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
张晓 许立峰 白允祥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经营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风险和挑战。这些风险不仅可能影响企业的日常运营,甚至可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在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经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探讨了企业经营风险的应对策略,以期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潜在风险,准确评估风险的大小和影响,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企业;经营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4) 企业经营风险无处不在,从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到运营风险和战略风险,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隐藏着潜在的风险点。这些风险点一旦爆发,就可能对企业的经营造成重大影响。例如,市场需求的突然变化可能导致企业产品滞销,资金链的断裂可能引发企业的财务危机,供应链的中断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顿,而战略决策的失误则可能使企业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正因为企业经营风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成为了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企业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严谨的财务分析能力、高效的运营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的战略决策能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风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本文旨在探讨企业经营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策略,为企业提供一套系统的风险管理框架和方法论。 一、企业经营风险概述 1.企业经营风险的特点 企业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企业实际经营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甚至造成企业损失的可能性。这些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可变性、相对性和可测性等特点。客观性指的是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是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指的是风险的发生时间、地点、形式、规模以及损失程度等都具有不确定性。可变性指的是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相对性指的是风险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决策者的目标、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等因素。可测性指的是虽然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1]。 2.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 企业经营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风险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导致企业收入减少或成本增加,从而降低企业的利润水平。其次,风险会影响企业的资产安全,可能导致企业资产损失或价值降低。此外,风险还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市场份额下降等负面影响。最后,风险还可能引发企业的法律纠纷和合规问题,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损失和负担。 3.企业经营风险的来源 企业经营风险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经济周期的波动、货币政策的调整、贸易政策的变动等都可能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其次,行业竞争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和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此外,企业内部管理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员工素质不高、管理层决策失误等都可能引发企业的经营风险。 4.企业经营风险的分类 企业经营风险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风险来源的不同,可以将企业经营风险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内部风险主要包括财务风险、战略风险、运营风险等。根据风险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企业经营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会带来损失而不会带来收益的风险;投机风险是指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的风险。 5.企业经营风险的管理 企业经营风险的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等环节。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其次,企业需要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量化,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然后,企业需要对风险进行监控和预警,及时掌握风险的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后,企业需要通过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控制措施来降低或消除风险的影响。 二、企业经营风险的识别 1.市场风险识别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变化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市场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环境,市场变化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市场风险识别是企业经营风险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市场风险识别时,企业需要对市场环境、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市场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这些环境的变化都可能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例如,经济周期的波动、货币政策的调整、贸易政策的变动等都可能导致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市场需求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基础,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挑战,企业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以便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竞争策略[2]。 2.财务风险识别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可能性。财务是企业经营的核心,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财务风险识别是企业经营风险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财务风险识别时,企业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审计。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反映,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和审计,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分析来了解自身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盈利能力等方面的情况。除了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和审计外,企业还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等方式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3.运营风险识别 运营风险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运营中断或运营效率低下的可能性。运营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运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市场竞争力。因此,运营风险识别是企业经营风险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运营风险识别时,企业需要对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生产流程是企业运营的基础,企业需要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供应链管理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企业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渠道畅通。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运营的重要保障,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3]。 4.战略风险识别 战略风险是指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战略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战略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方向,战略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战略风险识别是企业经营风险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战略风险识别时,企业需要对内外部环境、竞争对手、行业趋势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内外部环境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础,企业需要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战略规划。竞争对手是企业制定战略的重要参考对象,企业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和策略,以便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竞争策略。行业趋势是企业制定战略的重要依据,企业需要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以便把握市场机遇和应对市场挑战[4]。 5.法律风险识别 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违反法律法规或合同约定而遭受法律诉讼或行政处罚的可能性。法律是企业经营的重要规范,企业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合法合规经营。因此,法律风险识别是企业经营风险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法律风险识别时,企业需要对合同条款、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查和分析。合同条款是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重要约定,企业需要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企业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防止知识产权被侵犯或盗用。劳动法律法规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重要规范,企业需要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企业经营风险的评估 1.确定风险评估标准和方法 在当今日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风险挑战,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等。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估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评估的标准和方法,这不仅是评估工作的基础,也是确保评估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评估标准的制定应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企业由于其规模、业务领域、市场定位等方面的差异,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偏好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评估标准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自身特点,确保标准既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风险状况,又能够指导企业有效应对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同样重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两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定性分析主要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和判断,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描述和分析,确定风险的性质和可能的影响。定量分析则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收集和分析风险信息 风险评估的第二个重要步骤是收集和分析风险信息。这一步骤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风险信息来源广泛,既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数据、报告和资料,如财务报表、业务数据、市场调研报告等;也包括企业外部的相关信息,如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竞争对手情况等。在收集风险信息时,企业应注重信息的全面性和时效性。全面性要求企业尽可能收集到与风险评估相关的所有信息,避免遗漏重要内容。时效性则要求企业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确保评估工作能够反映当前的风险状况。收集到风险信息后,企业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处理。这一过程包括对信息的整理、分类、筛选和解读等。通过分析,企业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风险的性质、来源、影响程度和可能的变化趋势等,为后续的量化评估和策略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5]。 3.量化风险大小和损失程度 在充分收集和分析风险信息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对风险的大小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评估。量化评估的目的是将风险转化为可以比较和衡量的数值或指标,从而更加直观地反映风险的严重程度和紧迫性。量化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概率统计、敏感性分析、蒙特卡洛模拟等。概率统计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分布;敏感性分析方法则通过改变某些关键参数的值,观察风险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哪些因素对风险的影响最大;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则是一种基于随机抽样的模拟技术,可以模拟风险事件的各种可能情况,并计算出相应的损失值。通过量化评估,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风险的大小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全面把握自身的风险状况,还可以为后续的应对策略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6]。 4.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控制措施。这些策略和措施应基于评估结果,针对企业面临的具体风险情况而制定。它们的目标是降低或消除风险的影响,同时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在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风险的性质、大小、影响程度以及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对于不同类别的风险,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等,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例如,对于市场风险,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定价、优化销售渠道、加强品牌推广等方式来应对;对于财务风险,企业则可以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产质量、控制负债水平等方式来防范。除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外,企业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这包括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建立风险报告和监控机制等。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管理,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置。 四、企业经营风险的应对策略 1.规避风险策略 规避风险策略的核心思想在于,对于那些经过评估认为风险过大、难以承受或控制的项目、业务或市场,企业选择主动放弃或避免介入,从而从根本上避免了潜在的风险损失。这种策略特别适用于那些风险极高、不确定性极大、且可能带来严重财务或声誉损失的情境。实施规避风险策略时,企业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风险预判能力。通过对市场趋势、行业竞争、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识别出那些潜在的高风险领域。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做出明智的决策,果断放弃那些风险过大、收益不确定的项目或业务,转而将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更加稳健、可控的领域。规避风险策略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从源头上消除风险,避免企业陷入不必要的困境。然而,这种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它可能会使企业错失一些高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带来高收益的机会。因此,在实施规避风险策略时,企业需要权衡利弊,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7]。 2.降低风险策略 与规避风险不同,降低风险策略并不主张完全放弃风险,而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这种策略适用于那些存在一定风险但仍有经营价值或收益潜力的项目、业务或市场。实施降低风险策略的关键在于识别和评估风险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业务流程、管理体系、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估,找出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潜在问题和漏洞。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降低措施,如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员工素质、优化生产流程等,以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降低风险策略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在保持业务连续性的同时降低风险损失。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风险管理措施,企业可以逐步提升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发展。然而,实施降低风险策略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和成本,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等因素来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计划。 3.转移风险策略 转移风险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部分或全部风险转移给其他主体承担。这种策略适用于那些企业难以完全避免或降低的风险领域,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损失。实施转移风险策略时,企业需要与保险公司、合作伙伴等外部主体进行充分协商和沟通,明确风险转移的范围、条件和责任划分等关键条款。通过购买相应的保险产品或签订风险共担协议等方式,企业可以将潜在的风险损失转移给外部主体承担,从而减轻自身的经济压力和风险负担。同时,企业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风险转移策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转移风险策略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使企业在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事件时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或减轻损失程度。然而,这种策略也存在一定的成本和局限性。例如,购买保险需要支付一定的保费,而签订风险共担协议则可能需要让渡部分利益给合作伙伴。因此,在实施转移风险策略时,企业需要权衡利弊,确保决策的经济性和合理性[8]。 4.接受风险策略 接受风险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在充分评估风险后认为可以承受并愿意承担潜在损失的情况下选择接受风险。这种策略适用于那些风险较小、可控性较强且不会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实施接受风险策略时,企业需要对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和分析,确保对风险的性质、大小和影响程度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和计划,以应对潜在的风险事件和损失。同时,企业也需要保持对风险的持续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风险管理策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接受风险策略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营效率和灵活性。通过接受并管理可控范围内的风险,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拓展业务空间。然而,这种策略也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9]。 5.建立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是指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对企业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当风险指标达到或超过预设的阈值时,预警机制将触发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确保企业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事件。建立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的关键在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指标体系和预警标准。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市场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关键风险指标和预警阈值,并定期对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同时,企业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和演练方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流程,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风险事件。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事件,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同时,这种机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6.多元化风险应对策略 多元化风险应对策略是指企业通过拓展业务领域、增加产品线、开拓新市场等方式来分散和降低风险。这种策略的核心思想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平衡不同领域和市场的风险,提高企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实施多元化风险应对策略时,企业需要对不同领域和市场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确保新拓展的业务领域或市场具有潜力和可持续性。同时,企业也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力和资源条件,避免盲目扩张和过度多元化带来的管理复杂性和资源分散问题。多元化风险应对策略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有效分散和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提高企业整体的稳健性和灵活性。通过拓展多个业务领域和市场,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单一市场或业务领域的波动和风险,保持稳定的收入和盈利。同时,多元化经营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增长点,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然而,实施多元化风险应对策略也需要企业具备足够的实力和资源条件,同时需要避免盲目扩张和过度多元化带来的问题。 五、结语 总之,企业经营风险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随着市场环境、企业内部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企业需要持续关注和监控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建设,提高全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应对能力,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风险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盖金松.互联网企业多元化经营风险及其控制——以乐视网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23(6):7-9. [2]孙长艳.合理规划企业财务战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J].商业2.0, 2023 (22):83-85. [3]王敏娟.化工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23(8):23-25. [4]黄爱萍.企业经营风险控制与内控流程设计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23(22):73-76. [5]吴昂.数字化转型、企业金融化与经营风险[J].中国外资, 2023(12): 92-95. [6]李禹东.交通施工企业经营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23,38 (6):82-84. [7]于海霞.制造业企业经营风险及其对策[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21):106-108. [8]陈沁,孙嘉男.企业数字化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 2023, 40 (11):126-127. [9]范学姣.水利水电企业经营风险成因及预防措施[J].水上安全,2023(10):2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