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

2016-04-21 22:48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妍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发展,银行行业也跟随着逐渐的对外开放。一些国外的银行不断的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的银行行业的竞争变地越加激烈,不但有国内各银行之间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外来银行的挑战。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对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不但有利于国家对银行业的政策的制定和监管和保证行业良性的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对国家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外资发展国内经济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外资银行;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分析研究

一、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分析

1、企业竞争行为

企业在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和与其它企业关系为基础,为企业抢占市场和增加受益和各种决策行为叫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是重要的理论研究内容。从合作角度来着,企业行为又分为价格和非价格的竞争行为,从竞争角度看,企业行为又分为竞争和非竞争行为,其中关注最多的是企业的竞争行为。

2、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理论

商业银行为实现更高的利益价值,按照市场的准则适应市场并采取战略的行为,叫做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又分为价格和非价格两种竞争行为。服务程度高低不同,价格竞争行为是银行竞重要的手段,其行为是通过降低贷款利率、降低办理业务的收费价格等与同行业对手进行价格的竞争和市场的竞争。商业银行其价格竞争行为细分,又可分为合作和非合作定价。

银行协调竞争关系从而共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就是合作性定价。同行业之间在市场竞争行为中达成一致的书面或口头协议。但这种协议较为松散,不具约束性,么下各银行在有机会增加自己利润的时候就可以违背这种协议。价格上的合谋是为了促进良性的竞争,银行业里的协会会制订利率浮动的政策,并要求其遵守。因为市场上处在一个参与竞争者,每一个都确信他选择最好的战略来对抗对手的竞争。所以,就会出现具有竞争关系的两者或多个组织者,为牟取暴利而进行合作,这种情况的发生。竞争关系中任何一方都不会单独改变策略来施行另一个策略提高收益,合作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一般小型银行才会出现这种竞争行为,大型的银行一般很少使用这种竞争策略,一般都是合作性竞争关系。

非合作定价行为分为:限制性、多元化和掠夺性的定价方式。现在社会综合的发展,突出个性化需要,银行在服务方面也发展的多元化,客户具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权,对银行服务,业务等的选择变得更加挑剔,所以商业银行的服务可以根据市场的情况,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非价格竞争的行为要求是扩展银行服务范围,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量,防止其它银行的进入,使利益最大化,主要体现在银行的广告宣传、兼并收购金融创新等。

3、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研究

有专业人士分析银行市场具有不透明性,银行和客户之间信息存在着高度的不对称,这就是说客户不能客观的将价格做判断的依据,价格竞争无法在市场发挥作用。也有人认为,可以利用消费者无法评估银行价值的特点,设计不同的价位表,用来吸引消费群体。作为银行银行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吸纳更多的存款,和如何抵制和应对其它银行的竞争。在中国银行属于国家性质的单位,国家在其进行隐型的担保,人们把钱存进银行是最安全的一种行为,不用担心银行会倒闭的一些原因造成损失。所以我国的各种银行产品的质量或就贷款来说大同小异。从另一个方面讲,存款的工作业务多是由银行的分支网点执行,营业部门设计的机制是造成存款数量最大化的原因。所以存款是维持银行正常运行和拓展业务的基础,存款数量的稳定性是银行资金合理流动的基础。因此说银行之间的竞争表现在存款数量多少的竞争上,存款数量的多少竞争又表现在存款价格上的竞争。

恶性的存款价格竞争会导致很多银行的倒闭,所以,为了保证银行的稳定发展,几乎全部的发达国家实行了严格管制其利率的变化。例如美国的银行存款的价格竞争,他们其中方式之一就是,会以不同的形式向客户支付一些隐性的利率,还有用礼物吸引顾客存款。在发展中国家的存款竞争同相激烈。其变相或隐性利率利率同样存在,虽然存款竞争是在一些管制下,但隐性的价格竞争还是十分激烈。

二、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国商业银行竞争的研究

1、进入壁垒理论

当一个企业在某个产业赚取丰厚的利润时,可以阻止其它企业进入的因素,这就是进入壁垒。进入壁垒可分为结构性和策略性的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是在进入一个行业时遇到经济方面的障碍和解决这些障碍造成的成本增加,其中有技术、成本市场容量等方面。策略性进入壁垒主要是已经是行业领先企业的行为,这些企业通过一些行动来提高行业的结构进入的难度,或对进入企业表示威胁警告。另一方面,国家只给了小数企业一些产品的经营特许权,或是有专利权的做为保护,和一些国家政策造成的进入壁垒,这些都可归类为国家或法律壁垒,也可以叫做制度性进入壁垒。其属于外外生性的壁垒,它的特点是在人为的形成垄断的同时,一些潜在的威胁和竞争也就消失了。制度性进入壁垒成型时,行业的垄断者会选择制定产品价格、产量和质量,这样一些社会福利也就消失了。

分析进入壁垒,主要是为了考察市场关系对新企业进入市场时的一些变化。专家认为进入壁垒是,与行业在位的企业相对,使潜在竞争者外于相对不利的地置,并且可以使在位的企业得到长期高额利润的因素。所以某一行业进入壁垒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在位企业的效益和行为,也同样影响着行业产品的生产差异。通过分析进入壁垒,它限制了竞争,也就损害了经济效率和资源的配置。

芝加哥的流经学家提出了对进入壁垒理论的批评,认为关键问题点不在进入壁垒是否存在,而是其造成是否是人为的。芝加哥学者提出了是在位者成本与进入者的成本不对称形成的进入壁垒概念,他认为新企业在进入一个行业市场时所承担的一些成本是在位企业不用承担的,就是新企业要比在位的企业承担更多的成本。在位企业的产品是通过广告宣传产品促销的耗资的手段建立起企业产品的信誉,其规模和优势是企业率先进入行业的报酬,而不是进入壁垒。除政府制度造成的进入壁垒,其它因素无法构成进入壁垒。

2、对外资银行进行研究

对于研究外资银行进入本国的银行市场,主要是研究外资银行进入的方式、原因,还有,外资银行进入本国市场对国本的一些相关机构的影响等。本文主要是研究外次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

银行作为企业,其根本目的是企业获取利润报酬,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同样也是外次银行进入其它国家市场的目的,一般认为,对外资银行影响的原因有:一、本国和外资银行所在国经营关联的提高。外资银行对另一个国家的投资活动,不但追随企业的客户,还追随非公民常住户或常久移民这些非企业客户,这一理论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认可,也有些 术界人士对其看法不同,他们认为两个国家的关联度和另一国银行的进入度有关,银行在另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经营,为这一国家银行客户进入另一个国家的经济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本属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很多外资银行者是受本属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而进入本属国的市场的。三、本属国的金融管理制度相对的宽松。本属国的金融管理制度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有着直接的影响,外资银行更愿意进入宽松管制的金融市场。不同的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其金融体系的制度管理完善程度也就不尽相同,各国对外资银行的进入规定不同。

外资银行进入另一国市场,就可以建立新银行,建立分行,也可并购当地银行。以上三种进入的形式不同所面临的障碍也就不同。外资银行在另一国建立分行面临最大的信息障碍;但建立新银行相对难度较小,因为这决定的认可往往来源于本地企业的需要,并购的方式进入市场是难度最小的,因为并购进入时继承了原来的已有信息,市场的竞争情况没变,所以大多外资银行进入一国的银行市场都用并购的方式,从而可以拥有现成的客户基础,减少信息障碍。也有另一种情况,外资银行选择以何种形式进入另一国的市场,其主要原因在于规模经济效应。一些银行采用设立分行的的形式,其主要由母国的大银行建立。

3、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属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

对外资银行进入对这个国家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快了先进技术的使用和传播,推进了本属国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促进了银行之间的竞争。面对具备各种优势的跨国银行,本属国的银行将大量的减少市场占有额,尤其利润高的一些部分,失去了原有政策的保护,风险增大了,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的激烈。通过对外资银行进入对其国家银行的赢利水平、贷款损失和利息收入等,进行经研究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其国家市场的参与程度上升,明显减少了本地银行的利润。国内银行非利息收入和利润的下降证明了本国的银行竞争加大,有利于整体提高本国的银行的效率;本国银行成本的下降也是受外资银行进入所造成的,对于本国而言,外资银行数量的多少比其占有市场额,会更大的影响到国内的银行,这就是说,外资银行只要开始进入另一个国家的市场,不管它的市场占有率的多少,国内银行都会感受到外资银行带来的竞争压力,并制定施行相应的措施。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是金融体系监管不完善的国家,银行行业对外的放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本国银行不能有效的应对外资银行给带来的市场变化和竞争,可能就会面临倒闭的危险。有人对对中东欧国家经济转轨的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外资银行进入以后,本国银行非利息收入,货款率明显下降,一些落后国家市场的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和收入的程度明显高出经济体系完善的国家。

另一种是:外资银行进入本国银行对其竞争行为的影响有着不确定性。对于落后的国家,外资银行进入后使本国银行经营成本增加,国内银行把其成本的增加转嫁给客户,但利润统计变化不明显。对于发达国家,外资银行的进入,造成银行利润,成本下降,或者统计数据上显著。

关于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的商业银行的影响的分析 ,开始注重于从定性角度来分析,研究外资银行进入给国内带来产品、技术管理多方面的创新,可以打破我国国内银行业由于长期的垄断造成的效率低下和竞争力不足的情况,对中外银行竞争业务领域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并得出的结论是:外资银行的进入对银行业务、客户资源、服务方面等都会造成冲击。后来,有关人士开始从量角度进行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其分析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技术示范效应、市场竞争效应等在我国银行行业都有体现。调查有,国内对外资银行分行建设的数目不关注,国内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外资银行谋划在我国的布局行为,没能引起国内银行较大的关注,没有对其采用相应的措施,及时改变调整经营策略。还有认为,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起到了积极的效用。

4、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属国商业银行存贷竞争行为的影响

名银行提供的代、存款的服务,其质量上的差别有所不同,所以无法存在绝对价格和数量上的竞争。但是,一般认为,对于我国银行行业来讲,因为利率管制的实行,即现在我国行业行业的产品价格的规定是统一由中央银行制定,其存贷的利率都是按照规定执行,各商业银行的利率可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一定程度上讲我国的银行业主要是数量规模的竞争。

对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竞争的研究,我国存贷款均为垄断的市场结构,我国实行利率政策是在存款利率的差别化,具有一定定价能力都是非国有银行,贷款市场比较有规模经济特征,贷款市场比存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三、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对中国银行行业而言,在外资银行刚刚进入我国的市场时,国内银行在政策保护,营业网点布局,营业网点布局等方面的优势造成外资银行无法形成市场的垄断,然而,可以看到,当外资银行站稳市场以后,国内政策对本国银行的保护措施逐渐消除以后,外资银行可以和本国银行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竞争,这个时外资银行在管理服务,专业技术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就会得到很好的发挥,中国的银行和外资银行会根据各自的优势在各善长的领域形成垄断,本国行业会形成局部的垄断,外资银行,因为其资金、风险控制,等优势,贷款高端业务的人群可能由外资外资银行垄断,其中有跨国公司在中国地业务,合资企业、外向型的国内出口贸易企业、大型加工企业等。同样,外资银行根据自己的先进管理技术、长期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关系的,合理规范的操作,在世界市场上银行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具有对其市场垄断的力量,现在,事实上外资银行已经在国际结算业务市场占到百分之四十以上的份额。还有,外资银行在家庭理财、信息咨询等银行新兴的业务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利于于争夺国内的富有人群的市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银行也已经在全国遍布建立了营业网点,国内商业银行遍布全国每各个角落,都以建立了品牌,并且相当熟悉本地客户和市场。所以说,在我国企业的贷款市场的业务本国的银行具有明显优势;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我国的银行也同样拥有外资银行不具备的优势。

我国现状的特点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比较落后,社会也正处在一个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人们面对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造成人们预期的收入缺乏稳定,再加上我国传统节俭的观念,这种型成了我国的人们更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通过我国实例的分析: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的存贷款处于垄断竞争的状态;二、我国相比较于存款市场贷款市场的竞争更加的激烈;三、不管短期还是长期,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都处在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里,贷款市场短期为完全竞争,而长期为垄断竞争。四、外资进入明显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贷款的竞争,结束过渡期后,虽然竞争缓和了一些,但和入世前相比,现在竞争仍然比较激烈。

四、政策建议

外资银行进入给国内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压力,我国银行应及时的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一、扩大资本规模。对于资本雄厚的外资银行,我国银行应该通过不同的渠道补充资金,通过提高银行的资本水平,来增强我国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二、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为应对外资银行,我国银行要及时的调整经营形方式,加快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努力拓展新的利润;三、提高服务水平。对于外资银行不断的争夺优质客户,我国银行必须快速的提高水平,培养服务意识,改变服务观念,吸引优质客户,并满足客户需求设计多元化产品。

结语:本文对“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的问题,通过一些文献展开了分析,通过实例的研究,对外资银行进入产生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方法,和应对措施。希望可以给我国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宋慧英.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PR模型的静态、动态考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2]王聪,宋慧英.市场结构、股权结构与证券公司成本效率——基于PR模型的静态、动态考察[J].投资研究.2011(11)

[3]蔡卫星,曾诚.境外战略投资者改变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吗——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01)

[4]柯孔林.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结构测度:基于Bresnahan范式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04)

[5]张金清,吴有红.外资银行进入水平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阙值效应”分析——来自中国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06)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