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人力资源管理

财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财会研究 >

企业推进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及策略分析

2022-12-28 16:08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云荣    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业财融合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工具之一,其显著特点是将财务、业务联系起来,通过创建一体化的分析处理机制使财务活动能顺利开展并能达成业务端的发展目标。业财融合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共享性,业务端能参与到财物管理活动中,如业务风险分析、业务活动成本预算、业务绩效考核等,这改变了业务端仅能接受管理的被动局面,使业财融合得以带动财务管理创新与发展。如何强化业财融合成为企业良性运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析业财融合的必要性,以期为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业财融合;技术优化;信息共享;良性运营

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关键是了解内部、外部的真实情况,在此前提下调配资源,使企业能在资源集约化利用、风险可控的同时达成发展目标。以往的财务管理侧重管理层对执行层下达命令,包括成本控制、预算执行、风险防范、绩效评价等,财务管理呈散射状,通常情况下管理分支与企业展开的运营活动成正比,企业在组织展开相关活动时较为依赖历史会计信息,依托财务报告做出管理决策,这使财务管理决策缺乏时效性并影响管理效果。业财融合可改变财务管理散射状的工作体系,将业务端作为驱动财务管理的动力来源,突出财务端的服务属性,如信息搜集、风险评估、资源调配、管理评价等,这可增强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针对性,保障相关决策能推动采购、物流、投融资等业务活动良性发展,同时还可简化管理路径,助力管理行动触底,继而加强财务管理。然而,有些企业存在业财融合要点不清、框架不稳、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融合工具利用率低、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并不利于企业通过业财融合稳健发展。基于此,为使企业能发挥业财融合的优势,在财务管理中探析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推动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一)助力企业科学决策

    业财融合指引企业抓住各业务端加强管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指导意见,使企业能在经营中抓住主要矛盾,客观真实的对业务活动做出评价,解决管理决策过于笼统的问题。因为基于业财融合的决策信息搜集处理具有指向性,所以利于企业细分评价指标,定量、定性围绕业务活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清晰性、真实性、客观性兼具,业务端根据评价结论可调整发展计划,在全面预算、风险控制、资源分配等环节予以体现,同时从业财融合角度出发关注业务活动之间的联系,疏通制衡、协助渠道,尤其利于业务端的资源自由流转,使调整后的业务计划更具实操性,发挥业财融合助力企业科学决策的作用。

(二)满足业务端提质增效的发展需求

    业财融合在企业经营管理全程均可起效,包括考核、预算、风控、投融资等方面,以业务风险防控为例,企业率先搜集与业务风险有关的数据资料,对各部门的风险管控职责予以明确,如起草风控制度、协助财务管理部门完成风险调查任务、得出风险评估报告、对风险加强跟踪等,在此基础上细分风险,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设定业务风险管理流程,如金融投资风险防控流程等,继而增强业务端财务风险管控的针对性,因为效益与风险是反比例关系,所以风险控制得当就能助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效益,还可在规避风险冲击的同时稳健发展,达到满足业务端提质增效发展需求的目的。

(三)彰显财务管理优势

    业财融合可助企业彰显财务管理优势,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予以分析:一是发挥财务端业务信息汇集与利用的枢纽作用,在业务端不断提供信息的前提下助力企业系统、全面的对业务活动予以管控,其中资金管理、全面预算属于两大抓手,在业务活动策划、业绩评价等环节发挥作用,使企业可通过业务状况分析了解经营全貌,在此前提下增强企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系统性;二是依托财务管理方法论体系优化企业运营效果,通过业财融合提高内控、管理会计、全面预算、成本管理、价值链分析的实效性,加之平衡计分卡等优质管理工具的应用推广,继而使企业可在管理工具的助力下稳步发展;三是支持财务职能转型,从监督员、记录员、评论员的角色转变为战略参谋的角色,财务职能起效范围不断拓展,“三分财务”(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的概念日益成熟,在加大业务端监督力度的同时可提供服务,彰显财务管理价值反映、保障、引导、评价等优势,继而助力业务端强化价值创造能力,凸显企业推动业财融合的价值。

二、企业推动业财融合的阻力

(一)融合要点不清

    从狭义上讲,业财融合的要点为各个业务活动,如采购、生产、新品研发、投融资等,从广义上讲业务、财务融合要点需具有普适性,其目的是确保融合活动可在各业务端展开,消除融合阻力,满足广义融合需求。然而,有些企业存在业财融合经验不足的问题,很难在运营中抓住融合要点,出现业财融合笼统的现象,不利于基于业财融合彰显财务管理的优势。

(二)融合框架不稳

    为使业财融合活动能在企业发展中不断发挥作用并渗入营运全程,需企业重视健全业财融合框架。部分企业存在融合框架不稳的问题,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职责不明确,业务端、财务端未能合理分工;二是缺乏专业的小组予以指导;三是奖惩措施实效性较差,无法调动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交融的积极性。

(三)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

    新时代企业无论是业务活动还是财务活动均转至线上,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为财务、业务交融提供了有力条件。基于此,企业信息化平台构建成效将影响业财融合效果。部分企业存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未能跟上业财融合脚步的问题,出现财务信息共享受阻、数字技术应用低效及信息系统不安全等现象,在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这将阻滞企业业财融合。

(四)融合工具利用率低

    业财融合工具主要指的是基于财务管理方法论体系应用于业务端的工具,如内控、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等,因为业财融合后业务数据能直接被财务部门所用,所以财务管理分析决策更具实效性,同时财务端的管理资源亦可与业务端共享。有些企业存在业财融合工具利用率低的问题,主要源于未能改变“从上到下”这一管理思路,习惯用认为对业务活动良性发展有益的视角看待问题,鲜少关注业务活动的真实需求,继而出现业财融合质量降低的消极现象。

(五)管理人才不足

    企业业财融合不仅需财务管理人员树立服务意识,能立足业务端提供各类服务,如风险分析服务、绩效考评服务等,还需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协作意识,能主动共享业务活动相关信息,在此前提下协助财务人员完成业务管理任务。部分企业不注重培育业财融合人才,这与其轻视业财融合及人才培育能力较弱有关,这一点在规模较小的中小微企业中更为明显。新时代企业的竞争发展离不开人才,业财融合作为可彰显财务管理优势的重要举措,亦需懂理论、善服务、会管理的人才予以推行,企业相关管理人才不足势必会阻滞业财融合。

三、企业推动业财融合的措施

(一)紧抓业财融合要点

    第一,在业务活动中展开日常化的财务工作,保障财务活动能与业务活动实时交融,以采购活动中的财务管理为例,需将采购人员的行为、合同、入库方式、付款等视为管理要点,在此基础上对采购成本、风险、效益等方面加以管理,因为立足业务端的财务管理较为细致全面,所以企业需在业务活动中增强管理条规的针对性,例如在采购询价环节要求业务人员至少找3家供应商展开比价、询价、议价工作,并在汇总采购询价信息的前提下选出最经济的一家敲定采购合同,同时需将询价环节获取的信息登记到“市场询价记录表”内,便于今后管控采购风险,达到业财融合紧抓要点、细化深入的目的;第二,在业务活动中提供财务分析与决策服务,搜集业务端可提供的一切信息,并作为财务分析与决策的依据,采用专门办法对业务端的实际情况、运营成果、发展趋势等方面做出系统性的评价,使基于业务端的财务分析与决策更加高效,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需保障业务端自身核算精准,所有的业务信息均在统一标准加持下聚拢与处理,依据会计准则立足业务端开展核算活动;第三,在业务活动中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基于业务信息汇总与分析,对采购、投资、销售等业务端的风险偏好予以分析,还需分析风险成因、发展趋势、波及范围、防控举措等内容,其目的是加强风险管理,通过恰当的干预规避风险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继而在财务管理助力下营建稳定的业务活动发展氛围。

(二)稳固业财融合框架

    第一,明确部门责权,这是业财融合有序推进的前提,从财务部门的角度来讲其主要职责为健全各类业财融合规章制度,对与企业发展相关财经法度进行分析,在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营意识指引下客观且深入的分析业务活动,并做好记录、检查、复核、监督等工作,对企业业财融合整体效果负责,从业务部门角度来讲其需梳理运营流程,及时反馈财务端所需情况,对业务活动信息的精准性负责,还需参与全面预算、风险控制等财务管理活动,运用财务管理方法论,配合财务端落实管理目标;第二,设立专职小组负责业财融合,业务人员、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建专职小组,确保各项业务活动可顺利展开,如业务风险评估活动、企业资源分配活动等,专职小组可实施项目式业财融合方案,该方案分为立项、确定项目、制定实施计划、编制项目预算、分解项目指标等部分,确保业务活动能以项目的形式受到系统性的管理,加之小组扁平化、业务具体化、管理透明化、制度精细化,助企业推动业财融合;第三,改良奖惩措施,调动业务端与财务端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对奖惩标准、方式、原则等方面予以说明,通过绩效沟通确保参与业财融合的工作人员能理解奖惩的意义,使奖惩结果更有权威,可鞭策业务人员、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加强业财融合。

(三)构建信息化的业财融合平台

    在企业业务信息系统不断完善的条件下,企业利用各类会计信息对非风险点、风险点、非增值点与增值点加以分析,这可成为业财融合的着力点,针对不同的管理需求采取行动,达到提高业财融合质量的目的。因为以往的财务管理举措容易受个人经验束缚,还存在管理时效性欠佳的问题,所以需在企业具备业务信息共享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信息化的业财融合平台,一方面为业务、财务两端互动提速助力,另一方面为业务信息高效分析处理给予支持。企业构建信息化业财融合平台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从业务源头着手创建数据库,保障基础数据精准、全面、客观,在此基础上明确业务信息系统化、标准化、电子化处理流程,确保参与业务信息搜集、处理、存储、利用的工作人员能履行职责,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助力责任人提高信息质量;第二,构建“一站式”的业财服务体系,在ERP系统内分设若干业务管控模块,如预算控制、费用审批、数据分析、风险预警等,增强信息化业财融合平台的功能性,可根据业务类别发挥功能作用,加之全流程监督、风险稽核、内部控制等体系的引入,更好的展现业财融合价值;第三,在业财融合平台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积极引用先进技术,如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为数据自搜集到价值深挖流程的简化赋能,同时优化业财融合环境,推动业财融合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四)提高业财融合工具的利用率

业财融合工具事实上是财务管理常用举措,可在业务活动中应用并发挥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基于此企业要提高业财融合工具的利用率,为基于财务管理方法论体系推动企业业财融合给予支持。例如,企业可在业务端展开全面预算管理(见图1)工作,在此基础上细化业务端的运营计划,对业务活动进行推演与预测,在业务活动中加强过程性控制,通过预算量化经营、精细管理达到资源科学调配、风险高效控制的目的,同时预算管理结论可为业务端绩效考评提供依据,还可对成本费用的投入加以约束,继而在全过程监控(见图2)的前提下赋予业财融合紧密性。再如,企业可在业务端展开管理会计活动,对业务端的经营活动进行客观且精准的判定,围绕经营活动搜集各类信息,通过信息分析了解业务的特点、发展趋势、风险指数,关注影响业务活动的因素并分析各因素间的关联,为财务部门设定业务管理方案给予支持,保障业务活动能顺利开展。因为管理会计信息反馈具有实时性,所以对成本费用动态控制有益,这利于加强全面预算,还可为业绩评价提供依据,达到企业推动业财融合不断发展的目的。

图1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内涵图

1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内涵图

图2   全过程监控链

2   全过程监控链

(五)培养具备业财融合专业素养的人才

    第一,树立业务、财务交融的管理意识,组织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理论,对二者融合的价值进行讨论,从思想上接纳业财融合,为工作人员在企业营运进程中充分运用财务管理工具与业务信息奠定基础,同时营造业财融合氛围,为业务、财务交融铺平道路;第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体现业财融合的重要性,有计划的以加强业财融合为指向招募专业人才,如管理会计人才、全面预算人才等,为的是优化业财融合团队,在专业人才能力互补的条件下提升业财融合水平,同时根据业财融合情况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组织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研究与学习,尤其要加大财务管理方法论体系的渗透力度,使业务人员能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会计等工具提高专业素养;第三,企业需意识到自身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在此条件下将外部育才力量引入企业,例如企业可构建“校企合作”机制,通过高校接收人才培养订单的方式解决企业专业人才队伍创建低效的现实问题,继而在企业推动业财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提供人才保障。

四、企业推动业财融合的其他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融合制度

    业财融合制度是企业在累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所推行的具有规范性、约束性、综合性、权威性的管理依据,可助推企业加强业财融合。业财融合制度起效的关键点有以下几个:一是职责清晰,业务活动中各位工作人员均需清晰岗位权责,以报销业务为例,工作人员具有初审、打印发票、签字确认等职责,只有职责明确才能在管理中规避推诿扯皮的现象;二是节点控制得当,压缩业财融合周期,以免财务工作或业务工作因二者融合流程冗余而出现效率降低的现象,需通过节点控制助力业务端的财务管理工作顺利推进;三是信息精准且管理所需资料系统全面,满足业务风险分析、资源调配、绩效考核等管理需求。业财融合制度在不断健全的进程中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操性较强,不可超出企业业财融合能力范围,可根据企业业务类型及发展实况设定配套制度;二是具有发展性,摆脱僵化的规章制度对业财融合所带来的影响,要在企业营运进程中同步更新配套制度;三是制度建设具有规范性,无论是制度的颁布还是废止均需接受专项评估,并按照企业设定的制度建设程序行事,不可盲目增减,以免削弱制度的影响力,继而在进一步健全制度的基础上助力企业加强业财融合。

(二)提升数字化融合水平

因为企业业务、财务信息化共享能力不断提升,加之财务共享平台功能作用持续增多,所以企业需在引入数字技术的基础上推动业财融合。例如,企业可在业务端搜集信息的前提下运用大数据技术,其目的是对数据的内在价值予以深挖,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对业财融合趋势、难点、关键等方面做出判断,达到企业加强业财融合的目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推广要求企业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基于业财融合对大数据理论予以扩充,将业务、财务与数据联系起来,通过对数据理论重新定义的方式为基于大数据的业财融合铺平道路,保障企业在业财融合中能有效运用大数据,将大数据的特征与优势体现在业财融合环节,从业务数据价值角度出发探究业财融合的可贵之处,同时通过业务与数据的长久博弈推动业财融合,继而形成新的业财融合体系(见图3);二是在技术投入层面上下功夫,为大数据在业财融合中起效奠定基础,物联网、移动通信、区块链等技术均是业财融合动力来源,尤其在业务数据不断增多的条件下大数据价值分析处理效果将持续优化,满足业务端的管理需求,如风险预警、成本控制等;三是外在数字化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新时代国家为普及推广大数据颁布各类政策,同时支持第三方服务类型的大数据分析机构与时俱进,这客观上为企业业财融合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图3   业财融合体系环

3   业财融合体系环

(三)关注业务端的动态

业财融合在全面预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等工具有效应用的进程中需积极关注业务端的动态,用动态管理替代静态管理,强调业务端数据不断汇总、覆盖、补充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及时调适业务计划,为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资源动态调配提供依据,避免出现资源沉淀、浪费等情况,这对企业节约成本费用有益,同时可及时防范业务风险、预算超支等风险。关注业务端的动态需业务、财务两大部门加强沟通,在此过程中齐头并进,这就需要利用管理会计报告解决交互难题,凸显该报告不受时间、形式束缚的特点,并基于事中控制做好业务信息整编与解释等工作,确保业务端动态管理有理有据。在应用管理会计攻克业务端动态管理难关的进程中企业需健全信息化办公体系,为线上信息流通助力,利用高拍仪、扫描仪等设备直接录入业务信息,以免信息篡改、遗漏或丢失,从源头保障动态业务信息精确可靠,继而提高业财融合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推进业财融合具有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满足业务端提质增效的发展需求、彰显财务管理优势的必要性。基于此,企业需在重视业财融合的前提下紧抓两者交融的要点,稳固业财融合框架,构建信息化的业财融合平台,提高业财融合工具利用率,培育具备业财融合专业素养的人才,同时建议企业进一步健全融合制度,在新时代提升数字化融合水平,加大高新技术应用力度,还要关注业务端的动态,继而达到企业推动业财融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熊晨霞.民营企业业财融合的构建与应用——以A公司业财融合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9):47-48

[2]叶康涛.业财融合:从财务动因到业务动因[J].财会月刊,2021(07):24-26

[3]唐安,胡文伟.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创新与实践——基于业财融合视角[J].中国物价,2021(05):110-112

[4]徐玲,孟祥霞,汪未阳,周虹,邬妍佼,李春苗.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工具选择应用——以M企业管理会计应用试点实践为例[J].新会计,2021(05):50-53

[5]谭一军,李冬.财务转型下的业财融合模式与财务价值创造分析[J].财会学习,2020(33):33-34

[6]谢志华,杨超,许诺.再论业财融合的本质及其实现形式[J].会计研究,2020(7):3-14

[7]于汶.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2):193-194

[8]刘丽莉.浅议业财融合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20(21):36-37

[9]王亚星,李心合.重构“业财融合”的概念框架[J].会计研究,2020(7):15-22

[10]郑永柳.企业开展业财融合现状分析及改善策略[J].商讯,2020(35):82-83

[11]鲜于亚亚.新形势下业财融合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运用[J].纳税,2020 (29):59-60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