“四小龙”前三位贸易伙伴。到2011年,中国内地已经成为台湾、香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新加坡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内地为四小龙经济体提供了巨大的出口市场,2011年四小龙对中国的贸易均为贸易顺差。与中国大陆的紧密联系促进了四小龙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发展。

5  2011年亚洲“四小龙”前三位贸易伙伴

 排 名

  台湾

  香港

韩国

 新加坡

   1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

中国

马来西亚

   2

  日本

  美国

日本

  中国

   3

  美国

  日本

美国

印度尼西亚

数据来源:商务部台港澳司

已有学者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认为台湾经济在经历了50年的长盛期后,发展形势出现了逆转。如果台湾经济无法充分运用大陆的资源和优势,将难以从“谷底”跃升,呈现“V”型或“U”型走势,而是可能出现“L”型走势,即转入“长衰期”。加强两岸合作始终是台湾经济实现进一步增长的关键所在。

六、亚洲“四小龙”发展的借鉴意义

(一)优势产业的发展

     从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路径来看,不同的阶段都有自身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模式的转变,即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升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特征。但是这不能仅仅体现在占GDP的比重上面,是要有实际的体现。同时,在第二产业中,一直要有自己的工业发展支持。不能让产业结构出现空心地带。新加坡、韩国、台湾的电子等高科技产业作为第二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香港由于历史原因,缺乏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但是一直将服务业作为优势产业来发展。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其他产业的发展。即使支柱产业不是工业,但工业一定要有自身的支柱行业。在服务业的附加价值不断提升的同时,并没有让自身的工业即第二产业空心化也是四小龙发展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原因之一。中国内陆要不断加强自身产业结构升级,汲取外来优势,同时发挥自身所长,在保持结构稳定的前提下谋求更快的经济发展。

(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良好的国际形象是奠定国际地位、加强国际交流的基础,四小龙在国际上基本上都有自身的代名词,都有自己的品牌效应。比如像韩国除了电子产品远销海外之外,它的韩流文化、传媒影视、服装产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国际地位。新加坡的教育一直都有非常好的海外名声,很多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都选择新加坡作为后代起步教育的首选。同时新加坡重视职业技术培养以及职业多元化的特征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不同行业人才纷纷向它投递橄榄枝。新加坡的高国际化为它在国际上奠定了良好的形象基础。台湾和香港作为我们国家国际化的代表地区,也是很多国际友人旅游的圣地。其中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城市之一,不断的吸引外资的投入,为国际资本的输入输出贡献了巨大力量。包括我们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容纳力度,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建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模式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局限,地区差别以及资源丰富稀缺之差,在如今国际化背景下,都不可能采取闭关锁国式的发展模式。国际潮流中不进则退,光靠自身的力量发展并不能走很远。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建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模式。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亚洲“四小龙”的外向型模式的发展在它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潜力,并不只是靠良好的地域优势,而更是这种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意识,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国家也在不断的尝试加强国际交流,像广东珠海沿海港口建设、上海自由贸易服务区的开设都是很好的国际互动政策手段。当然,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后期不断的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付卫东.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职业教育大有可为[J].现代职业教育,201333

[2]肖日新.亚洲“四小龙”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经验[J].东北亚论坛,199702);

[3]万娜.出口导向战略对经济的影响——看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发展历程[J].财经观察,200809);

[4]赵江林.东亚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与前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2

[5]冼薇.亚洲“四小龙”吸引海归人才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其实[J].中国高新区,201008

[6]陈颖.亚洲“四小龙”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及启示[J].亚太经济,2011,6

[7]李怡,罗勇.韩国工业化历程及其启示[J].亚太经济,2007,1:51-55

[8]李非, 胡少东. 台湾经济发展规律探析——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及对外贸易为视角[J]. 厦门大学学报, 2009, 4: 65-71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