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张家界 管理会计 发展路径 互联网金融 营销策略 构建 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 信息化 财务管理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佛山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策略

2023-10-08 17:04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谢宗云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 年度佛山市社科规划项目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策略研究(编号:2023-GJ192)研究成果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十四五”期间重要战略部署,本文以广东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为研究对象与内容,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与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描述与分析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背景、动因与意义、优势与劣势、发展类型与影响因素等,提出佛山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策略:优化与重构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价值链;建立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支撑体系;制定佛山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措施(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产业联盟和合作、搭建研发平台、加强科技创新支持、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关键词: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策略

一、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先导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佛府〔20216 号)提出:以打造“2+2+4”产业集群为重点,以巩固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要务,做大做强 2个超万亿产业集群,做优做精2个冲五千亿产业集群,加快培育4个冲三千亿产业集群。巩固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产业、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引导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提升,推动产业集群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另外,为布局规划、引导与支持佛山产业发展,佛山市人民政府制定系列相关文件,如:《佛山市制造能力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6年)》《佛山市产业协同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6年)》《佛山市产品质量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6年)》《佛山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6年)》《佛山市职业技能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6年)》《佛山市产业载体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6年)》等。

二、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动因与意义

(一)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动因

Marshall1890)《经济学原理》指出,企业区位聚集的是因为: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效应,即企业为了追求外部的规模经济达到利润最大化而产生集聚[2]Weber1914)《工业区位论》指出,工业在区位选择中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利益成本的节约[3]Edgar·m Hoover1948)《经济活动的区位》证实,产业集群的根源是内在的规模报酬、本地化经济和都市化经济[4]Michael S. porter (2002)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产业集聚的概念,企业之所以形成产业群,就是为了提高竞争优势等[5]。我国学界对此问题,提出了类似的观点:集群产生需要供给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6]。知识溢出是导致企业集群的重要原因[7]。集群内的每个小企业都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小企业集群形成源于小企业为谋求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所结成的结盟”[8]。空间距离提高了信息生产成本,因此需进行聚集等[9]

可见,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共享资源、提高竞争能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及提高抗风险能力等,是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根本动因,佛山也不例外。

(二)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意义

佛山市作为一个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丰富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和优势。然而,其产业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如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产业聚集度不高等。因此,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是佛山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式,对佛山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1.推进佛山产业升级

集群的形成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科技外溢效应,实现人才、技术、资金的有机结合和效益最大化,有助于补短板强弱项,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佛山市的产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2.提高佛山科技创新水平

集群的形成能够促进各个新兴产业之间的创新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提高佛山市的科技创新水平,为其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3.促使佛山形成有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尚未形成,集群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仍然不足,政策机制欠完善,土地、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仍然存在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要不断在促进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化发展的内部驱动机制和外部环境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强化政策措施集成保障,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度,推动形成若干有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4.带动区域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建设能够带动佛山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经济联动效应,促进整个区域的协同发展和繁荣。因此,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是佛山市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优劣势分析

(一)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优势

1.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丰富的资源

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丰富的制造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和人才资源,这些资源为佛山实现转型升级、实现产业融合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佛山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和照明生产基地,拥有众多的家电、照明、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业企业。此外,佛山还拥有高端数控机床、精密机械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优势企业。佛山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拥有30多家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涵盖集成电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此外,佛山还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如TCL、智源控股等。佛山近年来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以金融、物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的产业集群。此外,佛山还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和优质的商业环境,吸引众多的服务业企业。佛山聚集了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此外,佛山还拥有众多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2.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空间布局

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主要分为三个区域:南海区、顺德区和禅城区。南海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南海区拥有一批大型跨国公司、国内知名企业和优秀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同时还拥有广东(佛山)机器人小镇,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顺德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包括总部经济、金融业、商贸物流等,世界500强企业德勤在顺德设立服务中心、小米在顺德建设了智慧生活产业园等。此外,顺德还是全球最大的电器生产基地之一。禅城区则以高新技术为主导,涵盖了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禅城区已形成以TCL集团、三诺生物、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

3.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佛山市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包括:(1)扶持政策。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佛山市提供了创业补贴、技术研发支持、专利奖励等多种扶持政策。(2)用地优惠。佛山市提供了用地租赁减免、用地价格减免等优惠政策。(3)资金支持。佛山市设立科技创新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等多个资金支持平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提供股权投资、债权融资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4)人才引进。为吸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佛山市提供了人才引进补贴、人才公寓等多种优惠政策,并举办人才交流会、技术论坛等活动,促进人才交流。(5)园区建设。佛山市积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如南海自贸区新兴产业园、顺德智慧生活产业园等,提供优越的产业环境和服务。

(二)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劣势

佛山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先进的产业基础和较发达的物流体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目前,佛山已经形成了以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但是,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1.产业结构较单一

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仍以制造业为主,缺乏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化产业的支持,产业结构单一,难以满足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

2.缺乏建设领先的创新平台与环境

尽管佛山各级政府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缺乏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和领先的创新环境,难以吸引到更多的创业者和高端人才。

3.企业规模偏小

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中多数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合作共赢的机制和平台,难以推动产业链的扩张和升级。

4.同质化竞争严重

同质化竞争已成为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中的一大障碍,产品同质化、品牌同质化、服务同质化现象十分普遍,导致企业间竞争激烈,难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类型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类型

佛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产业链集成型。主要是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产业链条延伸和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集群。例如,佛山市的节能环保产业,涉及到产品设计、材料制造、生产加工、设备维护等多个环节,企业之间进行产业链协同和合作,进一步推动了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2)产业生态型。主要是通过不同领域企业的相互交叉和协同,形成一个具有生态特点的产业集聚区。例如,佛山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与工业、信息技术等传统产业融合,还涉及到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形成了一个集文化、旅游、餐饮等多个领域的生态型产业集群。(3)技术创新型。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例如,佛山市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从单一产品生产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方向的转型,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4)地域优势型。主要是通过利用地域优势,形成一种独特的产业发展路径。例如,佛山市的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先进的制造基础,为高端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了一个充满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佛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类型多种多样,各具特点,但都是通过产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协同,实现企业之间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外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讨论。Solow建立了著名的技术进步索洛模型,专门用于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0]Lance E. Davis, Douglass C. Northr的观点,产业集群受规模经济性、技术经济性、预期收益等因素影响[11]Andy·Grove认为,政策与制度影响产业聚集等[12]。我国学界对此问题也开展了相应研究,并提出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观点:技术、人才、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决定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13]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具有显著的税收激励效应[14]。目标新兴产业的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能有效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企业的创新产出[15]。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需构建多元主体的全过程政策实现机制[16]。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形成的基本因素包括传统要素(劳动力、资本以及土地)、新型要素(数据、信息、知识)以及要素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三大类[17]。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价值链、知识链和物联网为媒介的三种协同发展路径,进而提出了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单核、多核和星形模式[18]。从规则、制度、机制方面改进企业知识共享、区域资源环境、资本融通和风险保障问题,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19]。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通过产业内、产业间的互动来实现资源有效整合[20]。创新政府补贴、拉动需求、因类施策等政策对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1] 。Martin R,SunlyeP认为新兴产业集群有三大可能发展路径:基于新技术嵌入、生产研发重组、整合现有技术等[22]。应该强调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技术因素是关键核心要素,创新对于提升生产率、产业基础高级化进而促进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3]。技术创新,需要依据产业发展特性来实施集群式创新[24]。主体技术创新模式、知识守门者拓展、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网络等对战略性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5]

通过文献综合分析,结合佛山产业发展现实情况,本研究认为:政策环境、人才、合作机制、研发平台与能力、产业链协同、产业基础与布局、市场需求及创新技术等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重要的因素,但对于不同类型产业融合集群,其关键或核心影响因素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会导致实施对策方面有所侧重,对于关键核心要素,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实施方案,并且资源投入与政策支持方面有所产明显的体现。总之,通过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重要的因素分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集群发展定位与设计发展路径和对策提供方向与依据。

五、佛山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策略

(一)优化与重构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价值链

优化与重构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价值链,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其一,了解产业链。深入了解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条,确定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关键节点和参与主体。分析各个环节的产出、投入和附加值,理解产业链的价值流动和分配规律。其二,确定核心环节。确定构建佛山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这些环节通常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创新能力和附加值的环节。重点发展和引进这些核心环节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以推动整个价值链的提升。其三,增强协同效应。促进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互动。鼓励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其四,强化创新能力。注重研发创新和技术引进,提升集群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其五,培育新兴环节,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中的新兴环节。通过引进外部资源、鼓励创新创业和提供政策扶持等方式,培育新环节,提高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其六,提升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品牌建设等方式,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注重价值链上的品质控制和营销,使集群内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等。

(二)建立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支撑体系

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建立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支撑体系:法规政策支持、建立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金融支持和投融资服务、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建立研发和技术支持平台、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通过以上措施,建立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支撑体系,提供政策、金融、研发和人才等方面的全面支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融合集群的快速发展。根据佛山实际情况,大力培育与发展佛山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产业共性短板,采取“一群一策”方式,分行业、分步骤,积极推动产业集群专业化、差异化发展,不断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聚集全球创新资源,加强产业集群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产业发展能级,加快融入全球高端制造供应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大招商、招大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大、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助力佛山市新旧动能转换提速进档。

(三)制定佛山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措施

1.优化政策环境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1)完善佛山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建立一整套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用地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政策要明确、稳定,并以长期的规划为基础。(2)优化佛山营商环境。简化企业注册、审批和办理手续,减少行政审批环节,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法律支持和服务,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和信心。(3)提供金融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新项目。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渠道的多样性。(4)加强产学研用合作。鼓励佛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发和技术转移。提供支持和激励,推动产学研用合作的深入发展,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5)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平台,包括科技园区、孵化器、加速器等,提供办公场所、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服务,吸引和扶持更多创新创业企业。(6)加强佛山政策宣传和落地执行。积极宣传佛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优势,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和投资者。同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和落地。

2.加强人才培养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1)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加强佛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和吸引相关领域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开展联合项目研究、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等形式,提高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推进佛山高校与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在佛山高校及职业教育机构中设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选等,全面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同时,将行业专家引入教学过程,增加实践环节,提升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供创新创业支持。设立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器,为有创业意愿的人才提供场地、资金、导师等支持,帮助他们开展创业项目。同时,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4)加强技能培训。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开展相关技能培训课程,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可以与企业合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定制化的技能培训活动,帮助人才提升就业竞争力。(5)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提供吸引人才的政策和待遇,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为有潜力和创新能力的本地人才提供发展机会和培训支持,鼓励他们留在佛山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作。

3.促进产业联盟和合作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1)搭建交流平台。建立定期的交流会议、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提供企业之间和行业内的交流机会。通过这些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信息共享,搭建合作的桥梁。(2)建立产业联盟。鼓励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企业成立产业联盟,通过联合起来,共同开展市场开拓、技术研发、资源共享等合作项目。联盟可以为成员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3)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在产业链上下游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产业协同效应。例如,在佛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中,不同环节的企业可以进行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提高整体竞争力。(4)共享资源和设施。鼓励佛山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和设施,例如共享研发实验室、生产设备、物流渠道等,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共享渠道和市场推广资源,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5)多元化合作模式。鼓励佛山企业采用多种合作模式,如联合投资、产业链合作、技术交流合作等。通过与其他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分享风险、共同开展创新项目,实现协同发展。(6)政府支持和引导。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产业联盟与合作。提供财政资金、科技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为产业联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4.搭建研发平台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1)建立研发中心。设立专门的研发中心,提供高水平的研发设施和实验室。该中心可以配备先进的研究设备和技术支持,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创新研发的场所和资源支持。(2)引进人才和团队。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研究团队和高层次的科研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开展共同研究项目。通过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和团队,提升整个研发平台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3)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会等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演讲和知识分享。鼓励平台内外的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项目,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创新。(4)政府支持和投入。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资金、科研项目资助等支持,推动研发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机制,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吸引更多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研发平台的建设。(5)产学研用结合。积极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之间的产学研用结合,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和联合研究院等机构。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将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6)推动开放创新。鼓励研发平台向内外开放,与其他企业、研究机构、科技园区等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知识共享、资源共享,加强合作创新,形成创新的良性循环。

5.加强科技创新支持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1)资金投入支持。政府可以增加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和研发。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的开展。(2)政策扶持与优惠。制定和完善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措施。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降低创新风险和成本。(3)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之间建立技术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技术共享和合作创新。通过组织技术交流会议、专题研讨、行业联盟等活动,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4)搭建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办公、研发和生产的场所,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通过搭建这样的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条件。(5)开展科技人才培养。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吸引和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才。(6)引进科技创新资源。鼓励引进具有先进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资源的企业和团队,促进技术引进和转化。通过引进国内外领先的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6.优化产业布局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1)定位和规划。明确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结合佛山市的产业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明确的发展规划。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并合理划分各个产业的空间布局。(2)发挥集聚效应。将佛山相近或相互关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通过集聚效应,可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同时,可以形成技术、人才和资源的共享,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3)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合理规划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可以根据产业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区域和场地进行布局。例如,建设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等专门的产业基地,提供专业化的场所和服务,吸引相关企业入驻。(4)产业链延伸。推动佛山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例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可以通过技术转化和创新来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5)引进外部资源。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企业、团队和人才进入佛山,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通过引进外部资源,可以促进本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6)政府引导与支持。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产业布局的优化。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支持、土地使用等方面的支持,引导企业参与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发展中。

7.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1)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与海外的产业园区、科研机构、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签署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可以促进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市场拓展。(2)参与国际展会和论坛。积极参与国际性的产业展览、专业论坛等活动。通过展示佛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和成果,吸引国际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寻找合作机会。(3)引进外资和技术。鼓励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在佛山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政府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吸引外资并推动产业的国际化。(4)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与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中心等开展科技创新合作。通过共同研发项目、人员互访、科研合作等形式,促进科技创新和交流。(5)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强对外宣传和品牌建设,提升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发布产业动态、主办国际会议等方式,展示佛山的创新实力和发展成果。(6)人才交流与培训。开展国际人才交流计划,邀请国外优秀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佛山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鼓励本地人才到国外进行学习和培训,提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

总之,佛山通过制定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策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研究不足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十四五”期间重要战略部署,本文以广东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为研究对象与内容,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与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描述与分析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背景、动因与意义、优势与劣势、发展类型与影响因素等,提出佛山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策略:优化与重构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价值链;建立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支撑体系;制定佛山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措施(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产业联盟和合作、搭建研发平台、加强科技创新支持、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本项目研究依然存在以下研究问题与不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尚不清晰(本文主要沿用地方政府产业规划给予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的理论框架有待进一步探讨;数据体量大,数据可能不够全面系统,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计量偏误及产业数据存在统计误差等。今后进一步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探讨特定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问题;二是探讨省域乃至全国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问题;三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涉及行业、界定范围统一的标准”、“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分析综合的理论框架”、“科学、前沿的计量方法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研究”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跨界”视角和知识集成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佛府〔20216 号).

[2]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 (1890)[M].Macmillan, London18th Edition Published in 1920.

[3]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埃德加·M·胡佛著.王翼龙译.经济活动的区位[M].商务印书馆,1990.

[5]PorterM.E. Clusters and the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6]符正平.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7]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J].经济科学, 2001(3):23-30.

[8]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9]安虎森.空间接近与不确定性的降低──经济活动聚集与分散的一种解释(1)[J].南开经济研究,2001(3):51-56.

[10]楚菲菲.基于solow经济增长模型的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J].甘肃科技,2015,31(19):101-103+138.

[11]兰斯·戴维斯,道格拉斯·诺思. 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M].格致出版社,2019.

[12]Sylvie Demurger.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贡献[J].经济研究,2002(9): 14-23+92.

[13]李金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雏形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3):14-21+138.

[14]王登礼.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税收激励效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10):3-12.

[15]李香菊.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优化研究[J].税务研究,2019(5):18-24.

[16]王昶等.主配协同何以促进配套企业技术创新[J].科学学研究,2023-04-04 15:47:52.

[17]国家信息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组.中国战略性新 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及特征[EB/OL].(2021-03-19)https://wwwndrcgovcn/xxgk/jd /wsdwhfz/202103/t20210319 _ 1269838_exthtml.

[18]喻登科,涂国平,陈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04)114-120.

[19]张世如.基于收益变迁的集群形成机制研究兼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J].宏观经济研究,201912):59-65.

[20]邹辉霞,姜棱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基于复杂科学管理整合论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0):47-51.

[21]张少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财政政策[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2]Martin R,Sunley P.Deconstructing clusters:chaotic concept or policy panacea[J].Journal of Eeonomic Geography,2003(3).

[23]黄群慧.产业基础高级化是十四五制造强国的关键[N].中国网财经,2021(3).

[24]]郭天娇,邹国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式创新模式与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20( 3)

[25]郑准,张凡,王炳富.全球管道、知识守门者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来自苏州高新区IC产业集群的案例[J].企业经济,2021(3):24-32.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