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构建 跨境电商 目录 财务管理 信息化 发展策略 互联网 小微企业 企业 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推动地方经济服务与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3-11-20 17:26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以江西赣州为例

于水 赵旭  中共赣州市委党校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央综合考虑国际复杂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内发展实际及改革面临的中长期任务的背景下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作为革命老区的赣南赓续苏区精神的基础之上,将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总体要求赣州的发展实际有效结合,加快推动赣州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步伐

关键词:赣州;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发展阶段、发展形势、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作出的重大历史性研判,是顺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根本要求,更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江西特别是赣州(即赣南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大机遇。

一、赣州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使命

2021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必然要求各地各政府主攻经济发展的积极响应和主动融入。赣州作为国家支持建设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在中共党史上是著名的中央苏区,在经济发展中是党中央重点支持的革命老区,在政策倾斜上有国务院的重点发文和明确支持。2021年10月,为积极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总要求,赣州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红色赣州的使命赓续

由赣南、闽西根据地组成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在赣南这片红色热土上,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初次政权建设,更是见证了中央苏区黎明百姓积极响应党中央在中央苏区范围内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入新时代,红色赣南将赓续苏区时期保留下来的优良传统,继续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将促使赣南从扩大内需体系、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费、主攻工业、补齐自主产业的全产业链、加强科技自立自强、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积极响应和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二)经济赣州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赣州经济的发展一直紧跟新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调整。在新中国成立早期,以国家意志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赣南建立的钨矿、糖厂、垦殖场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形成了以冶金为主,包含机械、食品、森林工业、轻化、纺织、非金属矿业、盐业、建材、医药、电力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这一阶段是完全的内循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扭转早期从农村过度提取剩余和重工业偏向导致我国工业结构与农业结构的严重失衡[2]我国市场经济进行了转轨,赣南的乡镇企业由此异军突起,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南方谈话以后,90年代初兴起的南康家具从“草根经济”逐步发展为今天的现代家居产业集群,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促使赣南路网交通体系的全面起飞。中国入世后赣州也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以毗邻广东福建为地理优势,赣州向沿海地区输送大量以满足外需为主的低廉劳动力,赣州的脐橙产业、家具产业在出口导向的带动下规模得到迅速扩大。金融危机后赣州积极调整方向,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培育本地经济核心增长极,赣州陆续打造以新能源、现代家居、有色稀土、医药食品、电子信息、服装纺织等产业聚集新高地。后金融危机时代开始积极调整经济发展的内循环,根据中央提出扩大内需和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赣州在2021年提出未来五年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工作总要求,这也是对中国经济和赣州经济发展实际的客观规律的基本尊重与遵循。

(三)新时代赣州的政策扶持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回馈赣南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党中央的奋力支持,国务院先后于20126月出台实施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211月出台实施了《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有了中央对口资源的支持,赣州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时期,已经从突出民生改造、特色产业发展、科技产业赋能、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融湾经济发展等方面为接下来推动赣州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打下夯实基础。

二、赣州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优劣势分析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西和赣州时强调,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近些年,赣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不断扩大开放,为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绝对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赣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114.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个贫困县、102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二是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2016年至2021年民生总支出3603亿元,基础教学设施项目持续发力,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加速推进,困扰民生的学位、床位、厕位、车位紧张等问题有效缓解。

三是坚定不移主攻工业。“两城两谷两带”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家居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近千亿元,“国字号”科研平台落户赣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净增长。

四是第三产业比重值连年攀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突破50%,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大型文旅项目逐步建成并实现良好运营。

五是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率超55%,全市人口接近1000万,“一环三联”快速路网基本形成,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3]

六是路网交通体系加快形成。昌赣高铁、赣深高铁的开通进一步推动赣州建成四通八达、北上南下的流通基建,赣州国际陆港的建设基本形成以陆港为中心的运输、仓储、加工配送、市场交易及信息化等为一体的复合型物流业态。

七是形成较好开放格局。积极发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作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康家具产业实现“木材买全球,家具卖全球”的良好开放格局。

这些年,赣州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日新月盛的发展,但还应清醒地认识其差距和不足: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层次不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偏低,面临土地、人才、能源、环境等要素制约,部分公职人员担当不够、服务意识不强、行政效率不高,统筹发展与安全任务艰巨。面对挑战,必须保持清醒的认知和勇于正视亟待解决问题的决心,努力推动新时代赣州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赣州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导向

(一)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赣州作为江西省第一人口大市,在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上定能大有作为,要把满足内需作为赣州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1.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要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通过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定向培养适应赣州现代家居、稀土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食品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各类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技能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从根源上扭转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和市场人才供给的错配。要完善基层就业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并纳入基层人才政策扶持范围,鼓励园区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扩大就业见习的补贴范围。要有序引导新型就业形态。运用市场化和公共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让新技术、新业态的就业潜力持续脱颖而出,完善支持新就业形态的制度环境,实现新就业形态良性发展。要促进企业发展稳定就业。对裁员率低于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参保企业,可从政策上给予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的部分返还。要加大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支持力度。统筹解决好周期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问题,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扩大城市公益性岗位安置,强化对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服务、劳动权益和基本生活保障[4]

2.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进一步固化金字塔状的社会层级,影响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积极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坚持以市场力量为主体的按劳分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以促进生产效率和劳动报酬的同步提高。要完善以政府力量为主体的再次分配。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县区之间转移支付等财富调节机制,在做大赣州经济蛋糕的基础上合理分配蛋糕。要鼓励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三次分配。通过构建良好激励体系与保障体系,鼓励赣州高收入群体或企业以募集、捐赠、资助、义工等公益方式对所属资源和财富进行分配,改善全市整体财富分配格局。要逐步缩小各县区经济发展差距。赣州地形主要是由山地、丘陵和盆地等组成,可利用发展的土地非常少,容易出现经济飞地,县区之间的经济发展难以统一,赣州要加大对各县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利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地理优势,针对各县不同的经济基础有效对接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扩大内需、增进社会消费预期的重要制度保障。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积极推进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直播带货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参保,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和救助力度,深入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贫。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完善农村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减少农民开支,实现老有所保。

4.发挥投资对扩内需的关键作用

投资不仅是消费的重要力量,也是供给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对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新基建投入。紧跟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加快推进以数据中心、5G网络、特高压、人工智能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更多市民获得普遍化的新经济红利。要加大对民生消费领域为主的基建设施投入。充分考虑民生领域短板,加大对全市医疗、教育、养老、基本住房等基建的投入。要补齐“铁公机”等老基建的欠账。推进革命老区交通强国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瑞梅铁路和长赣高铁建设、有效实施赣粤大运河的前期工作、积极推进赣南乡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赣州港改扩建工程、启动赣州中心城区快速路工程和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外部连接线改建工程等项目,通过补齐老基建加快提升革命老区的发展速度,同时一些新基建的发展也离不开老基建的技术支撑,要统筹安排新老基建的并重共抓。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继续用好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发挥民间投资在补短板、调结构、促进城乡间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坚持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完成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关键所在,是适应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长远之计,是未来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其两者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赣州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建设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1.打造高能级“国字号”科研创新平台

要建好用好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创建国家稀土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加快稀土功能材料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不断增强产业创造力,助力制造强国建设。要积极对接北上广深创新资源,争取更多国家级科研平台与当地名校名企合作共建高端研发机构,以高水平创新平台促进赣州高质量科技创新。

2.摆正市场、政府和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位置

要发挥市场配置要素的决定作用,营造要素高效流动的市场环境,让创新的活力和源泉充分涌流,实现科技创新效益和效率的最优化[5]。要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服务作用,发挥政府抓宏观、抓战略、抓前瞻、抓基础的作用,将工作重点放在优化政策供给和创新环境上。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企业加入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组合产学研模式,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运用的上中下游无缝对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运用。

3.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要积极响应国家对加大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号召,提升赣州重点产业技术水平,争取在稀土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同时要注重发挥金融体系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对相关企业或项目给予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要客观认识本土科技创新水平与全国和全球的技术差距,对无法掌控的关键核心技术要加大引进和投资力度,积极推动赣州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共性研究和开发研究的跨境合作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先进技术的为我所有。

4.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到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教育是实现高水平创新人才的第一途径。要加强省属高校基础学科研究及基础学科拔尖生培养,尊重科研活动自身规律,争取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使用和激励机制,构建有效海外引才用才机制。

(三)积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现实选择。产业发展是赣州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要推动赣州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既是切入点又是主攻方向。

1.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

产业基础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限的根本原因是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诸多“堵点”和“断点”。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会动摇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直接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只有进一步巩固制造业的支柱作用,才能分行业做好产业链供应链的精准施策。要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紧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战略窗口期,持续推进赣州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助力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要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立足赣州产业规模、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锻长板,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强新兴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2.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力量,赣州要充分发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作用,紧抓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产业进行全方位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和新兴产业数字化效益倍增,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关键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要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注重县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构建完善的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注重与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相结合。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趋势。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推动研发设计、物流体系、商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发挥其人力资本、技术、管理、基建、销售渠道等优势,提高赣州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水平。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以促进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培育生活性服务业新增长点、加快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开放水平和构建良好产业生态环境为发力点,坚持高标准谋划、高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

4.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能有效整合各类资源要素的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的加速融合,帮助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赣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在参与大湾区数字产业分工合作方面更要注重发展更具带动力的数字经济。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注重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应用等前沿产业,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基点,力争培育更多上云企业。

(四)实行更高水平双向开放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离不开国际大循环的支持和补充,只有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向国内聚拢,才能更加完善国内大循环。同时,地方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内各区域的对接联通,未来要实现赣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实行更高水平双向开放。

1.构建全方位融湾开放新格局

把赣州建设成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是建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重要内容。在产业协作方面,要主动参与大湾区产业延伸和功能拓展,引进一批大湾区知名制造企业,加强全产业链对接。在交通基建方面,加快规划建设赣广高铁,打通赣州南部县市至广东的高速公路,实现赣州黄金机场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航线覆盖。在平台共享方面,继续深化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建设,探索“特区+老区”合作发展全国范例,持续增加与大湾区主要港口的业务往来。在营商环境方面,努力实现与大湾区规划无缝衔接、政策同频共振、规则全面接轨,深化“五型”政府建设,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推进“一网通办”数字化改革,推动更多高频事项“跨省通办”[5]

2.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

依托赣州国际陆港,南康家具实现木材卖全球家具买全球,未来赣州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必须依靠好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平台。要更加主动加强与欧洲经贸往来。赣州港自开通中欧班列以来,不断向欧洲输出本地特色家具、农产品等商品,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联系,未来,赣州更要加强与欧洲相关国家、企业的经贸往来,以参股、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多种方式促进中欧之间的要素流动与合作。要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依托赣州港,南康家具企业在海外布局的数量持续增加,未来,鼓励中小微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同样能够发挥溢出效应。一方面,要加大对海外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要扶持本地有特长专攻的中小微企业向海外拓展。

参考文献:

[1]张孝忠,李国生.赣州70年[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

[2]董志勇,李成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历史溯源、逻辑阐释与政策导向[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10):47-55.

[3]徐晓明.扩大就业容量 提升就业质量[N].人民日报,2021-1-22.

[4]曾欢.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N].经济日报,2018-12-14.

[5]赣州第六次党代会报告[R/OL].赣南市政协网,2021-10-09.http://www.jxgzzx.gov.cn/c101342/202110/f13e96fe27914c2dac395882e6c955bc.shtml.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