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大数据背景下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2021-11-17 17:41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张瑞鹏1  高玉婷2  彭九敏3

1.河北金融学院河  北保定071000

2.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100000

3.承德市水务局河  北承德067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十九大明确提出要鼓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实体产业中,能够有效提升行业总产值,从而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十分广泛,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数据的各种特性在社会管理、公共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使很多原本不能实现的事情成为了可能。大数据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力量,也将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逐步加强,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步深化。而作为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保险业,也要把握住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机遇,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完善发展战略,提高发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指出了大数据背景下保险行业的现状及不足,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前景,并给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保险业;大数据技术;发展现状;对策及建议

一、保险业的发展背景

2011年以来,我国保险行业多年高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超10%2017年起增速开始放缓,此后经历两年增速下降,2018年保险原保费总收入较去年放缓14.24个百分点,在2018年底达到3.8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保险深度低于发达国家保险深度水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高速发展的模式已经不适合未来行业发展需要。目前,我国保险业基本上告别了高速增长时代,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期。

我国互联网保险产生于2011年,自2012年开始不断增长,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2015年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高速增长,但受行业结构转型影响,互联网保险保费自2016年开始放缓增速,截至2018年,互联网保险总保费达1889亿元。推动科技赋能保险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互联网保险公司可以凭借其掌握的大量数据,对客户生活规律和消费习惯进行分析,精准预测风险偏好水平及需求,从而发挥出巨大优势。大数据等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载体之一逐渐成为保险公司创新发展和投资的重要领域。此前百度、阿里、腾讯、携程等都已涉足互联网保险业,科技与创新已成为未来保险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保险公司也应把握住机遇,在保险行业转型发展时期充分利用保险科技,探索创新,寻求突破,积极创新对消费者的风险进行精准衡量和精准定价,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图1  2011~2019 年中国原保险保费收入及增速情况

1  20112019 年中国原保险保费收入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图2 2018 年全球保险保费收入排名

2 2018 年全球保险保费收入排名

数据来源:2019 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图3 2018 年全球主要市场保险深度对比

3 2018 年全球主要市场保险深度对比

数据来源:2019 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图4 中国 2011~2018 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亿元)

4 中国 20112018 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亿元)

数据来源:2019 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二、保险业与数据的关系

保险业与数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保险业的发展历史上,研究人员基于对经验的总结,发现了大数法则,即风险单位数量越多,实际损失的结果会越接近从无限单位数量中得到的预期损失。保险公司在运营中,无时无刻不在利用数据。客户在购买保险产品时所缴纳的保费就是通过精算技术利用已有数据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预估和测算,再结合公司管理成本、运营状况、宏观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计算得到的。保费的计算是保险公司盈利的必要保障,也是保险公司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保险公司在运营中,销售、承保、理赔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数据,利用好这些数据是提高管理效率、科学制定发展策略的前提。因此,如果能够结合大数据技术,将会更加精准的预测风险,实现客户间的“差异化定价”,做到精准销售和高效管理,将能够推动保险业迅速发展。

三、大数据背景下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一)与客户接触较少

在传统的保险服务中,保险公司与客户整体的接触较少,对于大部分客户了解的不够深入。多数情况下只有当客户发生了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在理赔的过程中才会对客户做更详细的了解。而对于始终没有出险的客户,他们没有得到保险提供的保障,基于线下服务的限制,他们对这份保险是否认可、是否达到或超出了心理预期、是否有所建议、具体作何评价等相关问题,保险公司很难及时有效的得到反馈。

(二)保险产品定价时没有充分利用数据

目前,在保险产品定价时没有充分利用数据。保险产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以成本为基础,再结合竞争状况、市场定位和利润额等因素进行定价。保险产品最直接的成本是承保的风险。例如承保一份人身保险,保险公司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在传统的情况下,被保险人的相关信息都是通过填写保单和询问告知一次性得到的,这种方式下得到的都是具体的信息,没有充分利用到数据,通常遗漏了被保险人日常的行为数据,而这些数据在进行风险识别和精确定价时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被保险人的信息变更时,保险公司也无法第一时间获取,不利于保险公司准确衡量风险。在大数据时代,保险行业需要进一步建立科学完善的数据体系来支撑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提炼,在数据的支持下完成精准定价。

(三)存在价格竞争

精准定价是保险公司持续稳定运营的前提,也是保险公司运营过程中复杂且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保险产品的价格直接影响着保险公司未来的收益水平,定价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今后的发展。而在传统保险行业的竞争中,很多保险公司一再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客户。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经营也面临很大压力,一些中小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客户,打起了价格战。这种压低价格的竞争方式是一种恶性竞争,既与精准定价这一准则相违背,还容易引起循环效应,导致保险市场混乱。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低价竞争还会降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从而使一些小型保险公司陷入偿付能力不足的困境,这无疑不利于保险行业发展。

(四)推出新产品的效率较低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保险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保险产品不在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人身险和财产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新兴化保险和定制化保险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手机碎屏险、退货运费险和网络保证金保险等就是很好的实例。现阶段仍然有许多有待开发的创新保险产品,例如产后抑郁保险,近些年产后抑郁是一个逐渐被社会关注的话题,我国出生率相对较高,产后抑郁保险应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早在许多年前,美国的保险市场上就有了产后抑郁保险,而我国的保险市场始终没有这类保险。推出一款新的保险产品要经过确定保险条款、市场调研、产品定价等若干阶段,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因此保险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应提高推出新产品的效率,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准确计算分析,准确预判消费者的需求,在降低风险的同时高效的推出新产品。

四、大数据技术在保险业的应用前景

(一)精准营销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营销既要逐渐将互联网作为营销的主要渠道,还要对现有的以及潜在的消费者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其收入、偏好和消费行为准确的分析其需求,筛选出对于某类产品需求较大的消费者进行产品信息和服务的推送。相比较于“广撒网”的传统营销模式,精准营销能够有效提高客户留存率并节省宣传成本,在销售环节不再依赖于代理机构,减少双方信息不对称,不断为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创造条件。

(二)保险业应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并构建数据库是应用大数据技术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但目前仍存在着客户信息与保单信息、业务信息之间没有实现完全对接的问题,保险行业的数据系统体系还需继续完善。然而完成这项任务将面临巨大挑战,仅凭一家公司很难完成,因此,保险行业内部需要合作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相比之下,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大型保险公司通常拥有范围广、跨度大、比较完善数据信息。因此,在建立数据共享平台的过程中由平安、人寿等大型保险公司主导,其他中小型公司提供相应的资金或技术支持,共同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有利于保险行业依托大数据技术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扩大承保范围,不断研发新产品

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公司及其传统业务和互联网等新兴工具结合,随着人们多元化需求的提升,新产品也源源不断地产生。由于互联网具有交互性,保险公司有助于更加准确高效地收集客户的需求和数据,进行更加有针对性产品的设计,以满足新时代下人们对于保险提出的新要求。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保险公司角逐的重点愈加表现为测算风险、把握风险和利用风险的能力,扩大承保范围,有针对性地不断研发新产品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力,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此,保险公司要分析并利用好大数据,在对数据进行严格管理的条件下,分析数据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加速新产品的研发。不仅可以利用大数据设计新产品,满足各类市场的需求,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工具进行创新性的产品推广和宣传。

还能够丰富产品的服务性能,如在健康保险推出后,可以将行业内健康信息推送给保险人,并且详细记录其健康情况。

(四)提高差别费率,实现精准定价、个性定价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定价要周全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市场波动、宏观政策以及消费者的行为数据等,定价时充分利用到数据能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在传统的保险中,两个年龄相同的人投保同一份健康险,在无重大疾病的前提下,两人所缴纳的保费通常差别不大。但实际上,两人的健康状况可能相差甚远。传统保险在定价时并没有充分利用数据,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在承保健康险时,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获取被保险人的行为数据,对其行为数据进行分级,并将其日常行为、作息规律等数据作为制定费率的依据,实现精准定价。对于行为数据长期处于健康的用户,保险公司可以制定保费减免等奖励机制,从而鼓励客户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这也能够降低保险公司的风险。此外,利用大数据技术还能及时高效的接收市场行情变化以及被保险人相关数据的变化,及时识别风险的变化并对保费做进一步调整。

(五)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保险市场也由传统粗放型渐渐过度到集约精细化,提高保险公司客户服务质量,有利于增强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尤其现如今,保险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提高客户服务质量迫在眉睫,传统的客户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信息化社会对于信息效率的要求,客户也更多的关注于保险的服务质量和售后问题上,因此留住客户就要提高服务质量。对此,保险公司要由传统营销方式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拓宽客户购买保险的渠道,并加强各个渠道的管理和售后服务工作。保持“用户至上”的理念,重视客户体验感,可以和客户进行定期的交流,并且做好改善自身的准备。为大数据背景下的客户服务提供成熟的风险防范方案,对于新兴的渠道,完善其功能,减少对客户及自身可能造成损失的情况。

保险产品的价格和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一直是消费者目前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最关注的,保险公司在实现精准营销、精准定价的基础上,要将节省出来的资源和精力放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利用大数据技术了解客户需求,并向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无微不至的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既能够保留住更多客户,也能够利用客户的社交网络和人际圈进行宣传,打造品牌效应。

五、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监管,保证信息安全

保险行业的宗旨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才能带来新的创新和发展。大数据时代数据和信息泛滥,保险公司在利用信息改善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信息的保护。一直以来,数据共享与信息安全很难实现完美的匹配。数据的共享是大数据应用的基础,而在数据的共享过程中会面临很大的数据泄露风险。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监管,并建立监管数据的相关标准,进一步明确监管范围,在监管的同时也要鼓励保险行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发展。立法部门也要及时出台和完善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此外,保险公司也要改进数据安全技术、完善安全预警机制,必要时也可以设立内部数据安全机构,前中后端共同履行职责,加强信息泄露的预防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二)加强保险反欺诈

保险欺诈是保险公司在经营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据银保监会信息披露,我国近两年保险业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欺诈线索 28005 条,公安机关立案千余起,涉案金额接近6亿元。近些年,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保险不断深入于人们的生活。保险欺诈的形式、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甚至有些不法分子的欺诈手段很缜密,欺诈方式不断专业化和流程化。这就可能使得保险公司在理赔环节中无法发现欺诈而承受损失,这也损害了正常保险消费者的权益。欺诈从本质上讲也是由于双方信息不对成而造成的,深度应用大数据等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加强风控能力,建立一个依托于大数据反欺诈机制,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异常的数据,从而降低不必要的赔偿,也保护了其他消费者的权益。

(三)加强与上下游机构的合作,提高新产品的研发效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保险涉及的领域会越来越广泛。保险公司想要涉足于新领域,不能仅依赖于自己的经验数据,需要不断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例如,在研究分析数据时,加强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不断优化数据体系;在研发新型母婴类保险产品时加强与医院、宝宝树和商场合作,及时获取相关数据,精准预测消费者需求并合理做市场定位。在进行新产品研发时,保险公司要积极与上下游机构合作,密切联系、紧密合作,形成完整商业闭环,保证新产品高效的推出。

参考文献:

[1]徐兆丰,吴立滨,陈正逵,.大数据背景下中山市保险业的发展与问题研究[J].商讯,2019(14)21-22.

[2]杨梦迪.大数据下的互联网保险探析[J].投资与创业,2020(06):106-107.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