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数字供应链金融在科技型企业中的应用场景探索

2021-03-07 15:25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麒超1    廖紫如2

1.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山东烟台   264670

2.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摘要: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科技创新与转换的背景下,新技术主导下的很多平台开始呈现一种与传统产业合并发展的新趋势。“数字技术+产业生态链+现代金融”的组合,将不仅仅提升对于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的易获得性、便利性和安全性,也将提升在高科技领域中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效率和精准性。本文将在对数字供应链金融的禀赋特性的基础上,从数字技术的渗透影响力的角度,讨论数字供应链金融的操作过程和创新模式的核心设计点,并针对现阶段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约束条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数字供应链;金融;科技型企业;应用场景

一、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科技创新与转换的背景下,在目前这个数字经济的时代,新技术主导下的很多平台开始呈现一种与传统产业合并发展的新趋势。在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34.8%。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居民高质量消费。

数字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的新旧动能转换,201912月,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1.7%,电子制造业增长13.1%。我国的创新指数全球排名到17名。科技型企业为提升我国源头创新、基础研究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地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

然而,科技型企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等特点,从而可能导致严重的金融排斥。虽然我国的科技产业贷款余额在2019年达到了3.53亿元,但是距离满足科技型企业的金融需求仍差距甚远。金融支持体制的问题、投资主题的缺乏、政策协同的不完善和中介服务的制约,都将制约我国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本文将在对数字供应链金融的禀赋特性的基础上,从数字技术的渗透影响力的角度,讨论数字供应链金融的操作过程和创新模式的核心设计点,并针对现阶段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约束条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

二、数字供应链的禀赋特性

数字供应链金融是围绕供应链金融的数字技术的产物。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状体系。供应链金融平台(以下简称为“平台”)在这一参与过程中,主要是得到了参与体的无限延伸。供应链的节点企业的上下游操作结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链式组织,而是进化成了能量耦合簇状网络组织。政府,金融机构,物流学和其他供应链金融活动的支持者,也反映在这一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上,同时通过平台空间发展处更多的服务渠道。

在这一复杂的网状体系中,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功能是发挥着神经中枢的统领作用,从而实现供应链运营的商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以下简称“四流”)的配合协调。因此,对供应链体系操作的关键点和痛点越熟悉,越能及时地为平台里资金缺乏企业提供多样的服务,让企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一)精准性管理服务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以手工和纸质媒体为主要的管理手段,很难实现以轨道化为基础的管理的交易体系的控制,也无法精准控制“四流”的匹配程度,从而限制了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发挥。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催生了数字供应链金融新业态。

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实现了科技型企业生产贸易、仓储流程的轨道式管理,从而能够形成一个智能操控网络去覆盖整个供应链,并实时反馈大数据,不仅能够解决在商品控制、仓库单据同步等监管方面的问题,而且能够准确预测帮助金融机构准确预测科技型企业在每个环节上的资金需求。

在区块链供应链的金融平台上,每个金融企业都能记录真实的贸易信息,平台系统用来完成相关账户的应收账款或预付款核定及各种质押价值管理,金融机构可通过科技手段来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适当的授信额度,科技型企业通过智能合同支付系统及时还款,从而实现全流程的“高效+精确”。

在数字技术提升的今天,数字供应链金融能够更好地提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可视化、区块链技术的透明化,从而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数据分享中心,实现整个供应链信息的整合和操控、和金融客户的精确定位和分析。

(二)网络型信用传递

随着供应链产业全要素的“扩大化生产”的概念提出之后,信用价值传递就已成为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核心要素。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中,企业信用一般只能覆盖到与上游供应商或下游客户的直接交易,很难覆盖到上下游的所有企业。这种单一的信用传递只能解决某个环节的金融问题,限制了供应链金融的普惠效应的传递,限制了企业的自身创新和科技效应的影响力。

在数字供应链金融中,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破解了信用多级穿透技术的难题,使得最初的条状信贷转化成了网状信贷,将焦点企业的良好信用向整个平台中与其发生直接或间接交易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辐射,这些企业凭借焦点企业赋予的信用能量获得金融资源,满足自身在供应、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的资金需求。

在网状信贷体系中,焦点企业的信用是个关键点,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信用生态环境的源头,因此对于焦点企业的准入一定要严密把关。同时,也要基于真实的贸易信息,对赊销贸易带来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进行拆分,从而在平台中的各个企业中流通,提升整个平台的处理效率。

(三)智能化风险控制

在金融系统的数字供应链中,依赖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可获取供应链平台中结盟企业共同认证的交易数据,例如可通过物联网或人工智能获取动态物流、存货价值和仓储单据物流的真实监控,通过区块链和云计算、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加速迭代收敛,可避免仓储单据的造假和保护自身免受融贷款欺诈。数字技术的利用大大增强了供应链金融主导机构对平台结构层各类交易的掌控能力。

供应链金融的操作包括大量的资产元素,比如预付账款、存货、收据和科技型企业所有的知识产权,同样也包括保证、抵押和资产评估。这些元素不仅仅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有关,也会影响风险管理的关键控制节点。在多样化数字技术的融合影响下,基于真实贸易背景产生的数字智能合同,其中每个参与方涉及到的产业链、簇链和服务链平台,不仅仅能防止每个参与方的道德危机,更能实现平台对联盟企业的股权或债权结构的评估,更好地防范资金投放和回流风险。

三、数字供应链金融在科技型企业中的创新应用

由于数字技术的渗透和应用,供应链金融在不动产或知识产权领域的价值评估、目标信用评估和资产风险控制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因此,本文主要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禀赋特性,讨论科技型企业在不同的供应链金融场景下的操作流程和核心关键点的创新之处。

(一)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预付账款账户在数字供应链中的金融模式主要是科技型企业的采购阶段。企业向上游供应商承诺提前支付合同账款,利用平台指定的物流企业拿到仓单,将仓单交给金融机构用来申请贷款,科技型企业用未来的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具体流程如下:

1.科技型企业与上游供货商签订购销合同,根据合同金额申请线上资金需求;

2.供应链金融平台取得有真实生产和贸易背景的企业和上游供应商通过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提取、整合和分析的交易数据和企业的经营数据,生成信用评估报告,传送给金融机构;

3.金融机构应该基于信用评估报告,全方位深度评估企业的具体状况,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4.供应链金融平台与上游供应商签署回购和质量保证协议,与物流企业签署仓储监控协议;

5.供应链金融平台通知上游供应商在物流企业的监督下运输商品,物流企业负责搜集商品运输、收发货数据信息,生成电子仓单,通过物联网分享给企业;

6.企业上交商品的托收押金之后,金融机构通知物流企业线上释放提货权。

通过上述流程,数字供应链预付款模式的关键点在于上游供应商的承诺回购,物流企业对于仓单的承诺和科技企业应用未来营业收入来还款。

(二)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存货是企业的重要流动资产,主要包括企业进行生产的原料、即将销售的库存商品。一个企业的存货,往往数量多、种类繁杂、价值受市场影响较大。数字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模式通常发生在有存货质押物的科技型企业的生产环节,要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科技型企业的动产质押实施动态监控和价值评估,由科技型企业以存货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并且以其未来存货销售的资金流入作为还款来源。具体流程如下:

1.科技型企业以自身存货为依托,向供应链金融平台申请线上存货质押贷款;

2.通过物联网电子标签技术,平台借助系统的标准化接口输入科技型企业的存货信息;

3.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和其他数字技术实现实时的存货价值评估,并生成存货评估证书,由供应链金融平台上交给金融机构;

4.金融机构通过在线下与科技型企业接触,全面了解科技型企业市场前景、组织能力、经营能力、利润状况、信用水平,然后与供应链金融平台共同形成多维度的资信报告,最终生成对企业的授信决策;

5.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科技型企业签署保证合同,要求企业将存货转移到规定的同城物流企业;

6.物流企业要严格查验存货,监督存货状态,为企业提供实时数据以便获得贷款。

这些科技融资企业的营业收入将会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的支付和汇款中心自动地转给金融机构,当转给金融机构的营业收入足以覆盖贷款本息之后,保证合同自动失效。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

知识产权,是现代科技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它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权利,这些权利能给现代科技企业未来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入。科技型融资企业利用对受让企业知识产权未来收益权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贷款,以受让企业应付的知识产权转让费作为还款来源。具体业务流程主要如下:

1.科技型融资企业在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知识产权登记,取得合法保障,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标准化接口引入政府相关部门掌握的知识产权信息,为供需双方搭建好信息平台;

2.供应链金融平台依靠数字技术搭建无形资产信息共享模块,实现科技型融资企业与受让企业对接,供需双方签订知识产权使用或转让协议;

3.科技型融资企业按照规范流程在线提交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申请;

4.供应链金融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对知识产权信息进行筛选与判断,评价科技型融资企业知识产权的应用价值、未来收益及其经营状况、发展潜力、技术前景等,分析受让企业应用知识产权前后的市场前景、组织能力、经营能力、利润状况、信用水平;

5.金融机构根据平台提交的评估结果和技术供需双方签订的协议,结合科技型融资企业线下资信情况和受让企业的市场前景、经营业绩、信誉状况,作出是否贷款的决策;

6.受让企业利用专利、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进行组织生产、经营销售,并按照协议约定的转让费作为融资企业的贷款还款来源。

综合上述流程,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和价值评估、知识产权收益权质押以及知识产权转让费还款是数字供应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运作的关键控制点。

四、科技型企业应用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对策建议

由于目前我国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服务科技型企业融资实践中存在一些约束条件,数字供应链金融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透明度不够,信用评价指标不科学,操作过程不够规范,一些科技型融资企业对这种方式融资不了解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金融服务效果。

(一)严格把握风险源头,规避数字供应链金融风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面临很多风险,既有内部风险,也有外部风险;既有经营风险,也有财务风险;任何一种意外风险,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甚至引发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出现企业清算破产的极端现象。为防止企业出现这种现象,数字供应链金融要严格把握风险源头,需要重点规避来源于外部环境、供应链结构层以及供应链要素层的风险。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科技型企业的质押物价值,尤其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使得科技型企业获取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质押物价值很容易被市场错误地估测。除不可抗力外,大部分外生风险是可以被感知和应对的,要求供应链金融平台管理团队善于借助各类数字技术,对来自于与科技型企业相关的经济、监管和政策等外生风险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应对能力。

(二)加快数字技术应用, 赋能供应链金融生态创新

数字供应链金融是以数字化的新型供应链业务网络为基础,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手段,产业端数字化是其运作的前提和关键。科技型企业所在产业应该基于既有的知识储备和数据,在新一代科技的动力驱使下,加强“产业 + 科技”深度融合,快速完成资产数字化在线和业务流程场景化可视,进而实现产业全链条透明化集约,为数字供应链金融的运作创造良好的业务条件。同时,在这种新的融资方式下,数字供应链金融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开拓新的业务,方便、快捷、安全、有效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服务,促进科技型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到达这一要求,必须加大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各专业人才相互贯通融合,为数字供应链金融提高强大的人力保障。

(三)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数字供应链金融发展

数字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业务模式的多样化,对法律法规的覆盖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解决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的法律约束问题,从顶层设计上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非常重要。为提高数字供应链金融对科技型企业的服务质量,需要完善修订担保法律法规,将动产抵押物范围由存货、应收账款等扩展到知识产权、碳权等无形资产,为科技型企业运用无形资产等特殊质押物提供更多的法律支持。

(四)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

数字供应链金融涉及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法律、金融、财务等专业,要想更好的为科技型融资企业提供数字供应链金融,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是关键。对数字供应链金融涉及到的相关专业人才,国家要提供政策性鼓励,支持有实力的高校进行重点培养相关技术人员,为数字供应链金融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同时数字供应链金融企业也应与高校紧密配合,把市场最新动态反馈给高校,合作办学,为高校的学生提供实习训练平台,以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鹏.数字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逻辑[J].经济学家,2019(02):25-33.

[2]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R].北京: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8.

[3]徐海龙,王宏伟.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研究:基于风险特征的分析视角[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03):56-59.

[4]何宏庆.数字金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32(02):45-51.

[5]宋华,杨璇.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与系统化管理:一个整合性框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04):119-128.

[6]郭菊娥,史金召,王智鑫.基于第三方 B2B 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演进与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01):13-22.

[7]高红冰.对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的思考[J].科技中国,2017(08):97-100.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