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财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财会研究 >

管理会计视角下流通企业营运资本管理

2022-05-25 16:4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朱小娇 华润河南医药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流通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流通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中,营运资本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有助于帮助部分企业摆脱凭经验进行营运资本管理的现状,进行科学化管理。本文主要从管理会计的视角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进行研究探讨,目的在于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关键词:营运资本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优化;客户管理;信用管理

一、引言

营运资本管理是影响现金创造能力的关键因素。提升营运资本管理水平,提升营运性现金创造能力,明确采购、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环节的运营资本管理重点,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在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且不增加经营风险的前提下,缩短资金在核心业务环节的占用周期,缩短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库存周转周期,延长应付账款付款周期,进而加快营运资本周转,降低投入资本占用,改善经营性现金流,从而提升企业价值。

二、营运资本的基本概念

营运资本包括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存货以及其他往来款等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其中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存货是构成营运资本的主要项目,是营运资本管理的关键。

三、营运资本管理思路

营运资本管理应以提升企业整体效益为目标,关注财务成本和经营利润的相互转化,寻求营运资本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的平衡。营运资本管理还应以企业整体效率的持续优化为原则,降低现金周期各环节的资金占用,避免片面追求个别环节营运指标或短期现金流的改善而对企业长期现金创造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对营运资本进行主动管理是提高营运资本效率的关键。企业可通过加强供应商及付款管理等延长应付账款账期,控制预付账款规模;通过科学确定采购量、订购点和安全库存等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加快库存周转;通过优化客户和信用管理等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增加预收账款比例,进而缩短核心业务环节的资金占用周期。

四、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管理

应付账款是对供应商的资金古用,企业可利用信用期内占用的供应商资金增加收益,或因不需要通过融资立即支付货款而节约利息费用。预付账款是供应商对本企业资金的无偿占用。在不影响企业声誉和日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应付账款规模越大、信用期越长,预付账款规模越小、账期越短,营运资本占用越小,对企业的价值贡献越大。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和采购信用条款、有效管控账款支付是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管理的关键。

()供应商管理

1.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

供应商评价制度是供应商和应付账款管理的基础。企业应全面了解供应商基础信息,包括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产品或服务品质、财务情况、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售后服务、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等。

企业应基于对供应商基础信息的了解,对供应商准入及合作情况等建立评价体系。企业还应为每一个供应商建立档案,记录供应商基础信息、评级信息、历史合作情况、信用政策、采购合同与执行情况、评价记录等。供应商档案应及时更新和动态管理,为采购决策提供全面信息支持。

2.供应商选择

供货周期、采购价格、信用条款、付款条件、结算周期、结算方式等是影响应付/预付账款和原材料存货周转的重要因素,也是营运资本管理中对供应商的主要评估事项。企业可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生产要求、谈判地位等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供货周期是供应商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企业应优先选择供货周期短且稳定的供应商,以减少安全库存对营运资本的占用。

采购价格通过应付账款规模间接影响应付账款周转效率,同时通过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影响存货周转效率。企业可通过历史采购价格和市场价格分析进行采购比价,并估算供应商产品成本,为供应商选择提供询价依据,保障低价采购。

信用条款、付款条件和结算模式是影响应付账款水平和周转效率的重要因素。企业应根据谈判地位,向供应商争取赊购及有利的信用条款,在保证供货稳定的前提下,可参考行业最佳实践,优先选择可提供较长账期及付款条件和结算模式更灵活的供应商,以减少营运资本占用。

 ()采购合同的谈判与执行

企业在采购合同的谈判和执行过程中,应参考行业最佳实践并结合自身市场地位等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信用条款、结算时点和结算方式。

1.信用条款的选择

企业在合同谈判和选择使用供应商提供的信用条款时,应结合本企业的资金状况,权衡采购信用账期、预付账款、现金折扣和商业折扣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以确定最佳信用条款和最有利的付款时机。

实际操作中,信用账期与现金折扣的收益与成本相对明确,而商业折扣带来的部分成本较难量化和评估,因此,对供应商提供的信用条款,原则上应首先考虑信用账期或现金折扣,其次考虑商业折扣,并关注由此产生的税务影响。

对供应商提供的商业折扣,企业应考虑实际需求量,充分评估超出实际需求量的库存所占用的营运资本成本及其他所需承担的成本费用与风险,以判断是否接受商业折扣。

企业原则上不应以预付账款的方式进行采购,如预付账款可显著降低采购成本或因行业惯例等因素必须选择预付,可与供应商商讨分期预付的可行性,以减少预付资金占用。企业还应建立供应商资信调查、预付账款和押金授权审批等机制,加强预付账款和押金的日常跟踪管理,建立供应商付款台账,分析预付账款形成的原因并定期清理预付账款。

2.付款条件与结算

企业可根据行业的最佳实践,并综合考虑供应商关系维护、交货准确性、投诉率等因素,以合理确定付款条件。企业原则上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点支付款项,避免提前支付导致营运资本占用增加或逾期支付使企业声誉及供应商关系受损。对已到付款时点但因货物尚未入库、发票未提供等原因未能满足支付条件的情形,企业原则上不应支付款项,而应结合实际情况与供应商商讨解决方案。

五、存货管理

存货包括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或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以及为生产而储备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在生产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耗用的无聊、备品备件等。

存货管理的目标是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通过平衡存货成本和收益,将存货规模控制在最优水平。企业应科学管理存货需求、控制存货成本,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产销协同等手段提高存货周转效率。

 ()存货需求与采购管理

采购量是影响存货成本的主要因素。存货成本可细分为采购成本、持有成本、订购成本和缺货成本。

采购成本主要包括采购原材料或产品的价格和运杂费等。持有成本是存货持有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占用资金的利息、仓储及保险费、存货破损变质损失等。订购成本是处理订单发生的费用,通常包含办公、差旅、谈判、通信、验货等费用。缺货成本指由于存货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损失,包括停工待料损失、销售收入损失、延期交货罚款、企业信誉损失等,此类损失相当于机会成本。

通常情况下,订购数量越大,单位采购成本、订购成本和缺货成本越低,但持有成本越高。企业可通过对存货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优化存货采购管理,将订货量维持在最优水平,进而有效控制存货成本。

1.存货采购量预测

企业可利用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在科学预测产品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采购量和最佳订货次数,在保障生产经营持续性的同时,有效控制存货对营运资本的占用。

企业应建立存货需求滚动预测机制,动态评估和调整订货需求,以确最佳订货次数和单词采购量。预测存货需求时,应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1)实际生产需要:企业应按实际业务需求、确定最佳库存量及合理的采购批量,减少不合理库存占用资金,如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必须通过增加预防性库存以满足未来生产经营需求,应按授权审批机制进行管理:

 (2)市场价格变化:企业应定期就重点物资价格变动进行跟踪与分析,原则上不应在价格看涨时过量采购,以避免价格回落风险和采购过量对营运资本的额外占用;

(3)市场供需情况变化:企业应制定年度库存采购计划,在日常运营中动态监控产品市场需求、原材料价格及供应情况、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等因素的变化,对未来采购量进行滚动预测,及时调整采购次数与单次采购量,以避免预测准确性低所导致的库存持有成本或缺货成本过高。

2.订购时点与安全库存

企业应在平衡库存的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前提下,合理确定再订货的时点。通常情况下,存货降至安全库存水平时是最佳订购时点。安全库存是指为了防止需求、生产和供应环节中的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而预计的保险储备量。企业可参考历史库存和采购信息,并根据对未来需求的预测、市场供应变化、原材料采购周期、供应商能力等因素,估算最佳安全库存量。

企业应就安全库存建立相关内控制度与流程,评估持有安全库存的成本与风险,并持续跟踪需求、生产和供应的变化,动态管理和调整安全库存,使之维持在合理水平。

()存货持有水平的优化

企业应通过提升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管理效率加快存货周转,同时加强对存货管理的制度建设和考核评价,将存货控制在合理水平。

企业在原材料管理过程中,应优先选择供货能力强、供应周期短的供应商,以避免因供货不稳定或供货周期过长而导致安全库存偏高,减少安全库存对营运资本的占用。在与供应商关系良好或有较强议价能力的情况下,企业可考虑要求供应商在邻近使用地存储消耗量稳定、采购量大的原材料,以缩短交货周期,减少库存需求。

企业应定期通过账龄分析、业务战略制定与检讨、产品需求滚动预测等提前识别可能滞销的品种,有预见性地停止生产并及时消化库存,避免因长期大量生产、持有滞销产品而导致的营运资本占用。企业应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和内控制度,避免存货信息滞后、遗漏、错误等原因导致重复采购而增加营运资本占用。企业还应明确各类存货及不同生产阶段存货所属的责任部门,并落实存货管理各环节的绩效考核,以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

六、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教是企业因赊销商品、劳务或服务而形成的债权。预收账款是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在提供商品或劳务服务前向客户预收的款项。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日常管理体系,加强信用管理,包括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信用政策制定,销售合同签署与执行、货款回收等,在促进销售、加快存货优化的同时,平衡销售盈利和资金成本之间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控制在合理水平。

()客户管理

客户管理是信用管理的基础,企业可从客户信誉(character),偿付能力(capacity)资金实力(capital),增信条件(collateral)和外部环境(conditions)等方面判断客户的履约能力和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并作为评估其信用等级的依据。

企业可进一步根据客户历年的销售量、销售价格、回款速度、资信程度以及对业务发展的重要性等因素细分客户群,并根据毛利率、坏账损失风险和应收账款占用成本等,对不同的客户群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

企业可制定客户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模板,对客户群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与分析,为客户信用管理与关系维护等提供决策支持。

企业应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为现有及潜在客户建立信用档案,并对客户的商业信用记录进行追踪和动态更新,以实时评估和调整客户信用政策。

(二)信用管理

1.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对客户信用管理的实施依据,主要包括提供给客户的信用限额、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收益的重要前提。信用政策的目标是在利用应收账款增强竞争、扩大销售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由此产生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加信用收益。

(1)信用限额

信用限额是企业可给予客户的赊销额度上限,包括企业可承担的总体信用额度和授予单一客户的赊销额度。信用限额过低可能影响企业销售规模,并相应增加与客户的交易次数和交易费用;信用限额过高可能增加企业收账费用和坏账风险。

企业应综合考虑行业特点、企业业务发展战略、资金实力、销售政策、最佳生产规模、库存量以及外部竞争压力等因素,科学确定本企业的总体信用额度,并以此指导和控制企业整体应收账款水平。在企业总体信用额度内,企业可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商业合作情况、产品生命周期、采购量及对企业的盈利贡献等因素,确定单一客户赊销额度上限和应收账款规模。

(2)信用期限与现金折扣

信用期限是给予客户的最长付款期限,是决定应收账款账期的主要因素。较短的信用期限有利于及早回笼资金、降低资金成本,但可能不利于吸引客户而影响销售;较长的的信用期限有利于刺激销售,但信用期间所产生的资金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等可能会抵消赊销所带来的收益。

现金折扣是客户在约定折扣期限内付款所能享受的优惠。企业在向客户提供信用期限时,通常可附以现金折扣条件,吸引客户提前付款以缩短应收账款账期,加速资金回笼。现金折扣可能增加财务费用,但坏账风险的降低或客户因优惠而增加的采购量也可能提升利润,并减少资金占用成本。

企业应平衡经营利润和财务费用之间的关系,结合信用期限及企业资金成本,制定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以鼓励客户提前回款。

(3)预收账款

企业可根据行业惯例、市场地位以及风险管控等因素确定是否收取预收款。对信用级别较低或产品定制化要求较高的客户,企业原则上应考虑在商业谈判时增加预收账款条款。

2.信用政策的制定

企业在制定、执行或改变信用政策时,应从现金周期的整体角度出发,平衡提供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收入和盈利与资金占用成本之间的关系。此外,企业还应综合考虑企业自身资金状况、发展战略,整体信用管理目标、营销策略、市场竞争、风险倾向、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使信用政策与企业经营目标相匹配。

企业应根据客户的信用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客户信用政策和交易量。对于应收账款逾期超过一定期限且有足够证据表明存在重大风险的客户,企业应在获得授权审批后将其列入黑名单,并原则上不再向其提供赊销额度:如黑名单客户结清欠款,企业可在重新评估资质后,向其提供赊销额度。企业还应综合考虑经济周期及自身经营情况变化适时调整信用政策。

3.信用监控

企业应根据业务合同所约定的信用政策,通过对客户经营和履约情况的日常监控以及对应收账款余额、周转和账龄的分析,跟踪和评价客户信用放策的执行情况。对于逾期未收回的款项,应关注相关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回款保障措施。

企业还应对客户和企业整体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进行内部和行业标杆比较,评价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井及时对信用政策进行检讨。

4.账款催收

企业在应收账款到期日前应向客户发出付款通知,并及时协商解决可能发生的销售纠纷。如应收账款发生逾期,企业应在逾期初始时向客户发出追讨函件。对于存在合理理由的逾期账款,可经审批后适度延长付款期、增加罚息或通过分期付款等措施回收欠款。对于因贸易纠纷所致或预计确实无法收回的逾期账款,企业应通过仲哉或诉讼、破产清偿等法律手段追讨债务,如由于债务人资不抵债、现金流严重不足、法院判决难以执行等原因已予核销的欠款,应在客户档案中保留相应记录及具有追索权的法律文本。

七、结束语

总之,流通企业应建立健全公司营运资本的管理体制,制订明确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加强应收账款及存货管理,减少流动资产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以改进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提升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葛妮.零售行业财务风险管控的新思考[J].财经界,2016(15):185+187.

[2]郑理惠.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以批发零售业公司为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7):103-105.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