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2021-10-28 17:31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彭景颂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创新效率影响机理及提升机制研究(项目号:2018GWQNCX092)

摘要:科技创新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协同共生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分析20182019年大湾区城市创新发展现状及相关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水平和产业协同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湾区内各城市间科技创新程度差距显著,创新产出质量不高,创新因素对产业协同升级存在不协调性。为有效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内企业创新效率,强化产业协同升级,提出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流动机制、优化资金来源渠道和评价体系、重视成果转化和质量提升等建议推动大湾区产业创新综合实力和协同升级。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产业协同

一、引言

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流动有助于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行业产业协同共生,是国家战略或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所面临的复杂变化,指出创新能力并不完全适应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实现关键创新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产业、企业向创新型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应进一步促进高新科技、创新、人才及产业的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现有关于创新能力及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研究主要包括创新能力因素、创新网络以及产业协同创新三方面。从企业创新能力看,各因素从不同层面和程度影响企业创新效率,张雪梅等基于组态视角,从价值链角度实证得出,在技术研发阶段时人力、资本和市场是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高产出的必要条件,而在经济转化阶段时人力、资本和会计实力是高产出的充分条件[1]宛群超等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林新奇等运用DEA方法评价科创板上市公司,发现我国科创企业创新综合效率处于一般水平,主要是受技术等原因影响了企业生产效率,也说明科创企业未来创新效率有很大的改进空间[3]。互联网通过高效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载体,对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具有深远影响,施萧萧等将分裂断层引入创新网络嵌入与突破性创新能力研究框架中,发现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结构嵌入水平和关系嵌入水平的适度提升会有利于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培育[4]岑聪等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发展对协同创新的影响效果,发现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通过强化创新主体间的信息交流与知识溢出能够提高协同创新的整体水平[5]。技术创新能进一步推动产业竞争和产业集聚效应,针对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研究,陈羽洁等通过探究产业不同集聚模式对产业创新发展阶段的影响,发现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在知识开发阶段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经济转化阶段,且多样化集聚效用大于专业化集聚,而竞争性集聚则具有负向影响[6]杜德林等从科教资源密集度、知识产权支撑力和产业竞争力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发现珠三角地区仅少数行业的科教资源、知识产权资源和产业发展属于高水平或中等水平协调,大部分行业的创新链条存在相对薄弱环节,因此应针对珠三角不同行业强化资源流动和外部交流合作以推动产业创新驱动发展[7]

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发展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日本东京湾区、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相比,无论是土地总面积还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是居于四大湾区之首,截止2019 5 月,大湾区内已有8个城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汕头、珠海)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是我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2019年末大湾区内共有4.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数的95%,工业总产值占全省93%。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被评为国家创新型城市,湾区内拥有341所省级重点实验室,30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学科类、企业类、省部共建)。为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珠三角城市积极引入高技术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图1)。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由于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成,东莞的创新能力仅次其后。除上述三市外,其他城市的创新能力相对较低,且有创新效率不相匹配的城市出现(佛山)。

图 1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市高新技术企业及R&D人员数量

1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市高新技术企业及R&D人员数量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广东科技统计、广东省统计局

粤港澳大湾区个城市间科技创新程度差距显著,除了与国家政策、体制差异、地理位置等素有关外,还与创新资源投入、金融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密切相关

(一)创新环境(人均预算财政支出)

创新环境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创新发展战略与规划、科研经费投入力度、社会文化氛围灯对创新主体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认为创新环境具有协同作用,使核心城市作为创新空间扩散及带动周边城市,同时还表现为创新能力的扩散。李芝兰等通过构建“制度差异——张力——制度创新”理论框架,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制度差异对创新的促进机制,发现大湾区内多元制度间的频繁互动带来了制度张力,正是大湾区改革的创新源泉,如能充分利用粤港澳三地制度多元的优势,能有效促进大湾区经济和产业得到快速提升[8]然而纵观近三年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出台的政策措施,大多数还停留在各城市根据自身创新能力及经济发展情况而制定的政策,区域间协同合作及产业协同发展的制度文件相对较少,并且针对科技基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力度薄弱。因此,急需在制度和机制上扫除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自由流通的障碍,促进大湾区产业的整体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

(二)科技人才

人才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吸引了大量人才,2019年大湾区人才净流入量为1.3%,广州、深圳是湾区人才流动中心,集中了大湾区内近8成的人才需求。大湾区内人才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达到46.99%,本科及以上学历为55.94%。流入人才工作经验多集中于520年,5年以上工作经验者累计达到60.48%。智联招聘大数据显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总体平均薪酬为9344/月,除深圳市外,珠三角8市的平均薪酬相对较均衡,可见大湾区人才机构与薪酬水平得到协同发展(图2)。地方教育资源也回影响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2019年大湾区内有17所高校进入全球TOP1000高校名单,但国际一流高校数量较少。QS世界大学排名中纽约湾区有如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10所以上国际知名院校入围,其次是旧金山湾区集聚了排名世界前3 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9],而粤港澳大湾区入围百强的高校均来自香港,大湾区内知名度较高的“双一流”高校的中山大学仅排在QS287名。

图 2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市人才学历结构及薪酬水平

2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市人才学历结构及薪酬水平

(三)创新投入(R&D人员/金融机构年末贷款)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2019年广东省R&D经费2314.86亿元,去2018年增长9.85%,占全省生产总值(GDP2.15%。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内珠三角9市共投入R&D经费2197.63亿元,占9市 地区生产总值(GDP2.5%。大湾区内R&D经费超过百亿的城市共有4个,分别为深圳市1049.92亿元(占本市GDP比例为3.90%),广州市286.24亿元(占本市GDP比例为1.21%),东莞市260.57亿元(占本市GDP比例为2.75%),佛山市259.71亿元(占本市GDP比例为2.42%)。同时从R&D经费与R&D人员匹配程度上,还存在着R&D经费投入与R&D人员投入不匹配问题(图)。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其国际化程度、金融资本等都具有较强的优势,《2020年香港统计年刊》显示,2018年香港R&D经费支出为244.97亿港元,约为人民币206.83亿元,比2017年上升了10%,但仅占大湾区生产总值(GDP0.18%。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没有披露R&D相关数据,但澳门主要发展博彩业和旅游业,分析可知其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较弱,珠三角9市与港澳地区科研投入程度十分悬殊。

图 3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市R&D经费与人员匹配程度

3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R&D经费与人员匹配程度

(四)科技创新能力(人均专利申请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利授权书和科研论文保持高速增长,《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创新能力对比研究》报告显示,20082017年论文发表年增速高达15.8%,远超美国纽约湾区发文数量,但高水平论文数量却不及纽约湾区的1/3,同时国际合作论文占比也远低于纽约湾区[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申请数达到729368件,比2018年增长1.6%,授权数达474338件,授权比高达65%。但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比较低,2019年仅为3.4%,远低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国际化程度较低,创新产出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图 4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市专利结构

4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市专利结构

三、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协同效应分析

基于科技创新在产业协同和升级机制中的效应理论,结合以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现状,本文借鉴现有研究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和孟霏的研究方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协同模型如下:

产业协同模型

其中,因变量:IU是示产业结构的协同程度;自变量:HE是创新主体数量,RP是研发人员数量,RF是研发经费,PA是专利申请授权数量;控制变量:CI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本文在检索粤港澳大湾区11市产业创新数据时发现,香港统计处和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网站数据只统计至2017年,且澳门没有创新投入数据的披露。考虑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统计口径上与珠三角城市存在差异,为保持研究样本的统一性和可比性,本文选取2018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市作为研究样本。使用数据来源于《2018-2020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广东科技统计网以及9个地级市的相关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各变量指标定义及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1 变量指标定义及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 1 变量指标定义及描述性统计结果

利用SPSS20.0对粤港澳大湾区920182019年创新能力及产业协同程度数据对科技创新——产业协同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

从表2的回归结果来看,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创新人员投入(科研人员)、创新经费投入(科研经费)和创新产出能力(专利申请受理量)T建议的sig.均小于0.05,说明上述自变量对产业协同程度这一因变量具有显著影响。同时标准系数Bata指出创新主体和创新经费投入对产业协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创新主体对产业协同程度的影响更大。创新人员投入和创新产出对产业协同具有负向影响,提示并非盲目地引进或加大科研人员的数量就有利于加强区域内的产业协同升级,同时如果专利的粗制滥造往往会对产业的升级造成阻碍作用。而创新环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产业协同程度的关系并不相关,说明大湾区内宏观经济的根基较好,创新环境及文化氛围的变动较小,不会对产业升级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 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a

表2 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a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综上,尽管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间科技创新程度差距显著,创新因素对产业协同升级存在不协调性,因此应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使其能够通过科技创新的溢出效应对产业协同升级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分别是科研人员、企业及政府的科研经费投入和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及经费支持,使企业增加了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提高了创新技术开发和研究部门的薪酬,对培育高素质科研人员和引进人才起到推动作用,直接推进了科技创新的进程。同时从投入产出理论上,高质量的创新投入能够为创新产出的提质增效提供有力保证。

科技创新能力对产业协同升级的作用机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出发,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基础,健全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

产业协同升级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和高科技人才的的培养和投入。十四五时期未进一步推动创新教育改革,建立数字化课堂,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主线,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并发展一批创新型,实践型,应用型的高精尖人才。以创新型数字化人才资源的投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盘活三地专业人才资源,建立并推广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互通互认衔接渠道,打造科技创新人才信息共享平台,重点完善人才税收优惠,通关流动,居留就业,子女教育等政策措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科技创新人才的高效流动。

(二)优化科技资金来源渠道,健全经费监督评价体系

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将粤港澳大湾区内重要资金来源与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和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各类型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公益创投,科技贷款等有机补充的多元科技创新资金融投体系,引导创投资源向大湾区内科技产业聚集。同时,重视资金的投向分配,强化科技拨款的后续监督和评价。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企业资金需求程度,加大或减缓行业资金投入,避免产生优质资源的冗余和浪费。监督跟进资金落实使用情况,并根据创投资金使用效率评价结果进一步确定后续的支持力度,进而提升科技金融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

(三)推动创新成果转化,重视创新质量提升

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成果交互平台,形成创新成果孵化,创新技术转移和创新产业化协调发展的全链条布局,优化创新流程,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实现创新成果高效对接。大湾区内各地方政府亦应当重视创新成果的质量提升,遏制为数量领先的短视行为。应当对高质量创新成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激励,开展创新成果质量提升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附加值的优质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张雪梅,王艳.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与多元提升路径[J].财会月刊,2021(04):110-117.

[2]宛群超,袁凌,蒋镇武.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兼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J].软科学,2020(10):1-6.

[3]林新奇,赵国龙.基于DEA方法的我国科创板企业创新绩效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01):54-61.

[4]施萧萧,张庆普.网络嵌入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影响研究——以网络分裂断层为调节变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01):90-109.

[5]岑聪,姜巍.互联网发展、空间关联与区域协同创新[J].统计与决策,2021(02):70-74.

[6]陈羽洁,赵红岩,郑万腾.不同集聚模式对产业发展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创意产业的分析[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05):58-68.

[7]杜德林,王姣娥,焦敬娟,杜方叶.珠三角地区产业与创新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20(10):100-107.

[8]李芝兰,罗曼,杨燊.制度差异与制度创新: 多元制度互动下的大湾区改革[J].公共行政评论,2020,(02):23-39.

[9]杨道玲,邢玉冠,李祥丽.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优势与短板——基于多源数据的世界四大湾区对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10):105-111.

[10]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创新能力对比研究[R].广州: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18:9,32.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