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财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财会研究 >

上市药业公司财务风险及内控研究

2021-11-17 17:41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以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为例

麦志安  于成学  陈远麟  张晓莹 钟楚瑶  陈泳瑶 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提升绿色发展能力的多元化激励机制与对策研究——基于能力适配演化的视角”项目编号:GD20CGL39

摘要:近年来中国许多上市公司财务频繁出现造假问题,通过财务造假手段掩盖其财务危机,给市场带来巨大的隐患;同时又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可能会引发我国金融市场的危机。本文以我国制药行业中的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为例,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该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存贷双高,虚假库存,营业收入和运营成本虚报及高股权质押,并详细分析其造假的成因,并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财务造假;内部控制;康美药业;制药行业

一、绪论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攀升,而伴随着资本市场繁荣发展而来的还有各企业中存在着的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背后因素诸多,而其中公司的内控起到关键性因素。企业若无法利用有效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将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如果不及时加以补救将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产生,继而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内部控制的优化是防范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部控制的优化可以完善股权结构,使经营权与管理权更好地分离,从而提升公司绩效,获取更多的利益。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现状进行分析,以康美药业来展开实证研究,采用“以个体反映整体”的方法来探究金融风险,通过研究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例来反映整个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剖析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细节,一方面可以掌握康美药业自身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外部审计工作与监管和法制体系仍有待完善。我国市场制度不断发展和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的投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如果外部监督工作缺乏有效性,可能促使部分经营不良企业将捏造的年报数据,以增加投资者信心、使得自身可以暂时度过危机。一旦数据的虚假性暴露,会对多个利益相关主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文献综述

(一)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

对于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的分析与研究分散于不同的层面之中。Blach J2016)提出在狭义的金融风险中,不仅包括资本结构风险,还包括两个额外的组成部分,一是流动性风险和破产风险,二是公司融资决策。本文所分析的财务风险主要围绕三个层面,一是资本结构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与资产支付短期负债的能力相关联;三是用于购买长期资产(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及长期破产风险相关的长期稳定性风险。Kiseľáková, D., Horváthová, J., Šofranková, B., & Šoltés, M.2015)通过建立企业风险模型,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预测模型,证实财务报表代表的非系统性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比系统性风险更大。叶星月(2014)提出财务风险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在存在于财务状况上的或企业在筹资的过程中微观的不确定性风险, 主要的财务风险有投资风险、融资风险以及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二)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内部控制对公司的财务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D. A. McMullen, K. Raghunandan and D. V. Rama(1996)认为公司的质量水平高低与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拥有健全的内控制度的公司来说,内控制度不规范的公司更容易出现财务问题。而Kenichi Yazawa.(2015)研究利用20092012年日本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弱点披露的激励因素。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未披露内部控制重大弱点信息的公司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第二种思路是将财务风险问题结构化地分解为多个问题进行研究。王玉武(2014)提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别是内控环境不佳、风险意识欠缺、采取措施不全面、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内督执行力不足。刘婷 (2020) 研究分析了当前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存在系统不健全、控制效果差、控制无效益、控制效率低下、认识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

(三)小结

综上所述,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起源于国外,研究成果也相对丰硕,但不足之处在于只着重于制度完善与公司规范化治理方面。认为财务风险更倾向于是公司内部因素所造成的,比如公司经营不善,杠杆较高,资金运用不当等问题。内部控制是帮助公司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通过内部控制可以使公司的操作风险、经营风险降低,从而达到公司整体风险降低的目标。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很多学者研究成果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说明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规范化,财务风险也更低,更有利于公司的经营。

三、我国上市药业公司的财务风险和内控现状

(一)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和上市药业公司信息公开,发现上市医药行业主要潜在的五大风险(如表1所示)。在整个产品周期生命周期中质量风险管理与其体系相结合,是一个用于维护产品质量的引导性过程;如果企业表现出显著的家族特色,企业的核心管理权往往不会放开,难以建立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关联方交易则会增加从属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法律风险,使企业陷入信用危机。企业未按照国家税法履行税务义务将会面临税务机关的罚款,同时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若对税收政策掌握不准确,也可能使自身面临负担过多税款的风险。随着医保控价、两票制等政策的实施,医药企业的转型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并购中因融资方式及支付方式单一等问题都会造成企业资金结构不稳定、人员配置不一致,进而使医药企业面临财务风险问题。

1 上市医药公司潜在的风险

表1 上市医药公司潜在的风险

数据来源:百度百科、文献等整理

(二)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内部控制在公司经营活动中起到保证资金的安全,为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稳定环境的作用,我国越来越重视公司的内部控制,同时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断完善,保障公司得以有效的进行经营活动。与此同时,内部控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暴雷”事件频发,如“千山药机”、“ 延安必康”等公司的财务造假事件。这些公司出现的财务问题无不提醒公司要注重内部的治理,需要不断从经验教训中探索出不足并改正,让公司内部制度更加完善。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我国上市药业公司现存的内控问题有: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治理体系;部分上市药业公司的内控制度犹如一纸空文,实际控制人一权独大,违规操作;职务的隔离制度不严格,随意进行信息和利益的输送;同时,信息披露缺乏真实性,公司粉饰报表,对于一些不利于公司的信息进行隐瞒,对销售业绩,利润等盈利指标进行虚增。

(三)上市药业公司财务问题细分

 

通过搜集10家药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问题共性分析(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方式主要集中于利润表的粉饰。在分析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虚增利润和关联交易的公司就有八家;在信息披露问题上,违规信息披露也是药业公司造假的重要手段。综上,这些药业公司的财务造假主要是交易性造假,即通过关联方交易虚构业务从而虚增收入,最终实现虚增利润。

2 上市医药公司风险共性分析

表2 上市医药公司风险共性分析

数据来源:百度百科、文献等整理

 

从上述10家上市药业公司的财务问题中,可以得到11类普遍出现的问题,其中虚增利润、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违规、高股权质押等四类问题最为突出。虚增利润主要问题是虚增营业收入和虚减营业成本;关联交易中通过关联方构建虚假业务以增加利润;虚构资产中主存在货币资金和存货的虚增;股权问题主要是高股权质押以及大股东做出不良决策;而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公司对外担保、关联交易、修正公告等均未及时对外进行披露。

对于以上问题中的虚增货币资金、虚增营业收入、虚减营业成本、存货虚报和高股权质押等五个问题,本文通过对康美药业这家公司财务造假事件来进行实例分析,研究造假的方式及原因并对出现的财务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四、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2019429日,康美药业在年报发布日的最后期限发布年度财务报告,引起A股市场一片轰动。据康美药业披露的年报信息披露,2018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93.56亿元,同比增长10.11%;实现净利润11.35亿,同比下跌47.20%。并且年报中出现了一份对2017年年报错误的更正报告:货币资金多加299.44亿,存货少计195.5亿,营业收入多计89亿,营业成本少计76.6亿,减少了近300亿货币资金。

(一)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类型

1.存贷双高

早期康美药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已被质疑,导致了康美药业股价下跌。在2018年年报公布后,投资者的怀疑得到证实,从图1可以看出,2017年的货币资金存在近300亿的虚增,虚增近300亿的货币资金却没被发现是因为企业本身对货币资金进行了虚报,而审计师可能没有认真履行核查企业的银行交易凭证的职责,没有对货币资金进行有效和真实的审计,导致出现巨大的疏漏。

图1 康美药业2017~2018年度货币资金统计柱形图

1 康美药业20172018年度货币资金统计柱形图

资料来源:康美药业20142019年度报告整理

从图2看出公司在2018年发债35亿,这可以和资金的虚增联系起来,由于公司资金的短缺,必须通过发债去支付费用,因此公司也会承担更高的利息成本,增加财务风险。

图2 债券发行情况

债券发行情况

资料来源:康美药业2018年年度报告整理

依据20142019年年度报告可知(如表3所示),货币资金和存货调整前后流动比率变化不大。虽然流动比率大于2,但实际存货占流动资产超过6%,因此短期偿债能力并不良好。从速动比率和现金流量比率来看,调整后的两个比率都低于1,现金流量比率更是低于0.2,说明公司缺乏短期流动性,短期偿债能力差。在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方面,在调整前后的总负债率、长期负债率、财务杠杆变化不大,说明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良好,足以支付长期的债务费用。利息保障倍数在调整后减少了2.5倍,约为3.4倍,说明公司能够偿付到期的利息费用。

康美药业20142019年的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表3 康美药业2014~2019年的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数据来源:康美药业20142019年年度报告整理

综上所述,康美药业短期极度缺乏流动性,公司必须借债来支付费用,而公司为了掩盖流动性不足的事实只能虚增货币资金。

2.存货虚报

综合比较20142019年年报(如图3所示),发现康美药业2017年的期末存货为157亿元,2018年更正后期初存货352亿元,两者相差195亿元。这少计的195亿元存货占总存货的55%,这些存货本需较大地方放置,因此在会计核算时无法发现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存货虚报的事实是存在的。

图3 存货和销货成本每年期末值

3 存货和销货成本每年期末值

资料来源:康美药业20142019年年度报告整理

存货的上升有两大因素:一是当年的存货价格上升,导致存货金额攀升;二是原本的存货数额存在谎报,所以存货基数大。从图4中可以发现数据计算得到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接近0.2%,所以存货的上升与第一因素关系不大。根据公式: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年末金额/2 ]可以得出调整前后的存货周转率约为1.30.42,存货周转天数大约为810天,与调整前的280天相差530天,这与事实相悖。存货流通的真实性和公司财务会计核算的严谨性值得怀疑。因此,笔者认为康美公司自身存在较大的财务问题,为了掩盖事实和避免股价下跌作出了虚假的财务报告。

图4 2014~2019跌价准备率

4 20142019跌价准备率

资料来源:康美药业20142019年年度报告整理

3.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虚计

20142019年年度报告中的调整项目可以发现(如图5所示),2017年的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存在虚增情况。营业收入与调整后相比增加约89亿,营业成本与调整后相比增加约70亿。如此大的数额虚计,不仅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出现严重问题,同时导致投资者的错误判断,造成严重利益损失。

图5 各科目每年期末值

5 各科目每年期末值

资料来源:康美药业20142019年年度报告整理

 造成应收和营业成本数据异常的原因是:企业对各类订单的伪造,包括销售订单、原材料购买订单、出库入库单等。其次是外部审计师的核查失职,没有做到勤勉尽责。

从图6中可以发现各科目每年的数值变化趋势较为平缓,但2017年调整前和调整后的各科目数值存在较大的出入,其中净利润率于调整前相比减少3.27%,资产收益率与调整前相比减少3.36%,净资产收益率与调整前相比减少约3.27%。由于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同增同减,所以三个比率的变化额不大。而每股收益与调整前相比减少近1倍,在调整后市盈率增大近1倍,由于该指标对股价影响大,许多投资者根据该指标来判断公司的好坏。当其突然增大1倍时,对公司的股价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可以说是一个利空消息。总体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弱,这对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甚至有可能由于经营不善导致公司的破产清算。

图6 各年比率值

6 各年比率值

资料来源:康美药业20142019年年度报告整理

4.高股权质押率

康美药业控股股东和关联方的股票质押率超过了99%。在成为ST股之后,公司股价每天跌幅限制从10%缩小到5%,这减缓了市值的过快下跌。

从股权质押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康美药业的财务状况岌岌可危,从上面分析的存贷双高、存货虚报和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虚计等问题来看,可以推断公司为了融资,将其99%的股权质押出去。公司通过融资这样的做法虽然可以解决当下的资金问题,但是在另一方面大股东们也意识到公司经营不善,高度的股权质押很快将公司的财务危机暴露在了公众面前,所以公司股东质押了所持有的股份进行套现,这将进一步加剧公司的财务风险。

(二)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成因

1.往年盈利状况显露造假迹象

通过20142020年中期资料,发现20142015年间康美药业的营业总收入从159.49亿增长至180.67亿(如图7所示),但是康美往年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是值得商榷。尽管官方并没有对往年数据是否造假做出回应,若将20162017年与往年的数据加以对比,我们不难推断出其往年数据存在异常。据康美药业2019年年报披露的修正数据, 20162018年的业绩均有所波动,在2019年爆出财务造假事件后,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挫32.93%。据康美药业2020年半年报,主营业务收入为25.16亿元,比去年同期骤降78.01%

图7 康美药业2012~2017的收入数据

7 康美药业20122017的收入数据

资料来源:康美药业20142020年中期报告整理

由于业绩的影响,康美药业的盈利能力大幅降低,毛利润在2015年创新高后在2016年经修正的数据为负数(虚增营业收入,成本无相应调整),20172018年总体保持稳定,但归母净利润逐年下降,20192020年销售利润与净利润均大幅下跌(如图8和图9所示)。

图8 康美药业2012~2017的利润数据

8 康美药业20122017的利润数据

资料来源:康美药业20142019年年度报告,2020年半年报整理

图9 康美药业2014~2019的利润率数据

9 康美药业20142019的利润率数据

资料来源:康美药业20142019年年度报告

2.会计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虽然康美药业主导了整个财务造假的过程,但在外部控制方面没有依法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也没有揭露康美的财务造假问题。审计师没有坚守谨慎性的原则,对于康美提供的虚假会计凭证,它并没有及时指出,任其持续发酵,从而使康美产生侥幸心理继续造假。

3.内部控股环境存在弊端

康美的控股结构存在明显的问题,带有家族控股色彩。据公开资料, 马兴田是康美药业的大股东和公司实际控股人, 同时任职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康美药业的第七大股东为其妻许冬瑾 ,任职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此外, 康美药业存在多个股东关联方,马兴田及家族直接控股比例高达66.4%。“一股独大”的情形导致公司不能有效地管理和监督,使得公司的一些战略决策过于专制和武断,这也严重破坏了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健全。

4.公司内部缺乏有效监管

康美药业按照相关规定开设了相应的内部监督部门,但这些部门互不独立,从而使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监督。在对董事会成员和部分高管人员的任命上,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合, 这也直接导致公司整体的内部控制运行缺乏有效的管理。由于没有依照公认的会计准则、应用会计政策建立相应的反舞弊程序,且缺乏有效控制措施和对期末财务报告过程中的控制,使得康美药业无法保证其制作的财务报表是真实且完整的。

五、结论与对策

本文在上市药业公司的财务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和我国10家上市药业公司的数据分析,选择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进行案例研究,结合其发展现状、财务报表数据分析以及相关资料查询,总结出其财务造假主要的表现:存贷双高、存货虚报、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虚计以及高股权质押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特定分析,对此给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一)存贷双高对策

存贷双高即上市公司既持有大量货币资金又同时承担着高水平的有息负债。这不符合商业发展逻辑,是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显著性特征。识别此风险首先要分析判断其是否虚增货币资金,通过临时转入或转出资金到公司的银行账户来达到账面数据的暂时符合,这可以通过对企业的应收款项、负债的分析并结合现金流量的分析进行识别;其次是判断货币资金是否被挪用,这里要格外关注公司大股东是否存在占款问题。“存贷双高”问题的关注核心仍是货币资金,同时注重分析其账面资金的真实性。

(二)存货虚报对策

针对存货数据方面的造假,首先要分析公司所公布的财务报表数据中是否存在不合逻辑之处,出现不符合法规及违背经营常理数据时应引起重视。其次是要对存货的管理进行会计准则上的严格限制,重点在于财务核算上的监督。公司应该确保存货的价值公允,成本准确的核销,使存货账面价值尽可能的等于实际价值,确保误差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在内部控制上防止存货造假,要设立和完善采购业务内控制度,确保采购业务内、外部的营运畅通高效、迅速提供货物出库入库信息。在销售方面建立完善制度保证销售活动真实性以及可靠性,以防止虚假销售等违规情况。

(三)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虚计对策

识别虚计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风险要遵循营业收入的确定必定伴随着营业成本的结转的核心原则。在辨别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财务数据真实性时要将二者结合进行分析。分析营业收入数据要特别关注其是否进行了虚增收入的操作;这方面的主要造假手段有:虚构销售,虚拟客户;或以真实客户为基础,进行关联交易;确认收入的不合理等。分析营业成本数据时主要关注“少计营业成本”的问题,可以结合营业收入数据进行合理基本面分析。其次要发挥好审计的审核监督功能,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四)高股权质押对策

防范高股权质押率所带来的财务风险,首先是加强对于股权质押的信息披露,让投资者提前知晓其股东质押的信息,而不是事后进行公告对市场信心产生打击,进而造成股价下跌。其次应提高股权质押的门槛,对股东的质押行为进行一定限制。股权质押行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逆向选择问题,在保证金方面设置较高门槛,股价下跌较小幅度时就应该追收质押人的保证金,尽量防止财务造假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在公司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该迅速对其质押的股权进行冻结,能够最大程度挽回损失。

参考文献:

[1]D. A. McMullen, K. Raghunandan and D. V. Rama, “Internl Control Reports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Problems,” Accounting Horizons, Vol. 10, No. 4, 1996, pp:67-75.

[2] Kenichi Yazawa. The Incentive Factors for the (Non�)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Evidence from J㏒OX Mandated Audi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 2015. 10.1111/ijau.12035

[3]Blach J. Financial Risk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Balance Sheet Information[J]. Managing and Modelling of Financial Risks, 2016,1:10-19.

[4]Kiseľáková, D., Horváthová, J., Šofranková, B., & Šoltés, M. (2015). Analysis of Risks and Their Impact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Enterprise Risk Model. Pol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1(2):50–61.

[5]王峥钰,曾天羿.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浅析——基于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的思考[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9):178-179.

[6]唐昆.基于康美药业内控失败的案例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6):164-165.

[7]徐婷婷.五度行贿!康美药业理应重罚[N].健康时报,2019-04-12(001).

[8]江笑云.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信息披露违规案例分析和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8(13):4-7.

[9]鱼晓慧.公司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0(03):132-133.

[10]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COSO委员会新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简介[J].审计研究,2003(06):11-15.

[11]卿俐.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与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37+39.

[12]孙艳辉.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以及控制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3):108+120.

[13]刘婷.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之我见[J].中国商论,2020,(09),108-109

[14]施金龙, 管明.基于COSO框架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究[J].财会通讯,2016,(11) :112-114.

[15]李金克,王风华.X能源公司基于COSO新框架的内部控制实践与探索[J].财务与会计,2014,(12) :26-27.

[16]平凌云,杜君,景文抒,郑苏江.股权质押、公司治理与财务风险水平关系研究[J].中国物价,2020(05):64-67.

[17]王雄元,欧阳才越,史震阳.股权质押、控制权转移风险与税收规避[J].经济研究,2018,53(01):138-152.

[18]李洪涛.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以华映科技为例[J].财会通讯,2017(05):64-68.

[19]蔡凌燕.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风险预防与控制探究[J].财会学习,2018,195(21):91-92.

[20]李学飞.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山东纺织经济,2019(07):22-24+15.

[21]李莉.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经济,2012(03):52-55.

[22]白洋.康华农业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23]陈伟,张勇军.Z集团降低“存贷双高”的做法[J].财务与会计,2012(10):43-44.

[24]刘天宇,王博妍.制药企业质量风险管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3,3(01):161-162.

[25]赵佳,罗瑾琏,张洋.公司治理对高管人员更换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05):118-122.

[26]钟凤英,付姗姗.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研究[J].会计之友,2021,(02):97-103.

[27]王玉武.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理论与实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