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财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财会研究 >

浅谈财务分析指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016-12-09 23:42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郭婉真  福建一品嘉云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财务分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数据化的信息,对企业的投资、管理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财务管理中,由于报表数据资源的失真以及现金流量指标、非财务指标的缺少运用,现行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未能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本文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四个方面阐述现行财务指标分析体系的主要内容,针对现行财务指标分析体系的局限性,提出了完善我国财务指标分析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财务分析指标财务管理应用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以利润最大化和永续经营为目标,企业在其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一系列的附加价值,如吸收就业、上交利税、公益事业投资等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直接关系着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考核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发现其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建立一套完善的综合财务指标体系成为了一种必要。

一、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内容

(一)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指标涉及企业偿还到期债务能力的分析与评价,揭示了企业举债的合理程度,举债经营的效果及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构成的效益性。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流动比率的参考值为200%,它表明一个会计年度内需偿还的负债有2倍的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而速动比率是在流动比率的基础上剔除掉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流动资产,一般认为合理的速动比率在100%左右;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 产权比率、 已获利息倍数。债权人愿意承担的经营风险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成正比,通过这个比率可以分析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开展经营活动的程度,合理值为50%左右,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不同行业的特点具体分析。

(二)营运能力指标

营运能力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资产投入、产出的效率与效益。企业拥有良好的资产运转效率是企业盈利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企业及时清偿债务的基本保障。该指标的分析有利于企业的资产结构的调整及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业周期、 固定资产利用率等。应收账款周转率用来衡量企业销货款项回收的速度和管理的效率。应收账款变现速度快,说明了企业信用状况良好.坏账损失率低;存货周转率又称存货周转次数,一方面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的销售能力和存货周转速度,另一方面,因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常占有较大比重,存货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三)获利能力指标

获利能力指标衡量的是企业获取利润、实现资本或资金增值的能力。它是一个相对的指标,不能仅凭利润的多少来判定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因而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主要通过利润率指标进行。分析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每股收益、市盈率等。销售净利率一方面从总体上考察企业通过销售业务获得的盈利,另一方面也作为评价企业控制成本费用的能力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利用自有资产获取报酬的水平,它与总资产和净权益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收入利润率等多个指标相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四)发展能力指标

发展能力表现为企业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在整体上转化资源,增加价值的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资本增长率等。销售增长率指标反映的是相对化的销售收入增减情况;资产是企业收入产生的资源,也是偿还债务的保障,总资产增长率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资本增长率反映的是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水平,充足的资本积累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也是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财务分析指标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资料的核算与分析,一方面利益相关者可以对公司进行综合评估并作出投资决策,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当局可以明确经济责任,调整经营方式。可见,财务指标分析在财务管理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其应用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一)财务报表的数据资源具有不完全性

首先,报表数据存在时效性问题,会计报表数据反映的多是资产购置时的历史成本,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无法体现,对企业未来的决策缺乏实质性的参考价值;其次,报表数据存在可比性问题,会计政策的选择收到企业管理者的主观目的的影响,且会计人员往往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对会计处理方法加以估计计量,致使不同企业同类的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再次,报表数据存在真实性问题,某些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经济目的,粉饰会计报表,操纵会计信息,误导报表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判断;最后,报表数据存在完整性问题,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源,由于其价值难以确认,未在报表上予以充分反应,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

(二)反映现金流量的指标缺失

现行的财务分析体系仍以传统的两大财务报表为基础构建,通常以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获利能力指标去考量企业的经营状况,然而部分公司通过关联购销低价购进,高价售出,应收账款高额挂起,或通过资产重组、资产置换将不良资产转让给关联公司,在不产生现金流的情况下,达到形成高额利润的目的。而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如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反映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得的利润转化为现金的收益,这部分才是企业实际可支配的利润。再如衡量企业短期的负债安全程度采用的是流动比率,由于流动资产中有一些项目是不能变现的,如预付账款,虽然从性质上来说将其视为一种流动资产,但事实上它不具备变现支付的能力,这是流动比率自身结构的局限造成的。

(三)非财务方面的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缺少应用

传统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是应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财务会计指标进行评价。如存货周转率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采购环节的管理水平,但是原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超支差异,产品质量,供应商配合度等关乎经营决策的信息却无法体现;在销售环节,反映销售的增减变动情况的销售增长率指标常作为销售部门业绩的考核指标,销售部门为了完成销售预算,更愿意接受大额定单,忽视了中小客户,进而影响市场份额;此外,企业各部门为了完成各自的预算指标,缺乏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脱节。因此,为弥补财务指标的结构局限、片面性等问题,在分析中结合非财务指标,将为管理层提供更为全面的业绩评价依据。

三、 完善我国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运用

企业的真实利润,实际生产规模水平,表外筹资等主表中无法反映的信息,仅仅依靠简单的财务指标无法获得,必须结合会计报表附注进行解释,这将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更为有利的帮助。

1、引入时间价值观念

对应收应付账款这类未来导致资金的流入、流出项目,在做相关的财务指标分析时应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按照历史成本减折旧或摊销的非流动资产,在分析其利用效率时,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应加以考虑。

2、增加财务数据自查情况的披露

为检验财务指标基础数据的真实性,企业应在附注中增加披露相应的自查信息,如对各银行账户余额的排查,是否与账面金额一致;固定资产的清理盘点,是否存在不相关资产;营业收入与税票单据比对情况,是否存在虚增收入等等。

3、增加无形资产的披露

由于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公允价值更贴近无形资产的计量属性。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估价,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每项无形资产的来源、预计未来摊销额、预计减值情况等,使得企业的资产价值更符合实际。

(二)强化现金流量指标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现金的流入流出均以实际发生为基础,强化现金流量指标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能够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下选取3个较为典型的现金流量指标进行说明:企业获得现金与偿还短期债务的比率,该指标克服了流动比率中含有无法变现的流动资产的缺陷,从动态角度反映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现金流量与销售额的比率,该指标是对销售利润率的改进,不仅同时反映出企业的产品是否畅销,还可以反映出销售和收款政策是否科学;总资产现金报酬率,即一个会计年度内平均每一元资产所获得的现金净流量,可反映会计年度内企业资产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三)健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运用

财务指标反映的是过去的绩效,非财务指标则相反,它们往往是面向未来的,要对企业进行全面业绩评价,有必要在传统的财务指标基础上增加各类非财务指标的运用。

1、人力资源质量

人力资源质量指标包含员工的教育程度、员工的流动性、员工的培训次数等三个方面。员工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团队的素质就越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越强;企业的员工服务年限越长,从侧面反映出企业整体经营状况稳定;对员工定期的培训,是企业知识层次和结构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企业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市场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指标包含市场份额、客户群体情况、供应商状况、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四个方面。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数量占整个市场销售总量的百分比即市场份额越高,表明企业的经营、竞争的能力越强,也是公司对外宣传并在业内定位的依据之一;客户销售贡献率、客户获取成本、客户的下单金额、收款条件是评价客户质量的信息依据,优质的客户资源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根本保证;来料批次合格率、价格差异率、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质量异常处理周期等对供应商的考核指标,可反映出采购产品质量,交付、服务和价格等方面的情况;次品率、废品率、退换货率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考核指标用以判定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

3、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指标包含知识产权能力、创新经费投入等两方面。该指标通过发明专利占同行业专利总量的比重、专利许可和转让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创新经费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等数据评价对知识和智力的投入为企业带来的递增收益。

4、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对企业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对企业拟定的目标完善化程度进行评价,着重考察盈利目标、技术目标、社会责任目标三方面内容。其中,盈利目标包含产品销量、产品销售额、营业推广预算费用、资本结构等;技术目标包含高学历人才总数、专利技术取得数、单位投入产出比值等;社会责任目标包含纳税额、环保投入、公益捐赠等。

综上所述,财务分析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起到了导向与考核的作用,完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有利于财务管理体制与流程的优化,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合理、客观地评价自身的经营业绩。

参考文献:

[1]宋佳,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及完善[J],中国集体经济,201622

[2]刘秀芬,财务分析指标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213

[3]赵静丹,浅谈我国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9

[4]于爽,浅谈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管理体系建设[J],现代商业,201008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