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应用 影响因素 商业模式 发展路径 管理会计 人力资源 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 互联网金融 跨境电商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上海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2023-05-03 12:4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宗泓亦    唐雯颖   张峻晖 上海海洋大学

摘要: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企业运营成本的双重压力的影响下,离岸贸易发展迅速。时至今日,我国已建立了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离岸贸易,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仍有许多地方有进步的空间。本文以上海临港新片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参考海南自贸区的离岸贸易发展经验,对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面向临港新片区的离岸贸易针对性意见与改进措施。

关键词:离岸贸易;自由贸易试验区;针对性政策建议

一、引言

中国在欧美的经济合作伙伴受到沉重打击,外贸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同时,我国进出口贸易环节过多,企业运营成本过高,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进入了对外贸易的转型阶段,离岸贸易在此时逐渐发展。时至今日,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与贸易中心,凭借其庞大的金融市场规模与交易量,以及在硬件基础、金融政策和高端人才储备方面独特的优势,在发展离岸贸易上取得了不少突破,临港新片区也为离岸贸易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扶持政策与制度。不过,目前对临港新片区的离岸贸易研究大多都停留在新片区层面,对于离岸贸易本身的针对性研究仍然十分欠缺,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对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政策与制度进行探讨与研究,分析其不足之处,提出一份离岸贸易针对性政策优化方案,帮助推动离岸贸易高质量发展。

二、离岸贸易定义及主要贸易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贸易范围扩大,国际分工细化,各个国家都想要获得更高效的资源,在这一背景下,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贸易方式,企业通过选择最适合自身的贸易方式进行全球贸易营运,而目前各企业运用最普遍的是以下三种贸易模式。

离岸加工贸易,这是一种由境内企业将全部或部分料件从原材料产出国采购回国内,于国内加工中心进行组装,经加工增值后运往进口国销售的贸易模式。

再出口贸易,即海关特殊监管区转手买卖业务,这是指我国居民从非居民处购买货物,将货物存放于境内特殊经济监管区,随后向另一非居民转售同一货物的一种贸易模式。

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所谓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所涉货物不进出我国一线关境或不纳入我国海关统计的一种贸易,在这种贸易交易中,货物全程不入境,通过中间商分别于上下游客户签订购销合同,使货物的所有权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转移,而出口商与进口商两者本身并不进行直接的交易和联系。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主要包含离岸转手买卖、全球采购、委托境外加工、以及承包工程境外购买货物等多种贸易形式。

三、上海离岸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上海逐步加快新型国际贸易的发展,不断提升上海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的资源配置能力,使上海能够逐步融入全球的供应链、价值链体系之中。

(一)发展方向及目标

发展离岸贸易,是上海临港新片区“统筹发展在岸离岸业务”的重要突破口,目前,上海离岸贸易的发展方向主要遵循《深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区建设“十四五”规划》、《深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建设“十四五”规划》两份文件。根据这两份文件,浦东已经制定了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其中计划实现货物贸易占全市的60%以上,进出口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市的55%,离岸贸易差额约4000亿元,集装箱吞吐量为4200万标准箱等等。等到“十四五”规划结束时,我们希望能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地位、推动上海离岸金融发展、促进上海服务业多元化以及提高本土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将上海建设成为开放性更高、辐射更强、产业配套设施更优、市场体验更好的核心国际贸易中心。[1]

(二)服务平台建设

为了实现2025年的种种目标,上海每年都在不断地创新更新及完善及服务平台的种类和适用范围,目前来看,相比于几年前的离岸贸易起步阶段,上海在离岸贸易服务平台的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了不小的突破。

在这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在20211014日上线的离岸通这一平台。离岸通的上线旨在解决单据审核和单据提供的矛盾,由于离岸贸易商品不会进入整个交易过程,这使得银行和监管机构难以评估交易的真实性,但又必须对货物严格审核,这就成为了离岸贸易发展所难以回避的瓶颈。而离岸通系统能够全面获取境外约17个海关国家进出口的各种海关货物报关数据, 同时能够覆盖全球大约60%左右的国际海上业务中的航运公司船舶和境外港口货物装卸信息以此反应真实物流情况。由此,银行便可以做到在报关企业暂时无法再提供其正本提单原件或者其它完整进口物流凭证文件的实际情况下,通过“离岸通”的整合分析和交叉对比后,能将碎片化的数据串联后形成完整的、真实的境外物流链条,为金融机构的核查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

除了离岸通,目前,新区表示还将进一步充实完善离岸贸易转售信息系统的功能,稳步增加海关口岸可获取的相关数据的数量,扩大航空运输、陆路综合运输、多式国际联合运输等多种主要运输服务方式的物流来源。从而助力国内双循环模式的相互配套促进,使新片区正真的成为“买卖全球、调度全球”的区域性国际资源要素配置中心。

(三)信用评级及信用信息辅助系统

除服务数据平台的建设开发以外,上海新片区目前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套自己的完善的体系,比如在企业信用分类评级划分上,目前的新片区将这些企业分为了ABC三类,A类企业如果在银行中办理银行收汇、付汇转账等其他业务时,可以只审核报关单票和出口合同汇票等业务单据,B类企业则被严格地设定了一个可收付汇额度,当进行额度内业务时,要认真进行企业电子数据核查,同时扣减一笔相应数额的外汇额度。而C类企业则是每笔业务都需要凭借登记表办理。C类企业在收付汇额度及审核流程上则有着更多的限制。

通过信用等级划分帮助了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好地汇总企业信息,省去了一一审核的繁琐流程,同时,对于信用较好的企业,也使他们在开展贸易活动时拥有更大的自由。

同时,在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划分的同时,新片区也有一套相应的信用信息辅助系统,其作用主要为:向驻区监管部门开放企业信用数据,提供便捷的公共信用信息查询和筛查服务;信用预警根据关键信用数据的异动情况向监管部门推送信用预警信息;分类管理支持监管部门优化部门信用评价模型、提升评价准确度,促进信用分类监管和服务广泛实施。

四、海南离岸贸易发展经验借鉴

20184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明确以现有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海南特点,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随后,海南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20年离岸转手买卖外汇收支超过18亿美元, 约占全省货物贸易项下收支规模总额的20%,占比为全国最高。20211-8月,海南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收支合计53 2亿美元,远超30亿美元的全年目标。[2]

作为国内离岸贸易发展的前沿阵地,海南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促进离岸贸易发展的。

(一)税收优惠

2020年以来,海南提出打造区域性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中心,并将新型离岸国家贸易纳入自贸港鼓励类产业目录,根据《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注册并经营显著的鼓励性工业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公司税。同时,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任职的企业高端科技人才和国家紧缺专业人才,其当年个人所得税中实际有效税负额超过15%的部分,予以暂时免征。可以说,无论是对于离岸贸易的企业还是人才,海南都提供了良好的税赋环境。

而除了最基本的税收优惠以外,海南自贸区也有对于离岸贸易的特殊优惠政策,那就是“全球贸易商计划”。这一政策是由新加坡在2001年首次实施的,海南在2021年通过对标新加坡的这个政策而实施了同名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一优惠政策就是将一些符合要求的企业纳入“全球贸易商计划”之中,被纳入的企业可以享受到在离岸贸易方面10%的所得税特许税率。这一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离岸业务聚集,推动现金流,信息流向着总部汇集,增强总部所在地的综合经济实力,从而支持所在地离岸贸易的发展。

(二)企业管理及贸易项目管理

在企业管理上,海南自贸区设置了白名单,能够进入白名单的企业,都属于高诚信企业,其开展离岸贸易时受到的限制更少,在处理某些事务时可以获得更加快捷的服务,在日常审批工作中也无须进行过于繁复的流程,这一企业管理措施为海南自贸区发展离岸贸易提高了效率。

而在项目管理上,海南自贸区实行的是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的模式。所谓负面清单,是指将政府严令禁止的行业及领域列于清单之上,而除去这些以外的其他所有行业及领域,企业都可以自由地选择从事。海南在去年发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也就是负面清单,这其中罗列了十一个大类的70种禁止从事的行业类型,通过负面清单这种“法无禁止皆可为”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离岸贸易的自由度和便利性,企业在经营范围的选择上也有了更强的自主性。

(三)贸易便利化

在便利化程度方面,海南主要有两个方面可以借鉴,一个是程序便利化,一个是结算便利化。

首先,在市场准入程序便利化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关于开展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继续加强贸易程序自由化和程序便利化,督促有关银行结算部门和企业遵纪自律,为促进贸易发挥积极作用。具体方案中涉及优化文件审查,银行会根据“客户知识”、“业务知识”和“尽职调查”标准,为公司货物进出口交易结算或对外服务或贸易往来提供各种外币结算收款付款业务;特殊外币返还;交易逾期货物,免征事先登记等等。贸易程序的便利化帮助企业提高了开展贸易的速率和效率,使得企业能从繁复的审查中脱身。

同时,结算程序便利也是其一大特点,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实行本外币结算一体化账户。所谓本外币一体化,就是打造建立基于人民币银行账户、统一账户业务规则、实行“资金管理”体系和与“账户管理”系统适当分离管理的银行结算服务体系,以进一步满足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要求和货币管理需求。简单地说,本币和外币的整合意味着,在资金性质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处理一个或多个不同资本和货币结算的银行账户。该活期账户为市场代理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银行账户服务,是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力支柱,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和银行的运营成本,对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开放资本市场等方面也有着巨大意义。

(四)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主要是指各市场主体及其产品在的市场准入、生产过程、企业经营、退出过程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实践中所涉及到的包括国家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各类有关的环境及外部社会影响因素及影响条件等构成的总和,它对于贸易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南十分注重营商环境的营造,202110,在《海南省创一流营商环境行动计划》中,对于改进营商环境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在企业注册便利化改革上,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具有强制性标准内容的服务领域试点“无条件准入、登记式备案、免审批批营、信用制监管的合格假定监管模式;在企业获得信贷服务和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的方向上,政府将集中考察筛选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担保公司为其提供集中授信担保,银行负责发放超长期信用贷款,市、县财政部门负责根据公司财务状况适时向本地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公司提供补助;在简化网络纳税审批方面,推广了“一网无纸化办税,90%以上的大型涉税服务已可以在线上处理,区块链技术也已在各税务机关之间的网络应用平台中得到深入的研究实践和推广。

五、临港新片区发展离岸贸易的政策建议

(一)改善离岸税收模式,打造专项税收政策

目前,没有针对离岸贸易的特殊税收支持政策。有的地方允许地方政府补贴,以吸引境外贸易公司,一方面干扰了正常的税收安排;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刺激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因此,建议临港新区综合考虑与离岸贸易有关的相关 ,并系统地设计适当的税收政策支持计划。作为参考,下面针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特殊优惠方面进行了分析。

1.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减免一般分为两种,对于区域性税收优惠一般采用的是低税率优惠,而对于特定行业企业的优惠往往采用的是项目所得优惠。对于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企业,同时满足这两种优惠的性质,但相对于项目所得减免方式,低税率优惠更加便于企业核算,因此我们建议对于离岸贸易的专项优惠政策采用低税率方式。但考虑到,离岸贸易企业很有可能也同时开展其他贸易活动,采用低税率容易将其他业务收入也一并划分进来,享受优惠,对此,可以按照我国税收优惠习惯,要求只有离岸贸易收入总额占总收入的60%以上的企业才可享受离岸贸易专项优惠,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通过兼营离岸贸易享受到离岸贸易专项税收优惠。[3]

2.个人所得税

人才是离岸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在发展离岸贸易中做出了贡献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应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临港新片区目前的做法,是对于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

我们建议,在临港新片区制定离岸贸易针对性税收政策时,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可以适当放宽对于高端人才及紧缺人才的认定标准。比如对于离岸公司,拥有研究生学历或是本科学历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就可归类于高端人才,或是在离岸贸易中做出巨大贡献或是有特殊技能的非公司核心骨干成员也可认定为紧缺人才等。对于这些通过非传统标准认定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可以给予其实际税赋超过18%-20%以上的部分予以免征的优惠。通过扩大个人所得税减免的适用人群范围,可以吸引更多具有对于离岸贸易有所帮助的才能或技能的人才来临港新片区从事离岸贸易,对于发展离岸贸易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3.特殊优惠

在制定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专项税收政策时,可以加入特殊扶持规定,可参照海南的“全球贸易商计划”,在部分符合要求的企业中进行试点,对这些企业实行特定的离岸贸易税收管理办法,例如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最低减免至10%的税率,且不与普通企业的税收管理重复使用。可以根据想要扶持及发展的领域来选择具体的试点企业,相比于通过具有不确定性的财政性补贴,通过这种特殊协定式的税收减免优惠更能吸引市场主体落地,促进离岸业务聚集,推动现金流和信息流的汇聚。

(二)探索负+正管理模式,建设数字贸易枢纽港

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领域大多是以正面清单为主,而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我们需在6年内完成服务贸易领域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的转化。我们现在应该在符合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的前提下,着手开展跨境资金流动负面清单的制定。我们建议,在制定负面清单时,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分类调研,推动商业银行按照离岸贸易特点实施差异化的管理,提高企业在贸易方面的自由度。

同时,随着数字贸易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数字价值链的产生对传统国际贸易秩序下的国际分工与利益分配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目前,上海将打造数字贸易枢纽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努力提升数字贸易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和辐射力,对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4]

首先,要注重基础技术研发,培育数字贸易核心优势。比如,推进扩展移动计算、数据资源库、跨境数据流动监管体系的建设,就像目前在试点的离岸通一样,我们可以尝试针对主要的国际贸易合作伙伴,建立区域性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和白名单机制,为数据的顺畅流动建立一个实施框架,并尝试打造统一的数据账户体系,推动主题数据库的建设,将性质或是经营范围相似的企业纳入统一数据库,方便银行等审查结算机构随时调用。

其次,要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我们目前应该抓住在线经济发展机遇,推出基于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相关技术的线上场景,搭建在线经济需要的相关的行业共享机制,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去识别用户特征,提升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的场景应用能力,促进在岸及离岸业务联动,这也是新片区日后应该要重点发展的方向。

最后,要加强辅助平台的建设,发展能够提供系统开发、数据分析、专业运营、SaaS云服务和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的数字商务服务企业。当临港新片区拥有了完善的数字服务创新平台,离岸贸易的发展也将更加快速而高效。

(三)建设本外一体化账户,对标国际一流资金池

在推动本外币一体化的建设上,临港新片区已经有了可以对多币种收付资金交易进行即时催收、支付、结算监控和业务集中交易管理的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而在此基础上,建议在临港的新片区将研究重心放在进一步探索开展本外币合一的跨境交易资金池的相关试点方案上。

传统的资金池,本外币是分开的,外币要进入人民币资金池,企业要先行结汇,而目前企业需要的是一个能有自己自主选择是否来进行结汇操作的资金池,即如果不需要进行结汇操作,企业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保留外币,简单来说,企业集团需要拥有一个资金池,能够满足本外币资金统一调度的全部跨境调拨需求,并实现在币种上的灵活选择。同时建立这种新型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的重大突破就是对于跨境资金的流动可以是无因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利率、汇率进行资金调配和安排,这对于从事离岸贸易的企业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便利度和使用效率,还能有效节省企业的资金信贷及转换成本。

(四)提升企业生存空间,优化临港营商环境

一直以来,上海的营商环境都是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标杆之一,政策公开透明、办事较为规范,能够充分激发各市场主体活力。但从全球范围的数据来看,中国大陆的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仅仅排在第78位。因此,上海应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围绕效率优先、创新优先等进行积累探索,打造营商环境不可替代的新亮点,才能不断提升全球城市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下面,我们将为临港新片区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要精简优化审批服务,在继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的同时,完善“一网通办”,进一步降低行业准入门槛,畅通离岸贸易准入渠道,简化审批流程,精简材料,缩短审批时间以更加便利企业办事。[5]

其次,要提高融资便利水平和外资开放水平,临港新片区可以效仿海南自贸区,在优化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同时,由政府筛选一些符合扶持要求的中小企业,由特定的担保机构及金融机构为其实施担保以及发放贷款,这对于一些亟需发展却又因为自身规模或是条件不够的企业来说非常友好。同时,外资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加快吸引全球机构入驻。[6]

最后,要提升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城市软环境,创造营商环境新优势。临港新片区可以通过优化周边人文环境、生态环境资源等完善城市商务软环境,全面有效提升城市生态文化综合软硬件实力,赢得全球营商环境综合竞争格局中的新竞争优势。同时,可以在国内外相关公益组织人士的协助配合下,充分发挥现有历史建筑群和城市历史街区特色以及城市自然风貌下的各类公共文化功能、公共空间作用,为其发展赋予一些新时期的自然人文价值,这么做旨在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体验。

参考文献:

[1]陈卫东,曹鸿宇.海南自贸港离岸贸易发展及支持措施研究[J].海南金融,2022(03):3-9.

[2]张磊.新技术条件下上海发展新型国际贸易业态模式和制度瓶颈突破[J].科学发展,2022(02):41-49.

[3]陈晓静,乔继凡,张宇.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统筹发展在岸与离岸业务研究[J].科学发展,2021(10):40-48.

[4]汤世强.上海发展离岸贸易问题研究[J].科学发展,2010(12):38-53.

[5]高金平.新发展格局下税收助力离岸贸易发展的若干建议[J].国际税收,2022(03):71-76.

[6]郝洁,黄迪.上海营商环境的问题与优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21(11):122-126.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